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和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宁(综述) 徐波 +1 位作者 梁寒 郝希山(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16-420,共5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大量的证据显示绝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具有miRNA异常表型。miRNA与肿瘤中许多细胞过程如分化、增生和凋亡的改变有关。本文回顾了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大量的证据显示绝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具有miRNA异常表型。miRNA与肿瘤中许多细胞过程如分化、增生和凋亡的改变有关。本文回顾了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诊断、预后和治疗工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联合检测CA72-4 CA242 CA19-9和CEA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潘源 宋丰举 +3 位作者 崔林 张李 刘翔宇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29-731,735,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242、CA19-9和CEA,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评价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3例胃癌患者的4项检测值和临床指标转化为等级型变量,对多个指标的等级变量形式求和构建新的等级变量,分析联合检...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242、CA19-9和CEA,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评价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3例胃癌患者的4项检测值和临床指标转化为等级型变量,对多个指标的等级变量形式求和构建新的等级变量,分析联合检测值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A242和CEA组合值≥2者肿瘤分期较晚,CA72-4和CA242组合值≥2者肿瘤体积较大。TNM分期中,CA72-4指标值≥1者肿瘤T分期较晚,CA242和CEA组合值≥2者N分期较晚,CA72-4和CA19-9组合值≥1者M分期较晚的比例更高。病理组织学类型和肿瘤标志物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关联。针对这4项指标,联合检测CA72-4和CEA的检测功效与4项或3项联合的功效相当。结论:上述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并不增加检测功效,但能为预测胃癌的病期、转归和预后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CA72—4 CA242 CA19—9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詹宏杰 梁寒 +2 位作者 王宝贵 邓靖宇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行D2根治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两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行D2根治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两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全身化疗12个疗程。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和CA19-9含量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EA、CA19-9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55.89±22.25μg/L vs 0~5μg/L;125.35±61.78U/mL vs 0~39U/mL,P<0.01);且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EA、CA19-9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67±22.95μg/L vs 56.09±22.15μg/L;126.16±62.45U/mL vs 123.35±60.88U/mL,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血清CEA、CA19-9下降显著(7.58±3.21μg/L,31.35±13.47U/mL,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CEA和CA19-9下降缓慢(37.68±20.59μg/L,98.23±36.28U/mL,P>0.05)。术后第30天,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9%和1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复发率分别为21.6%和4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CHPP能够显著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外周血CEA和CA19-9的含量,术中CHPP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局部灌注化疗 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詹宏杰 梁寒 +2 位作者 王宝贵 刘洪敏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30-1733,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D2根治术后随机分为HIPEC(实验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12个疗程。测定...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D2根治术后随机分为HIPEC(实验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12个疗程。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肝肾功能的变化,分析比较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7 d的外周血白蛋白(32.34±2.23)g/L较术前(46.45±4.81)g/L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Ⅱ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0.0%(P>0.05),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35.9%(P>0.05),Ⅲa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和58.3%(P>0.05),Ⅲ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和27.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0个月(95%Cl:36.1~65.9个月)、20.0个月(95%Cl:12.0~2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c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20%(P>0.05)。结论:术中HIPEC可提高Ⅲb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热灌注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OLFOX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0
5
作者 薛强 王晓娜 +2 位作者 梁寒 潘源 张汝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098-1100,1104,共4页
目的: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本研究旨在评估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共80例,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手术组... 目的: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本研究旨在评估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共80例,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每组40例。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具体方案:奥沙利铂(乐沙定)100mg/m^2 iv d_1(2h),亚叶酸钙400mg/m^2 iv d_1(2h),5-FU 2 400mg/m^2 civ d_1(46h)。每2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复查CT,了解肿瘤变化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手术组化疗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2.5%(21例),疾病稳定37.5%(15例),疾病进展10.0%(4例)。手术总切除率92.5%(37/40),获得根治性切除率77.5%(31/40),剖腹探查率7.5%(3/40)。常规手术组手术总切除率75.0%(30/40),获得根治性切除率52.5%(21/40),剖腹探查率22.5%(9/40)。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改良FOLF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以及改善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例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涛 梁寒 +1 位作者 王晓娜 刘翔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8-410,41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通过比较1、3、5年生存率分析各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通过比较1、3、5年生存率分析各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0%、52.50%、4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联合脏器切除、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度以及临床分期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术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宁 梁寒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18-1020,共3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很高,术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很高,术后辅助化疗效果不佳。近年来,临床开展的新辅助...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很高,术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很高,术后辅助化疗效果不佳。近年来,临床开展的新辅助化疗采用新的化疗药物(如多西紫杉醇)和新的化疗方案(如FOLFOX方案),效果满意,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本文对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1例(第15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强 梁寒 +2 位作者 黄鼎智 叶兆祥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1例59岁男性患者诊断为胃癌。胃周围、腹腔干多发肿大淋巴结。行CT检查考虑局部进展期胃癌(cT4,cN2,cM0),因考虑患者的病情与年龄情况,给予mFOLFOX7方案化疗2个周期:OXA 100mg/m^2 iv d1(2hr),CF 400mg/m^2 iv d1(2hr),5-... 1例59岁男性患者诊断为胃癌。胃周围、腹腔干多发肿大淋巴结。行CT检查考虑局部进展期胃癌(cT4,cN2,cM0),因考虑患者的病情与年龄情况,给予mFOLFOX7方案化疗2个周期:OXA 100mg/m^2 iv d1(2hr),CF 400mg/m^2 iv d1(2hr),5-FU 2400mg/m^2 civ d1(46hr)。复查CT肿物明显缩小,胃周围、腹腔干肿大淋巴结缩小。根据RECIST评价病情考虑为PR。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胰尾部分切除+脾切除术。术后病理分期为pT4N2MoⅢB期.mFOLFOX新辅助化疗成功的治疗此例胃癌患者,但是其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无法达到RO切除以及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考虑行新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 FOLF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微环境中免疫活性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敬柱 张汝鹏 +6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王刚 王学军 薛强 李昉璇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90-1292,1299,共4页
目的:主要研究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分析局部免疫活性... 目的:主要研究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TNM分期、肿瘤组织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及免疫细胞联合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记忆性T细胞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局部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可以很好地预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活性细胞 肿瘤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