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1年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文柳静 张洁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的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的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1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均呈现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年均值为22.42%,AUD年均值为26.79 DDDs/(100人·天)。抗菌药物年使用量和DDDs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以非限制使用级为主。DDC>100的抗菌药物有6种。DDC最高的是伏立康唑。环丙沙星氯化钠、莫西沙星片、拉氧头孢钠、莫西沙星氯化钠的B/A接近或等于1,说明这些抗菌药物同步性较好。结论2018—2021年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较为合理,临床应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专科医院 抗菌药物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死亡应对量表常模的研制
2
作者 卢美玲 于思淼 +2 位作者 罗志芹 张杰 强万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4,共5页
目的建立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死亡应对量表的常模,为评价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提供参照。方法于2023年5-6月抽取天津市23所三级医院的2916名护士进行死亡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分析,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分类常模。结果护士死亡... 目的建立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死亡应对量表的常模,为评价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提供参照。方法于2023年5-6月抽取天津市23所三级医院的2916名护士进行死亡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分析,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分类常模。结果护士死亡应对量表总分均数常模为(53.88±16.58)分,百分位常模间距为5%,共20个位数;划界常模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水平5个等级;分类常模为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医院性质、科室、护理临终患者经历9个类别。结论构建的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死亡应对量表常模,可作为评估天津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三级医院 天津 死亡应对量表 死亡应对能力 常模 测评工具 标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跌倒风险感知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3
作者 王雪 史宝欣 +3 位作者 陈希伟 吴茜 王颖 杜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3-1329,共7页
目的:编制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跌倒风险感知量表并检验信效度,旨在为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提供跌倒自我防范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预调查等方式构建量表,选取413例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进行调查,检... 目的:编制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跌倒风险感知量表并检验信效度,旨在为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提供跌倒自我防范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预调查等方式构建量表,选取413例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跌倒风险感知量表包括疾病及治疗易感性感知(10个条目)、行为易感性感知(7个条目)、环境易感性感知(3个条目)、跌倒严重性感知(4个条目)4个维度,共24个条目。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77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理想。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3,折半信度为0.936,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47~0.966,折半信度为0.939~0.949。结论: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跌倒风险感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老年肿瘤放疗住院病人跌倒风险感知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肿瘤 放疗 跌倒预防 跌倒 风险感知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尿碘检测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磊 李亦工 +3 位作者 郑向前 魏松锋 刘嘉玉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与尿碘含量关系,初步探讨患者个体化碘摄入的依据。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天津地区甲状腺肿瘤疾病患者542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2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与尿碘含量关系,初步探讨患者个体化碘摄入的依据。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天津地区甲状腺肿瘤疾病患者542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2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302例,所有患者采集空腹晨尿,测定尿中碘含量,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肌酐含量,用碱性苦味酸法。天津地区甲状腺正常人群400例同法检测尿碘用以对照。结果:甲状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尿碘中位数均处于碘过量状态(良性:519μg/L;恶性:524μg/L)。而无甲状腺疾病对照组,处于碘营养超足量状态。甲状肿瘤患者的经尿肌酐校正的每日尿排碘量(CCDUI)在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患者中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被膜侵犯组的CCDUI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被膜侵犯组。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存在乳头状增生及不典型增生组的患者的CCDUI高于未存在乳头状增生及不典型增生组。存在典型胶质改变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的CCDUI高于无典型胶质改变组。结论:本研究表明了本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碘摄入量可能存在偏高现象,建议适当调整,行科学个体化碘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碘 甲状腺癌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合剂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性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莉霞 王华庆 贺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以延胡索、大黄、侧柏叶、蒲黄等几味中草药为主要组方的"静炎安",用于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及化疗性静脉炎的外敷,本研究旨在观察静炎安对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机制。方法:选取24只大白兔,建立兔耳缘模型,并分为... 