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区85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霍志晓 张世田 +3 位作者 乔坤艳 代庆海 陆伟 侯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有18种不同组合模式,其中模式1(HBsAg+、HBeAb+、HBcAb+)占比例最高,为40.00%;其次为模式2(HBsAg+、HBeAg+、HBcAb+),所占比例为27.14%;特殊血清学模式(HBsAg+、HBsAb+)所占比例为5.50%。男性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或<0.01)。20~40<岁年龄组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分别为49.58%和62.16%,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或<0.01)。结论天津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为主要血清标志物模式;上述两种血清标志物模式在2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在男性感染者中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标志物 横断面研究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肝病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晶晶 李嘉 +2 位作者 刘洁 马海霞 武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肝病类型及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3例入院时SF升高的急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同时采用免疫比...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肝病类型及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3例入院时SF升高的急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络合法测定血清铁(SI),分析SF、SI与肝功能炎症指标相关性,及SF、SI在不同类型肝病、不同程度肝脏炎症患者中的变化特点。结果 SF、SI与ALT、AST均呈正相关(P均<0.01),SF与ALB呈负相关(P<0.01)。SF水平在戊型肝炎、药物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中依次升高(χ2=13.551,P<0.01),ALT、AST的升高程度同SF一致;SI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在急性肝炎与肝衰竭中的升高水平较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明显;SI在肝癌患者表达量最低,其余四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与肝脏炎症程度正相关,在丙肝及肝衰竭患者中,SF比ALT、AST更能反映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肝脏炎症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英惠 轧春妹 +4 位作者 刘虹 李建红 段美惠 尤炜 张先军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5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采用微波加热方式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内的结晶,观察不同火力档位下其结晶溶解情况,以期找到溶解规律。方法将重新产生结晶的软塑袋包装的甘露醇注射液放人微波炉内进行加热,设解冻、中低火、中火、中高火、高火四档,设时间点t... 目的采用微波加热方式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内的结晶,观察不同火力档位下其结晶溶解情况,以期找到溶解规律。方法将重新产生结晶的软塑袋包装的甘露醇注射液放人微波炉内进行加热,设解冻、中低火、中火、中高火、高火四档,设时间点t=15s、30S、45S……420S,加热到每个时间点立即以称量法计算20%甘露醇溶液中残余结晶量;另在时间点t=120s、180s、240s……420S时,以煤油温度计测量袋内溶液温度;每火力档位下的每个时间点重复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并绘制图表。结果以不同的火力档位加热溶解甘露醇结晶,在即将爆袋前均未能将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掉,结晶残余量为0.86~3.56g;在加热到最高时间点时(即将爆袋前)溶液温度均达到了90℃以上。结论20%甘露醇注射液内的结晶不宜采用微波加热方法溶解,加热后的袋装甘露醇溶液温度高不能用手直接取出,且极有可能发生爆袋,会对人员造成烫伤,既有危险又浪费人力和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甘露醇注射液 结晶 微波 溶解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浴加热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虹 轧春妹 +1 位作者 张先军 李建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3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水浴加热方式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内结晶的溶解规律。方法使用电热恒温水箱加热,设定不同温度档,用称量法计算20%甘露醇注射液在每个温度档下不同时间点的残余结晶量。结果当水箱温度为40℃时,经90min能将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 目的探讨水浴加热方式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内结晶的溶解规律。方法使用电热恒温水箱加热,设定不同温度档,用称量法计算20%甘露醇注射液在每个温度档下不同时间点的残余结晶量。结果当水箱温度为40℃时,经90min能将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水箱温度为50℃时,经40min后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水箱温度为60℃时,经30min后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水箱温度为70℃时,经25min后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水箱温度为80℃时,经15min后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当温度设为90℃时,最长不超过10min就能将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结论随着水箱温度的升高,溶解掉结晶的时间越短。护士可根据此规律,适当提高水浴温度,以减少溶解甘露醇结晶时间,提高临床使用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甘露醇注射液 结晶 水浴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秋辉 王俊岭 +1 位作者 江智龙 李萍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8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124例(肝硬化组)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9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性心脏血流动力检测仪记录两组30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每搏指数(SI)...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124例(肝硬化组)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9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性心脏血流动力检测仪记录两组30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每搏指数(SI)、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做功(LCW)、左心做功指数(LCWI),取其平均值。记录肝硬化组Child-Pugh 分级、肝硬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无腹水及病毒载量情况。结果肝硬化组MAP高于对照组,SV、S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肝硬化患者中,CO、CI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增大,SI、SV、CO、CI、LCW、LCWI随着肝硬度的升高而增大;食管静脉曲张F2~3者CI高于F0~1者,有腹水者CO、CI均高于无腹水者;P均<0.05。不同病毒载量肝硬化患者的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尤其是CO、CI,与肝硬化严重程度、肝硬度、有无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脏无创血流动力学 高动力循环 硬化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Smad3-siRNA的活化肝星状细胞Smad3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量变化
