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数字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李绍明
门胜东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2
|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门斌
迟德发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3
|
基于外语调频广播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 |
王毅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30年 |
陈建华
耿海英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浅议复合图书馆存在的必然性 |
彭振萍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6
|
《林中之死》的美学解读 |
田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两只蓝鸟》的伦理解读 |
田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8
|
扭曲的人物灵魂,美国梦的持久与幻灭——评阿瑟·米勒及其剧作《推销员之死》 |
杨桂媛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2 |
4
|
|
9
|
多极的俄罗斯精神结构——别尔嘉耶夫论俄罗斯精神 |
耿海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捆绑、鞭笞的奇情异欲 |
田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论《木马优胜者》的魔幻色彩和主题 |
田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2
|
英美文学及影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田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查特莱夫人》的伦理学解读 |
田鹰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7 |
1
|
|
14
|
利用校办电台开设英语听力第二课堂 |
门胜东
韩德顺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5
|
《木马赢家》的伦理思索 |
田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性之放纵,心之死亡——《习惯死亡》赏析 |
田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7
|
性爱与死亡的变奏——《色·戒》与《午夜守门人》的伦理解读 |
田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