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波探测的海底管道非掩埋状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春宝 李志 +2 位作者 孙轩 丁建棣 陈小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431,共7页
基于声波探测技术,提出一种对海底管道非掩埋状态进行联合检测的方法,以山东胜利油田某海底输油管道为对象,设计一种双声纳探头多波束测深系统,并联合侧扫声纳系统,通过对系统参数进行分析、优化,从而实现对海底管道非掩埋状态的高效精... 基于声波探测技术,提出一种对海底管道非掩埋状态进行联合检测的方法,以山东胜利油田某海底输油管道为对象,设计一种双声纳探头多波束测深系统,并联合侧扫声纳系统,通过对系统参数进行分析、优化,从而实现对海底管道非掩埋状态的高效精确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双声纳探头多波束系统的海底管道检测可获得高密度的点云数据,显著提高了管道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侧扫声纳系统的良好检测效果有赖于其声波掠射角的最佳取值;参数优化后的联合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能够精确判断出管道的实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侧扫声纳 海底管道 非掩埋状态 参数优化 联合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 RTK技术下超高层结构的动态变形监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熊春宝 田力耘 +2 位作者 叶作安 熊指南 白鋆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7,31,共5页
以天津电视塔为监测对象,设计了基于GNSS RTK技术的超高层结构动态变形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强风下的现场试验。试验中同时采用双星座组合导航系统和三星座组合导航系统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采用Kalman滤波方法,使用Matlab软... 以天津电视塔为监测对象,设计了基于GNSS RTK技术的超高层结构动态变形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强风下的现场试验。试验中同时采用双星座组合导航系统和三星座组合导航系统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采用Kalman滤波方法,使用Matlab软件编制的程序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测点的振动轨迹及结构的主振方向和振动曲线。结果表明,GNSS RTK技术结合Kalman滤波用于超高层动态变形监测及其数据处理分析是可行的;由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三星座组合导航系统可见卫星数目大大增加,坐标中误差及PDOP值也相应减小,动态变形监测的精度和稳定性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技术 动态变形监测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对海底管道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春宝 田磊 +1 位作者 熊爱成 陈小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3,共6页
在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管道的过程中,声波掠射角是影响检测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影响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导出声波掠射角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了考虑管径条件下海底管道悬空高度的计算式;进... 在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管道的过程中,声波掠射角是影响检测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影响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导出声波掠射角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了考虑管径条件下海底管道悬空高度的计算式;进行了不同声波掠射角下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管道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介于14°~20°时,检测效果最好,声波掠射角过小或过大,均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 声波掠射角 海底管道检测 悬空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的多滤波算法在超高层动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春宝 庞红星 +1 位作者 王猛 史青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156,共5页
针对监测数据中存在多路径误差和随机噪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ICEEMDAN)、小波包分解(WP),以及递归最小二乘算法(RLS)的联合滤波算法(IWPR)。该算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ICEEMDAN分解,... 针对监测数据中存在多路径误差和随机噪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ICEEMDAN)、小波包分解(WP),以及递归最小二乘算法(RLS)的联合滤波算法(IWPR)。该算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ICEEMDAN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基于标准化模量的累积均值将IMF划分为高频IMF和低频IMF;最后考虑相关系数,利用WP和RLS分别对高频IMF、低频IMF进行去噪,重构两者降噪信号,获得动态位移响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算法EMD、CEEMDAN、ICEEMDAN等,IWPR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消除多路径误差和随机噪声,从而提高超高层GNSS RTK监测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 超高层结构 动态变形监测 多滤波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GNSS的海上平台桩腿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春宝 陈雯 +3 位作者 王猛 熊爱成 韩龙 于丽娜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1-789,共9页
采取RTK-GNSS技术对海上石油平台桩腿结构进行水平位移监测以分析其振动特征.针对复杂环境下多路径效应对RTK-GNSS监测结果的影响,利用草地和水域两种场地环境进行多路径效应测试试验.经分析,水域环境中多路径误差更大,而对于极为复杂... 采取RTK-GNSS技术对海上石油平台桩腿结构进行水平位移监测以分析其振动特征.针对复杂环境下多路径效应对RTK-GNSS监测结果的影响,利用草地和水域两种场地环境进行多路径效应测试试验.经分析,水域环境中多路径误差更大,而对于极为复杂的海上环境更需要对监测数据滤波降噪以削弱多路径误差.因此,提出了基于自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切比雪夫滤波对埕岛油田一平台桩腿结构的RTK-GNSS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①RTK-GNSS技术能够用于海上环境中的平台桩腿动态位移监测;②自相关函数与相关系数相联合可以实现本征模态函数的有效选取和信号重构;③降噪前后信号的相关性均高于0.85,证明所提滤波方法既能保留有效信息成分又能削弱多路径误差;④经降噪后,可更清晰地看出桩腿结构的实时水平位移信息及运动轨迹,为海上结构监测提供了更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GNSS 多路径效应 海上平台 桩腿结构 振动位移 滤波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检测中侧扫声纳声波掠射角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熊春宝 丁建棣 +1 位作者 李志 熊爱成 《海洋测绘》 CSCD 2016年第6期15-19,共5页
