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考查的指向和命题建议--以2020年天津市中考物理第24题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郜建辉 《物理实验》 2021年第5期54-58,共5页
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以2020年天津市中考物理第24题为例,分析了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设计实验题在学科考查、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改革新理念等4个方面的指向.中考命题中... 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以2020年天津市中考物理第24题为例,分析了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设计实验题在学科考查、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改革新理念等4个方面的指向.中考命题中物理实验的考查不论是命题体系,还是题目设置与设计方面都已成熟,试题风格具有特点鲜明、考查内容全面且丰富的特点.建议中考物理设计实验命题遵循:以生定考,突出题目的适切性;以学定考,突出学科的根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物理实验 中考试题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学科特点彰显育人价值——2021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郜建辉 韩彪 戴军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2021年的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具有坚持正确方向,突出育人导向;凸显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情景立意,发挥育人功能的特点。试卷坚持了“依标扣本”的“着眼点”,在遵循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由经验走向科学,抓住了“科学探究”的“着力点... 2021年的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具有坚持正确方向,突出育人导向;凸显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情景立意,发挥育人功能的特点。试卷坚持了“依标扣本”的“着眼点”,在遵循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由经验走向科学,抓住了“科学探究”的“着力点”;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前提下,由验证走向创新,夯实了“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下,由片面走向全面的原则,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现点”;试题从问题出发,在强化实践意识的同时,突出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全面转向素养立意的过程,不断完善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思维为核心,多样化情景为载体,层级化评价为手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天津市中考试题 试题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综合题的命制与评析——以2022年天津中考物理试卷23题为例
3
作者 郜建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11期89-93,共5页
随着各地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探究综合题作为物理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了解实验探究综合题的试题结构特点,是创新设计此类题型的关键。命题中情景素材、题目的条件与设问的处理... 随着各地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探究综合题作为物理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了解实验探究综合题的试题结构特点,是创新设计此类题型的关键。命题中情景素材、题目的条件与设问的处理构成了试题的外显部分,而题目的立意和评测指标等内隐部分则突出表现了试题的内涵,是试题的灵魂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探究 综合题 中考物理试题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改善青少年言语欺凌问题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妍 薛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6期41-46,共6页
言语欺凌通常指欺凌者通过具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他人,致使对方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等遭受侵犯,使人产生尴尬、生气、羞耻或沮丧等感受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嘲弄、羞辱、取绰号、威胁恐吓等。研究显示,... 言语欺凌通常指欺凌者通过具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他人,致使对方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等遭受侵犯,使人产生尴尬、生气、羞耻或沮丧等感受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嘲弄、羞辱、取绰号、威胁恐吓等。研究显示,言语欺凌是中国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欺凌方式,其危害不容小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团体辅导 言语欺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赋能育人方式变革的思考——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汉泉 郜建辉 朱行建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学信息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细致的学生学情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为课堂的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教研部门通过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可以掌握真实的区域教学现状。教师通过数据的横向和纵向...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学信息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细致的学生学情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为课堂的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教研部门通过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可以掌握真实的区域教学现状。教师通过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建构反思,同时布置个性化的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赋能 育人方式 精准教学 高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前置性导学作业:内涵、价值及设计举隅——以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一课为例
6
作者 夏亚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0-43,共4页
小学语文前置性导学作业设计作为一种教学设计理念,通过课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这一作业设计突破了传统预习作业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本文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提供了前置性导学作业设计的三种类型... 小学语文前置性导学作业设计作为一种教学设计理念,通过课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这一作业设计突破了传统预习作业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本文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提供了前置性导学作业设计的三种类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背景和基本意象,初步感知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深入地探讨诗意,还能在问题解决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性导学作业 知识铺垫型 问题导向型 项目探究型 《芙蓉楼送辛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看书法展览的三个步骤
7
作者 李军 《书法教育》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墨香四溢的书法作品展厅内,面对着古往今来不同书体、内容的书法作品时,是否有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炫目迷乱之感?是否只能发出“哇,太好看了……”的苍白赞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知道,看展是个名... 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墨香四溢的书法作品展厅内,面对着古往今来不同书体、内容的书法作品时,是否有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炫目迷乱之感?是否只能发出“哇,太好看了……”的苍白赞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知道,看展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活儿,今天就来向大家介绍观看书法展览的三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展 书法展览 内行看门道 迷乱 书体 三个步骤 名副其实 观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实验导入设计的思考与建议——以“摩擦力”教学为例
8
作者 郜建辉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9期60-62,70,共4页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不考虑学情,“想当然”地把一些优秀课例中的实验导入进行生搬硬套,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设计实验导入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实验导入是否通过真实性学习来完成,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不考虑学情,“想当然”地把一些优秀课例中的实验导入进行生搬硬套,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设计实验导入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实验导入是否通过真实性学习来完成,实验导入是否具有适恰性,实验导入的体验性是否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从而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形成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引入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类型与实施条件 被引量:8
9
