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四肢恶性肿瘤有关抢救肢体骨组织的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如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四肢恶性肿瘤主要指骨生肉瘤和软组织肉瘤.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970年以前治疗以高位截肢为主,疗效不佳.骨肉瘤的生存率为15~20%,软组织肉瘤25~30%.早年也曾尝试过非截肢的治疗方法,如Tikhoff—Linberg术式等,终因局部复发率... 四肢恶性肿瘤主要指骨生肉瘤和软组织肉瘤.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970年以前治疗以高位截肢为主,疗效不佳.骨肉瘤的生存率为15~20%,软组织肉瘤25~30%.早年也曾尝试过非截肢的治疗方法,如Tikhoff—Linberg术式等,终因局部复发率高而未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抢救肢体(Limbsalvage或Limb—sparing,简称LS)疗法再度兴起,并有了重大进展.一方面应归功于有关肿瘤病、生理基础理论的不断完善,另则有赖于各种辅助治疗方案的成功经验.使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骨肉瘤达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肉瘤 治疗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系统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附102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长江 史福东 宋金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肌骨系统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方法:对1999年3月~2007年9月102例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几种保肢治疗措施及愈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2例病例中有76例进行了4~6轮较完整新辅助化疗,有26例未做化疗或只做了简单的术后化疗... 目的:探讨肌骨系统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方法:对1999年3月~2007年9月102例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几种保肢治疗措施及愈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2例病例中有76例进行了4~6轮较完整新辅助化疗,有26例未做化疗或只做了简单的术后化疗;其中76例新辅助化疗患者有12例在4年内无复发及转移,有10例5年内无复发及转移,41例6年无复发及转移;102例病例中有40例行广泛切除术,19例行间室切除术,4例行扩大广泛切除术,39例行边缘切除。其中40例行广泛切除术的患者有13例5年内无复发,9例6年内无复发,3例8年内无复发,功能良好;19例行间室切除术的患者有11例术后随访2~8年未见复发及转移;4例行扩大广泛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3例随访1~5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肌骨系统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应按分期,生物学特性,对化疗的敏感性等采取新辅助化疗、广泛切除术、间室切除术、扩大广泛切除术(根治性切除)、体外循环热药灌注术、瘤段骨煮沸灭活再植术、人工假体置换术等综合治疗。首次手术是关键,化疗是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系统恶性肿瘤 保肢治疗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介导糖尿病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萍 李丽丽 +6 位作者 李艳霞 马晓芳 边希云 肖晓琳 张春艳 刘凤婷 刘晓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SUMO1、PGC-1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mRNA表达;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划痕愈合方法、Transwell方法和体外血管模拟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自愈、迁移和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EN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划痕修复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下降(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SENP1组SEN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划痕修复和迁移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高糖组和SENP1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6±6.39)ng/ml vs(302.45±30.54)ng/ml vs(174.08±21.03)ng/ml,P<0.01]。结论SENP1能够诱导PGC-1α发生去SUMO修饰,解除其对PGC-1α下游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核呼吸因子类 L-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皮瓣坏死的解剖学基础及其预防(附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如明 马育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54-355,共2页
自1990年5月~1991年5月用统一的术式施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10例。9例作了部分皮肤切除,仅1例出现坏死。另1例未作皮肤部分切除,皮肤坏死区较广。皮肤坏死的主要原因与局部特殊的血液循环有关。皮肤作预防性部分切除,可避免皮瓣坏死。
关键词 腹股沟 淋巴结 清除术 皮肤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