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疗效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岳振忠 张永兰 +4 位作者 张娜 彭鑫 张圣池 林鹏 杜建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用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78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及80例正常成人行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比较两组平均气流率、最长发声时间、声门下压、声门效率和声门阻力。结果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平均... 目的探讨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用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78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及80例正常成人行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比较两组平均气流率、最长发声时间、声门下压、声门效率和声门阻力。结果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平均气流率、最长发声时间、发声效率、声门阻力的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分别为0.25[0.20;0.35]L/s、9.2[6.9;12.5]s、64.2[28.5;155.9]×10^(-6)、68.2[37.6;129.7]cmH_2O/(l/s),声门下压平均为9.0±2.1cmH_2O;术后分别为0.13[0.08;0.21]L/s、15.9[0.8;20.7]s、79.8[32.7;195.8]×10^(-6)、45.6[33.2;126.7]cmH_2O/(L/s)(5.6±1.7cmH_2O);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4[0.11;0.20]L/s、17.3[13.8;23.2]s、82.5[35.1;210.4]×10^(-6)、43.7[32.8;43.1]cmH_2O/(l/s)、5.4±1.3cmH_2O。可见,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平均气流率和声门下压均明显高于术后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最长发声时间和发声效率明显低于术后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声门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后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的平均气流率、声门下压、最长发声时间和发声效率较术前明显改善,可作为患者术后疗效客观、量化评估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 声带息肉 发音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永兰 程岩 +4 位作者 徐开旭 林鹏 岳振忠 张桂敏 彭晓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478例(478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侧、是否伴眩晕及耳鸣、病程、是否伴高血压及糖尿病、听...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478例(478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侧、是否伴眩晕及耳鸣、病程、是否伴高血压及糖尿病、听阈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对其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478例患者中,痊愈95例,显效172例,有效119例,总有效率为80.75%(386/478);年龄≤50岁患者有效率(85.07%,228/268)明显高于>50岁患者(75.24%,158/210)(P<0.05);伴眩晕患者有效率(66.67%,80/120)明显低于不伴眩晕患者(85.47%,306/358)(P<0.05);病程<7天和7~14天内就诊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9.71%,122/136和83.64%,194/232)明显高于病程>14天后就诊患者(63.64%,70/110)(P<0.05),低频下降型和平坦下降型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0.0%,81/90和88.24%,180/204)明显高于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分别为73.53%,75/102和60.98%,50/82)(P<0.05);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有效率(70.83%,85/120)明显低于轻度听力损失(88.37%,76/86)、中度听力损失(83.57%,117/140)和重度听力损失(81.82%,108/136)患者(均P<0.05);不同性别、患耳侧别、是否伴耳鸣、是否伴基础疾病与突发性聋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就诊时间越早、年龄越小、听力损失程度越轻、不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近期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在喉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永兰 林鹏 +2 位作者 杜建群 李姗姗 孙沛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应用于喉乳头状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疑似喉乳头状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电子鼻咽喉镜普通白光模式和NBI模式检查,比较两种模式对病灶的检出率...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应用于喉乳头状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疑似喉乳头状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电子鼻咽喉镜普通白光模式和NBI模式检查,比较两种模式对病灶的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电子鼻咽喉镜NBI模式和普通白光模式对喉乳头状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72例患者共检出98处病灶,其中,电子鼻咽喉镜NBI模式发现98处病灶,而白光模式仅发现70处病灶,检出率为71.43%(70/98)。98处病灶病理确诊为乳头状瘤82处,非乳头状瘤16处;与病理诊断比较,NBI模式对喉乳头状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2%(89/98)、95.12%(78/82)和68.75%(11/16);普通白光模式分别为74.49%(73/98)、79.27%(65/82)和50.00%(8/16),NBI模式诊断喉乳头状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明显高于普通白光模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种模式电子喉镜诊断喉乳头状瘤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子鼻咽喉镜NBI模式可提高喉乳头状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喉乳头状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乳头状瘤 窄带成像 电子鼻咽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不同刺激模式下失匹配负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宝环 李富德 +3 位作者 林鹏 梁瑞敏 陈晨 张静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性聋(presbycusis)患者频率差异及持续时间差异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智听公司SmartEP诱发电位系统,采用被动的Oddball模式对3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26名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 目的观察老年性聋(presbycusis)患者频率差异及持续时间差异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智听公司SmartEP诱发电位系统,采用被动的Oddball模式对3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26名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力正常组)和30名正常青年人(对照组)进行频率差异MMN和持续时间差异MMN检测。