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籍保护视域下的古籍普及出版——以《传古》丛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姚伯岳 姚小燕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共6页
如何借助现代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思想文化,满足社会大众对古籍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需求,是每个古籍出版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古籍普及出版大多关注对古籍文本的大众化解读,较少涉及古籍载体的普及性传播... 如何借助现代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思想文化,满足社会大众对古籍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需求,是每个古籍出版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古籍普及出版大多关注对古籍文本的大众化解读,较少涉及古籍载体的普及性传播,且尚未形成对古籍保护的整体观照。立足古籍保护,策划多元选题;打造出版精品,形成品牌效应;加强政策扶持,助力出版立项;推动古新融合,实现跨界合作,应成为今后古籍普及出版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古籍出版 古籍普及出版 《传古》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陋室汲古伴芸香——潘天祯与古籍保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余姣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3,共8页
潘天祯,版本目录学家,其一生为我国古籍整理和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尚未见研究其生平、著述与贡献的专文。文章对其早年求学与从事图书馆职业的相关史实进行了梳理,对其在古籍保护事业上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如担任《中国古籍善本... 潘天祯,版本目录学家,其一生为我国古籍整理和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尚未见研究其生平、著述与贡献的专文。文章对其早年求学与从事图书馆职业的相关史实进行了梳理,对其在古籍保护事业上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如担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副主编,倡议编辑《中国古籍现存书目》,致力于古籍的收藏、保存和利用等。在个人著述方面,潘天祯参与了古籍研究领域内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的讨论,如'明代无锡会通馆印书是否是锡活字本'等,并积极推动对汲古阁藏书的研究,也指出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给后人以深刻的印象。参考文献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祯 古籍保护 活字本 汲古阁 版本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古籍现场应急修复的技术与保障策略——从北京大学图书馆修复实践谈起 被引量:6
3
作者 吕晓芳 周岳 +1 位作者 李长红 张艳霞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4,100,共7页
古籍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古籍合理利用。针对紧急利用的轻度破损古籍开展现场应急修复能够为古籍利用提供助力。文章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相关实践,总结了订线残断、书叶破损、书皮残破等常见破损问题在现场应急修复场景下的处理措施,... 古籍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古籍合理利用。针对紧急利用的轻度破损古籍开展现场应急修复能够为古籍利用提供助力。文章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相关实践,总结了订线残断、书叶破损、书皮残破等常见破损问题在现场应急修复场景下的处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从完善修复基础保障、规范修复业务流程、健全馆藏修复体系三个方面为现场应急修复高效运转提供全方位管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应急修复 古籍修复 北京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籍分类现状及研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小燕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2,共8页
目前国内外各古籍存藏机构使用的古籍分类法五花八门、复杂多样.本研究利用调研所得数据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成因,并通过综述20世纪以来的古籍分类研究进展,揭示了迄今尚未诞生一部统一的中国古籍分类法的原因,希冀有关专家能结合当下中... 目前国内外各古籍存藏机构使用的古籍分类法五花八门、复杂多样.本研究利用调研所得数据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成因,并通过综述20世纪以来的古籍分类研究进展,揭示了迄今尚未诞生一部统一的中国古籍分类法的原因,希冀有关专家能结合当下中小型图书馆古籍分类的现实需求和“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检索需求,合力编纂一部统一的具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的中国古籍分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分类 古籍分类现状 古籍分类法 古籍编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的早期收藏与编目 被引量:2
5
作者 凌一鸣 裴佳瑶 李思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5,共9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有规模较大、特点鲜明的中文古籍,在海外汉籍收藏与汉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早在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成立之前,对特藏中文古籍的编目工作就已经开始。截至1941年,该馆通过合作,基本完成早...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有规模较大、特点鲜明的中文古籍,在海外汉籍收藏与汉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早在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成立之前,对特藏中文古籍的编目工作就已经开始。截至1941年,该馆通过合作,基本完成早期馆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编目工作。在此过程中,义理寿起到重要作用,且有意识地实践了其中文古籍分类与索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 古籍编目 葛思德东方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来的古籍影印出版研究述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余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5,共8页
