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管理策略及全身MRI筛查
1
作者 李欣 邵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0-1283,共4页
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TPS)指遗传性基因突变或种系突变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患儿发生肿瘤风险较高。筛查儿童TPS相关肿瘤涉及多学科、多模态纵向管理。影像学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死亡率。全身MRI筛查结合儿科肿瘤学、小儿外科学、... 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TPS)指遗传性基因突变或种系突变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患儿发生肿瘤风险较高。筛查儿童TPS相关肿瘤涉及多学科、多模态纵向管理。影像学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死亡率。全身MRI筛查结合儿科肿瘤学、小儿外科学、内分泌学、放射学、血液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协作随访有助于管理儿童TPS。本文就儿童TPS管理策略及全身MRI筛查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易感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影像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洋 袁新宇 李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1-1283,共3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研究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已取得显著进展。凭借三维重建、血管成像等技术,CT能准确评估病变范围、程度及血管情况,而双能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对于降低辐射剂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研究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已取得显著进展。凭借三维重建、血管成像等技术,CT能准确评估病变范围、程度及血管情况,而双能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对于降低辐射剂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探索。MRI无辐射、可多参数成像、分辨率高,有助于充分显示儿童骨骼发育和信号变化特征,但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此外,基于人工智能(AI)的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近年已逐渐成为影像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就CT、MRI及其与AI融合用于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肌肉骨骼疾病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丁一 曹智 黄汝刚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方法:搜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23例先天性梅毒患者,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半个月一2岁。所有23例患者均给予青霉素G(15~20万U/kg·d),每天2~3次,持续14天。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临...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方法:搜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23例先天性梅毒患者,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半个月一2岁。所有23例患者均给予青霉素G(15~20万U/kg·d),每天2~3次,持续14天。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治疗前23例患儿中有19例骨骼x线表现异常,按发生异常的部位分为干骺端炎、骨膜炎、骨髓炎。干骺端炎5例,表现为长管状骨干骺端的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增厚伴或不伴其下方透亮带、干骺端尖角样改变及干骺端骨质坏死;骨膜炎10例,其中包括干骺端炎合并骨膜炎5例,表现为与长骨伴行的葱皮样骨膜增厚;未发现骨髓炎患者;其他如髂骨等不规则骨发现皮质下透亮带形成2例,长骨两端骨质密度减低2例。以上表现均为多发,呈对称性分布,干骺端炎出现最早,骨膜炎最常见,且干骺端炎多伴发骨膜炎。经过系统治疗后复查X片显示疗效显著。结论:凡经确诊的先天性梅毒患儿,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常规行四肢长骨X线检查,对表现异常者给予早期治疗,能够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先天性 骨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磁共振成像机遇和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欣 邵剑波 +2 位作者 宁刚 彭雪华 郭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7,共13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建设健康中国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MRI作为一种无创、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建设健康中国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MRI作为一种无创、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产前辅助诊断中的优势也逐渐明显。随着设备的完善、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工作者的创新研究,近十年来,中国儿科MRI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RI在胎儿、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儿童胸部、儿童腹部、儿童骨肌系统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产前诊断及儿科疾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发挥着重要价值。未来儿童MRI的发展方向:(1)进一步优化儿童MRI检查序列,减少扫描时间,提升儿童MRI检查的依从性;研发儿科专用磁共振仪、儿科专用接收线圈以及静音设计,实现婴幼儿安全、高对比的静音扫描。(2)尽快建立中国正常儿童MRI数据库和相关标准值或区间;(3)积极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共同编制《中国儿童疾病谱MRI专家共识系列》;(4)针对出生缺陷、胎儿及胎盘、儿童脑科学、儿童肿瘤、遗传代谢等重点领域开展MRI研究工作;(5)积极开展儿科MRI AI的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工作。本述评旨在通过总结中国儿科MRI近十年的成就,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中国儿科影像医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 腹部肿瘤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脂肪肝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臂丛神经 心血管磁共振 磁共振小肠造影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