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数字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绍明 门胜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7,71,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与研究的发展 ,使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媒体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各种数字教学软件、硬件应运而生。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设备 ,特别是数字语言实验室发展要求很快 ,近年来国内已有数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与研究的发展 ,使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媒体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各种数字教学软件、硬件应运而生。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设备 ,特别是数字语言实验室发展要求很快 ,近年来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在生产数字语言实验室。选好用好数字语言实验室为外语教学服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语言实验室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门斌 迟德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上好听、说、读、写等课程,说明了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载体与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快载体建设是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 外语教学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语调频广播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
3
作者 王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5-197,200,共4页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特别是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逐步与世界接轨,对教育部门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语专...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特别是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逐步与世界接轨,对教育部门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搭建新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各种语言技能训练和实践,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成为当下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广播 自动播出系统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30年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华 耿海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6-201,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大量西方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各种学说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半个多世纪的思想历程。西方文论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理论工作者...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大量西方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各种学说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半个多世纪的思想历程。西方文论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无疑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当人们忙于对各种西方文论学习、输入和运用时,中国文论界却慢慢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话语,失去了解决中国当下文论发展问题的能力,也简化了我们原本丰富、复杂甚至矛盾丛生的文艺现象。如何评价当代西方文论,探讨各种思潮、流派对中国当下文论的影响,寻找并建立我们自己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话语,如何更好地进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这是需要认真总结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本着这一初衷,本刊将近30年来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各种西方文艺思潮、文论流派加以梳理,系统研究。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陆续介绍到中国的重要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本期的这组文章既有对这些思潮、流派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微观分析。希望这组文章对读者全面掌握这些思潮和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研究现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美英新批评 韦勒克 巴赫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复合图书馆存在的必然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彭振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75,77,共2页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储存地和传递源,图书馆对整个人类的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无法估量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风靡全球之际,历来站在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图书馆必定要向数字化发展,以...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储存地和传递源,图书馆对整个人类的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无法估量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风靡全球之际,历来站在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图书馆必定要向数字化发展,以其信息资源广泛、信息传送可靠有序的特点起着其它事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 复合型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中之死》的美学解读 被引量:6
6
作者 田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69,共2页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死亡的审美价值具有双重含义:一是通过文学艺术化死亡的恐怖为美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艺术加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现象先已具有的审美价值。舍伍德·安德森的名篇《林中之死》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故...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死亡的审美价值具有双重含义:一是通过文学艺术化死亡的恐怖为美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艺术加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现象先已具有的审美价值。舍伍德·安德森的名篇《林中之死》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故事。安德森虽然在描写死亡,却是在写死亡之美和死亡的永恒意义;并且他在形形色色的死亡中选择了一种虽死犹生的充满力度的变形,从而通过死亡展现出比生命更珍贵的真、善、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中之死》 美学 死亡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只蓝鸟》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田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2,共4页
