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外科干预 被引量:1
1
作者 佟小光 施铭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改进和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外科手术同时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品牌战略与客户关系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 只达石 《中国医院》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天津市环湖医院成立于1988年,由于该院具有脑系科专科特色的技术品牌,为其在天津市医疗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本文从医院的市场定位和品牌战略、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专科医院的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 客户关系管理 品牌战略 专科医院 天津市环湖医院 1988年 竞争优势 医疗市场 技术品牌 专科特色 市场定位 脑系科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在新卫生体系中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3
作者 闫华 刘暌 只达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5,共2页
三级医疗机构模式正在被新型两级卫生网络模式代替。新形势下大型综合医院可能面临医疗资源过剩的局面;而专科医院通过自身发展方向的调整,不仅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过剩,抓住改革的机遇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结合对政策的解析,提出专科... 三级医疗机构模式正在被新型两级卫生网络模式代替。新形势下大型综合医院可能面临医疗资源过剩的局面;而专科医院通过自身发展方向的调整,不仅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过剩,抓住改革的机遇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结合对政策的解析,提出专科医院存在良好发展机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进行了尝试性的加强高精尖专科技术和常见普通专科疾病同质化服务推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改革 专科医院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在新卫生体系中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4
作者 闫华 刘暌 只达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共2页
三级医疗机构模式正在被新型两级卫生网络模式代替。新形势下大型综合医院可能面临医疗资源过剩的局面;而专科医院通过自身发展方向的调整,不仅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过剩,抓住改革的机遇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结合对政策的解析,提出专科... 三级医疗机构模式正在被新型两级卫生网络模式代替。新形势下大型综合医院可能面临医疗资源过剩的局面;而专科医院通过自身发展方向的调整,不仅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过剩,抓住改革的机遇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结合对政策的解析,提出专科医院存在良好发展机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进行了尝试性的加强高精尖专科技术和常见普通专科疾病同质化服务推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改革 专科医院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脑外伤急性期颅内压与血儿茶酚胺变化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赛 杨树源 王明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6-338,共3页
报告51例严重脑外伤急性期持续ICP监护和血CA测定结果,发现脑外伤组血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外伤后24小时内ICP与血NE、E水平显著呈正相关(r=0.730,P<0.001和r=0.542,P<... 报告51例严重脑外伤急性期持续ICP监护和血CA测定结果,发现脑外伤组血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外伤后24小时内ICP与血NE、E水平显著呈正相关(r=0.730,P<0.001和r=0.542,P<0.001),脑外伤后第三天ICP与血NE、E亦显著呈正相关(r=0.604,P<0.001和r=0.451,P<0.01)。伤后24小时ICP正常或轻度增高者,65%恢复良好.35%恢复差,而ICP>5.3kPa组病人,90%以上死亡。伤后第三天ICP仍高于5.3kPa的4例病人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期 颅内压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血管医学时代“脑心同治”手术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尚彦国 王轩 +3 位作者 佟小光 施铭岗 李春海 王联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脑心共病”逐渐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外科医师的重视,并着手开展“脑心同治”手术互为保障,“泛血管医学”概念提出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模式和发展理念。泛血管医学思想对“脑心同治”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脑心... “脑心共病”逐渐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外科医师的重视,并着手开展“脑心同治”手术互为保障,“泛血管医学”概念提出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模式和发展理念。泛血管医学思想对“脑心同治”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脑心同治”手术又使“泛血管医学”概念更加完整与深化。现阶段坚持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为基础进行手术实施设计,“脑心同治”手术将在未来突破传统的颈动脉与冠状动脉同期手术范畴,过渡到以血管重建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从外科手术角度扩大“泛血管医学”概念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外科手术 脑心同治(非MeSH词) 泛血管医学(非MeSH词) 血管重建(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的“脑心同治” 被引量:2
7
作者 施铭岗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二者为同源性疾病,可共病,这也是“脑心同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脑心同治”得以实现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脑心同治”策略,以为心脑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二者为同源性疾病,可共病,这也是“脑心同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脑心同治”得以实现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脑心同治”策略,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手术技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8
作者 丁茂华 佟小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422,共8页
目的间接手术(脑血管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giant internal carotid aneurysms,GICAs)单中心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应用间接手术技术治疗GICAs患者的临床预后。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阴性的GICA... 目的间接手术(脑血管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giant internal carotid aneurysms,GICAs)单中心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应用间接手术技术治疗GICAs患者的临床预后。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阴性的GICAs患者,采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缩窄术联合/不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于球囊闭塞实验阳性的GICAs患者,采用ICA结扎术联合高流量搭桥术(external carotid artery-radi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M2,ECA-RA-M2)。全脑血管造影记录患者术前术后O’Kelly-Marotta(OKM)分级,及动脉瘤最大直径变化。