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娜丽 闫俊卿 +1 位作者 魏锦 王怀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298-3301,共4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细菌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衰老及相关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国内外研...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细菌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衰老及相关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从影响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因素、老年人肠道菌群变化的特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肠道菌群 肠道细菌 慢性炎症 脂肪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帧频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初探
2
作者 郑茹瑜 阚艳敏 +3 位作者 刘丹 胡紫月 邱识博 经翔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7-540,55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9月我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46例,共92个斑块。对目标斑块行常规超声造影(CEUS)和(或)H-CEUS检查,由...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9月我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46例,共92个斑块。对目标斑块行常规超声造影(CEUS)和(或)H-CEUS检查,由2名具有5年以上超声造影工作经验的医师分别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分级和半定量评估,分别按照斑块厚度和位置进行分组,对斑块H-CEUS分级结果及增强路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H-CEUS模式下,2名观察者对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一致性明显提高,且在不同位置及不同厚度组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不同厚度及位置斑块新生血管造影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1~2级斑块中,新生血管造影分级越高,增强路径越多样,两者相关系数r_(s)=0.718(P<0.001)。结论:H-CEUS可以实时清晰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和增强路径,有助于超声医师通过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来客观同质化评估斑块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细胞微囊材料壳聚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涛 杨军 +3 位作者 崔润海 高茹 宋继昌 孙多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用自制材料壳聚糖取代进口材料聚赖氨酸制作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人工细胞。以此法包埋肝细胞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保持微囊通透性能。经RPMI-1640培养液培养17天,微囊肝细胞能释放尿素、GPT及低分子量蛋白质。将微... 用自制材料壳聚糖取代进口材料聚赖氨酸制作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人工细胞。以此法包埋肝细胞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保持微囊通透性能。经RPMI-1640培养液培养17天,微囊肝细胞能释放尿素、GPT及低分子量蛋白质。将微囊肝细胞植入体内或血液灌流可用以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并可扩展到包埋其他生物细胞及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壳聚糖 肝细胞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辉 彭文近 +5 位作者 刘艳红 马冠群 王丹 苏斌 王建龙 刘迎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处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随机分为鼻烟壶组50例(穿刺鼻烟壶部位)及经典组50例(穿刺常规桡动脉)。观察2组穿...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处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随机分为鼻烟壶组50例(穿刺鼻烟壶部位)及经典组50例(穿刺常规桡动脉)。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置入支架、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动脉瘤及桡动脉闭塞率等情况。结果 2组血管内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置入支架、术后血肿、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壶组桡动脉痉挛、闭塞和总并发症发生率较经典组明显降低(2%vs 8%,2%vs 10%,6%vs 20%,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常规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冠状动脉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穿刺术 桡动脉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PA微囊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移植治疗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涛 周道标 +11 位作者 杜智 孙以鲁 肖琅 高宝柱 回建峰 李学敏 方淑昌 李隽 崔润海 付立 宋继昌 孙绵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法包埋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将微囊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植入恶性肿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 ,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在 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止痛的显效率为 ...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法包埋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将微囊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植入恶性肿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 ,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在 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止痛的显效率为 6 7% (2 0例 ) ,有效率为 2 7% (8例 ) ,无效率为 6 % (2例 ) ,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达 15 0天。除个别患者发烧和腰痛外未发现其它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胶囊 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玉玲 韩涛 +1 位作者 张敏 张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78-1081,共4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表现为肝功能急性恶化且伴随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临床症候群,其短期病死率高。近年来,一些反映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新标志物不断涌现,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简述了反映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临床... 慢加急性肝衰竭表现为肝功能急性恶化且伴随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临床症候群,其短期病死率高。近年来,一些反映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新标志物不断涌现,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简述了反映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临床常用的以及新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旨在完善现有的预后评估系统,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型人工肝在非肝衰竭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磊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15-2118,共4页
