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公立医院四类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能力现况调查
1
作者 高丽 陈盛玉 +2 位作者 张文倩 李丹 张国钦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掌握天津市公立医院四类高危人群(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拟应用免疫抑制剂)结核病监测能力现况。方法:纳入天津市全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设置了呼吸科、感染科和/或免疫相关科室的专科医院(以下简... 目的:掌握天津市公立医院四类高危人群(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拟应用免疫抑制剂)结核病监测能力现况。方法:纳入天津市全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设置了呼吸科、感染科和/或免疫相关科室的专科医院(以下简称“监测机构”),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监测机构重点科室设置(内科、呼吸科、感染科、免疫相关)、结核病检查方法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及监测工作的态度。结果:共纳入72家监测机构,包含1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和62家非结核病定点医院。(1)重点科室设置:内科、呼吸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设置比例分别为97.22%(70/72)、62.50%(45/72)、59.72%(43/72)、37.50%(27/72)。(2)结核病检查方法:1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均具备全部要求的结核病检查方法;62家非结核病定点医院全部具备胸部影像学检查,72.58%(45/62)至少具备病原学检查和/或免疫学检查中的任一种且以三级医院为主。(3)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181名公共卫生科医务人员和重点临床科室医生完成问卷,结核病病因、典型症状全部知晓、主要传播途径全部知晓、是否可治愈的知晓率分别为90.61%(164/181)、71.82%(130/181)、44.20%(80/181)、97.24%(176/181)。(4)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态度:90名重点科室临床医生完成问卷。四类高危人群类型、病原学检查方法、免疫学检查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96.67%(87/90)、86.67%(78/90)、93.33%(84/90)、60.00%(54/90)、56.67%(51/90)。81.11%(73/90)的重点科室临床医生认为四类人群有必要开展结核病监测。结论:非结核病定点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病原学、免疫学检查能力尚有欠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典型症状和主要传播途径的掌握不全面,潜伏感染和预防性治疗的知晓率偏低,对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监测的态度较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高危人群 监测 医院 公立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综合医疗机构在四种高危人群中开展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现况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高丽 庞学文 +4 位作者 万莹 杨光伟 李丹 张文倩 陈盛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综合医疗机构在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31家疑似结核病报告数量较大的综合医疗机构作为研究现场。每种... 目的:了解天津市综合医疗机构在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31家疑似结核病报告数量较大的综合医疗机构作为研究现场。每种高危人群先分别从每家医疗机构指定科室各抽取住院患者病案10份,共纳入1240份患者病案。查阅病案病程记录,提取符合高危人群定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419例研究对象,其中单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164例,咯血住院患者97例,拟应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患者86例,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72例。结果:31家综合医疗机构以三级为主,占80.6%(25/31)。4种高危人群完成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比例为46.1%(193/419),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完成检查的比例分别为57.3%(94/164)、52.6%(51/97)、29.1%(25/86)、31.9%(23/72)。涂片、培养、GeneXpert MTB/RIF、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抗体检查比例分别为64.8%(125/193)、16.6%(32/193)、10.9%(21/193)、8.3%(16/193)、18.1%(35/193)和34.2%(66/193)。三级综合医疗机构IGRA检测比例为21.1%(35/66),高于二级综合医疗机构的0.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4,P=0.005);结核抗体检测比例为31.3%(52/166),低于二级综合医疗机构的51.9%(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49)。结论:天津市综合医疗机构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确诊相关检查的比例较低,需进一步提高检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腔积液 咯血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 医院 综合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结核病合并HIV/AIDS双重感染防治策略的实施进展
3
作者 张国钦 曲婷 +2 位作者 孟庆琳 周林 刘二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AIDS同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则极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两者双重感染(TB-HIV/AIDS)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AIDS同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则极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两者双重感染(TB-HIV/AIDS)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本文对TB-HIV/AIDS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展开综述,并提出TB-HIV/AIDS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共病现象 预防和防护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2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丽 庞学文 +2 位作者 张国钦 李敬新 张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98-703,共6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2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登记成功治疗的天津市户籍的8115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 目的:探讨天津市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2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登记成功治疗的天津市户籍的8115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信息、病原学结果及治疗转归信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115例患者中,307例(3.78%)患者在2年内复发,复发密度为0.85/100人年(307/36104),6个月内复发患者占35.83%(110/307),6~12个月占29.00%(89/307),1~2年内占35.17%(108/307);2016—2019年登记且完成疗程的初治肺结核患者2年内复发比例分别为4.20%(102/2427),4.03%(96/2383),3.53%(86/2433),2.64%(23/872),呈逐年下降趋势(χ_(趋势)^(2)=4.517,P=0.03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男性(aHR=1.321,95%CI:1.021~1.710),40~59岁组(aHR=2.220,95%CI:1.224~4.025)和≥60岁组(aHR=1.935,95%CI:1.066~3.513),工人/民工/牧民(aHR=2.303,95%CI:1.233~4.303),家务/待业(aHR=2.340,95%CI:1.322~4.143),病原学阳性(aHR=1.785,95%CI:1.407~2.265),非利福平耐药患者(aHR=1.968,95%CI:1.389~2.789),2个月末痰涂片阳性(aHR=1.517,95%CI:1.033~2.228),合并糖尿病(aHR=1.382,95%CI:1.028~1.857)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40岁以上人群、工人/民工/牧民、家务/待业、病原学阳性、非利福平耐药和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阳性患者和合并糖尿病人群的规范治疗与随访管理,早期对这些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发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丹 庞学文 +4 位作者 王旭 陈世强 齐威 李敬新 李尚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评估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提高各项目区(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对7个流动人口项目区(县)的政策与经费、结核病患者转诊追踪、治疗管理、健康教育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项目... 