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玉米蛋白生产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现状及开发趋势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新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2-205,共4页
本文概述了酶解玉米蛋白制备生物活性多肽的现状及趋势,并提出了利用玉米蛋白制备生物活性多肽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几个问题以及它的开发潜能。
关键词 酶解 玉米蛋白 生物活性多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核活性细菌Xanthomonas ampelinaTS206实验室水平发酵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庆森 宋丽萍 +2 位作者 阎亚丽 庞广昌 胡志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7,共5页
优化冰核活性细菌XanthomonasampelinaTS206实验室水平发酵生产的工艺条件为将冰核活性细菌应用在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本文对冰核活性细菌XanthomonasampelinaTS206实验室水平的发酵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 优化冰核活性细菌XanthomonasampelinaTS206实验室水平发酵生产的工艺条件为将冰核活性细菌应用在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本文对冰核活性细菌XanthomonasampelinaTS206实验室水平的发酵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冰核活性细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18℃,装液量40ml/250ml,摇床转速180r/min,接种量3%,发酵液的初始pH8。实验还确定了冰核活性细菌在发酵48h时达到对数生长期。采用上述发酵条件培养XanthomonasampelinaTS206可以使细菌在冰核活性不降低的条件下发酵液的菌体浓度达到2.87×1010个/ml,菌体干重增加了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活性细菌 XANTHOMONAS ampelinaTS206 发酵生产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氏菌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32
3
作者 黄宝华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33-336,共4页
志贺氏菌是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因此,在食品中对这种病原菌建立快速的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生活的质量(如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致病菌的检测技术日新... 志贺氏菌是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因此,在食品中对这种病原菌建立快速的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生活的质量(如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致病菌的检测技术日新月异。本文对几种志贺氏菌检测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比较,以期能够建立应用于食品及牛奶中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病原菌 常见 肠道传染病 肠杆菌科 致病菌 人类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和肠道粘膜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友湘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7-542,共6页
益生菌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能够在肠道内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能够刺激肠道免疫组织产生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对肠道粘膜免疫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最近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益生菌和肠粘膜免疫之间的关系作一下... 益生菌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能够在肠道内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能够刺激肠道免疫组织产生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对肠道粘膜免疫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最近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益生菌和肠粘膜免疫之间的关系作一下介绍,并提出了益生菌和肠道免疫方面在我国应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粘膜免疫 肠道微生物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A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高秀芝 刘慧 +1 位作者 丁雪莲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86-392,共7页
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大豆和大豆制品中含量丰富。 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和提取工艺,影响异黄酮含量的各种因素:品种、储藏条件、子粒部位、加工方法等,以及大豆异黄酮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分析... 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大豆和大豆制品中含量丰富。 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和提取工艺,影响异黄酮含量的各种因素:品种、储藏条件、子粒部位、加工方法等,以及大豆异黄酮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市场状况,以及我国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部位 含量 提取工艺 研究前景 生物活性 生理功能 大豆制品 储藏条件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性方式对Alcalase AF2.4L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新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玉米蛋白水溶性差一直是阻碍水解度提高的瓶颈 ,采用不同方式对玉米蛋白的变性进行了研究 ,以期摸索出提高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途径。实验表明 ,采用“变性剂A”对玉米蛋白进行预处理后 ,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蛋白在时间和水解度上的酶解水... 玉米蛋白水溶性差一直是阻碍水解度提高的瓶颈 ,采用不同方式对玉米蛋白的变性进行了研究 ,以期摸索出提高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途径。实验表明 ,采用“变性剂A”对玉米蛋白进行预处理后 ,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蛋白在时间和水解度上的酶解水平 ,使得AlcalaseAF -2 .4L酶解玉米蛋白的水解度经过 1h酶解可达 3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酶解 水解度 白水 变性剂 预处理 水溶性 研究 瓶颈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短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晓峰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3-35,共3页
酶解玉米蛋白对生产高营养且易于吸收、高附加值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特性的生物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AlcalaseAF2.4L和风味蛋白酶在适当条件下酶解玉米蛋白,酶解2h,水解度可达31%,短肽得率超过70%以上。经SephadexTMG-25进行分离,对... 酶解玉米蛋白对生产高营养且易于吸收、高附加值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特性的生物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AlcalaseAF2.4L和风味蛋白酶在适当条件下酶解玉米蛋白,酶解2h,水解度可达31%,短肽得率超过70%以上。经SephadexTMG-25进行分离,对其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经测定,玉米短肽在浓度为1mg/ml时对邻苯三酚(PR)的自氧化抑制率达43.9%,相当于5U/mlSOD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短肽 抗氧化性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 AF 2.4L酶解玉米蛋白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新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9-32,共4页