目的:以延胡索、大黄、侧柏叶、蒲黄等几味中草药为主要组方的"静炎安",用于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及化疗性静脉炎的外敷,本研究旨在观察静炎安对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机制。方法:选取24只大白兔,建立兔耳缘模型,并分为静炎安组、硫酸镁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采取静炎安湿敷、硫酸镁湿敷、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并于干预后48h、7d取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VEGF、ICAM-1表达情况。结果:静炎安组较硫酸镁组及空白对照组静脉炎损伤程度轻,愈合早,VEGF、ICAM-1表达下调。结论:静炎安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修复,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合剂 化疗性静脉炎 动物模型 VEGF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肝功能储备的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伟 蔡昀 +1 位作者 李悦国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98-2100,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影响肝功能储备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行手术切除的272例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肝功能储备的重要因素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影响肝功能储备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行手术切除的272例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肝功能储备的重要因素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高γ-GT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γ-GT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界值是168 U/L(灵敏度75.0%,特异度84.1%)。当γ-GT≥168 U/L时,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发生率为37.5%。结论:吲哚氰绿(indocyaninegreen,ICG)15 min清除率在0~15%范围内的肝癌患者中,术前γ-GT<168 U/L时,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因此,术前监测γ-CT水平并结合ICG 15min清除率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肝功代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储备 肝功能代偿不全 Γ-GT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浴灭活骨重建肿瘤性骨缺损成骨机制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金纲 杨蕴 +2 位作者 张瑾 赵军 程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8-410,共3页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属少见的肿瘤类型,保肢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趋势,大段骨缺损的重建始终为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高难课题。本实验研究就高温水浴灭活骨的成骨性能,修复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温水浴灭活 骨修复 再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效应和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艳阳 王云姣 吕仕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基于文献梳理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药注射液,主要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银杏达... 基于文献梳理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药注射液,主要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其效应机制主要有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等,为中医药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心脏病学 心脏毒性 中药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消融后残存肿瘤与上皮-间质转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常旭 郭志 +4 位作者 司同国 张炜浩 于海鹏 杨雪玲 杨红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究不完全冷冻消融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方法前列腺癌RM-1细胞放入-20℃冰箱中冷冻5 min,37℃水域复温,待细胞状态恢复后重复冷冻10 min、15 min。培养1 d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20只C57/BL小鼠构建荷... 目的探究不完全冷冻消融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方法前列腺癌RM-1细胞放入-20℃冰箱中冷冻5 min,37℃水域复温,待细胞状态恢复后重复冷冻10 min、15 min。培养1 d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20只C57/BL小鼠构建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不完全冷冻消融组。不同时间点测量肿瘤大小,14 d时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统计肿瘤肺转移枚数。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量。结果经不完全冷冻消融的RM-1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发生改变,可有触角结构形成。术后3、7 d不完全冷冻消融组肿瘤体积略小于对照组,但仅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后10、14 d肿瘤体积基本相等。不完全冷冻消融组肿瘤肺转移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Transwell试验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强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与对照组相比,N-cadherin、MMP-9、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分泌增多。结论不完全冷冻消融可使RM-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增加荷瘤小鼠肿瘤肺转移枚数,影响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Eag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徐朝 王博畅 +3 位作者 陈娅斐 展永 刘文欣 安海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3-828,共6页
Eag1(ether-à-go-go-1,又称Kv10.1、KCNH1)是电压门控钾离子(potassium,K+)通道KCNH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Eag1的分布和作用机制对揭示其生理功能... Eag1(ether-à-go-go-1,又称Kv10.1、KCNH1)是电压门控钾离子(potassium,K+)通道KCNH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Eag1的分布和作用机制对揭示其生理功能以及与病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了目前Eag1的生理和病理特性,Eag1与肿瘤发展演化的关系以及Eag1调节剂抗肿瘤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g1 离子通道 生理特征 肿瘤 调控机制 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增强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伊 张浩楠 +1 位作者 李凤娥 司同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抗体对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冷冻消融治疗(B)组、...