结果老年性聋组频率差异MMN潜伏期(202.53±33.75ms)与老年听力正常组(182.48±36.44ms)及对照组(174.23±41.19ms)相比明显延长(P<0.05),而波幅(4.89±1.52μV)与老年听力正常组(5.02±1.63μV)及对照组(5.54±1.58μ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听力正常组频率差异MMN的潜伏期、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聋组持续时间差异MMN潜伏期(243.65±19.40ms)与老年听力正常组(216.47±30.89ms)及对照组(184.68±43.16m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4.39±1.03μV)与对照组(5.32±1.97μV)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听力正常组(4.73±1.78μ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老年性聋组频率差异MMN的潜伏期较持续时间差异MMN潜伏期短(P<0.05),频率差异MMN波幅与持续时间差异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听力正常组频率差异MMN的潜伏期较持续时间差异MMN潜伏期短(P<0.0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频率差异MMN与持续时间差异MMN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聋组频率差异及持续时间差异MMN的潜伏期较老年听力正常组及对照组延长,其波幅较对照组小,提示老年性聋患者听皮层可能发生了可塑性变化;老年性聋组持续时间差异MMN与频率差异MMN相比潜伏期长,提示持续时间差异MMN较频率差异MMN更敏感,能够更早的反映其皮层及皮层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失匹配负波 频率差异失匹配负波 持续时间差异失匹配负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同刺激率ABR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劼 赵媛 +8 位作者 李富德 陈太生 鲁宏华 王巍 陈鱼 梁瑞敏 陈晨 张静平 林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ABR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力评估的价值及其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78耳)OSAHS患者(中度5例、重度34例)和34例(68耳)正常成年人分别进行1...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ABR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力评估的价值及其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78耳)OSAHS患者(中度5例、重度34例)和34例(68耳)正常成年人分别进行11.1、31.1、51.1次∕秒刺激率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比较组间结果,并与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氧饱和度≤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8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Ⅴ潜伏期(5.79±0.22ms)较对照组(5.67±0.24ms)延长;3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Ⅰ潜伏期(1.85±0.18ms)、波Ⅴ潜伏期(5.98±0.19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76±0.16ms、5.82±0.24ms)延长;在5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Ⅰ潜伏期(1.94±0.26ms)、波Ⅴ潜伏期(6.09±0.25ms)较对照组(分别为1.83±0.15ms、5.99±0.24ms)延长。刺激率由11.1次∕秒升高至31.1次∕秒时,OSAHS组波Ⅰ潜伏期延长,ΔⅠ_(31.1-11.1)(0.12±0.17ms)较对照组(0.07±0.11ms)长,刺激率由11.1次∕秒升高至51.1次∕秒时,OSAHS组波Ⅰ潜伏期延长,ΔⅠ51.1-11.1(0.21±0.25ms)较对照组(0.15±0.10ms)长。ΔⅠ_(31.1-11.1)与LSaO2负相关(r=-0.24),与SIT90(r=0.23)、SIT80(r=0.27)正相关;ΔⅠ51.1-11.1与LSaO2(r=-0.33)、MSaO2(r=-0.35)负相关,与SIT90(r=0.37)、SIT80(r=0.29)正相关;以上差异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发现中度及重度OSAHS患者耳蜗及听神经近耳蜗段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刺激率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维嗓音及发声空气动力学分析
6
作者 魏梅 杜建群 +2 位作者 王晓雨 王桂萍 林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应用多维嗓音分析软件分析45例重度OSAHS患者(OSAHS组)与38例正常人(正常组)嗓音基频相关指标、基频微扰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应用多维嗓音分析软件分析45例重度OSAHS患者(OSAHS组)与38例正常人(正常组)嗓音基频相关指标、基频微扰相关指标、振幅微扰相关指标、噪声相关指标、扰动相关指标、次谐波成分指标、嗓音不规则性测量、嗓音中断测量8大声学指标间的差异,并分别检测并比较OSAHS组及正常组的发声空气动力学指标。结果OSAHS组与正常组的基频相关指标、扰动相关指标、次谐波成分指标、嗓音不规则性测量、嗓音中断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基频微扰相关指标、振幅微扰相关指标及噪声相关指标OSAHS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OSAHS组的基频微扰百分比、振幅微扰百分比、噪谐比、嗓音紊乱指数分别为1.611%±0.822%、4.124%(3.497%,5.341%)、0.149(0.141,0.165)、0.076(0.056,0.100);而正常组的基频微扰百分比、振幅微扰百分比、噪谐比、嗓音紊乱指数分别为0.471%±0.220%、2.621%(2.160%,2.969%)、0.131(0.114,0.140)、0.057(0.043,0.060)。基频变化系数、振幅微扰、噪谐比的ROC曲线下面积在相应指标类别中最大,可作为诊断OSAHS患者嗓音异常的重要声学指标,其值分别在1.134%、0.318 dB、0.141时灵敏性和特异性最高。空气动力学指标中平均气流率、声门下压正常组分别为0.17(0.1225,0.220)L/s、6.199±2.421 cm H2O,OSAHS组分别为0.215(0.17,0.26)L/s、7.850±1.867 cm H2O,正常组明显小于患者组(P<0.05)。正常组声门阻力、发声效率分别为40.1(29.975,61.345)cmH 2 O·L^-1·s^-1、666.895(537.485,842.058)ppm,OSAHS组分别为29.72(18.528,36.1025)cm H2O·L^-1·s^-1、359.96(247.575,531.035)ppm,正常组大于OSAHS组(P<0.05),声门下压为6.005 cm H2O时是检测OSAHS患者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空气动力学指标。结论OSAHS患者声门闭合欠佳,声带振动不规律,嗓音声学分析及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可对OSAHS患者的发声功能进行客观评估,是检测OSAHS患者嗓音状况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维嗓音分析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