6
作者 李萍 王俊岭 +3 位作者 江智龙 杨秋辉 刘丹 李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31-33,共3页
目的转染Smad3-siRNA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Smad3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量变化。方法利用生物软件进行Smad3 mRNA模拟,选择合适的靶位点,使用p Silencer3.1-H1-hygro载体表达Smad3特异性siRNA。将Smad3-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SC-T6... 目的转染Smad3-siRNA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Smad3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量变化。方法利用生物软件进行Smad3 mRNA模拟,选择合适的靶位点,使用p Silencer3.1-H1-hygro载体表达Smad3特异性siRNA。将Smad3-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SC-T6细胞株,将HSC-T6细胞接种到24孔培养板,待细胞生长融合达60%~80%后,每3孔为1组,共分为4组,HSC-T6组细胞未经过质粒转染;空白质粒组细胞经过不含Smad3-siRNA的空白质粒转染;1μg Smad3-siRNA转染组细胞经过含有1μg Smad3-siRNA的质粒转染;2μg Smad3-siRNA转染组细胞经过含有2μg Smad3-siRNA的质粒转染。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Smad3 mRNA和蛋白,同时检测细胞上清胶原Ⅲ。结果成功构建siRNA表达克隆。HSC-T6组、空白质粒组、1μg Smad3-siRNA组、2μg Smad3-siRNA组的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6、0.98±0.10、0.72±0.10、0.31±0.15,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1、0.96±0.02、0.73±0.03、0.30±0.02,胶原Ⅲ含量分别为33.11±0.45、33.55±1.00、17.93±1.05、11.80±1.31,1μg Smad3-siRNA组、2μg Smad3-siRNA组分别与HSC-T6组比较,1μg Smad3-siRNA组、2μg Smad3-siRNA组分别与空白质粒组比较,1μg Smad3-siRNA组与2μg Smad3-siRNA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体外实验中真核表达载体Smad3-siRNA可有效地抑制HSCs中Smad3的表达,并可减少激活的HSCs分泌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Smad3-siRNA真核表达载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路及网络分析方法探究肝细胞肝癌差异表达基因
7
作者 岳晓粉 李建彪 +1 位作者 李爽 陆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目的基于通路及网络分析方法,对肝细胞肝癌(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系统分析,旨在由分子、通路及网络层面理解HCC发生、发展机制,并对HCC的防治靶点进行预测,为后续实验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方法由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4组与... 目的基于通路及网络分析方法,对肝细胞肝癌(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系统分析,旨在由分子、通路及网络层面理解HCC发生、发展机制,并对HCC的防治靶点进行预测,为后续实验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方法由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4组与HCC相关的生物基因芯片(GSE62232、GSE49515、GSE19665和GSE29721),利用相应R包对基因表达阵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计算与比较,确定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功能富集分析方法 ,对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注释。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调控网络构建,并对关键基因进行筛选,同时利用分子复合物检测(MCODE)方法对HCC相关疾病模块进行搜索。结果确定442个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调控细胞周期、核分裂、染色体分离及代谢相关生物过程;参与影响细胞周期通路、有丝分裂过程通路、生物氧化通路、金属离子反应通路、生物代谢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的正常信号转导。网络分析提示,HC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之间互作关系紧密,进一步分析鉴定出20个处于HCC调控网络中心的关键Hub基因,推测Hub基因是HCC防治靶点。同时,鉴定出5个与HCC紧密相关的疾病模块,分别为细胞周期处理模块、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处理模块、血管生成调控模块、与氧化应激和代谢过程相关功能模块及细胞核分裂模块。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系统分析HCC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对其防治靶点进行预测,为临床诊疗及后续基础实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差异表达基因 通路 网络分析 致病机制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2-2013年住院药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旭鹤 《天津药学》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住院病人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的分析,为临床更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2013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使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和药物经济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对本院住院病人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的分析,为临床更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2013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使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和药物经济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3年,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本院使用最为频繁,销售额度也最高,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销售比例提升最大。