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抗体对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冷冻消融治疗(B)组、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C)组、抗CTLA-4抗体治疗(D)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天四个时间点取5只小鼠获取肿瘤引流淋巴结标本,测量各组不同时间点肿瘤大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 T cell,Treg)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比例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记录各组小鼠总生存期。结果:治疗后14天与A组的Treg比例相比,B组(9.78%±1.88%vs.6.02%±0.44%,)、C组(9.78%±1.88%vs.6.03%±0.45%)均下调(均P<0.05);与A组的CTL比例相比,B组(27.34%±2.13%vs.34.23%±1.15%)、C组(27.34%±2.13%vs.52.21%±2.53%)、D组(27.34%±2.13%vs.33.99%±1.21%)均上调(P<0.05、P<0.001、P<0.05);与A组的CTL杀伤活性相比,B组(13.32%±3.39%vs.26.36%±2.95%)、C组(13.32%±3.39%vs.45.25%±3.27%)、D组(13.32%±3.39%vs.25.31%±3.24%)均升高(P<0.05、P<0.001、P<0.05)。同时小鼠生存分析显示,B组的生存时间(34.20±6.98)天和C组的(43.60±2.88)天较A组(25.60±1.52)天明显延长(P<0.05和P<0.001),C组的生存时间(43.60±2.88)天较B组的(34.20±6.98)天明显延长(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可降低肿瘤引流淋巴结Treg比例,提高CTL比例及其杀伤活性,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冷冻消融 CTL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对吉西他滨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和靶向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泽森 王莉 刘志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5-1221,共7页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对PDAC有效的筛查和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一直被用作治疗PDAC的一线化疗药物,但由于肿瘤耐药性等因素...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对PDAC有效的筛查和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一直被用作治疗PDAC的一线化疗药物,但由于肿瘤耐药性等因素的存在,吉西他滨方案仅能非常有限的改善PDAC患者的总生存期。高度纤维化、缺氧和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是导致PDAC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克服其耐药性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综述回顾了肿瘤微环境对PDAC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运用于重塑PDAC肿瘤微环境的新技术和潜在靶点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吉西他滨 肿瘤耐药性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对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庆 梁轩 +12 位作者 李德毅 赵静 付伟 李圆圆 邓艳 王秀超 赵天锁 高松 马维东 高春涛 余俊 魏玺 郝继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0-481,共2页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恶性肿瘤相关致死率均居第4位。90%的胰腺实性占位病变为胰腺导管腺癌。胰腺导管腺癌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0%。其次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转移性病变[1-2]。准确诊断胰腺肿瘤的性...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恶性肿瘤相关致死率均居第4位。90%的胰腺实性占位病变为胰腺导管腺癌。胰腺导管腺癌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0%。其次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转移性病变[1-2]。准确诊断胰腺肿瘤的性质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 胰腺肿瘤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淋巴结构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硕 岳东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65-872,共8页
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s),亦称第三淋巴样结构或异位淋巴样结构,是非淋巴组织中后天形成的有组织的免疫细胞聚集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次级淋巴结构相似。TLSs通常与非肿瘤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s),亦称第三淋巴样结构或异位淋巴样结构,是非淋巴组织中后天形成的有组织的免疫细胞聚集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次级淋巴结构相似。TLSs通常与非肿瘤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近期研究揭示了TLSs在多种肿瘤中的出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尽管其预测预后的作用在不同类型肿瘤中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与TLSs在肿瘤组织中的位置、成熟度和功能有关。目前,对TLSs的状态谱的全面识别尚不充分,限制了对其作为预后标记物潜力的评估。本文综合分析了TLSs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TLS作为预后预测标记物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临床综合模型术前鉴别卵巢囊腺瘤的研究
15
作者 李娇娇 刘迪 +3 位作者 张丽 杨帆 陈静 叶兆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建立增强CT影像组学-临床综合模型并评估其在术前鉴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2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PyRadiomics被用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特... 目的:建立增强CT影像组学-临床综合模型并评估其在术前鉴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2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PyRadiomics被用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特征降维,计算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分析患者的临床、CT特征资料,建立临床模型。将RADscore与临床、CT特征组合建立综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鉴别诊断性能。利用决策曲线及校正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临床、影像组学及综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772、0.766、0.867和0.704、0.751和0.826。校准和决策曲线提示综合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综合模型在鉴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腺瘤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 赵静 +11 位作者 王欣 高婕 赵艺媛 徐晓霞 曹家燕 马宏文 金艾香 赵洁 张方圆 王舒朗 陈昌连 马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1-895,共15页
