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抗性淀粉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凝胶特性及香肠质构的影响
1
作者 侯惠静 王紫晰 +2 位作者 卞妮 胡方洋 吴子健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101,共8页
研究玉米抗性淀粉(CRS)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MP)凝胶特性的影响。通过向MP乳化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CRS(0、1、2、4、6 g/100 mL),并与添加玉米淀粉(CS)的对照组对比,发现CRS或CS的加入提升了MP乳化液的表观黏度、触变性、储能模量(G′)... 研究玉米抗性淀粉(CRS)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MP)凝胶特性的影响。通过向MP乳化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CRS(0、1、2、4、6 g/100 mL),并与添加玉米淀粉(CS)的对照组对比,发现CRS或CS的加入提升了MP乳化液的表观黏度、触变性、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且添加CRS比CS具有更好的弹性;CRS的质量浓度为6 g/100 mL时,乳化液的结构最为稳定。凝胶强度结果表明,CRS质量浓度超过2 g/100 mL时,MP/CRS复合乳液凝胶的凝胶强度显著增强。进一步将MP/CRS复合乳化液应用于香菇香肠制作,结果表明:添加MP/CRS乳化液的香肠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均明显高于添加MP/CS乳化液的对照组。添加CRS能够增强MP的乳液凝胶特性,改善香肠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抗性淀粉 肌原纤维蛋白 乳液 流变特性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ZnO/Fe_(3)O_(4)/g-C_(3)N_(4)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甲基橙的降解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丽娟 许凤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8,共6页
通过蒸发溶剂-高温热聚合法制备了磁性ZnO/Fe_(3)O_(4)/g-C_(3)N_(4)三元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荧光光谱(PL)、N2吸附-脱附(BET)、瞬态光电流谱(TPC)和交流阻... 通过蒸发溶剂-高温热聚合法制备了磁性ZnO/Fe_(3)O_(4)/g-C_(3)N_(4)三元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荧光光谱(PL)、N2吸附-脱附(BET)、瞬态光电流谱(TPC)和交流阻抗(EIS)等手段对三元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甲基橙(MO)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磁性ZnO/Fe_(3)O_(4)/g-C_(3)N_(4)三元复合材料中异质结的存在实现了高效的光电子-空穴分离,光谱吸收范围得到拓宽,表现出超顺磁性,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见光照射150 min,MO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8.6%,TOC去除率为59.9%;循环使用5次后MO的降解率仍达到了97.8%,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ZnO/Fe_(3)O_(4)/g-C_(3)N_(4) 三元复合材料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侵入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健 廖群安 +2 位作者 聂小妹 樊光明 吴魏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4-1195,共12页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分布有大量的石炭纪侵入体,主要出露于五彩城、滴水泉一带及野马站地区。通过对卡拉麦里断裂以南侵入体岩石类型、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划分出早石炭世后碰撞I型花岗岩类及晚石炭世陆内双峰式...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分布有大量的石炭纪侵入体,主要出露于五彩城、滴水泉一带及野马站地区。通过对卡拉麦里断裂以南侵入体岩石类型、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划分出早石炭世后碰撞I型花岗岩类及晚石炭世陆内双峰式侵入岩(碱长花岗岩+角闪辉长岩)。结合断裂以北黄羊山、老鸦泉岩体新近发表的数据及区域内火山岩的研究成果,对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给出了新认识,即卡拉麦里地区从后碰撞到陆内伸展的构造转换时间为早石炭世末期—晚石炭世早期,后碰撞阶段岩浆岩以钙碱性I型花岗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特点,陆内伸展阶段以典型的双峰式岩浆岩(辉长岩+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及A型花岗岩为特点,卡拉麦里地区具有正εNd值的花岗岩类来源于亏损地幔形成的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 构造-岩浆演化 花岗岩 后碰撞 陆内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秆渣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勇 冯艳文 +1 位作者 王荷芳 施泽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62,共6页
通过研究吸附材料投加浓度、吸附过程反应时间以及初始刚果红废水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烟秆渣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吸附模型。结果表明:烟秆渣吸附刚果红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0~120 min,最大平衡吸附量为61.5 mg/... 通过研究吸附材料投加浓度、吸附过程反应时间以及初始刚果红废水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烟秆渣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吸附模型。结果表明:烟秆渣吸附刚果红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0~120 min,最大平衡吸附量为61.5 mg/g。烟秆渣吸附刚果红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浓度的增大,速率常数不断减小。烟秆渣吸附刚果红过程中ΔH>0,说明吸附过程中体系吸热,ΔG<0说明吸附自发进行,ΔS>0说明烟秆渣吸附刚果红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无序性和混乱度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渣 刚果红废水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岩石三轴变形及渗透率演化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涛 曹雅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111,116,共6页
对于深部采矿工程、核废料贮存、地热资源开发及利用等工程领域来说,岩石的热-力-液耦合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为研究高温后岩石变形及渗透率演化规律,对某塔里木地区矿井岩石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热破裂处理后,进行了三轴应力下的加载试验,从... 对于深部采矿工程、核废料贮存、地热资源开发及利用等工程领域来说,岩石的热-力-液耦合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为研究高温后岩石变形及渗透率演化规律,对某塔里木地区矿井岩石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热破裂处理后,进行了三轴应力下的加载试验,从强度、渗透率等方面对岩石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加载初期,围压增大使渗透率降低,加载中期渗透率缓慢增大,加载后期渗透率急剧增大;(2)岩石渗透率随温度升高增大,且呈正指数增长;(3)温度低于一定值下岩石的热膨胀性不明显,而较高温度引起的热膨胀会明显破坏岩石结构,使其弹性模量和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降低,渗透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大;(4)利用热力学理论,推导出温度变化时热应力所引起的岩石裂隙的变化,从而得到了渗透率随温度变化的模型。研究结果对于高温下多场耦合问题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力学特性 三轴试验 热应力 渗透率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bO_(2)电极的制备及对苯磺酰胺的电催化降解 被引量:1
6
作者 于乃川 孙会杰 +4 位作者 许志龙 袁昊 王奕芳 沈卫平 白俊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采用共沉积法制备了铈改性二氧化铅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对电极表面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PbO_(2)电极表面结构致密,平均晶粒尺寸为... 采用共沉积法制备了铈改性二氧化铅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对电极表面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PbO_(2)电极表面结构致密,平均晶粒尺寸为17.83 nm,析氧过电位1.62 V(vs.SCE),强化寿命可达74 h。在苯磺酰胺初始浓度50 mg·L^(-1),电流密度40 mA·cm^(-2),pH为6的条件下降解120 min后苯磺酰胺模拟废水的去除率为97.68%,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62.45%。在40 mA·cm^(-2)的条件下对实际磺胺类废水处理4 h,COD去除率可达7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_(2)电极 苯磺酰胺 电催化 稀土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