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测物场空间分布对电磁测量系统相位检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付妍 董峰 谭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62-3368,共7页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在过程检测中因其低成本与非侵入性而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显示,相位测量的精确度与成像质量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深入了解与相位测量相关的制约因素,进而优化测量系统,提高系统敏感性和测量精度,提高成像质量,...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在过程检测中因其低成本与非侵入性而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显示,相位测量的精确度与成像质量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深入了解与相位测量相关的制约因素,进而优化测量系统,提高系统敏感性和测量精度,提高成像质量,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空间分布相位测量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包括改变物场内电性参数分布以及改变物体自身空间位置,且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对电磁层析成像测量系统工作状态下场的分布情况及状态给予估计,为图像重建的优化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 电磁测量 相位检测 敏感场分布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最近历史观测值和PLSR进行空间相关性超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正瓴 刘阳 +2 位作者 张泽 朱新山 张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5-1822,共8页
为提高超短期风速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将被预测地点(本地)周边测风塔风速风向等当前和最近历史观测值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空间相关性来预测本地的未来风速。首先,依据风向和风速的延迟相关性,挑选出上游测风塔。之后,结合最优延迟时间,... 为提高超短期风速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将被预测地点(本地)周边测风塔风速风向等当前和最近历史观测值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空间相关性来预测本地的未来风速。首先,依据风向和风速的延迟相关性,挑选出上游测风塔。之后,结合最优延迟时间,利用各上游和本地最近的风速观测值来训练预测模型。最后,将各上游风速的当前观测值输入模型,即可得到本地的风速预测值。以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为主要模型,并采用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等模型进行对照。以冬季风时期的荷兰Huibertgat和天津为被预测地点,进行了PLSR、LR预测误差与模型阶数、样本容量之间关系的数值实验。研究表明,在冬季风时期,当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预测误差的变化对阶数、样本容量和模型的类型均不再敏感。这表明空间相关性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超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 风速 空间相关性 季风 偏最小二乘 样本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层析成像系统敏感场激励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妍 董峰 谭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9,共7页
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技术在过程检测中具有潜在的价值。电磁传感器阵列是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前端,由于激励信号直接作用于电磁传感器阵列,因此激励模式、激励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特性直接影响检测线圈获取物场信... 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技术在过程检测中具有潜在的价值。电磁传感器阵列是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前端,由于激励信号直接作用于电磁传感器阵列,因此激励模式、激励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特性直接影响检测线圈获取物场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后续物场信息特征提取的精度。为了提高传感器阵列对物场信息分布变化的敏感程度,提高系统的敏感性和精确度,保证实验数据的高精度与高稳定性,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激励模式和激励频率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获得激励模式及激励频率与传感器输出之间的关系,为电磁传感器阵列的优化使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 敏感场 激励模式 激励频率 传感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系数模型改进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阳 杨正瓴 +2 位作者 张泽 朱新山 张军 《广东电力》 2017年第6期50-54,共5页
空间相关性方法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为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效果,提出了采用变系数模型改进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一种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的建模方式,然后根据风速序列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引... 空间相关性方法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为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效果,提出了采用变系数模型改进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一种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的建模方式,然后根据风速序列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引入变系数模型,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给出一种权函数形式,最后的仿真试验研究了权函数中的遗忘因子对预测误差的影响,验证变系数模型提高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的有效性,说明采用变系数模型来改进空间相关性风速预测是一条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系数模型 空间相关性 风速预测 超短期 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测量中环形电导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施艳艳 董峰 谭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2-66,共5页
环形电导传感器在两相流参数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研究两相流场中环形电导传感器的敏感场分布和响应特性,对于明确传感器感应机制、提高参数测量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气液两相流相含率的测量问题,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确... 环形电导传感器在两相流参数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研究两相流场中环形电导传感器的敏感场分布和响应特性,对于明确传感器感应机制、提高参数测量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气液两相流相含率的测量问题,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了环形电导传感器结构;通过物理模拟静态标定实验,验证了典型两相流动状态下液相含率的无量纲电压值表示形式与理论推导一致;并通过实际流动状态下实验测试,得出传感器测量的相含率无量纲电压值与入口处液相含量测量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环形电导传感器 有限元数值分析 液相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冬季风路径上风速与其影响因子的优化延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正瓴 吴炳卫 +3 位作者 赵强 侯谨毅 陈曦 张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1-58,共8页
为提高超短期和短期风速预测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分析了我国冬季风主要路径上7个代表性地点的风速与气压、风向、气温等的相关性变化。首先,根据相关性/距离指标的性质,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等来计算风速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样... 为提高超短期和短期风速预测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分析了我国冬季风主要路径上7个代表性地点的风速与气压、风向、气温等的相关性变化。首先,根据相关性/距离指标的性质,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等来计算风速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样本交叉相关函数SCCF来分析各地风速之间的平均优化延迟时间。之后,计算了时间窗口上风速与其影响因子第一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优化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台湾海峡是特别适合空间相关性超短期预测的风能丰富区域。并且采用北京的气压、风速、风向和气温作为影响因子来预测澳仔的冬季风风速,预测误差对最优延迟时间的依赖性并不明显。北京对澳仔的气压差值,对预测误差的影响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空间相关性 冬季风 相关性/距离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