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功能视角下黄淮海平原农业空间质量评价及关联特征
1
作者 洪秋辰 冯晓文 +3 位作者 史云扬 张宗函 郝晋珉 艾东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78-288,F0003,共12页
黄淮海平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问题凸显。农业空间研究作为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精细化农业发展政策制定、促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以黄淮海平原曲周县34... 黄淮海平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问题凸显。农业空间研究作为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精细化农业发展政策制定、促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以黄淮海平原曲周县342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单元,以“物质-功能”两维度界定农业空间概念,基于两类空间属性构建农业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earman法、协调发展度等测度2011—2021年农业空间质量水平,并分析农业空间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2011—2021年曲周县农业物质空间和功能空间质量均提升,空间上向均衡发展。农业空间综合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县城中心高、其他乡镇不均匀分布”的空间格局向更为均衡的空间格局转变。2)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显示曲周县两类农业空间各要素均呈现权衡协同发展关系。农田质量、生产、生态功能之间两两协同;生活功能与村庄质量之间两两协同,而两方面任一要素与另一方面要素之间均呈现权衡关系。农田质量、生产、生态功能之间转为更加协同,村庄质量与农田质量、生产功能权衡发展关系加深。3)2011—2021曲周县农业空间质量协调性整体上升,但城乡不平衡的区域协调性特征加剧显现。农业物质空间和功能空间协调发展度小幅度提升,高度协调区域明显扩张,低度协调区域大多出现在乡镇中心位置。农业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高,冷热点区域分布明显且稳定,但中心城区物质空间与功能空间发展失调的情况加剧。该研究可为黄淮海平原农区及其他地区农业空间质量研究和针对性政策建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空间 物质—功能视角 黄淮海平原 曲周县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