随访患者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临床症状变化,以评估间接手术治疗GICA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共有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接受ICA缩窄联合/不联合STA-MCA搭桥术的患者为16例,接受ICA结扎术联合高流量搭桥术的患者为6例。50%(11/22)的患者术后OKM分级达到C/D级,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或末次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19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瘤缩小,2例保持不变,1例增大,较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t=5.439,P<0.001)。至随访末,22例患者mRS评分较术前下降,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2.531,P=0.019)。结论在神经介入时代,间接术式仍然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GICAs的一种重要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颈内动脉缩窄术 颈内动脉结扎术 脑血管重建术 病例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对颅脑创伤患者细胞间液葡萄糖和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只达石 黄慧玲 +4 位作者 张国斌 李爱林 范维佳 王辰 莫丽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体温条件下颅脑创伤患者脑部和腹部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及乳酸/丙酮酸(L/P)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51例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 目的 观察不同体温条件下颅脑创伤患者脑部和腹部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及乳酸/丙酮酸(L/P)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51例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为0.3 μl/min.每小时收集1管透析液,平均收集时间为(67.10±18.27)h;生化分析仪测定收集的透析液中Glu、Lac及丙酮酸浓度.将患者根据所测定的直肠温度(RT)按每1度分组:RT<33.0℃、33.0~33.9℃、34.0~34.9℃、35.0~35.9℃、36.0~36.9℃、37.0~37.9q和≥38.0℃,共7组.结果 腹部Glu在各体温下均显著高于脑部Glu(P<0.05),相对正常脑组织中Glu在RT<36.0℃均显著高于受伤区Glu(P<0.05),以33.0~33.9℃时为最高(P<0.05).腹部Lac显著低于脑部的Lac(P<0.05),相对正常脑组织中Lac在RT<35.0℃或≥37.0℃时均显著高于受伤区Lac(P<0.05).受伤脑组织的L/P随着体温的上升而下降(P<0.001);在RT<33.0℃时,L/P值为脑受伤区>腹部>相对正常脑组织;在RT≥34.0℃时,L/P值为相对正常脑组织>脑受伤区>腹部.结论 维持RT在33~34℃或36~37℃更有利于患者脑部组织的生化代谢,可能更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亚低温 微透析 葡萄糖 乳酸 丙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疾患继发高钠血症30例的胃内注水治疗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淑珍 张赛 刘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9-290,共2页
颅脑疾患脑水肿常需降颅内压脱水治疗,加之摄水不足、补液不当等,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血钠升高,引起高张脱水乃至高渗昏迷。传统输低张液治疗不甚理想,死亡率极高,为提高治愈率,我们对30例患者试用“胃管注水法”取得了较... 颅脑疾患脑水肿常需降颅内压脱水治疗,加之摄水不足、补液不当等,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血钠升高,引起高张脱水乃至高渗昏迷。传统输低张液治疗不甚理想,死亡率极高,为提高治愈率,我们对30例患者试用“胃管注水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对象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疾病 高钠血症 胃内注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8
11
作者 薛静 王世民 刘孝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053-1054,共2页
S100B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近年来随着对S100B蛋白认识的深入,关于它在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中的作用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S100B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在脑血管病和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 S100B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近年来随着对S100B蛋白认识的深入,关于它在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中的作用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S100B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在脑血管病和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神经系统疾病 酸性钙结合蛋白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效兰 张辰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56-757,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和脑供血不足患者D-二聚体(D-Dimer) 和血小板聚集(PAG) 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血自动分析仪和血小板聚集仪对两组患者进行D-Dimer、PAG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D-Dimer、PAG功能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和脑供血不足患者D-二聚体(D-Dimer) 和血小板聚集(PAG) 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血自动分析仪和血小板聚集仪对两组患者进行D-Dimer、PAG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D-Dimer、PAG功能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CI中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的上述两项指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CI中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PAG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ACI时血液呈高凝状态, D-Dimer水平增高和PAG功能增强与ACI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 功能检测 D-DIMER 脑卒中患者 血小板聚集仪 脑供血不足 自动分析仪 PAG ACI 显著性 高凝状态 对照组 进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用于脑立体定向术的气道保护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世民 张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脑立体定向术 气道反应 喉罩 保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神经外科 临床诊断 气管内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血管痉挛大鼠对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翔 黄慧玲 +3 位作者 只达石 赵卫华 莫丽冬 梁伟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23-227,237,共6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大鼠对脑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每组10只。另用4只观察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分布,6只备用。采用两次枕大池注血制作模型。亚低温组...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大鼠对脑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每组10只。另用4只观察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分布,6只备用。采用两次枕大池注血制作模型。亚低温组用冰袋全身降温,维持体温在31~33℃;对照组和常温组维持体温在37~38℃。