针对利用侧扫声纳检测海底管道时因其检测声影图像模糊而导致管道悬空高度检测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侧扫声纳声波掠射角优化设计的思路及方法。阐述了利用侧扫声纳对海底管道进行检测的工作原理,并利用海底管道和海底底质反向散射强度... 针对利用侧扫声纳检测海底管道时因其检测声影图像模糊而导致管道悬空高度检测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侧扫声纳声波掠射角优化设计的思路及方法。阐述了利用侧扫声纳对海底管道进行检测的工作原理,并利用海底管道和海底底质反向散射强度的计算公式探讨了声波在海底的反向散射强度、侧扫声纳声影图像的质量以及声波掠射角的取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海底管道悬空高度h计算精度的影响,从理论上确定声波掠射角最佳取值范围的存在。通过工程实例的现场检测与比对试验,获得了在本试验所处海域环境中利用侧扫声纳检测海底管道时声波掠射角的最佳取值范围,对于类似的海底管道检测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纳 声影图像质量 海底管道检测 管道悬空高度 声波掠射角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和静力水准的海洋石油平台沉降监测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熊春宝 韩龙 +1 位作者 陈雯 叶作安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针对海洋石油平台沉降难以进行高精度、长期连续、实时自动监测的问题,以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一号平台为例,采用GNSS-RTK和静力水准沉降监测方法开展24 h的连续实测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静力水准测量适用于海洋石油平台毫米级沉降监测,以稳... 针对海洋石油平台沉降难以进行高精度、长期连续、实时自动监测的问题,以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一号平台为例,采用GNSS-RTK和静力水准沉降监测方法开展24 h的连续实测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静力水准测量适用于海洋石油平台毫米级沉降监测,以稳定的深桩基作为基准点,能够监测平台的相对沉降;GNSS-RTK可以监测海洋石油平台的整体绝对沉降,但其监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静力水准测量 海洋石油平台 沉降 实时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VMD-WT法的GNSS-RTK高耸结构动态监测与模态分析
8
作者 熊春宝 王猛 +1 位作者 尚智 史青法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3-1233,共11页
为对高耸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采用GNSS-RTK技术对天津广播电视塔进行动态监测。对监测误差及噪声进行分析,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和小波阈值(wavelet threshold,WT)提出了ACVMD-WT算法。通过模拟... 为对高耸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采用GNSS-RTK技术对天津广播电视塔进行动态监测。对监测误差及噪声进行分析,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和小波阈值(wavelet threshold,WT)提出了ACVMD-WT算法。通过模拟信号验证了VMD比添加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信号重组能力更强。利用所提算法对水平方向信号进行降噪并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结果表明:水域环境易引起背景噪声,对监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ACVMD-WT滤波实现了对信息分量的有效筛选,降噪前后信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比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CEEMDAN以及CEEMDAN-WT,所用算法的降噪效果更佳;由降噪后信号更好地获取到结构的前三阶频率及阻尼信息,其中一阶频率与有限元分析的相对误差为0.189%,第三阶频率相对误差最大值仅为4.054%,提高了模态频率辨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结构 模态分析 GNSS-RTK 降噪 ACVMD-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EEMDAN分解的GNSS-RTK监测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于丽娜 熊春宝 +2 位作者 熊爱成 朱劲松 王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6-824,共9页
GNSS-RTK监测精度受多路径效应和仪器内部白噪声的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有效系数筛分本征模式函数(IMF)分量的改进CEEMDAN算法分离信号和噪声,以提升GNSS-RTK监测精度.首先,通过仿真信号验证该算法的白噪声分离效果.然后,进行GNSS-RTK连... GNSS-RTK监测精度受多路径效应和仪器内部白噪声的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有效系数筛分本征模式函数(IMF)分量的改进CEEMDAN算法分离信号和噪声,以提升GNSS-RTK监测精度.首先,通过仿真信号验证该算法的白噪声分离效果.然后,进行GNSS-RTK连续多天定点观测试验,验证采用改进CEEMDAN算法提取多路径误差的可行性.接着,在开阔的平坦地面和水面分别进行GNSS-RTK稳定性试验,分析不同环境下的多路径效应.最后,以天津海河大桥为对象,对GNSS-RTK监测信号进行滤波降噪,进而提取桥梁在环境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改进CEEMDAN算法能够实现更精确的IMF分量分解与重构,从而有效分离高频白噪声分量和低频多路径误差;在开阔的平坦地面和水面环境下多路径效应影响均较小,多路径误差序列频域分布为地面(0.05 Hz)<水面(0.10 Hz).结合结构自振频率及现场环境确定带通滤波频带,对GNSS-RTK实测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处理,成功提取了海河大桥的动态位移,结果与拾振器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CEEMDAN GNSS-RTK 连续定点观测试验 稳定性试验 桥梁动态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PPP算法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指南 叶作安 王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32-39,共8页