本文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 AF 2.4L水解玉米蛋白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探讨固液比、酶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玉米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研究确定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 AF 2.4L水解玉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控制条件;(2)根据所建立... 本文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 AF 2.4L水解玉米蛋白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探讨固液比、酶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玉米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研究确定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 AF 2.4L水解玉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控制条件;(2)根据所建立的pH-stat酶解体系确定了Vmax和Km,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蛋白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ALCALASE AF 2.4L 酶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ragilis 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建福 陈庆森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柱分成低聚半乳糖、乳糖和单糖(葡萄糖、半乳糖)3个组分。由SephadexG-15色谱柱收集的低聚半乳糖组分上DTF树脂柱出现2个洗脱峰,分别为低聚半乳糖和乳糖。经过上述2步纯化的低聚半乳糖组分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为一个单峰,其保留时间为10.481min。该低聚半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半乳糖组成的三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纯化 组成分析 催化合成 K.fragilis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在多肽物质分离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峰 陈庆森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多肽物质以其独特的吸收机制和极强的活性及多样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分离与分析技术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液相色谱以其大量制备的优势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上分离分析及制备生物大分子的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本... 多肽物质以其独特的吸收机制和极强的活性及多样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分离与分析技术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液相色谱以其大量制备的优势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上分离分析及制备生物大分子的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液相色谱技术在多肽类物质分离分析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分离 分析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冰核生产菌Xanthomonas ampelina TS206产胶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鸿雁 陈庆森 +2 位作者 阎亚丽 刘磊 崔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119,共4页
培养条件影响冰核细菌的生物量、冰核活性和产胶率。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TS206的最适培养条件:最适装液量为100ml,培养基的最适起始pH值为7.0,最佳培养时间为48h,但是通过上述培养条件的调整并不能明显降低黄原胶的产率。采取从30℃到1... 培养条件影响冰核细菌的生物量、冰核活性和产胶率。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TS206的最适培养条件:最适装液量为100ml,培养基的最适起始pH值为7.0,最佳培养时间为48h,但是通过上述培养条件的调整并不能明显降低黄原胶的产率。采取从30℃到18℃的双温培养可以在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和冰核活性的前提下,降低黄原胶的产量,并明显缩短了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活性细菌 黄原胶 培养条件 双温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组成对冰核生产菌Xanthomonas ampelina TS206产胶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鸿雁 陈庆森 +2 位作者 阎亚丽 崔维 刘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57,共4页
培养基中不同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影响冰核细菌的生长、冰核蛋白的表达及黄原胶的产率。蔗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均有利于冰核蛋白的生产,而且麦芽糖和山梨醇的产胶率要明显低于其它碳源;蛋白胨和玉米浆均可以作为冰核蛋白生产的优良氮源... 培养基中不同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影响冰核细菌的生长、冰核蛋白的表达及黄原胶的产率。蔗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均有利于冰核蛋白的生产,而且麦芽糖和山梨醇的产胶率要明显低于其它碳源;蛋白胨和玉米浆均可以作为冰核蛋白生产的优良氮源使用,无机氮不适合作为唯一氮源使用,但适量的KNO3和蛋白胨结合使用时,可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和冰核活性的表达,但同时也促进了黄原胶的形成;适量地添加无机盐对菌体的生长和冰核活性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黄原胶的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活性细菌 培养基组成 冰核活性蛋白 黄原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霞 王素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60,共4页
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步测定渤海海洋霉菌的抑菌活性,再用牛津杯扩散法对初筛获得的活性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67... 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步测定渤海海洋霉菌的抑菌活性,再用牛津杯扩散法对初筛获得的活性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67对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和大豆尖孢镰刀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菌株32对玉蜀黍平脐蠕孢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菌株67在28℃,180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66h,生物量达到7.054mg/mL,在54~120h的发酵时间内,发酵液均具有抑菌活性,发酵96h时抑菌效果最明显,对F.oxysporum和B.maydi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3mm和13.6mm。同时发现,菌株67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不仅与发酵时间有关,而且与发酵液的PH值相关,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的发酵液的pH范围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平脐蠕孢菌 大豆尖孢镰刀菌 抑菌作用 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