于第2次注血后第5天进行连续检测8h,检测指标包括脑微透析液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乳酸/丙酮酸比值(L/P)。结果脑微透析液中葡萄糖水平:常温组(0.44±0.08)mmol/L〈亚低温治疗组(0.53±0.03)mmol/L〈对照组(0.74±0.06)mmol/L;丙酮酸水平:常温组(20.0±2.4)mmol/L〈亚低温治疗组(28.8±6.3)mmol/L〈对照组(35.9±7.6)mmol/L;乳酸水平:亚低温治疗组(0.66±0.05)gmol/L〈对照组(0.93±0.06)μmol/L〈常温组(1.91±0.32)μmol/L;L/P比值:亚低温治疗组(28±12)〈对照组(35±10)〈常温组(108±26)。在8h内重复测量的其他指标变化亦呈上述变化趋势。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后经亚低温治疗,可通过降低实验动物的脑氧耗量,维持细胞能量代谢以及减轻乳酸堆积等作用,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血管痉挛 颅内 微透析 细胞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禹 张彦 +1 位作者 张秀山 刘海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简称HES,下同)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完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ES组(Ⅰ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简称HES,下同)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完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ES组(Ⅰ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Ⅱ组)。分别于术前输注HES20ml/kg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于治疗前(T1)、容量负荷后(T2)、麻醉诱导后(T3)、硬脑膜切开时(T4)、手术结束时(T5)五个时点记录颅内压(ICP)、脑氧分压(PbrO2);测量术前及术后24h血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中液体总出入量和不良反应,并于术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lasgowoutcome score,GOS)判定疗效。结果ICP除T5时Ⅰ组低于Ⅱ组,而同时PbrO2Ⅰ组则高于Ⅱ组(P<0.01)外,其他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参数由术前正常转为异常者Ⅰ组有2例,Ⅱ组有4例;术中皮肤红斑Ⅱ组有3例。两组术后24h血液S100β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Ⅰ组血液S100β蛋白含量上升差值较Ⅱ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氧供,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乙基淀粉130/0.4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侵袭神经导航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阎学江 李建国 +1 位作者 只达石 赵卫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微侵袭神经导航系统是近年来影像神经外科的新进展 ,它融立体定向技术 ,计算机医学影像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和微侵袭技术为一体。是在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与实际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之间建立起动态的联系 ,在整个脑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定位导航 ... 微侵袭神经导航系统是近年来影像神经外科的新进展 ,它融立体定向技术 ,计算机医学影像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和微侵袭技术为一体。是在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与实际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之间建立起动态的联系 ,在整个脑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定位导航 ,有利于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术中病灶精确定位 ,以最小的损伤 ,达到病灶的满意切除。本文综述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应用方法、适应证及影响精确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侵袭神经导航系统 研究进展 适应证 人工智能技术 影像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自发脑室出血 被引量:5
17
作者 亢建民 姚鑫 +1 位作者 杨玉山 鞠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侧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手术治疗 12例重型自发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GOS预后分级 :I级 3例、II级 1例、III级 1例、IV级 2例、V级 5例。存活 9例 ,其中 5例恢...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侧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手术治疗 12例重型自发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GOS预后分级 :I级 3例、II级 1例、III级 1例、IV级 2例、V级 5例。存活 9例 ,其中 5例恢复正常生活、3例偏瘫、1例植物状态生存 ;死亡 3例。 结论 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p53、cerb-B-2和AgNORs在良恶性脑肿瘤中的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进喜 徐惠芳 孔繁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3-303,共1页
PCNA、p53、cerb-B-2和AgNORs在良恶性脑肿瘤中的评估秦进喜徐惠芳孔繁明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病理科(天津市300060)PCNAp53蛋白、cerb-B-2癌基因和AgNORs作为判定肿瘤细胞生长潜能... PCNA、p53、cerb-B-2和AgNORs在良恶性脑肿瘤中的评估秦进喜徐惠芳孔繁明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病理科(天津市300060)PCNAp53蛋白、cerb-B-2癌基因和AgNORs作为判定肿瘤细胞生长潜能和预后的指标在颅内肿瘤中的报道尚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PCNA P53 CERB-B-2 AGNORS 恶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桂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2-822,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1~8月住我院的189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125例,女64例,年龄32~91岁。患者入院24h内取血测定,按年龄不同分为4组,A组:32~45岁,15例.B组:4...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1~8月住我院的189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125例,女64例,年龄32~91岁。患者入院24h内取血测定,按年龄不同分为4组,A组:32~45岁,15例.B组:46~60岁,59例,C组:61~75岁,68例,D组:≥76岁,47例。对照组为68例健康体检者。患者经治疗后明显好转者48例,出院前取空腹静脉血,作为治疗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血小板聚集功能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健康体检者 空腹静脉血 脑血管病 头颅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法结合西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慧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2-133,共2页
针刺法结合西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黄慧玲11颅脑损伤的西医治疗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的复杂变化,引起脑水肿、高颅压。临床治疗一般采用甘露醇、速尿及激素等药物快速减轻脑水肿;对一般药物... 针刺法结合西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黄慧玲11颅脑损伤的西医治疗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的复杂变化,引起脑水肿、高颅压。临床治疗一般采用甘露醇、速尿及激素等药物快速减轻脑水肿;对一般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脑水肿、颅内压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