针对在特殊环境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对近年来GNSS-PPP在算法模型、工程应用、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回顾了算法模型在提高PPP的定位精度、收敛速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讨论了GN... 针对在特殊环境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对近年来GNSS-PPP在算法模型、工程应用、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回顾了算法模型在提高PPP的定位精度、收敛速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讨论了GNSS-PPP在滑坡、超高层建筑、桥梁领域的典型应用;论述了有助于减少PPP的监测噪声误差及有利于提取结构有效信息的数据后处理技术。同时,依据GNSS-PPP的发展现状,对未来PPP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算法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NSS-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博闻 李志 牛彦波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运营期大跨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提出1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差分(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给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切比雪夫滤波方法对GNSS原始观测信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互补集... 为了进一步改善运营期大跨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提出1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差分(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给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切比雪夫滤波方法对GNSS原始观测信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从滤波信号中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与阻尼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去除由于噪声影响所产生的虚假模态,并且模态提取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GNSS-RTK技术可有效应用到大跨径桥梁结构变形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大跨径桥梁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网特征条件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指南 王守国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GNSS网特征参数的计算是注册测绘师考察的重要内容。针对注册测绘师复习材料中GNSS网特征条件参数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依据GNSS网形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研究了GNSS特征参数计算问题,导出了不同GNSS网情况下特征条件参数的计算公式。结... GNSS网特征参数的计算是注册测绘师考察的重要内容。针对注册测绘师复习材料中GNSS网特征条件参数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依据GNSS网形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研究了GNSS特征参数计算问题,导出了不同GNSS网情况下特征条件参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所给出的GNSS网特征条件参数计算方法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可供参加注册测绘师考试的考生复习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网 特征条件参数 计算方法 注册测绘师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探测技术在海底石油管线铺设后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文龙 熊指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120,共11页
海底石油管线铺设后可能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变形、冲刷、偏移、悬跨等情况,这通常是铺设过程中管线受到物理、化学、机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为避免作业风险和海洋环境污染,需要在管线铺设后对其铺设状态进行完工后调查,以便及... 海底石油管线铺设后可能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变形、冲刷、偏移、悬跨等情况,这通常是铺设过程中管线受到物理、化学、机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为避免作业风险和海洋环境污染,需要在管线铺设后对其铺设状态进行完工后调查,以便及时了解海底管线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本文根据管线后调查的工作需求,从声学探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出发,研究并比较分析了4种声探测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在海底管道检测时将各种探测手段配合使用,使各手段“取长补短”,可有效提高探测效率。并利用工程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实例验证过程中,还明确给出了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得出将多种声学探测设备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相互校核,可有效提高测量数据精度。结果表明应用水声探测设备开展后调查的方法同时满足准确和高效率要求,可有效支撑海底管线铺设后状态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探测技术 海底管线 完工后调查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量边缘波束测深精度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史青法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6期25-28,36,共5页
根据多波束测深系统边缘波束采集的异常数据云图,判别分析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各误差源对边缘波束测深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声线折射所引起的测深误差与边缘波束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波束测深工程实例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换能器安装的牢固... 根据多波束测深系统边缘波束采集的异常数据云图,判别分析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各误差源对边缘波束测深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声线折射所引起的测深误差与边缘波束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波束测深工程实例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换能器安装的牢固程度和校准精度、测船定位和姿态改正与测深的时间同步性,对边缘波束的测深精度影响较大;声线剖面误差使得中央波束和边缘波束的测深偏浅或偏深,各波束的测深误差曲线呈现"哭脸"状或"笑脸"状,但对于各波束测深的综合精度,中央波束精度相对较高,两侧边缘波束精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 中央波束 边缘波束 测深精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 PPP海洋平台动态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指南 叶作安 +1 位作者 陈实 于丽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实时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对于保障其安全运营有着重要意义。