古籍影印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界已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系统探讨古籍影印出版的理论性成果相对较少。文章对1949年以来近70年的古籍影印出版历史作一系统梳理,总结我国古籍影印出版的成就与不足,并初步构建其基本的研究框... 古籍影印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界已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系统探讨古籍影印出版的理论性成果相对较少。文章对1949年以来近70年的古籍影印出版历史作一系统梳理,总结我国古籍影印出版的成就与不足,并初步构建其基本的研究框架和内容,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古籍影印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再生性保护 古籍影印出版 图书馆事业 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藏清代古籍的源流及价值——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中心
7
作者 凌一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8-136,共9页
清代古籍诞生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态。作为遥居海外的中文古籍宝库,北美所藏中文古籍中包括大量的清代古籍。北美中文古籍收藏机构发展历程特殊,其藏书具有鲜明的特征。普林斯顿大学的中文古籍收藏数量丰富且内容别具一... 清代古籍诞生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态。作为遥居海外的中文古籍宝库,北美所藏中文古籍中包括大量的清代古籍。北美中文古籍收藏机构发展历程特殊,其藏书具有鲜明的特征。普林斯顿大学的中文古籍收藏数量丰富且内容别具一格,以其为中心展开个案考察可以管窥北美清代古籍收藏对清代书籍史研究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古籍 海外汉籍 书籍史 普林斯顿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重民“北图”提要的整理与研究
8
作者 周余姣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2,F0003,共7页
王重民是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参与了大量古籍善本提要的撰写工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王重民全集》编纂”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以《中国善本书提要》及《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为工作底本,整理王重民所撰写的2770余条国立北平图... 王重民是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参与了大量古籍善本提要的撰写工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王重民全集》编纂”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以《中国善本书提要》及《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为工作底本,整理王重民所撰写的2770余条国立北平图书馆藏善本提要,即“北图”提要。文章回顾了王重民编纂善本书提要的概况,分析了王重民所撰“北图”提要的特点,对此次整理予以总结和研究。新整理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将有利于读者按收藏单位了解古籍善本之概貌,有助于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多的个案研究。参考文献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善本提要 国立北平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开历史迷雾——王重民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渊源始末 被引量:8
9
作者 凌一鸣 姚伯岳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2,F0003,共7页
1945—1947年间,文献学家王重民受时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孙念礼之邀到馆进行古籍审查工作,并完成了该馆历史上第一部中文善本书录。但由于相关史料的匮乏,此事始末一直模糊不清。通过整理该校所藏王重民书录手稿与近七... 1945—1947年间,文献学家王重民受时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孙念礼之邀到馆进行古籍审查工作,并完成了该馆历史上第一部中文善本书录。但由于相关史料的匮乏,此事始末一直模糊不清。通过整理该校所藏王重民书录手稿与近七十通相关信札等档案资料,可以厘清双方合作的流程、经过、方式以及成果。参考文献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 葛思德东方图书馆 善本书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历任负责人考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伯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0,共7页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京师大学堂图书馆 藏书楼提调 图书馆经理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心孤诣,气势特殊——沈宝环先生与东海大学图书馆考略
11
作者 周余姣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在沈宝环先生创建的三所图书馆中,东海大学图书馆是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通过建设馆藏、聘用专业人员、出版《图书馆学报》和"图书馆学小丛书"、在台湾率先实行开架制、举办学术活动以及开展图书馆学教育等多方努力,沈... 在沈宝环先生创建的三所图书馆中,东海大学图书馆是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通过建设馆藏、聘用专业人员、出版《图书馆学报》和"图书馆学小丛书"、在台湾率先实行开架制、举办学术活动以及开展图书馆学教育等多方努力,沈宝环将东海大学图书馆建成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大专院校图书馆的典范,其功绩至今仍为人们所追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宝环 东海大学图书馆 开架制 图书馆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缪荃孙稿本《泺源小志》