非生物型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其在非肝衰竭疾病当中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部分非肝衰竭疾病的情况,包括胆汁淤积所致的难治性瘙痒、多种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 非生物型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其在非肝衰竭疾病当中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部分非肝衰竭疾病的情况,包括胆汁淤积所致的难治性瘙痒、多种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因子风暴”、高脂血症、甲状腺风暴、神经系统疾病等,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治疗学 非肝衰竭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加强肝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涛 刘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97-1899,共3页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病死率高。近些年来肝衰竭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尚存在一些分歧,如肝衰竭的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等,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新的诊治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需要进...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病死率高。近些年来肝衰竭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尚存在一些分歧,如肝衰竭的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等,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新的诊治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肝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而提升肝衰竭的综合诊治水平,不断降低肝衰竭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发病机制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用于腹部外科手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彦冬 经翔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术中超声(IOUS)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便捷的实时成像技术,能通过高分辨率图像提供更丰富、细微的诊断信息,帮助术中及时、准确地弥补术前诊断及手法探查的不足,优化手术流程,引导完成多种介入性操作,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近年来IOUS发展迅... 术中超声(IOUS)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便捷的实时成像技术,能通过高分辨率图像提供更丰富、细微的诊断信息,帮助术中及时、准确地弥补术前诊断及手法探查的不足,优化手术流程,引导完成多种介入性操作,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近年来IOUS发展迅速,为腹部外科精准化、微创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就IOUS用于腹部外科手术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外科手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FN-γ自身抗体相关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亚敏(综述) 李庭红(审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742,共5页
抗IFN-γ自身抗体引起成人免疫缺陷,从而导致机会性致病菌感染,是最近出现的医学问题。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是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最常见的感染,近年来抗IFN-γ自身抗体相关的NTM感染不断增多。本文就抗IFN-γ自身抗体相关NTM... 抗IFN-γ自身抗体引起成人免疫缺陷,从而导致机会性致病菌感染,是最近出现的医学问题。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是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最常见的感染,近年来抗IFN-γ自身抗体相关的NTM感染不断增多。本文就抗IFN-γ自身抗体相关NTM感染的致病机制、NTM物种、临床表现及免疫调节辅助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此病,避免误诊和漏诊,并在合理治疗等方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FN-γ自身抗体 非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致病机制 物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张倩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81-584,共4页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是一类与炎症、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氧化修饰蛋白。围绕AOPP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讨论了AOPP的来源及生化特征、生物学作用、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旨在为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测不良预...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是一类与炎症、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氧化修饰蛋白。围绕AOPP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讨论了AOPP的来源及生化特征、生物学作用、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旨在为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测不良预后寻求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赖朝辉 刘迎午 +5 位作者 王禹 彭文近 李鑫 王赟赟 吴鹏 刘博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血压及心力衰竭(心衰)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FrEF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血压及心力衰竭(心衰)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FrEF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相关药物。试验时停用ACEI或ARB,其余用药方案不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2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血压、心衰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2.49±5.11)%vs(43.46±5.24)%,P=0.000],收缩压、舒张压、LVEDD和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vs 3.4%,P>0.05)。结论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及心衰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角与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肖慧娟 张明 +2 位作者 齐玉梅 韩涛 王昕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得的相位角(PA)与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的关系,探讨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住院病人145 例,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查、人体成分分析,根据PA将病人分为低PA组和正常PA组,分析PA与营... 目的:观察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得的相位角(PA)与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的关系,探讨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住院病人145 例,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查、人体成分分析,根据PA将病人分为低PA组和正常PA组,分析PA与营养相关指标的关系;随访48 个月,比较两组存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5.9%(81/145)肝硬化病人PA低于正常。低PA组年龄大于正常PA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血红蛋白(HB)、上臂肌围(AMC)、握力(GS)、身体细胞量(BCM)、去脂体重(FFM)低于正常PA组(P < 0.05),浮肿指数(ECW/TBW)高于后者(P < 0.05),而前白蛋白(PALB)、脂肪含量(FM)等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P > 0.05)。PA与年龄、ECW/TBW呈负相关(P < 0.05),与TP、ALB、CHE、PALB、HB、AMC、GS、BCM、FFM呈正相关(P < 0.05)。低PA与营养风险、肝功能恶化,腹/胸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明显相关(P < 0.05);随着肝功能进展,PA值呈下降趋势(P < 0.05)。随访期间低PA组死亡率和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PA组(P<0.05),低PA组死亡、感染风险分别升高2.371 倍[OR=3.371,95%CI(1.177, 9.659)]和2.369 倍[OR=3.369,95%CI(1.169,11.666)]。结论:PA可反映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低PA与年龄、肝功能、并发症有关,低PA者死亡、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升高。相位角的检测有助于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估及临床结局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相位角 营养状况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广志 刘迎午 +1 位作者 王钢 乌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的患者101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室...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的患者101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总频数、室性期前收缩指数(PI)、DC;试验组按照美国Lown级标准分为0~2级组63例和3~5级组38例,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试验组DC值与PI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室性期前收缩总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I、D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0~2级组PI、DC明显高于3~5级组(P<0.01)。在试验组中,DC与PI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1),与室性期前收缩总频数无明显相关性(r=-0.545,P>0.05)。DC预测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23~0.964,P<0.01)。