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铬对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崔培 李楠 +5 位作者 李民 暴丽梅 耿振洲 杨骏 张永明 孙金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高糖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铬(CrMet)对鲤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健康的影响。选择初重为(86.61±6.68) g、健康状况良好的鲤1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鲤。配置3种饲料:对照组(CK组,糖... 试验旨在探究高糖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铬(CrMet)对鲤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健康的影响。选择初重为(86.61±6.68) g、健康状况良好的鲤1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鲤。配置3种饲料:对照组(CK组,糖水平25%)、高糖组(HCD组,糖水平45%),高糖饲料添加组(HCD+Cr组,1 mg/kg Cr^(3+))。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长期投喂高糖饲料未对鲤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但导致血清中葡萄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造成氧化应激,而长期氧化应激状态使促炎因子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添加CrMet对鲤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HCD组相比,鲤血清中GLU、LDL含量、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胰脏AKP活性、MDA含量以及IL-1β、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P<0.05)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GSH-Px、SOD及CAT活性(P<0.05)显著升高。组织学结果显示,添加CrMet能明显改善鲤肝细胞变性程度。研究表明,摄食高糖饲料后,鲤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诱发炎症反应,添加1 mg/kg CrMet可提高鲤肝胰脏抗氧化力,缓解高糖饲料诱发的炎症反应,缓解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饲料 蛋氨酸铬 抗氧化 肝胰脏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魏婉儿 秦巧梅 +4 位作者 原雪峰 蒲蕾 洪亮 杨华 张建斌 《猪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传统饲料添加剂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因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而受限。自2020年起,我国农业农村部明令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以此促进了无抗生素养殖的发展。传统草药作为自然补充剂,因其低抗药性、低毒性、少残留,...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传统饲料添加剂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因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而受限。自2020年起,我国农业农村部明令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以此促进了无抗生素养殖的发展。传统草药作为自然补充剂,因其低抗药性、低毒性、少残留,且经济和环保的特性,成为推动绿色无抗养殖的优选方案。这些草药既营养又具有多种治疗功效,是因为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配糖体、黄酮等。中草药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病和调理身体,应用于养猪能发挥药用价值并保障猪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抗生素 猪生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高林青 原雪峰 +7 位作者 王铁岗 孔庆娟 赵慧敏 李龙 蒲蕾 洪亮 杨华 张建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7-8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杜×长×大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96头平均体重为(7.61±0.58)kg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T组)、乳酸菌组(L组)、酶制剂组(E组)、菌酶协同发酵组(L+E组)... 文章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杜×长×大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96头平均体重为(7.61±0.58)kg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T组)、乳酸菌组(L组)、酶制剂组(E组)、菌酶协同发酵组(L+E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为期4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发酵组和菌酶协同发酵组仔猪末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粗蛋白质、磷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粗脂肪、有机物及钙的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乳酸菌发酵组和菌酶协同发酵组的总蛋白、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菌酶协同发酵处理可以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粗蛋白质和磷消化率、血清总蛋白和血清尿素氮水平,有助于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发酵 菌酶协同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产业创新发展之路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斌 原雪峰 +3 位作者 洪亮 秦顺义 蒲蕾 杨华 《猪业科学》 2024年第6期30-32,共3页
饲料工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饲料原料的生产、饲料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对畜牧养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它上游连接着种植业,是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的重要渠道;下游连接着养殖业,是畜禽饲粮安全营养健康生产的基本保障。它的... 饲料工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饲料原料的生产、饲料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对畜牧养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它上游连接着种植业,是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的重要渠道;下游连接着养殖业,是畜禽饲粮安全营养健康生产的基本保障。它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农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产品 饲料产业 粮食加工 饲料工业 营养健康 畜牧养殖 创新发展之路 饲料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菌种选择及条件优化
