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髁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近端愈合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献抗
黄绍祥
+1 位作者
周雷
杨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8-484,共7页
研究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近端愈合前后的生物力学规律,探讨临床上胫骨平台近端术后骨折及疼痛机理等并发症的力学机制。根据单髁手术技术,规划3种不同胫骨切割面模型:锐角切割模型,过切割模型,圆角优化的切割模型,分别研究单...
研究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近端愈合前后的生物力学规律,探讨临床上胫骨平台近端术后骨折及疼痛机理等并发症的力学机制。根据单髁手术技术,规划3种不同胫骨切割面模型:锐角切割模型,过切割模型,圆角优化的切割模型,分别研究单髁置换术后,在即刻稳定期(愈合前)与长期稳定期(愈合后),胫骨近端在轴向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相对于手术正常切割的锐角模型,胫骨切割面过切时,最大主应力增加了2.5倍。切割面拐角处倒圆后,相对于过切模型,最大主应力降低了73.8%,相对于锐角模型,最大主应力降低了35%.在即刻稳定期,过切模型的切割面拐角处最小主微应变较锐角模型增加了65%,圆角模型的最小主微应变较锐角模型降低了23.6%.长期稳定后,圆角模型的微应变值均低于其余两个模型的微应变值。术中过切失误会大大增加胫骨近端的应力与微应变,削弱胫骨平台的支撑能力,将增加骨折的风险。术中圆角切割模型可明显降低胫骨平台近端的应力-应变分布,且能避免术中过切。同时,也为临床中单髁术后胫骨平台近端骨折及术后疼痛并发症的机理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对单髁置换术及临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
胫骨骨折及疼痛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锆基合金表面仿生织构设计及润湿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志涛
郑清春
+4 位作者
郝佳丽
杨小洋
刘鑫
张春秋
胡亚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为探究锆基合金织构化表面微润滑机制,在锆基合金表面制备一种类似树蛙趾端表面多边形棱柱结构的仿生织构,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在模拟织构表面并建立液滴铺展模型,分析不同织构参数(织构边长、织构间距)下仿生织构表面的亲水性能。结...
为探究锆基合金织构化表面微润滑机制,在锆基合金表面制备一种类似树蛙趾端表面多边形棱柱结构的仿生织构,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在模拟织构表面并建立液滴铺展模型,分析不同织构参数(织构边长、织构间距)下仿生织构表面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六边形织构在相同面积率下可提供最长的凹槽长度及最长的织构边缘长度,在各多边形织构中具有较强的亲水效果;织构间距、织构边长与接触角之间均存在明显线性关系,接触角随织构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织构边长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通过调整织构边长与织构间距实现对亲水性能的改善。在研究的织构边长和织构间距范围内,锆基合金织构表面的接触角都低于光滑合金表面的接触角,表明建立的仿生织构表面改善了锆基合金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合金
润湿性
微织构
接触角
仿生织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髁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近端愈合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献抗
黄绍祥
周雷
杨友
机构
天津市骨植入物界面功能化与个性化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
嘉思特华剑医疗器材(
天津
)有限公司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基金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科技重大专项(18ZXSGSY00010)。
文摘
研究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近端愈合前后的生物力学规律,探讨临床上胫骨平台近端术后骨折及疼痛机理等并发症的力学机制。根据单髁手术技术,规划3种不同胫骨切割面模型:锐角切割模型,过切割模型,圆角优化的切割模型,分别研究单髁置换术后,在即刻稳定期(愈合前)与长期稳定期(愈合后),胫骨近端在轴向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相对于手术正常切割的锐角模型,胫骨切割面过切时,最大主应力增加了2.5倍。切割面拐角处倒圆后,相对于过切模型,最大主应力降低了73.8%,相对于锐角模型,最大主应力降低了35%.在即刻稳定期,过切模型的切割面拐角处最小主微应变较锐角模型增加了65%,圆角模型的最小主微应变较锐角模型降低了23.6%.长期稳定后,圆角模型的微应变值均低于其余两个模型的微应变值。术中过切失误会大大增加胫骨近端的应力与微应变,削弱胫骨平台的支撑能力,将增加骨折的风险。术中圆角切割模型可明显降低胫骨平台近端的应力-应变分布,且能避免术中过切。同时,也为临床中单髁术后胫骨平台近端骨折及术后疼痛并发症的机理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对单髁置换术及临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
胫骨骨折及疼痛
生物力学
Keywords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tibial fracture and pain
biomechanics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锆基合金表面仿生织构设计及润湿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志涛
郑清春
郝佳丽
杨小洋
刘鑫
张春秋
胡亚辉
机构
天津
理工大学
天津市
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
重点
实验室
机电工程国家级
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天津
理工大学)
天津市骨植入物界面功能化与个性化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72208,81741141)
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Y-04-202301-004)
+1 种基金
教育部高等教育航海技术教指委教改项目(2022jzw026)
天津理工大学2023年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YJ2309)。
文摘
为探究锆基合金织构化表面微润滑机制,在锆基合金表面制备一种类似树蛙趾端表面多边形棱柱结构的仿生织构,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在模拟织构表面并建立液滴铺展模型,分析不同织构参数(织构边长、织构间距)下仿生织构表面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六边形织构在相同面积率下可提供最长的凹槽长度及最长的织构边缘长度,在各多边形织构中具有较强的亲水效果;织构间距、织构边长与接触角之间均存在明显线性关系,接触角随织构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织构边长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通过调整织构边长与织构间距实现对亲水性能的改善。在研究的织构边长和织构间距范围内,锆基合金织构表面的接触角都低于光滑合金表面的接触角,表明建立的仿生织构表面改善了锆基合金的亲水性。
关键词
锆基合金
润湿性
微织构
接触角
仿生织构设计
Keywords
zirconium-based alloys
wettability
micro-texture
contact angle
biomimetic texture design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髁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近端愈合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王献抗
黄绍祥
周雷
杨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锆基合金表面仿生织构设计及润湿性仿真研究
曹志涛
郑清春
郝佳丽
杨小洋
刘鑫
张春秋
胡亚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