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徐旭东 金奕 +6 位作者 李淑兰 赵媛 田丽 李芃 于跃 郭曼 毛建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 :调查天津市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急诊科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进行调... 目的 :调查天津市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急诊科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条目总分为(104.95±18.25)分,其中"自然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最高(4.03±0.90)分,死亡恐惧维度均分最低(2.99±0.65)分,其余维度条目均分均高于中间分值3分;护龄及急诊工作年限是预测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较为积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护龄和急诊工作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死亡态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绩效管理助力护理质量提升 被引量:20
2
作者 田丽 郝艳华 +1 位作者 王晓萍 刘鸿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57-1159,共3页
通过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互联互通,构建集质量控制和数据集成于一体的结构化智能平台。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护理质量与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患者满... 通过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互联互通,构建集质量控制和数据集成于一体的结构化智能平台。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护理质量与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信息化 绩效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的持续追踪与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夏欣华 王莹 +6 位作者 田丽 张岚 刘鸿梅 马虹 赵静 孙艳玲 张紫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持续追踪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为ICU护士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月—12月遴选天津市11家医院试行策略有效后,进行全市推广,并连续4年进行追踪与效果评价。结果:项目推广后,2... 目的:持续追踪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为ICU护士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月—12月遴选天津市11家医院试行策略有效后,进行全市推广,并连续4年进行追踪与效果评价。结果:项目推广后,2019年—2022年,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位数持续为0,策略执行合格率与各条目执行率存在波动,2020年、2021年各有1项条目执行率低于目标值,2022年有2项条目执行率低于目标值,其他条目执行率达到目标值。结论: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内容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有效性,推广应用后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 评估 护理质量 患者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护病区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权月 王晓萍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17-18,共2页
2005年我院实施住院患者无家属陪护制度,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达到护理人才与最佳岗位的有机结合,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护士按能力竞争上岗,护士的能力、岗位、责任不同,待遇则不同,从而为... 2005年我院实施住院患者无家属陪护制度,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达到护理人才与最佳岗位的有机结合,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护士按能力竞争上岗,护士的能力、岗位、责任不同,待遇则不同,从而为护理人力资源的梯队建设搭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管理 护理人员 陪护制度 病区 护理人力资源 住院患者 护理工作 护理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护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与考核 被引量:6
5
作者 贾红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13-14,共2页
我院自2005年1月实施无家属陪护制度,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走近患者,主动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全程、安全、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无陪护实施5年来,在... 我院自2005年1月实施无家属陪护制度,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走近患者,主动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全程、安全、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无陪护实施5年来,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管理 陪护制度 绩效考核 病区 护理人员 病情变化 护理服务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系统化管理模式在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74-176,共3页
案例背景: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一项全球性皮肤健康问题,国外研究显示IAD的患病率在5.6%~50%,发病率在3.4%~25%.国内研究显示,住院患者中IAD的发生率为14.0%,同时有5.5%并发压力性损伤、11.3%并... 案例背景: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一项全球性皮肤健康问题,国外研究显示IAD的患病率在5.6%~50%,发病率在3.4%~25%.国内研究显示,住院患者中IAD的发生率为14.0%,同时有5.5%并发压力性损伤、11.3%并发真菌性皮炎,而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IAD发生率高达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皮炎 成人 患者 学科 患病率 问题 研究 发生率 真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伴病区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7期22-24,共3页
我院自2005年1月始在脑系科试行无陪伴病区,截至2005年6月除产科、儿科外的所有病区全部实行了无家属陪伴制度。实施住院患者无陪伴制度以来,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无陪伴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推行了一系列护理改革,探索出了一套现代... 我院自2005年1月始在脑系科试行无陪伴病区,截至2005年6月除产科、儿科外的所有病区全部实行了无家属陪伴制度。实施住院患者无陪伴制度以来,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无陪伴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推行了一系列护理改革,探索出了一套现代护理管理的新模式。及时到位的治疗护理;责任明确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周到的生活护理、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良好的护患沟通,使患者身心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真正体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面的整体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护理管理 病区 护理工作质量 陪伴制度 心理疏导 治疗效果 住院患者 护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敏 吕丹 田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28名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眼部护理临床能力量表(ECCI)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总分... 目的调查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28名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眼部护理临床能力量表(ECCI)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总分为(79.12±7.80)分,其3个维度"眼部护理知识"、"眼部护理态度"和"眼部护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2.80±2.38)分、(30.98±2.69)分和(35.34±5.27)分。学历和ICU工作年限是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中等偏上,但仍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应重视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的培养,建立眼部护理相关指引。对专科学历和ICU工作年限低于6年的ICU护士应重点关注,加强眼部护理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ICU眼部护理临床能力,以减少ICU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眼部护理 临床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无陪护管理模式 优化服务质量 被引量:22