5
作者 姚蕾 原雪峰 +5 位作者 耿彦超 李旭颖 曹栩绮 李娟 杨笑 张建斌 《猪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禁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商品饲料。在全面“禁抗”的背景下,寻找“替抗”的产品成为重中之重,而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在利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禁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商品饲料。在全面“禁抗”的背景下,寻找“替抗”的产品成为重中之重,而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在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饲料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发酵菌种是确保发酵饲料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2013年,我国农业部第2045号公告公布了《饲料添加剂品目录(2013)》,规定只有34种微生物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应用于发酵的菌种主要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饲料生产企业 发酵饲料 商品饲料 菌种选择 替代抗生素 促生长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二号蚯蚓Hemolysin基因扩增及不同蚯蚓产物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秦蕾 孙超 +5 位作者 金翔 张春光 楚菡 邓诗凡 贾京华 蒲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试验提取大平二号蚯蚓的mRNA,PCR扩增Hemolysin(溶血素)基因,测序验证,确定蚯蚓体内含有Hemolysin,该基因在蚯蚓全体、生殖带前、生殖带和生殖带后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琼脂抑菌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蚯蚓体、蚯蚓蛋白粉、蚓激酶... 试验提取大平二号蚯蚓的mRNA,PCR扩增Hemolysin(溶血素)基因,测序验证,确定蚯蚓体内含有Hemolysin,该基因在蚯蚓全体、生殖带前、生殖带和生殖带后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琼脂抑菌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蚯蚓体、蚯蚓蛋白粉、蚓激酶对猪场源有害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匀浆上清液、蚯蚓蛋白粉和蚓激酶稀释液对猪场源常见有害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研究验证了大平二号蚯蚓体内存在Hemolysin基因且在蚯蚓不同部位均表达,蚯蚓及蚯蚓医药副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为无抗饲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平二号蚯蚓 抗菌肽 溶血素 琼脂抑菌圈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PP3基因多态性对北京黑猪背部脂肪厚度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祝雪丽 马嘉宁 +3 位作者 许可 孙超 刘欣 蒲蕾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目的]探究磷脂磷酸酶3(PLPP3)基因多态位点与北京黑猪背部脂肪厚度及其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为北京黑猪背部脂肪厚度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集239头北京黑猪耳组织样,获得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测定北京黑猪不同部... [目的]探究磷脂磷酸酶3(PLPP3)基因多态位点与北京黑猪背部脂肪厚度及其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为北京黑猪背部脂肪厚度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集239头北京黑猪耳组织样,获得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测定北京黑猪不同部位(肩部最厚处、第6和第7胸椎结合处、胸腰结合处、腰荐结合处)的背部脂肪厚度及左侧胴体第6和7胸椎背部脂肪中5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的含量。利用测序结果研究PLPP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群体遗传特性、单倍型连锁情况,将SNP位点与各部位背部脂肪厚度及脂肪酸含量进行关联分析。进行启动子区SNP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预测,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LPP3功能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背部脂肪中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该北京黑猪群体中PLPP3基因包含8个SNPs,共5个SNPs显示中度多态性(0.25T位点呈现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单倍型连锁分析显示,g.155800228 G>A和g.155800259 A>C位点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D’=91%);g.155891807 G>A和g.155891715 A>G位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性(D’>80%)。基因多态位点与背部脂肪厚度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155800222 C>A、g.155891715 A>G、g.155891807 G>A、g.155894136 C>T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背部脂肪厚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基因多态位点与脂肪酸含量的关联分析显示,g.155800222 C>A、g.155800228 G>A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背部脂肪中的棕榈酸含量和亚油酸/α-亚麻酸存在显著差异(P<0.05)。启动子区SNPs TF预测发现,g.155800228 G>A位点的变异,导致与其结合的TF由SPI1变为MYB。进一步分析g.155800228 G>A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背部脂肪组织PLPP3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AA基因型个体PLPP3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结论]PLPP3基因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北京黑猪不同部位背部脂肪厚度及部分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多态位点可作为北京黑猪背部脂肪厚度和脂肪酸含量的潜在分子标记,为北京黑猪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黑猪 PLPP3基因 背部脂肪厚度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的生物处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贺 原雪峰 +3 位作者 孙超 闫峻 郑拉第 郑梓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提高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效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发酵和酶解,可有效降低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而提升其营养价值及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此外,生物处理后的豆粕还能替代部分鱼粉,以降低养殖成本。