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氧合血红蛋白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被引量:
17
1
作者
董凤菊
杨玉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氧合血红蛋白(HbDeoxy)和正铁血红蛋白(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并观察SAH后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氧合血红蛋白是否相关。 方法 选择发病后24 h内...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氧合血红蛋白(HbDeoxy)和正铁血红蛋白(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并观察SAH后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氧合血红蛋白是否相关。 方法 选择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SAH患者共27例。分别于患者发病的第1、3、5、7、10、14天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HbO2、HbDeoxy及HbMet的浓度,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绘趋势图并进行相关分析,并用经颅多普勒(TCD)对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进行监测。 结果 SAH患者HbO2的浓度在发病第3天开始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为1.4×10-2mmol/L,与第1、3、14天相比,P<0.05;HbDeoxy的浓度在第5天开始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5.5×10-3mmol/L,与第1、3、5、14天相比,P<0.05:而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只是轻度上升,在第14天达到高峰7.5×10-3mmol/L,与其他天相比P>0.05。用TCD测得MCA的血流速度从第5天开始升高,到第7天达到高峰111.2 cm/s。对MCA的血流速度变化与HbO2的浓度变化行相关分析,r=0.906,两者呈正相关。 结论 本研究支持HbO2是引起SAH后慢性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启动因子之一这一假说,并暗示了HbDeoxy也可能是致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血红蛋白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并发症
脑脊液
还原氧合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凤菊
范一木
常斌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9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其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时脑血管造影显示的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90例患...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9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其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时脑血管造影显示的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90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约为98.92%(92/93)。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42±9.53)%,术后残余狭窄率为(21.82±9.8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02)。共5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约占5.56%(5/90),3例死亡;术后6个月时再狭窄发生率约为19.10%(17/89)。结论 Wingspan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手术技术成功率、较低的手术并发症及较好的近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患者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合血红蛋白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被引量:
17
1
作者
董凤菊
杨玉山
机构
天津市静海县医院神经外科
天津市
环湖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文摘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氧合血红蛋白(HbDeoxy)和正铁血红蛋白(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并观察SAH后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氧合血红蛋白是否相关。 方法 选择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SAH患者共27例。分别于患者发病的第1、3、5、7、10、14天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HbO2、HbDeoxy及HbMet的浓度,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绘趋势图并进行相关分析,并用经颅多普勒(TCD)对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进行监测。 结果 SAH患者HbO2的浓度在发病第3天开始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为1.4×10-2mmol/L,与第1、3、14天相比,P<0.05;HbDeoxy的浓度在第5天开始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5.5×10-3mmol/L,与第1、3、5、14天相比,P<0.05:而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只是轻度上升,在第14天达到高峰7.5×10-3mmol/L,与其他天相比P>0.05。用TCD测得MCA的血流速度从第5天开始升高,到第7天达到高峰111.2 cm/s。对MCA的血流速度变化与HbO2的浓度变化行相关分析,r=0.906,两者呈正相关。 结论 本研究支持HbO2是引起SAH后慢性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启动因子之一这一假说,并暗示了HbDeoxy也可能是致挛因子。
关键词
氧合血红蛋白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并发症
脑脊液
还原氧合血红蛋白
Key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Vasospasm intracranial
Oxyhemoglobins
分类号
R743.3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凤菊
范一木
常斌鸽
机构
天津
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市静海县医院神经外科
天津市
环湖
医院
神经
外科
天津市
第一中心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65-469,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9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其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时脑血管造影显示的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90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约为98.92%(92/93)。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42±9.53)%,术后残余狭窄率为(21.82±9.8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02)。共5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约占5.56%(5/90),3例死亡;术后6个月时再狭窄发生率约为19.10%(17/89)。结论 Wingspan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手术技术成功率、较低的手术并发症及较好的近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患者远期疗效。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Keywords
Carotid stenosis
Cerebral arterial diseases
Angioplasty
Stent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氧合血红蛋白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董凤菊
杨玉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董凤菊
范一木
常斌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