目的评估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提高各项目区(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对7个流动人口项目区(县)的政策与经费、结核病患者转诊追踪、治疗管理、健康教育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项目启动后,全部项目区(县)DOTS策略覆盖率均已达到100.0%。转诊到位率由15.88%(3511/22 106)提高到52.01%(9698/18 646)(χ2=6025,P<0.01);追踪到位率由19.38%(2519/12 999)提高到36.54%(4284/11 724)(χ2=910.3,P<0.01);涂阳治愈率由51.11%(918/1796)提高到72.71%(946/1301)(χ2=146.9,P<0.01)。结论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魏靖入 陈卉 +5 位作者 李涛 张国钦 于燕明 张灿有 成君 张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0-468,共9页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天津市滨海区和西青区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学生高一入学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天津市滨海区和西青区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学生高一入学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果。比较学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结果阳性率、强阳性率及阳转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ST检测结果阳转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839名学生入学一年后总体阳性率高于高一入学时(46.82%VS 33.12%),而强阳性率降低(12.51%VS 1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入学一年后,高一TST检测阴性的1230名学生中有64名阳转,阳转率为5.20%(95%CI:3.93%~6.48%)。入学一年后学生TST检测结果硬结平均直径为5(2,8)mm,高一入学时为2(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硬结平均直径差值范围为±21 mm,其中在±2 mm的学生占39.70%。硬结平均直径增加者和减少者分别占65.09%、2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TST检测结果阳转的风险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OR=4.842,95%CI:2.794~8.392)。结论应加强对高二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并重点关注寄宿制学校学生,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和新近感染者,为实施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高中生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感染 阳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在结核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房宏霞 秦玉宝 +8 位作者 王旭 谢海波 孙彦波 李发滨 闫兴录 洪峰 贺晓新 常春 詹思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0-76,共7页
健康信念模式始于1950年,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型。它有助于帮助人们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且可以对健康行为进行预测。目前,健康信念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应用于多个领域。在结核病领域... 健康信念模式始于1950年,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型。它有助于帮助人们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且可以对健康行为进行预测。目前,健康信念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应用于多个领域。在结核病领域,国外已有研究者将其应用于患者发现(筛检、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其中在患者筛检方面应用较多,其理论模型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目前健康信念模式在中国还仅被用于治疗(依从性研究和患者护理)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模型 理论 健康促进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狱羁押人群中两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及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国钦 魏文亮 +3 位作者 张志 张玉华 钟达 张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分析羁押人群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性治疗对肺结核发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某市5所监狱,每所监狱以监区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目的:分析羁押人群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性治疗对肺结核发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某市5所监狱,每所监狱以监区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于2016年7—8月进行,对照组981例,采用常规结核病防治措施;干预组981例,在常规措施基础上采用IGRA和TS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并对IGRA阳性者实施自愿的预防性治疗。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每年定期开展X线胸片检查。分析IGRA和TST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因素;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3年内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IGRA和TST两种方法判读结果一致率为77.93%(745/956)。BCG卡痕(OR=1.477,95%CI:1.068~2.043)是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共计157例IGRA阳性者接受并均完成了预防性治疗,随访3年中发病率为0.00%(0/157),其他未预防性服药者发病率为2.05%(7/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9,P=0.071);IGRA阴性者中,发病率为0.00%(0/460),低于IGRA阳性未服药者的发病率[2.05%(7/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2);最终干预组肺结核发病率为0.71%(7/981),对照组发病率为1.22%(12/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P=0.249)。结论:在羁押人群中,BCG接种史是IGRA和TST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IGRA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并对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狱内肺结核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 监狱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