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居家戒断方案的应用
1
作者 郭春秀 张聪慧 +5 位作者 黄艳林 叶蕾 许程飞 向洋 寇金萍 倪崴莲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1187,共7页
目的:评价居家戒断方案在危重症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帮助患者早期戒断管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居家戒断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8月—11... 目的:评价居家戒断方案在危重症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帮助患者早期戒断管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居家戒断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8月—11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的31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给予居家戒断方案随访;以二病区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于干预7天、1个月时评估患者管饲依赖症状评分,于干预1个月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体质量并统计患者管饲戒断成功、误吸、呕吐、腹胀、腹泻发生例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管饲依赖症状评分比较,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1个月时,干预组管饲依赖评分(34.61±6.01)分低于对照组的(50.20±12.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管饲戒断成功例数多于对照组,误吸、呕吐、腹胀、腹泻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体质量减少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居家戒断方案具有科学性、安全性与可行性,在帮助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减轻管饲依赖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管饲依赖 居家戒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赵莹 白静 +4 位作者 吕丹 梁樱 田佳欢 刘娜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9-994,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智随访平台管理的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以期对该平台的慢性病管理路径进行精细化调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广泛性... 目的:分析基于智随访平台管理的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以期对该平台的慢性病管理路径进行精细化调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于智随访平台管理的315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建立潜在类别模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该人群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35.62±0.86)分,自我管理行为分为薄弱型(35.2%)、显效型(30.8%)及高效型(34.0%)3种潜在类别,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血糖达标状况、焦虑状况及运动自我效能状况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显著异质性,受多因素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智能随访平台实施个体化教育,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服务黏性,从而优化其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随访 2型糖尿病 青年 自我管理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ICU患者痰液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亚楠 谭兵 +1 位作者 徐磊 张健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3-162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阐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ICU患者的痰液标本285份,分别进行传统培养鉴定药敏和RT-qPCR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阐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ICU患者的痰液标本285份,分别进行传统培养鉴定药敏和RT-qPCR耐药基因检测。统计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耐药基因检测的符合率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AB 151株,检出率为52.98%。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72.20%。采用RT-qPCR法检测OXA-51基因检出AB的符合率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XA-23基因检出CRAB的符合率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株AB感染OXA-23阳性标本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ICU患者痰液标本培养鉴定出AB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检出率高。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RT-qPCR法更简便、快速,且检测符合率更高。CRAB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的持续追踪与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夏欣华 王莹 +6 位作者 田丽 张岚 刘鸿梅 马虹 赵静 孙艳玲 张紫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持续追踪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为ICU护士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月—12月遴选天津市11家医院试行策略有效后,进行全市推广,并连续4年进行追踪与效果评价。结果:项目推广后,2... 目的:持续追踪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为ICU护士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月—12月遴选天津市11家医院试行策略有效后,进行全市推广,并连续4年进行追踪与效果评价。结果:项目推广后,2019年—2022年,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位数持续为0,策略执行合格率与各条目执行率存在波动,2020年、2021年各有1项条目执行率低于目标值,2022年有2项条目执行率低于目标值,其他条目执行率达到目标值。结论: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内容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有效性,推广应用后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 评估 护理质量 患者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ICU躁动患者脱机过程中镇静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鹿兴 李军 徐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ICU躁动患者脱机过程中实施浅镇静的效应。方法:选择机械通气治疗躁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组(A组)先微量持续泵入丙泊酚0.3~3 mg/(kg·h),脱机前24 h,改右美托咪定... 目的:探讨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ICU躁动患者脱机过程中实施浅镇静的效应。方法:选择机械通气治疗躁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组(A组)先微量持续泵入丙泊酚0.3~3 mg/(kg·h),脱机前24 h,改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2~1μg/(kg·h),若24 h未脱机成功,泵至脱机前停用。丙泊酚持续泵入组(C组):持续泵入丙泊酚0.3~3 mg/(kg·h),若24 h未脱机成功,泵至脱机前停用。所有患者监测至脱机后60 min,每4小时进行一次镇静评分,调整剂量使患者RASS评分控制在-2~1分。分别记录脱机前24 h(T1)、脱机前12 h(T2)、脱机拔管时(T3)、脱机后30 min(T4)、脱机后60 min(T5),药物对HR、MAP、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ICU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达到ICU患者所需镇静效果,A组较C组循环波动少、拔管所需时间、ICU置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患者谵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浅镇静,镇静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浅镇静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与传统碘化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尹伟利 连佳 +7 位作者 肖时湘 向慧玲 刘莹 钱宝鑫 王涛 李莹 金玉霞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DEB-TACE与c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 目的系统评价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DEB-TACE与c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筛选出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者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术后疾病稳定(SD)率、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1177例患者,519例患者接受DEB-TACE治疗,658例接受cTACE治疗。与cTACE组相比,DEB-TACE组CR率显著增加[相对风险度(RR)=1.42;95%可信区间(95%CI):1.18~1.72,P=0.0002],术后12个月生存率显著增加(RR=1.09;95%CI:1.01~1.17,P=0.03)。两组PR率(RR=1.13;95%CI:0.97~1.30,P=0.12)、SD率(RR=0.82;95%CI:0.64~1.05,P=0.12)、6个月生存率(RR=1.05;95%CI:1.00~1.10,P=0.07)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碘化油TACE相比,载药微球更具疗效优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微球体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曹亭 刘启帆 +3 位作者 施月仙 权月 吕丹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关于运动联合营养...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关于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853例老年人。经Meta分析,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可以逆转衰弱状态[OR=2.46,95%CI(1.33,4.55),P=0.004]、增加手握力[MD=2.10,95%CI(1.53,2.68),P<0.001]、提高步行速度[MD=0.07,95%CI(0.03,0.12),P=0.003]和增加能量摄入[MD=0.40,95%CI(0.26,0.54),P<0.001],但在改善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腿部延伸力、平衡状态及去脂体质量方面未显示明显优势,合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可逆转衰弱状态,改善躯体功能,但在改善营养状态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尚需要开展深入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营养 衰弱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