目的:制定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对相关证据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形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初稿,组织国内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1轮专家会议,... 目的:制定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对相关证据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形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初稿,组织国内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1轮专家会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对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初稿内容进行修改并达成共识,形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终稿。结果: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包括对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的7种常见不良反应(皮疹、手足皮肤反应、口腔黏膜炎、腹泻、疲乏、恶心呕吐及高血压)的评估及干预。结论: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专家共识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对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靶向治疗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姜战胜 王斌 +3 位作者 王琮 刘东颖 欧阳华强 潘战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的影响。方法:利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筛选自2014年3月至6月间患有睡眠障碍或焦虑的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每晚入睡前持续静脉滴注1.0μ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的影响。方法:利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筛选自2014年3月至6月间患有睡眠障碍或焦虑的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每晚入睡前持续静脉滴注1.0μg/kg右美托咪定,30 min滴完,每天1次,连续给药3天。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和滴注时间的生理盐水。分别利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第1、2、3天晚上的睡眠情况,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天的焦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用药前相比,用药第1、2、3天晚上患者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第3天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也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和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肿瘤 化疗 睡眠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霍兰茹 刘佩芳 +3 位作者 徐熠琳 李小康 邵真真 朱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1-575,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超声BI-RADS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5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结果:85...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超声BI-RADS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5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结果:85个叶状肿瘤中良性33个、交界性28个和恶性24个。肿物形态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良性叶状肿瘤边界清晰更为常见(χ2=12.721,P=0.002);恶性叶状肿瘤内部多可见囊性无回声区(χ2=9.677,P=0.046)。彩色血流成像显示:75.3%(64/85)的肿物内部探及Ⅱ~Ⅲ级血流信号。26个病变进行了弹性成像,88.5%(23/26)的肿块弹性成像评分为2~3分。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肿块边界是否清晰和肿块内部是否存在小囊性无回声区是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叶状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 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琦 鲍润贤 +3 位作者 叶兆祥 刘佩芳 肖渤瀚 汪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分析43例软组织肿瘤,其中恶性25例,良性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扩散加权成像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s/mm2。选取肿瘤实体部分最大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分析43例软组织肿瘤,其中恶性25例,良性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扩散加权成像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s/mm2。选取肿瘤实体部分最大感兴趣区,尽量避开坏死、出血、瘢痕及钙化等不均质成分。分析各病灶的扩散加权图像特点,比较良、恶性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DWI检查,分析ADC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恶性肿瘤的ADC值(0.96±0.31×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92±0.63×10-3)mm2/s和肌肉组织(1.69±0.47×10-3)mm2/s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与肌肉的ADC值无明显差异。ADC值为(1.38×10-3)mm2/s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DWI检查,其中2例化疗后ADC值升高,1例无ADC值的明显变化。结论:ADC值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ADC值对于化疗效果评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与组织学对照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鹏 佘春华 +3 位作者 李鹏 朴颖哲 王晓光 李文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35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35例脑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脑膜转移患者根据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结果: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脑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实验室标准值确定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标准,CEA>5μg/L,NSE>15.2μg/L,CYFRA21-1>3.3μg/L。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满足正确诊断指数最大值的临界点为脑脊液检测阳性判定标准,CEA>4.7μg/L,NSE>14.6μg/L,CYFRA21-1>5.5μg/L,CEA,NSE和CYFRA21-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91.4%;51.4%,94.3%和82.9%,97.1%。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组合中,三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诊断敏感性100%,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100%。结论: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尤其对于那些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肺癌 脑膜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