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明的历史辩证法:时代叙事与中国范式 |
刘昊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再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审思 |
罗红杰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6
|
|
3
|
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与内在张力消解 |
王元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4
|
图像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路径探析 |
葛士新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乡村治理共同体:城乡融合发展的完善路径 |
刘培功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的建构 |
张广森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7
|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赵美玲
李谦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8
|
话语·图像·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 |
罗红杰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9
|
构建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四重维度 |
贾恒欣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10
|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理性审视及其当代价值 |
罗红杰
平章起
|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1
|
中国共产党跨越“八大陷阱”的科学思维方式举要 |
翟媛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论大数据与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 |
罗红杰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3
|
从“个体-共同体”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人类文明的演进逻辑 |
刘昊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