GNSS PPP技术无需设置基站,仅依靠单点监测站便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因而在海洋平台变形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针对GNSS PPP信号受背景噪声干扰而精度较... 实时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对于保障其安全运营有着重要意义。GNSS PPP技术无需设置基站,仅依靠单点监测站便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因而在海洋平台变形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针对GNSS PPP信号受背景噪声干扰而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改进CEEMDAN算法对GNSS PPP信号降噪,并应用于某海洋平台动态变形监测。结果表明:①GNSS PPP技术结合改进CEEMDAN算法可有效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②改进CEEMDAN可有效去除GNSS PPP背景噪声干扰;③基于降噪后信号可获取监测点清晰的三维位移轨迹,从而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PPP 海洋平台 动态变形监测 改进CEEMDAN 信号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术语标准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青法 叶作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的一张国家名片,需要保持系统名称一致性及其相关术语的正确性。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称及其相关术语使用较为混乱的情况,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文件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北斗卫...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的一张国家名片,需要保持系统名称一致性及其相关术语的正确性。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称及其相关术语使用较为混乱的情况,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文件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命名、"bit"是否为计量单位、英文缩写词不能够作计量单位及"周"不能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等问题;最后指出相关文献术语不足,给出了更正表示的结果和更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术语标准化 缩写词 计量单位 北斗时 北斗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GLONASS的RTK定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作安 缪锦根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为了提高不同GNSS(GPS、BDS及GLONASS)星座(包括单星座及组合星座)的实际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以海星达H32全能型GNSS-RTK为试验仪器,分别采用单星座、双星座和三星座进行了RTK定位精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PS+GLONASS双星座组合定位... 为了提高不同GNSS(GPS、BDS及GLONASS)星座(包括单星座及组合星座)的实际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以海星达H32全能型GNSS-RTK为试验仪器,分别采用单星座、双星座和三星座进行了RTK定位精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PS+GLONASS双星座组合定位的精度最高;GPS+GLONASS+BDS三星座组合定位的可靠性最强;星座组合所获取测点坐标,Y方向的精度最高,高程H方向的精度最低;对GNSS-RTK所采集测点坐标进行内业处理时,通过限制PDOP值的大小就能够在确保足够的定位精度的同时,还能过滤测量粗差,从而提高GNSS-RTK测量定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BDS/GLONASS 星座组合定位 RTK定位精度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W3模式的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浪能资源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志伟 熊指南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2-1278,共7页
以高精度的CCMP海面风场和ETOPO5地形数据为输入,以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为工具模拟研究台湾岛周边海域10年内的波浪能资源,并计算分析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高参数和波浪能流密度,以探测其波浪能资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岛周边... 以高精度的CCMP海面风场和ETOPO5地形数据为输入,以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为工具模拟研究台湾岛周边海域10年内的波浪能资源,并计算分析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高参数和波浪能流密度,以探测其波浪能资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岛周边90%海域2008-2017年的平均波浪能流密度超过了3 kW/m,最高可达18 kW/m,且冬季的平均波浪能流密度最大,夏季最小;台湾岛周边海域5个位置的模拟有效波高和实测波高的偏差绝对值为0.067~0.457 m,相关系数为0.684~0.826,因此,可用模拟的有效波高进行波高的预测分析;大波高持续的周期较长,小波高持续的周期较短;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浪能资源稳定性高,为波浪能资源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MP海面风场 ETOPO5 WAVEWATCH-III 相关系数 波浪能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时间系统及其术语的正确表达
19
作者 熊爱成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24-28,共5页
针对在表达GNSS的时间时,非法定计量单位较为流行的问题,以国家计量法规为依据,提出在将GNSS中常见的英文计量单位"week""epoch"及"moth"表达成汉语时,必须把握这些英文单位的准确内涵并将其纳入我国法... 针对在表达GNSS的时间时,非法定计量单位较为流行的问题,以国家计量法规为依据,提出在将GNSS中常见的英文计量单位"week""epoch"及"moth"表达成汉语时,必须把握这些英文单位的准确内涵并将其纳入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范畴的建设,即:1)"week"应该表达成"星期",相应的术语"周计数"应该修正成"星期数";2)"epoch"应根据表达的确切含义,将"epoch"翻译成"第x个历元"或者"历元数";3)"month"在翻译成中文时,必须顾及中文的固定用法。以此为基础,对来自国内知名期刊3篇论文中相应的不准确表达进行了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期数 周计数 历元数 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