《两只蓝鸟》是著名英国作家劳伦斯鲜为人知的一个短篇。小说讲述了婚姻围城内外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写出了两性之间交流的缺失和婚姻的无奈,展现了爱情和婚姻的伦理困境。劳伦斯旨在探讨婚姻内外的生命感觉和生存状态,审视婚姻... 《两只蓝鸟》是著名英国作家劳伦斯鲜为人知的一个短篇。小说讲述了婚姻围城内外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写出了两性之间交流的缺失和婚姻的无奈,展现了爱情和婚姻的伦理困境。劳伦斯旨在探讨婚姻内外的生命感觉和生存状态,审视婚姻的伦理道德,建立新的和谐、完美的男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婚姻伦理 性爱伦理 伦理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的人物灵魂,美国梦的持久与幻灭——评阿瑟·米勒及其剧作《推销员之死》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桂媛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83-85,88,共4页
阿瑟·米勒是当代美国剧坛继奥尼尔之后最著名的剧作家一。《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篇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分析,揭示美国梦的虚幻以及它对剧中人物性格成的极深的扭曲与伤害;而它的破灭则进一步揭示了扎根... 阿瑟·米勒是当代美国剧坛继奥尼尔之后最著名的剧作家一。《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篇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分析,揭示美国梦的虚幻以及它对剧中人物性格成的极深的扭曲与伤害;而它的破灭则进一步揭示了扎根于美国灵魂深处的美国梦的不现实性。它的持久与幻灭是美国社会经济繁荣虚饰下的病态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 性格扭曲 戏剧 人物性格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极的俄罗斯精神结构——别尔嘉耶夫论俄罗斯精神 被引量:2
9
作者 耿海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1,共6页
别尔嘉耶夫对俄罗斯诸多典型的精神现象都进行过论述,并且认为这些精神现象都具有一个宗教性内核。根据他的剖析,我们可以建构起一个具有宗教品质的多极的俄罗斯精神结构——这个结构由"斯拉夫主义与西欧主义"、"社会主... 别尔嘉耶夫对俄罗斯诸多典型的精神现象都进行过论述,并且认为这些精神现象都具有一个宗教性内核。根据他的剖析,我们可以建构起一个具有宗教品质的多极的俄罗斯精神结构——这个结构由"斯拉夫主义与西欧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民粹主义、虚无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神正论与人正论"、"末日论与弥赛亚说"、"新基督教意识"等精神向度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尔嘉耶夫 俄罗斯精神 多极精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捆绑、鞭笞的奇情异欲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7-48,共2页
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满足需求的手段自然也有差异。为了追求爱情和达到那欲仙欲醉的性爱巅峰,一些人尝试一种另类的人生体验,他们心甘情愿地被捆绑、鞭笞以获得心理满足,小说《失乐园》和影片《午夜守门人》就是在通过“捆绑、鞭笞”... 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满足需求的手段自然也有差异。为了追求爱情和达到那欲仙欲醉的性爱巅峰,一些人尝试一种另类的人生体验,他们心甘情愿地被捆绑、鞭笞以获得心理满足,小说《失乐园》和影片《午夜守门人》就是在通过“捆绑、鞭笞”这一形式化行为对情欲进行最原始、最直接的表达。通过离奇、看似强暴且荒诞的方式,表现出人性中对爱情本质的渴求,使奇情异欲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 捆绑 鞭笞 虐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木马优胜者》的魔幻色彩和主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6,共3页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优胜者》向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孩保罗为了多赢钱让妈妈开心,通过拼命骑一匹神奇的儿童玩具木马得知即将在比赛中获奖赛马的名字,最后保罗因精疲力尽而死。劳伦斯通过象征和魔幻手法深入细致地向读者展现...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优胜者》向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孩保罗为了多赢钱让妈妈开心,通过拼命骑一匹神奇的儿童玩具木马得知即将在比赛中获奖赛马的名字,最后保罗因精疲力尽而死。劳伦斯通过象征和魔幻手法深入细致地向读者展现了20世20年代英国社会的习俗风貌,对当时人们的拜金意识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强烈呼吁唤起人与人之间失落的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木马优胜者》 魔幻 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及影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19-219,共1页
电影和文学这两种艺术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各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鉴赏理论与具体作品对学生的鉴赏活动加以积极引导,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英美文学 电影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特莱夫人》的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鹰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5期90-94,共5页
《查特莱夫人》叙写了康妮与梅勒斯冲破各种桎梏获得的爱情走向解体的悲剧,它同时也展现了爱情、性爱和婚姻的伦理困境。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小说中的性爱伦理叙事和伦理主题加以分析,论证了作者史密斯的真正目的是建构新的... 《查特莱夫人》叙写了康妮与梅勒斯冲破各种桎梏获得的爱情走向解体的悲剧,它同时也展现了爱情、性爱和婚姻的伦理困境。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小说中的性爱伦理叙事和伦理主题加以分析,论证了作者史密斯的真正目的是建构新的婚姻道德伦理观,张扬人伦和谐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 性爱 婚姻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校办电台开设英语听力第二课堂
14
作者 门胜东 韩德顺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第二课堂 听力训练 外语学习 听力学习 大运动量训练 电台 校办 听力课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马赢家》的伦理思索
15
作者 田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0-52,共3页
D.H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享誉全世界,他总是在写他生命中感受最深的东西,以精湛的艺术和描写人性的深刻而被读者所喜爱。他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工业社会中金钱对健康和谐... D.H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享誉全世界,他总是在写他生命中感受最深的东西,以精湛的艺术和描写人性的深刻而被读者所喜爱。他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工业社会中金钱对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扭曲。这部作品于创作于1926年,在他去世后1933年才得以发表。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工业社会 文学作品 亲子关系 生活价值观 婚姻当事人 电影改编 夫妻感情 两性结合 生日礼物 国际电影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之放纵,心之死亡——《习惯死亡》赏析
16
作者 田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114,共2页
性的放纵,如一颗硕大的毒瘤,无情地侵蚀了当代社会的肌体,它体现了中国的腐败不仅仅是政治的腐败,也是文化的颓废与堕落,《习惯死亡》的主人公就是在爱欲与死欲的熬煎或狂欢之中进行着精神的自我放逐,以堕落来表示其"超越"和&... 性的放纵,如一颗硕大的毒瘤,无情地侵蚀了当代社会的肌体,它体现了中国的腐败不仅仅是政治的腐败,也是文化的颓废与堕落,《习惯死亡》的主人公就是在爱欲与死欲的熬煎或狂欢之中进行着精神的自我放逐,以堕落来表示其"超越"和"抗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放纵 政治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爱与死亡的变奏——《色·戒》与《午夜守门人》的伦理解读
17
作者 田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25,共2页
人类生存的两大主题:性爱与死亡在影片《色·戒》与《午夜守门人》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影片探讨了性爱与死亡的关系,即爱情背后总是隐藏着死亡阴影,同时性爱的升华可以超越时间、种族,在精神意义上战胜死亡。
关键词 《色·戒》 《午夜守门人》 性爱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