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津“海河牌”无公害牛奶——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白福芹
万重
+1 位作者
刘卿
刘玉芝
《中国乳业》
2006年第10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巴氏杀菌奶
无公害牛奶
质量追溯
系统
应用
天津
农产品质量
海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卿
岳建东
+7 位作者
李敏
苏洪起
南春朋
仝建刚
何学刚
吕世民
王印鸿
马保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90-93,共4页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是一种新型的奶牛饲养管理模式。主要从犊牛饲养、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及培育方案等方面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措施。在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推广应用了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奶牛分群饲养管理技术和TM R饲喂...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是一种新型的奶牛饲养管理模式。主要从犊牛饲养、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及培育方案等方面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措施。在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推广应用了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奶牛分群饲养管理技术和TM R饲喂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体质,发挥了奶牛遗传潜力,降低了转群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了奶牛场牛群整体水平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
模式
犊牛和育成牛饲养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公害牛奶——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白福芹
万重
+1 位作者
刘卿
刘玉芝
《中国奶牛》
2006年第10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巴氏杀菌奶
无公害牛奶
质量追溯
系统
应用
农产品质量
质量安全管理
无公害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黄体发育状况与受胎率的关系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立红
吕合起
《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2期24-25,共2页
在奶牛繁殖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受胎率。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等,但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卵巢中黄体发育的好坏。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人工授精后第5天黄体直径达到0.5cm以上者才能有好的受胎率。
关键词
奶牛
黄体
发育状况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津“海河牌”无公害牛奶——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白福芹
万重
刘卿
刘玉芝
机构
天津
农垦集团总
公司
农牧科技部
天津市
海河乳业有限
公司
天津市红光畜牧公司
天津市
东海奶牛二场
出处
《中国乳业》
2006年第10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巴氏杀菌奶
无公害牛奶
质量追溯
系统
应用
天津
农产品质量
海河
分类号
TS25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卿
岳建东
李敏
苏洪起
南春朋
仝建刚
何学刚
吕世民
王印鸿
马保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天津市红光畜牧公司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90-93,共4页
文摘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是一种新型的奶牛饲养管理模式。主要从犊牛饲养、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及培育方案等方面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措施。在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推广应用了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奶牛分群饲养管理技术和TM R饲喂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体质,发挥了奶牛遗传潜力,降低了转群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了奶牛场牛群整体水平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关键词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
模式
犊牛和育成牛饲养
效益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公害牛奶——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白福芹
万重
刘卿
刘玉芝
机构
天津
农垦集团总
公司
农牧科技部
天津市
海河乳业有限
公司
天津市红光畜牧公司
天津市
东海奶牛二场
出处
《中国奶牛》
2006年第10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巴氏杀菌奶
无公害牛奶
质量追溯
系统
应用
农产品质量
质量安全管理
无公害农产品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黄体发育状况与受胎率的关系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立红
吕合起
机构
天津市
奶牛发展中心
天津市红光畜牧公司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2期24-25,共2页
文摘
在奶牛繁殖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受胎率。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等,但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卵巢中黄体发育的好坏。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人工授精后第5天黄体直径达到0.5cm以上者才能有好的受胎率。
关键词
奶牛
黄体
发育状况
受胎率
Keywords
configuration of corpus luteum
conception rate
cow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津“海河牌”无公害牛奶——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白福芹
万重
刘卿
刘玉芝
《中国乳业》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刘卿
岳建东
李敏
苏洪起
南春朋
仝建刚
何学刚
吕世民
王印鸿
马保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公害牛奶——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白福芹
万重
刘卿
刘玉芝
《中国奶牛》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奶牛黄体发育状况与受胎率的关系
王立红
吕合起
《畜牧兽医杂志》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