12
作者 姚伯岳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8,共9页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缪荃孙稿本《泺源小志》1册,该书为缪荃孙利用其光绪十七年主讲泺源书院时获得的资料编辑而成,内容以条规和诗为主,虽篇幅仅6000余字,却是泺源书院仅有的一部专志,而且从未刊印行世。此文对该稿本予以简单介绍,并对...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缪荃孙稿本《泺源小志》1册,该书为缪荃孙利用其光绪十七年主讲泺源书院时获得的资料编辑而成,内容以条规和诗为主,虽篇幅仅6000余字,却是泺源书院仅有的一部专志,而且从未刊印行世。此文对该稿本予以简单介绍,并对全书进行标点,作为附录首次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泺源书院 《泺源小志》 缪荃孙 稿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藏书建设述略
13
作者 姚伯岳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建设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京师大学堂图书馆 戊戌大学堂 壬寅大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重民致邓衍林信札五通考释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余姣 顾晓光 凌一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46,共7页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邓衍林的五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前四通主要内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聘请邓衍林任职事,后一通为王重民代耿鉴庭求《辞源》一书事。文章以"聘约"&...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邓衍林的五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前四通主要内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聘请邓衍林任职事,后一通为王重民代耿鉴庭求《辞源》一书事。文章以"聘约""开课""讲学""安居""求书"五个主题对这5封书信进行了考释。这五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早期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延揽与聘用、课程设置、社会讲学、人物交游等相关史实,有助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史、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邓衍林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 参考工作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料》文献考据思想方法述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冬瑶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中国目录学史料》是当代著名文献学家王重民先生的一部重要遗著,在鉴别史料、考订记事、解释史料方面成果丰硕。王重民善于通过版本目录研究与推理考证的方法进行文献考据,梳理文献递藏的源流,评判目录文献价值,补充诸多文献著录细节... 《中国目录学史料》是当代著名文献学家王重民先生的一部重要遗著,在鉴别史料、考订记事、解释史料方面成果丰硕。王重民善于通过版本目录研究与推理考证的方法进行文献考据,梳理文献递藏的源流,评判目录文献价值,补充诸多文献著录细节,体现了考据学方法论的跨学科性。此外,《中国目录学史料》征引题称规范、按语论述全面,是王重民考据思想方法中“经世致用”境界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料》 王重民 考据学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碎片的拼接与还原——潘景郑致陈鸿舜手札十三通考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余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7-185,共9页
1950年,因遭遇人生困境,宝山楼主人潘景郑售书还债。其通过燕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陈鸿舜,既将宝山楼所藏部分古籍分18批次售予该馆,又进行了捐赠,初步完成其精善之本“得归一所”的心愿。文章对潘景郑致陈鸿舜的13通手札进行识读与考释,使... 1950年,因遭遇人生困境,宝山楼主人潘景郑售书还债。其通过燕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陈鸿舜,既将宝山楼所藏部分古籍分18批次售予该馆,又进行了捐赠,初步完成其精善之本“得归一所”的心愿。文章对潘景郑致陈鸿舜的13通手札进行识读与考释,使这一史实从历史迷雾中逐渐清晰起来。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有160余种宝山楼藏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也使这些手札之内容得到了书目文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景郑 陈鸿舜 宝山楼 捐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新夏与旧志整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余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6,共9页
来新夏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人称"纵横三学,自成一家"。文章着眼于来新夏在方志学领域内的成就,尤其是其在旧志整理上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新夏积极投入旧志整理与研究工作当中。通过对旧志... 来新夏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人称"纵横三学,自成一家"。文章着眼于来新夏在方志学领域内的成就,尤其是其在旧志整理上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新夏积极投入旧志整理与研究工作当中。通过对旧志整理理论的探讨、旧志目录提要的编纂,旧志的点校出版和旧志资料的类编等活动,来新夏形成了自己在旧志整理上的主要观点:重视对旧志经济资料的整理,主张点校和刊印旧志,强调对旧志的开发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新夏 地方志 旧志整理 点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