9
作者 田丽 贾红 王晓萍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是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甲”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111张,护士726名,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为0.46:1。2005年1月实施无陪护制度,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满足了患者心...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是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甲”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111张,护士726名,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为0.46:1。2005年1月实施无陪护制度,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满足了患者心理、生理的需要,解决了家属送饭、陪护问题;为医护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走近患者,主动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在实施无陪护制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特别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护制度 管理模式 服务质量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基础护理工作 患者心理 优化 规范护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营养评估方法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萍 宋春华 田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应用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传统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筛选较为适宜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SGA、MNA和传统营养指标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通过分析与单... 目的:应用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传统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筛选较为适宜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SGA、MNA和传统营养指标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通过分析与单项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筛选适合肝癌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结果:应用SGA评价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2.5%,MNA评价营养风险为45.0%。SGA与传统单项营养指标的相关性优于MNA。结论:SGA用于肝癌病人的营养评估较MNA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营养评估 主观全面评价法 微型营养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谵妄非药物性预防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吕丹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谵妄是一种急性的、波动性的精神状态改变,伴有注意力涣散及思维紊乱或意识水平的变化。危重症患者由于受心理、环境、疾病、药物等多因素影响易诱发谵妄,发生率高。谵妄一旦发生,对患者预后及后期认知功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有... 谵妄是一种急性的、波动性的精神状态改变,伴有注意力涣散及思维紊乱或意识水平的变化。危重症患者由于受心理、环境、疾病、药物等多因素影响易诱发谵妄,发生率高。谵妄一旦发生,对患者预后及后期认知功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有效预防谵妄,降低其负面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综述的形式详细阐述了ICU谵妄非药物性预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科学、有效地预防ICU谵妄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预防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随访平台居家衰弱管理方案在老年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权月 张瑞华 +4 位作者 姜虹 张锦锦 程畅 汪子寒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7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评价智随访平台居家衰弱管理方案在老年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人手术衰弱患者居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法构建居家衰弱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以2022年2月—4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2例老... 目的:评价智随访平台居家衰弱管理方案在老年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人手术衰弱患者居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法构建居家衰弱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以2022年2月—4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2月1日至3月15日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2022年3月16日至4月30日的患者为干预组(41例)。对照组根据居家衰弱管理方案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采用智随访平台实施居家衰弱管理方案,干预周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衰弱状态、握力、步速、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衰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握力、步速、身体功能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随访平台居家衰弱管理方案对提高老年术后患者健康行为能力、改善衰弱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随访 老年人 衰弱 居家管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30
13
作者 爨秀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无陪伴病区康复助理的培训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爨秀芳 赵俊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0期77-77,共1页
为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改善休养环境,解决家属送饭、陪伴困难,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我院于2005年6月除儿科、产科外全部实行了无家属陪伴制度,为了保证无陪伴工作的顺利开展,招聘了康复助理与护理人... 为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改善休养环境,解决家属送饭、陪伴困难,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我院于2005年6月除儿科、产科外全部实行了无家属陪伴制度,为了保证无陪伴工作的顺利开展,招聘了康复助理与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现将培训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康复 病区 基础护理工作 休养环境 就医需求 医护人员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曹亭 刘启帆 +3 位作者 施月仙 权月 吕丹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关于运动联合营养...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关于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853例老年人。经Meta分析,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可以逆转衰弱状态[OR=2.46,95%CI(1.33,4.55),P=0.004]、增加手握力[MD=2.10,95%CI(1.53,2.68),P<0.001]、提高步行速度[MD=0.07,95%CI(0.03,0.12),P=0.003]和增加能量摄入[MD=0.40,95%CI(0.26,0.54),P<0.001],但在改善衰弱期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腿部延伸力、平衡状态及去脂体质量方面未显示明显优势,合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可逆转衰弱状态,改善躯体功能,但在改善营养状态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尚需要开展深入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营养 衰弱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