综上,本文综述了豆粕的生物处理... 为提高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效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发酵和酶解,可有效降低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而提升其营养价值及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此外,生物处理后的豆粕还能替代部分鱼粉,以降低养殖成本。综上,本文综述了豆粕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指出了生物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饲料厂和养殖场的原料选择提供更多的应用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酶解豆粕 菌酶联用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胍基乙酸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宏娇 秦巧梅 +4 位作者 原雪峰 蒲蕾 洪亮 杨华 张建斌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1,共6页
胍基乙酸(GAA)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是肌酸(Cr)和磷酸肌酸(PCr)的重要前体物质。Cr在动物生产中对机体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成本高等问题。GAA是Cr补充剂的有效替代品。GAA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性添加... 胍基乙酸(GAA)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是肌酸(Cr)和磷酸肌酸(PCr)的重要前体物质。Cr在动物生产中对机体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成本高等问题。GAA是Cr补充剂的有效替代品。GAA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性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体内能量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调节体内糖酵解、改善肉品质、节约精氨酸和调节血糖等作用。文章阐述了GAA的理化性质、合成代谢途径和生物学功能,综述了GAA在猪、反刍动物、家禽和水产动物生产应用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GAA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合成代谢 生物学功能 畜禽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毒性作用及其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葛昆陇 佘福泽 +3 位作者 李坤 隋伟 慈福来 秦顺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属产生的雌激素样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谷物饲料中,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系统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特征及其多器官毒性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诱导氧化应激引发的遗传毒性、与...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属产生的雌激素样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谷物饲料中,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系统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特征及其多器官毒性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诱导氧化应激引发的遗传毒性、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的生殖发育障碍、激活炎症通路引起的免疫抑制,以及降低抗氧化能力造成的肝肾损伤,比较了物理吸附、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酶解转化及营养拮抗等脱毒方法的优缺点,为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毒性作用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进展
11
作者 褚玲 秦巧梅 +4 位作者 原雪峰 蒲蕾 洪亮 杨华 张建斌 《猪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碳水化合物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生理机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猪的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达55%~70%,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在饲料原料日益紧缺的现实背景下,饲料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碳水化合物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生理机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猪的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达55%~70%,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在饲料原料日益紧缺的现实背景下,饲料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如何高效利用碳水化合物,提高其利用率。因此,本文以促进猪群生理健康状态为目的,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猪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为猪日粮碳水化合物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研究 营养研究进展 猪日粮 碳水化合物 饲料原料 生理健康 能量来源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生猪健康养殖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思淼 秦巧梅 +4 位作者 原雪峰 洪亮 蒲蕾 杨华 张建斌 《猪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7-78,共2页
