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蔡衡 刘艳兰 +3 位作者 丁春华 林青 张文娟 万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在 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 0例初发 AMI患者 ,按 AMI发作前 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 (IP组 n=6 6 )与对照组 (n=5 4) ,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心室室壁运动情况、心肌酶 (CPK、CPK- ...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在 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 0例初发 AMI患者 ,按 AMI发作前 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 (IP组 n=6 6 )与对照组 (n=5 4) ,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心室室壁运动情况、心肌酶 (CPK、CPK- Mb)峰值、心电图 QRS记分 ,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和室壁瘤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IP组 CPK、CPK- Mb峰值、心电图 QRS记分和心功能不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T/VF和 II- III°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期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而 L 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 AMI病人中发挥了心脏保护作用 ,有利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前心绞痛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对培养的内皮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及其致凋亡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克强 郭素箴 +1 位作者 黄繁嫱 齐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研究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对培养的内皮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及其致凋亡作用。方法用Cu2+引发脂质过氧化过程,制备不同氧化程度LDL,应用不同氧化程度和不同浓度的OX-LDL,分别作用于对数生... 目的 研究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对培养的内皮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及其致凋亡作用。方法用Cu2+引发脂质过氧化过程,制备不同氧化程度LDL,应用不同氧化程度和不同浓度的OX-LDL,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检测法检测细胞活性,碘化丙啶(PI)染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细胞活性检测显示,轻度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mm-LDL)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mm—LDL进一步氧化,其促生长作用转换为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OX—LDL对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ELISA法、PI染色法检测凋亡显示,OX—LDL可诱导内皮细胞发生凋亡(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其氧化程度、作用剂量有关,一定浓度的OX—LDL可以导致培养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乃至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 生长状态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型和Ⅲ型前胶原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刘克强 刘绛光 邹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I型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P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名同年龄健康者的血清PC I、PC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用超声测量左心室解剖... 目的 研究血清I型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P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名同年龄健康者的血清PC I、PC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用超声测量左心室解剖和舒缩功能参数。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PC I、PCⅢ和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P<O.005,P<0.001,P<0.001);高血压伴舒张功能减退者血清PC I和PCⅢ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但舒张功能正常者(PC I:P<0.05;PCⅢ;P<O.01)。血清PC I浓度与VA(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流速)呈正性直线相关(r=0.268;P<0.05),血清PCⅢ浓度与VE(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呈负性直线相关(r=-0.271;P<0.05);血清PC I和PCⅢ浓度均与VE/VA呈负性直线相关(PC I与VE/VA:r=-O.226;P<O.05;PCⅢ与VE/VA:r=-O.336;P<O.01);血清PCⅢ浓度与TNF-α浓度呈正性直线相关(r=O.338;P<O.01)。结论 (1)PC I和PCⅢ浓度可以作为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的间接指标,并可能成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患者LVDF减退的生化指标;(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说明TNF-α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或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左心室舒张功能 Ⅰ型前胶原 Ⅲ型前胶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