作者 夏亚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47,共5页
作业设计反映了课程改革成效,影响课改实施效果。为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时需要坚持“紧扣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取向”“发挥学业质量标准的指导作用”“秉持减负提质的设计理念”三大原则,重视设计单... 作业设计反映了课程改革成效,影响课改实施效果。为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时需要坚持“紧扣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取向”“发挥学业质量标准的指导作用”“秉持减负提质的设计理念”三大原则,重视设计单元作业、延伸类作业、跨学科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不同类型的作业,推进核心素养在作业层面的落实。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当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素养,发挥教研对作业设计的助力作用,完善学校对作业设计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语文作业设计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的原则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郜建辉 《物理教学探讨》 2021年第11期55-59,63,共6页
受力分析既是物理知识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有效理解受力分析的原则,掌握实效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应对不同情景,解决物理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力和运动的相互关系,还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受力分析 隔离法 整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摭谈书法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9期20-23,共4页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研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书法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书法课教学减负增效的落脚点。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品鉴线条美”“启...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研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书法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书法课教学减负增效的落脚点。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品鉴线条美”“启发学生品味变化美”“带领学生品悟文辞美”“引导学生感受人格美”四个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学 审美能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程软件平台的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教学案例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天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1期65-67,共3页
在实际研究中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的教育形态,本文通过图形化编程平台设计的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案例,介绍一些具体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形化编程平台 场景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人方式的变革首先在课堂
13
作者 徐长青 《江苏教育》 2021年第35期1-1,共1页
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课改深处是课堂,育人方式的变革首先应该发生在课堂。谈育人方式的变革在课堂,就要弄清:不变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育人目标,改变的是育人方式。育人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 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课改深处是课堂,育人方式的变革首先应该发生在课堂。谈育人方式的变革在课堂,就要弄清:不变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育人目标,改变的是育人方式。育人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方式 立德树人 育人目标 课改 课堂 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智体美劳 主阵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严谨的态度开展物理教学
14
作者 郜建辉 《江苏教育》 2022年第59期31-34,共4页
物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仅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决定着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教材内容、规范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发展,应该成为教师日常的所思所想,教师应以严谨的态度开展物理教学。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跨学科实践的“项目化”策略
15
作者 李卫军 郜建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1期92-94,共3页
初中物理的跨学科实践并不是以“跨进”其他学科为目的,而是指“跨出”物理学科知识本位的束缚,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跨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跨进”学生能够接受的工程实践与社会发展。它既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教学理念。“项目化... 初中物理的跨学科实践并不是以“跨进”其他学科为目的,而是指“跨出”物理学科知识本位的束缚,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跨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跨进”学生能够接受的工程实践与社会发展。它既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教学理念。“项目化”策略是基于项目化主题任务的方式,通过“实际问题提出-主题项目设计-物理概念支撑-显性成果展示”的流程,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基于物理概念、规律引发的问题或任务目标的一种综合学习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实践 初中物理 项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小学书法教学中反复手法的应用
16
作者 李军 《江苏教育》 2022年第5期33-36,共4页
《中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许多教师依据《纳要》要求,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实践研... 《中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许多教师依据《纳要》要求,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实践研究,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反复说—反复看—反复练”的课堂范式效果尤为突出,为书法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书法 反复教学手法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呼唤“大先生”
17
作者 夏亚素 《教育家》 2023年第22期70-70,共1页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一时间“为学、为事、为人”成为网络热词。“为学、为事、为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基础教育的教师能否成为“大先生”?基础教育...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一时间“为学、为事、为人”成为网络热词。“为学、为事、为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基础教育的教师能否成为“大先生”?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大先生”?作为教师,“为学”简单来说就是从事教学活动。教师在“为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身在专业知识领域内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术能力 网络热词 为学 专业知识 教学活动 具体内涵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
18
作者 李军 《书法教育》 2021年第5期71-74,共4页
最新颁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最新颁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另外,还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考能力 实证意识 书法教学 原理和方法 独立判断 批判质疑 科学的思维方式 理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些字与“人”有关
19
作者 李军 《书法教育》 2022年第5期28-33,共6页
你想知道汉字最初的样子吗?这就要从造字说起……古人认识自然万物都是从身边切实可见、可感的事物开始的,我们充满智慧的先民创造汉字时也是如此。于是人自身就成为了最早一批汉字的形象来源之一,许多字都与人或者与人身上的某个部位... 你想知道汉字最初的样子吗?这就要从造字说起……古人认识自然万物都是从身边切实可见、可感的事物开始的,我们充满智慧的先民创造汉字时也是如此。于是人自身就成为了最早一批汉字的形象来源之一,许多字都与人或者与人身上的某个部位相关。甲骨文中的“人”是一个侧立的人的形象,像是一个站立的人,手微微下垂,姿态稳重,彬彬有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形象 自然万物 充满智慧 甲骨文 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长青:名师要绘就能“铺得开”的成长画卷
20
作者 曹霁 徐长青 《教育家》 2023年第19期20-21,共2页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区域教学名师,再到教育家型名师,这几乎是所有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期待。经常有人问我:“当了这么多年教师不会产生倦怠吗?为什么功成名就了还要这么‘拼’?”在我看来,名师的发展没有上限,更何谈“功成名就”,因...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区域教学名师,再到教育家型名师,这几乎是所有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期待。经常有人问我:“当了这么多年教师不会产生倦怠吗?为什么功成名就了还要这么‘拼’?”在我看来,名师的发展没有上限,更何谈“功成名就”,因为我们需要常学常思、常思常新、常新常行,不断汲取智慧、塑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名师 教育家型 徐长青 画卷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