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67例乳腺癌临床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红艳 宋丰举 +3 位作者 雷蕾 郑红 李海欣 陈可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6-65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征及6种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67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ER、PR、C-erbB-2、P53、Ki-67、VEGF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征及6种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67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ER、PR、C-erbB-2、P53、Ki-67、VEGF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53.0%、36.6%;P53、Ki-67、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0%、91.6%、74.7%。肿瘤直径≤2cm组中,ER和PR表达率最高(66.8%和58.8%),而C-erbB-2的表达率最低(32.9%)。在低年龄组(≤50岁)和临床Ⅰ期的患者中,PR表达率均最高,为57.9%和58.5%。C-erhB-2在临床晚期(Ⅲ,Ⅳ期)表达率最高(45.9%)。P53、Ki-67的阳性表达均与E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而P53、Ki-67、VEGF的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淋巴结阳性组中P53、Ki-67与ER及P53与C-erbB-2的相关程度均较淋巴结阴性组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C-erbB-2与P53、Ki-67和VEGF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有助于指导该类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指标 Spearma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汤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冷静 王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1-682,共2页
梗阻性黄疸多由良性疾病如胆管结石、慢性胰腺炎、胰腺出血等引发,或由胆管癌、胰头癌、黄疸型肝癌等恶性疾病引起[1-3]。临床治疗通常需手术解除梗阻并进行胆汁引流,术后继发性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多因梗阻性黄疸时患者自... 梗阻性黄疸多由良性疾病如胆管结石、慢性胰腺炎、胰腺出血等引发,或由胆管癌、胰头癌、黄疸型肝癌等恶性疾病引起[1-3]。临床治疗通常需手术解除梗阻并进行胆汁引流,术后继发性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多因梗阻性黄疸时患者自身存在高凝状态,围术期诸多因素还可能引发应激状态,进一步引发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异常[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茵陈蒿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移方式耳后区皮瓣修复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红卫 丁浩 +2 位作者 王亚菲 赵永健 赵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2-1404,共3页
回顾性分析应用耳后区皮瓣的不同转移方式修复耳部软组织缺损25例。应用耳软骨打孔转移修复耳甲腔缺损5例;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耳下部缺损7例;反流轴行岛状皮瓣修复耳上部缺损4例;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后缺损9例。皮瓣切取范围(1.3 cm×1.2... 回顾性分析应用耳后区皮瓣的不同转移方式修复耳部软组织缺损25例。应用耳软骨打孔转移修复耳甲腔缺损5例;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耳下部缺损7例;反流轴行岛状皮瓣修复耳上部缺损4例;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后缺损9例。皮瓣切取范围(1.3 cm×1.2 cm)^(4.6 cm×3.0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术后25例皮瓣均成活良好,切口Ⅰ期愈合。25例患者随访2~18个月,各皮瓣修复后外形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皮瓣 反流轴行皮瓣 耳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雷波 刘清军 +1 位作者 王金环 翟国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4-718,共5页
目的对比微血管减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33例> 75岁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组,80例)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53例,包括脉冲射频术38例、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 目的对比微血管减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33例> 75岁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组,80例)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53例,包括脉冲射频术38例、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10例、针灸治疗5例),McGill疼痛问卷(MPQ)评价疼痛缓解程度,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面部感觉迟钝、头痛、恶心呕吐、肺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完全性面瘫、听力缺失、运动障碍等。结果 MVD组患者79例(98.75%)疼痛完全缓解、1例(1.25%)疼痛部分缓解,非手术治疗组8例(15.09%)疼痛完全缓解、33例(62.26%)疼痛部分缓解、12例(22.64%)疼痛无缓解,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41,P=0.000)。随访55.80(35.74,63.48)个月,MVD组复发率低于非手术治疗组[8.75%(7/80)对35.85%(19/53);χ~2=16.558,P=0.000],生活质量优于非手术治疗组[WHOQoL-100评分(27.82±2.10)分对(22.19±7.22)分;t=1.202,P=0.039]。两组患者术后面部感觉迟钝、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肺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完全性面瘫、听力缺失、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少见,无一例死亡,其中,MVD组术后面部感觉迟钝发生率低于非手术治疗组[8.75%(7/80)对86.79%(46/53);χ~2=81.005,P=0.000]。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因此建议除非无法耐受全身麻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应首选微血管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外科手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