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病患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凤思苑 巩晓文 +5 位作者 崔壮 高静 李长平 刘媛媛 刘寅 马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个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病患病风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CABG术后超过一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应用径向基SVM、多项式SVM...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个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病患病风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CABG术后超过一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应用径向基SVM、多项式SVM和BP神经网络建立晚期SVGD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精确率、召回率及F1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BP神经网络在测试集中反映模型精确率和召回率的F1值为0.84,而ROC曲线下面积均值为0.773,大于其他两种SVM预测模型。结论 BP神经网络对晚期SVGD的预测表现更佳,有助于临床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移植血管病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静 刘寅 王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冠心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其致死率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遗传因素中,多个基因的变异通过血浆脂蛋白水平、高血压、肥胖等导致为... 冠心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其致死率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遗传因素中,多个基因的变异通过血浆脂蛋白水平、高血压、肥胖等导致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起作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就是其中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质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降血脂药 基因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rs3918181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闫雪 王伟 +1 位作者 梁蓉 毛用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汉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14内含子rs3918181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PCR-RFLP)对290例EH患者和161名健康对照者的eNOS基因rs3918181... 目的探讨天津市汉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14内含子rs3918181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PCR-RFLP)对290例EH患者和161名健康对照者的eNOS基因rs3918181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同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等危险因素,分析不同基因型与EH发病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H组患者的AA、AG和GG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0.293、0.393和0.314,对照组分别为0.180、0.472和0.34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H组A与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90和0.510,对照组分别为0.416和0.58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影响EH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质指数。结论 eNOS基因rs3918181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导管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奎 刘寅 高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6-810,共5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后期常会因桥血管衰败而需要行心导管介入检查及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早期发现大隐静脉移植物(saphenous vein graft,SVG)内膜增生、薄纤维帽斑块及管腔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后期常会因桥血管衰败而需要行心导管介入检查及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早期发现大隐静脉移植物(saphenous vein graft,SVG)内膜增生、薄纤维帽斑块及管腔内附着血栓的存在,这些均是SVG闭塞的预测因素。SVG病变介入治疗的远端栓塞及无复流发生率高,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可用于评估SVG斑块组成,可预测无复流的发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及远端栓塞保护装置为降低远端栓塞及无复流的有效措施。介入治疗首选开通原位冠状动脉,但通常会很复杂,需要较高的介入治疗技术及专业的手术器械。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及密切监测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移植物 心导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放射治疗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及核因子-кB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刘寅 高静 +4 位作者 徐美林 苑淑渝 徐乃勋 赵鸿铭 刘国庆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观察32P液体球囊血管近距离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量效关系及其对核转录因子核因子кB(NFкB)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再狭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建立兔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随机选择一侧髂动脉血管成... 目的观察32P液体球囊血管近距离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量效关系及其对核转录因子核因子кB(NFкB)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再狭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建立兔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随机选择一侧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并分别给予91Gy组、218Gy组和334Gy组32P液体球囊血管照射治疗(每组n=8),另一侧髂动脉灌注造影剂,作为自身对照(对照组,n=24)。