结论DC与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扑动)密切相关,有望联合PI成为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新型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率 心动过速 室性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和HCV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冷潇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人群感染HBV或HCV的重要途径之一。对HB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我国目前采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其中约有10%新生儿阻断失败;而对HC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尚无可用的阻断方法。主要介绍了...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人群感染HBV或HCV的重要途径之一。对HB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我国目前采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其中约有10%新生儿阻断失败;而对HC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尚无可用的阻断方法。主要介绍了HBV和HCV母婴传播的发生途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具体阻断措施的最新进展,指出随着对肝炎病毒的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实现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将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属 疾病传播 垂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β4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16
作者 周冷潇 韩涛 +1 位作者 邢晶 鲁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00-2103,共4页
胸腺素β4(Tβ4)存在于人体大部分组织和细胞中,与人类的很多生理和病理反应密切相关,如抗炎、促创伤愈合、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主要介绍胸腺素β4与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指出随着对Tβ4的进... 胸腺素β4(Tβ4)存在于人体大部分组织和细胞中,与人类的很多生理和病理反应密切相关,如抗炎、促创伤愈合、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主要介绍胸腺素β4与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指出随着对Tβ4的进一步探索,Tβ4会成为辅助肝脏疾病诊断治疗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胸腺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癌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韦武 郭红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肝癌动物模型是研究肝癌的重要依据,其在揭示肿瘤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中的角色不可或缺。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不断获得有关肝癌及其治疗预后的丰富数据。本文通过总结常用的诱发性和移植性大鼠肝癌的建模方式及应... 肝癌动物模型是研究肝癌的重要依据,其在揭示肿瘤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中的角色不可或缺。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不断获得有关肝癌及其治疗预后的丰富数据。本文通过总结常用的诱发性和移植性大鼠肝癌的建模方式及应用,以呈现近年来在构建大鼠肝癌模型实践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I、AAR和FIB-4等预测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素梅 王楠 +2 位作者 于珍 张金卷 张健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28,共6页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EGV分为有EGV组和无EGV组。比较2组患者...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EGV分为有EGV组和无EGV组。比较2组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小板(PLT)、AST/PLT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和AST/ALT比值(AAR)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各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的诊断价值。结果:有EGV组患者的APRI、FIB-4和ALT明显高于无EGV组(P<0.01),而PLT水平和AAR则明显低于无EGV组(P<0.01)。单指标诊断模型以ALT的AUC最大,AUC为0.645(95%CI:0.580~0.705,P<0.0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34.04%、68.53%及78.05%。多指标联合模型中以ALT+FIB-4+AAR+PLT联合模型的AUC最大,AUC为0.787(95%CI:0.730~0.838,P<0.0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2%、73.40%、80.62%及63.30%。ALT+FIB-4+AAR、ALT+FIB-4+AAR+PLT和ALT+FIB-4+AAR+PLT+APRI联合模型的AUC与ALT和ALT+FIB-4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3种模型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I、FIB-4、ALT、PLT和AAR联合检测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的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预测模型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胸部CT表现
19
作者 王迪 胡维娟 +2 位作者 贾科峰 叶玉冰 吕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3-1597,共5页
目的:探讨经mNGS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10月在本院经mNGS确诊的48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及1个月内胸部CT表现。结果:48例均有发热症状,其中40例(83.3%)有禽类... 目的:探讨经mNGS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10月在本院经mNGS确诊的48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及1个月内胸部CT表现。结果:48例均有发热症状,其中40例(83.3%)有禽类接触史;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12例(25%),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33例(68.8%);C反应蛋白升高42例(87.5%),其中29例(60.4%)C反应蛋白>100 mg/L。首次胸部CT检查显示病变位于下叶41例(85.4%),35例(72.9%)累及单个肺叶,均沿胸膜下或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分布,最常见表现为实变(97.9%,47/48),且实变多伴随空气支气管征(97.9%,46/47)及晕征(74.5%,35/47),18例(37.5%)有细网格征,18例(37.5%)病变同侧可见胸腔积液。经抗生素治疗后45例复查CT显示病灶好转30例(66.7%),10例(22.2%)出现纤维灶,18例(40.0%)晕征及14例(31.1%)细网格征吸收消失。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胸部CT多表现为下叶为主实变伴空气支气管征及周围磨玻璃影,常合并细网格征及胸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不同炎症状态下血清维生素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晶晶 王莹 +3 位作者 田晓晓 牛琛 齐玉梅 李国勋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267,274,共7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清维生素的关系,明确炎症是维生素缺乏的重要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诊治55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CRP化验结果分为:无/轻度炎症组(CRP <10 mg/L)89例...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清维生素的关系,明确炎症是维生素缺乏的重要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诊治55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CRP化验结果分为:无/轻度炎症组(CRP <10 mg/L)89例、中度炎症组(10 mg/L≤CRP <50 mg/L)148例和重度炎症组(CRP≥50 mg/L)314例,比较三组病人临床特征和血清维生素水平,进一步研究炎症对血清维生素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51例病人,检测9种水溶性维生素和4种脂溶性维生素,机体CRP水平与血清维生素C、维生素B3、维生素B9、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11、-0.16、-0.33、-0.09、-0.12;CRP与血清维生素B6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三组炎症亚组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C、维生素B9、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3和25-羟维生素D水平随着炎症程度加重逐步降低(P <0.001);随着炎症加重,血清维生素B3水平仅在重度炎症状态时出现明显下降(P <0.01);血清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水平,中重度炎症组高于无/轻度炎症组(P <0.001)。维生素B7、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平与CRP无相关性,且三组炎症亚组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部分维生素水平受机体炎症状态影响,临床发现炎症指标异常增高时,尤其应进一步监测血清维生素C、B9、B3、A、D水平,警惕维生素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CRP 维生素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