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第194号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饲料禁抗。一直以来,畜禽饲料行业都在寻找合格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近些年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机酸、无机酸、酶制剂、益生菌、益生元、植物提取物等。其中,益生菌作为... 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第194号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饲料禁抗。一直以来,畜禽饲料行业都在寻找合格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近些年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机酸、无机酸、酶制剂、益生菌、益生元、植物提取物等。其中,益生菌作为抗生素最有效的替代品而备受关注。益生菌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当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时,有益于动物的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抗生素替代品 健康养殖 饲料禁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胍基乙酸在生猪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冠权 秦巧梅 +4 位作者 原雪峰 蒲蕾 洪亮 张建斌 杨华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2-83,共2页
生猪养殖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绿色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简称GAA)作为新型营养型饲料添加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 生猪养殖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绿色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简称GAA)作为新型营养型饲料添加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GAA可以显著提高生猪的生长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量,为动物提供更为丰富的营养来源,这对于提高生猪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饲料转化率 生猪养殖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高宇萌 秦巧梅 +6 位作者 原雪峰 李梦婷 洪亮 蒲蕾 张建斌 杨华 《猪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7-78,共2页
我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通过调整畜禽营养水平的方法提高其健康水平及生产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糖类、多酚类、黄酮类等物质... 我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通过调整畜禽营养水平的方法提高其健康水平及生产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糖类、多酚类、黄酮类等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充分发挥其抗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作用,从而保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在提倡绿色健康养殖、确保畜产品安全的时代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植物提取物 猪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抗氧化指标、肝肠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惠慈 夏耘 +6 位作者 张凯 田晶晶 李红燕 谢骏 郁二蒙 孙金辉 王广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代谢、肠道组织学及微生物种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3.7±1.43)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胆汁酸和2 g/kg的黄连...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代谢、肠道组织学及微生物种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3.7±1.43)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胆汁酸和2 g/kg的黄连素作为试验组,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饲喂大口黑鲈50 d,测定比较其生长指标、血清和肝脏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学及内容物微生物种群组成差异。【结果】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和胆汁酸组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血清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糖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可显著提升肝脏糖酵解、糖异生关键酶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和胆汁酸组肠道微生物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降低,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降低;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使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空泡化明显改善,细胞脂肪减少,肠道绒毛长度较长,肠壁较厚,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嗜酸性颗粒细胞较少。【结论】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能够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大口黑鲈的糖代谢,改变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胆汁酸 黄连素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黑猪AQP9和RPS10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背膘厚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雪丽 张龙超 +2 位作者 王立贤 蒲蕾 刘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旨在研究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s9,AQP9)及核糖体蛋白10(ribosomal protein S10,RPS10)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北京黑猪背膘厚的相关性,以期能够获得北京黑猪背膘厚的有效标记。本研究以413头北京黑猪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部位(肩部、6-7肋间... 旨在研究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s9,AQP9)及核糖体蛋白10(ribosomal protein S10,RPS10)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北京黑猪背膘厚的相关性,以期能够获得北京黑猪背膘厚的有效标记。本研究以413头北京黑猪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部位(肩部、6-7肋间、胸腰结合、腰荐结合)的背膘厚度。