结论:本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增长较快,应加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以使应用更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住院药房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创性判断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佳芬 胡东胜 +2 位作者 陆伟 候伟 王春妍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无创性判断指标。方法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118例,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无EV、轻度EV、中度EV、重度EV。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血小板...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无创性判断指标。方法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118例,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无EV、轻度EV、中度EV、重度EV。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清蛋白、总胆红素、肝硬度值(FS值)、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共10个变量中筛选出与肝硬化EV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来评估上述有意义的指标预测不同程度EV的准确性。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EV的危险因素有FS值(P<0.01)、脾脏厚度(P<0.01)、门静脉内径(P<0.0 5)。FS值和脾脏厚度判断是否有EV的AUROC分别为0.729、0.733,判断中重度EV的AUROC分别为0.807、0.891,判断重度EV的AUROC分别为0.863、0.961,其对应界值分别为17.5 kPa和40.5 mm、26.8 kPa和45.5 mm、31.5 kPa和52.5mm。结论 FS值、脾脏厚度既能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无EV,又能很好地判断EV程度。FS值和脾脏厚度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判断EV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度值 门静脉内径 脾脏厚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早期症状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安全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荣 张亚珺 王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7期66-68,共3页
总结了47例早期症状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安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预检分诊、加强沟通和告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加强用药安全护理。认为提高安全护理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将其贯穿于每个护理环节和过程的始终,是保证患儿... 总结了47例早期症状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安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预检分诊、加强沟通和告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加强用药安全护理。认为提高安全护理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将其贯穿于每个护理环节和过程的始终,是保证患儿护理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 手足口病 护理 安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布鲁氏菌病中保肝药的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程 满姗姗 王立新 《天津药学》 2018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布鲁氏菌病中保肝药的用药情况,促进保肝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门诊布鲁氏菌病的病例中,全部联合使用保肝药物的电子处方,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处方的组成,各类保肝药的使... 目的:了解本院布鲁氏菌病中保肝药的用药情况,促进保肝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门诊布鲁氏菌病的病例中,全部联合使用保肝药物的电子处方,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处方的组成,各类保肝药的使用频次、频率及其临床合理使用注意事项。结果:布鲁氏菌病的治疗中联合用保肝药以水飞蓟素和五酯片为主,多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论:应严格按照药物适应症用药,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用药特点 水飞蓟素 五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参与201例律师见证患者的安全护理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荣 宋志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8期179-180,共2页
总结了护士在参与患者术前谈话律师见证中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了包括建立标准文书,保证律师见证合法性;建章立制,完善流程,提供人员和费用保障;组织全员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制定规范告知文本,确保告知说明内容科学充分;建立急危... 总结了护士在参与患者术前谈话律师见证中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了包括建立标准文书,保证律师见证合法性;建章立制,完善流程,提供人员和费用保障;组织全员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制定规范告知文本,确保告知说明内容科学充分;建立急危重病人救治"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严格检查审核,严把手术安全护理关,严格督促整改等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认为:护士参与律师见证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利于医患双方维权,促进了护理安全工作持续改进,有益于手术患者的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见证 术前谈话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复杂尿路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13
作者 路程 王立新 《天津药学》 201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实现个体化药学监护,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参与1例复杂尿路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基础疾病,建议医师选择合理的药物,并提供个体化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共...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实现个体化药学监护,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参与1例复杂尿路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基础疾病,建议医师选择合理的药物,并提供个体化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及时发现药物禁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指导患者用药宣教,提供药学服务。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治疗过程中,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尿路感染 糖尿病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