术后5周行血管造影并取材进行光镜观察、NFк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新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管腔面积及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结果①光镜观察91Gy组与对照组比病变无明显差异;218Gy组内弹力膜完整无明显断裂;管腔轻度狭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小,内膜层泡沫样细胞及脂质沉积均不明显;中膜平滑肌呈轻度增厚,排列轻度紊乱;334Gy组内弹力膜破坏,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及脂质沉积,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外基质不定形物质沉积,中膜平滑肌明显萎缩变薄,其中4例血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②免疫组化染色91Gy组NFкB、IGF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18Gy组NFкB、IGF1蛋白表达量中等,呈灶状散在分布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泡沫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③334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放射 治疗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核因子-ΚB活性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龈沟液吸潮纸尖采集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左志刚 胡敏 +3 位作者 刘珊 李志敏 姜欢 李洪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8-1032,I0005,共6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大鼠龈沟液(GCF)吸潮纸尖采集方法,为大鼠龈沟液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GCF组和唾液组,每组各10只。15#吸潮纸尖分别采集GCF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腭侧龈沟内液体和唾液组大鼠唾液。样本离心后进... 目的:建立并评价大鼠龈沟液(GCF)吸潮纸尖采集方法,为大鼠龈沟液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GCF组和唾液组,每组各10只。15#吸潮纸尖分别采集GCF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腭侧龈沟内液体和唾液组大鼠唾液。样本离心后进行SDS-PAGE分析及蛋白丰度检测,分析2组样本的蛋白成分。结果:GCF组样本电泳结果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7 000、66 000、55 000、51 000和28 000等的蛋白质条带,尤以66 000处条带亮度最高。唾液组样本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6 000、60 000和48 000附近隐约可见蛋白质条带,条带亮度较低。2组样本66 000条带处蛋白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F组样本的蛋白条带数量以及种类不同于唾液组样本,证明本实验利用15#吸潮纸尖袋内多次取样法可排除唾液、血液干扰,成功采集大鼠G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吸潮纸尖 蛋白分析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及胶原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华 麻力军 +4 位作者 丛洪良 姜楠 毛用敏 徐美林 崔让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及胶原的表达,探讨胶原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行开胸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39例,将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4例为房颤组,窦性心律患者15例为窦律组。取患者心房组织标...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及胶原的表达,探讨胶原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行开胸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39例,将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4例为房颤组,窦性心律患者15例为窦律组。取患者心房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房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房颤组患者较窦律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房颤组患者心房有肌溶解、心肌肥厚及广泛间质纤维化的改变。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的左、右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增大,左、右心房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其中心房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特征,左心房改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胶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离体心脏灌注中雌激素对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损伤的保护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鸿铭 孙静 +2 位作者 刘国庆 赵福梅 陈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I0016-I0018,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逆行灌注对大鼠心肌缺血及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快速保护作用。方法先行结扎前降支,心肌缺血10-15min,然后再行灌注1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中分为K-H液组(C组);雌激素组(E组);同型半胱氨酸组(H组);... 目的探讨雌激素逆行灌注对大鼠心肌缺血及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快速保护作用。方法先行结扎前降支,心肌缺血10-15min,然后再行灌注1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中分为K-H液组(C组);雌激素组(E组);同型半胱氨酸组(H组);同型半胱氨酸+雌激素组(HE组)。分别在结扎前、结扎后、再灌5、10、20、40、60min心脏接取流出液测量心肌酶等。结果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差异均显著。结论短时间应用雌激素对心肌酶的下降无明显影响,可以减低离体心脏的心律增加冠脉流量,雌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对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对缺血部位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离体心脏 缺血-再灌注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式氧合器测试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鸿铭 刘国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模型 膜式氧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GD分类预测的梯度提升机与随机森林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巩晓文 凤思苑 +5 位作者 崔壮 高静 李长平 刘媛媛 刘寅 马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采用梯度提升机与随机森林法对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CABG手术后出现复发缺血性症状的患者是否会发生SVGD进行预测,并评价两种模型的分类性能。方法将606例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用NRI和IDI评... 目的采用梯度提升机与随机森林法对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CABG手术后出现复发缺血性症状的患者是否会发生SVGD进行预测,并评价两种模型的分类性能。方法将606例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用NRI和IDI评价两种集成算法对CART基分类器的提升程度,并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指标对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以CART基分类器为参照,梯度提升机的NRI和IDI分别为0.31和0.15,而随机森林NRI和IDI分别为0.08和0.08。在测试集上GBM的AUC和ACC分别为0.89和0.83高于RF 0.80和0.73。二者筛选出的最重要的5个临床指标相同,依次为桥龄、左室舒张期径长、VLDL、隐静脉桥支数和心脏病类型。结论梯度提升机和随机森林法均能提升基分类器的分类性能,且前者优于后者。梯度提升机比随机森林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更适合对外部数据的分类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机 随机森林 隐静脉移植血管病变 分类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