PCR扩增AQP9和RPS10基因的启动子区和外显子区序列筛选SNP位点,并将SNPs与各部位背膘厚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发现,AQP9基因启动子区有4个突变位点,其中1个SNP:rs332699245 A>C与胸腰结合处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且该位点突变预测到了结合转录因子的改变;RPS10基因在3′UTR、CDS区共有8个突变位点,其中5个与背膘厚显著关联:rs80795904 C>G、rs80932213 T>C与6~7肋间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rs3469834461 C>T与肩部背膘厚、四点平均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rs80862457 C>T与胸腰结合处背膘厚、腰荐结合处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rs336938272 A>C与6~7肋间背膘厚、腰荐结合处背膘厚、四点平均背膘厚均关联显著(P<0.05);且在3′UTR区检测到1个SNP(rs80862457 C>T),位于小RNA(microRNA,miRNA)结合靶点。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表明,rs332699245 A>C中AA型个体的AQP9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AC型个体(P<0.05),rs80862457 C>T中TT型个体的RPS10基因mRNA水平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综上所述,AQP9和RPS10基因与北京黑猪背膘厚显著关联,rs332699245 A>C和rs80862457 C>T位点可作为北京黑猪背膘厚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为北京黑猪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黑猪 AQP9 RPS 10 背膘厚度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降解蒸汽爆破芦苇秸秆纤维素的研究
17
作者 朱龙博 韩倩男 +5 位作者 申娜娜 刘正群 原雪峰 李宁 闫峻 孙超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34-139,共6页
为提高芦苇秸秆利用率,试验采用3株产朊假丝酵母菌(CR1、CR2和CR3)。1株枯草芽孢杆菌(KC)、1株酿酒酵母菌(NJ)和1株植物乳杆菌(ZR)对芦苇秸秆进行单菌固态发酵,并对CR1、CR2、CR3进行耐高氮菌株的诱导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 为提高芦苇秸秆利用率,试验采用3株产朊假丝酵母菌(CR1、CR2和CR3)。1株枯草芽孢杆菌(KC)、1株酿酒酵母菌(NJ)和1株植物乳杆菌(ZR)对芦苇秸秆进行单菌固态发酵,并对CR1、CR2、CR3进行耐高氮菌株的诱导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菌种组合、菌种比例、复合菌接种量、氮源种类等进行筛选优化,探究其对芦苇秸秆混菌固态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CR3菌株的耐高氮能力较强,液体(2.5%尿素)培养后,CR3菌浓度≥10~7 CFU/mL。芦苇秸秆最佳发酵工艺为:菌种组合及比例为CR3∶NJ∶ZR=2∶1∶1,复合菌接种量为15%,尿素为最佳氮源。此条件下,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为14.15%和9.74%,较发酵前分别增加76.65%和67.35%;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21.07%和27.30%,较发酵前分别增加68.56%和167.65%。研究表明,混菌固态发酵可增加芦苇秸秆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固态发酵 蒸汽爆破 芦苇秸秆 高氮诱导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与益生元组合的筛选并利用IPEC-J2细胞模型验证其对肠道屏障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荆学毅 禹爱兵 +3 位作者 程雨菲 高杨 姜南 洪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93-4705,共13页
为开发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绿色添加剂产品,本研究旨在筛选乳酸菌与益生元组合,并探究其对肠道屏障的影响。首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生化鉴定试剂条的发酵结果确定5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77(LP)、唾液乳杆菌KLW001(LSa)和罗伊氏乳杆菌(LRe)、... 为开发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绿色添加剂产品,本研究旨在筛选乳酸菌与益生元组合,并探究其对肠道屏障的影响。首先,根据碳水化合物生化鉴定试剂条的发酵结果确定5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77(LP)、唾液乳杆菌KLW001(LSa)和罗伊氏乳杆菌(LRe)、类干酪乳杆菌(LPa)和鼠李糖乳杆菌(LRh)]对应的候选益生元;其次,根据5种乳酸菌和候选益生元[山梨醇(So)、甘露醇(Ma)、鼠李糖(Rh)、低聚木糖(Xyo)、海藻糖(Tr)、棉子糖(Ra)和普鲁兰多糖(Pu)]的短链脂肪酸(SCFA)发酵能力选择合生元组合,将筛选得到的3种合生元组合(LP+Pu、LSa+Pu、LRe+Ra)通过脂多糖(LPS)构建的“肠漏”细胞模型,以测定单层细胞渗透率、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值的变化、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跨膜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验证合生元对肠道屏障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LP+Pu组合能发酵产生更多的SCFA,特别是能增加丁酸含量;“肠漏”细胞模型结果表明,LP+Pu组合上调了Claudin-1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维持了细胞上皮完整性。综上所述,LP+Pu组合可以作为增加SCFA产量、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合生元,为今后治疗及预防畜禽肠道屏障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合生元 短链脂肪酸 肠道屏障 IPEC-J2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免疫因子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蓝一 陈成勋 +1 位作者 王庆奎 王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因子 鱼类 作用机制 转录组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佑倩 原雪峰 +5 位作者 杨璐铭 洪亮 蒲蕾 张建斌 杨华 汪孟引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1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制剂对断奶澳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体重相近的雌性羔羊(50日龄左右断奶),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0.15%菌酶...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制剂对断奶澳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体重相近的雌性羔羊(50日龄左右断奶),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0.15%菌酶制剂,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0.30%菌酶制剂,试验3组饲喂基础饲粮+0.45%菌酶制剂。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2组、3组肉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30%的菌酶制剂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制剂 肉羊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