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孙雁
王兵
+3 位作者
高思楠
窦晓婧
孙超
程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40例胆道闭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肛拭子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 d抽取静脉血检测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的差异及变化, 初步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黏膜损伤及修复的一般规律。结果无论在CRE定植组还是无CRE定植组,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在术后24 h均达到峰值, 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12)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43±0.09)mg/mL比(0.22±0.07)mg/m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3±0.11)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2±0.11)mg/m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09)mg/m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6±0.05)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8±0.06)U/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3±0.02)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5±0.05)U/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7±0.01)U/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两组之间术前24 h、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作为肠黏膜损伤的敏感指标, 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术后24 h内达到峰值;随着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 在术后1周左右接近术前水平。有CRE定植的患儿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无CRE定植的患儿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肝保存与功能维护助力肝移植发展
被引量:
8
2
作者
谢炎
蒋文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逐渐取得普遍认可。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趋于成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受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持续改善。然而,器官的供应与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是限制肝移植...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逐渐取得普遍认可。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趋于成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受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持续改善。然而,器官的供应与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是限制肝移植手术开展的重要原因。国内肝移植手术量逐年上升,供肝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边缘供肝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供者器官的选择标准、器官的保存及功能维护技术不断完善。本文将从供肝保存、功能维护两方面,结合二者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评述不同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生存率,促进我国肝移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边缘供肝
静态冷保存
机械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功能维护
基因治疗
干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孙雁
王兵
高思楠
窦晓婧
孙超
程悦
机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外
科
重症监护室
天津市
器官
移植
重点
实验室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科天津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放射
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237142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1JCYBJC01290)
+1 种基金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重点学科专项(TJWJ2023XK012)
感染性疾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235)。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40例胆道闭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肛拭子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 d抽取静脉血检测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的差异及变化, 初步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黏膜损伤及修复的一般规律。结果无论在CRE定植组还是无CRE定植组,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在术后24 h均达到峰值, 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12)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43±0.09)mg/mL比(0.22±0.07)mg/m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3±0.11)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2±0.11)mg/m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09)mg/m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6±0.05)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8±0.06)U/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3±0.02)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5±0.05)U/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7±0.01)U/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两组之间术前24 h、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作为肠黏膜损伤的敏感指标, 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术后24 h内达到峰值;随着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 在术后1周左右接近术前水平。有CRE定植的患儿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无CRE定植的患儿更严重。
关键词
肝移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外科手术
儿童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D-lactic Acid
Diamine Oxidase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Child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肝保存与功能维护助力肝移植发展
被引量:
8
2
作者
谢炎
蒋文涛
机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肝
移植
科
出处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0444)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学科专项(TJWJ2022XK01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JCYBJC01010)。
文摘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逐渐取得普遍认可。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趋于成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受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持续改善。然而,器官的供应与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是限制肝移植手术开展的重要原因。国内肝移植手术量逐年上升,供肝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边缘供肝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供者器官的选择标准、器官的保存及功能维护技术不断完善。本文将从供肝保存、功能维护两方面,结合二者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评述不同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生存率,促进我国肝移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肝移植
边缘供肝
静态冷保存
机械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功能维护
基因治疗
干细胞疗法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rginal liver graft
Static cold storage
Machine perfus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Functional maintenance
Gene therapy
Stem cell therapy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孙雁
王兵
高思楠
窦晓婧
孙超
程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供肝保存与功能维护助力肝移植发展
谢炎
蒋文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