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维莫德治疗掌跖脓疱病:一项天津地区多中心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帅 王光平 +9 位作者 王红梅 李燕 曾三武 闫慧敏 齐放 宋静娜 王斯尧 张池金 张秉新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PP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PPPASI评分与DLQI评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38.1%。疗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轻微,1例患者出现皮肤肥厚、干燥、脱屑。随访4周,痊愈、显效及有效患者皮损均未复发。结论:本维莫德有望成为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一种有效选择,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维莫德 掌跖脓疱病 银屑病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布昔替尼治疗度普利尤单抗控制不佳的重度特应性皮炎1例
2
作者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7-749,共3页
1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全身皮肤红斑及瘙痒32年,于2022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以四肢关节屈侧为著,疑诊为湿疹,予口服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红斑变淡,瘙痒减轻,停药后病情反复。后常年... 1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全身皮肤红斑及瘙痒32年,于2022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以四肢关节屈侧为著,疑诊为湿疹,予口服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红斑变淡,瘙痒减轻,停药后病情反复。后常年在多家医院用中药及西药(具体不详)口服及外用治疗,曾口服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A,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减轻,停药后病情反复。2021年10月前因去南方出差病情加重,全身皮肤红斑面积增大,累及全身大部分皮肤,瘙痒加重。既往哮喘病史22年,否认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阿布昔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白介素-22及C反应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段继惠 穆红 +2 位作者 唐志琴 张国珺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的水平。结果:①银屑病组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化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活化后,银屑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银屑病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银屑病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白介素22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被引量:3
4
作者 曾三武 刘洋 +1 位作者 张丽芬 张林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糜烂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10 2例宫颈糜烂患者中 ,HSV- 1和 HSV- 2阳性率分别是 4 .9%和 30 .4 % ,正常对照组中 ,HSV- 1和 H...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糜烂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10 2例宫颈糜烂患者中 ,HSV- 1和 HSV- 2阳性率分别是 4 .9%和 30 .4 % ,正常对照组中 ,HSV- 1和 HSV- 2阳性率分别为 2 .7%和 12 .0 %。结论 :HSV感染与宫颈糜烂关系密切 ,且以 HSV- 2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宫颈糜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永久性秃发1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文国 吴学清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应用毛发移植术对146例永久性秃发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3个月生长出新发,移植毛发成活率大于90%,原秃发区头发密度得到较大改观,患者较为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毛发移植术 秃发 治疗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并发类风湿关节炎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索丹凤 曾三武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9-450,共2页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因周身泛发暗红色斑块,伴瘙痒1年半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半前胸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红色圆形或类圆形斑块,边界清楚,伴有剧烈瘙痒,躯干及四肢逐渐出现类似皮损,患者间断出现口腔溃疡,无发热,周身无水疱及脓疱,无...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因周身泛发暗红色斑块,伴瘙痒1年半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半前胸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红色圆形或类圆形斑块,边界清楚,伴有剧烈瘙痒,躯干及四肢逐渐出现类似皮损,患者间断出现口腔溃疡,无发热,周身无水疱及脓疱,无糜烂及渗出,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扁平苔藓”,予口服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欠佳。周身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斑块面积逐渐扩大,部分皮损融合成片状,局部肥厚,瘙痒剧烈。为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5月1日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扁平苔藓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乳头呈湿疹样改变的早期梅毒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文国 纪黎明 齐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07-607,共1页
患者女,29岁,未婚。因双侧乳头和乳晕糜烂、渗出、结痂1个月,于2007年8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双侧乳头出现皲裂,伴轻度疼痛,继而有渗出,为较清亮的黏液,表面结痂,偶有轻度瘙痒。曾在某皮肤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 患者女,29岁,未婚。因双侧乳头和乳晕糜烂、渗出、结痂1个月,于2007年8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双侧乳头出现皲裂,伴轻度疼痛,继而有渗出,为较清亮的黏液,表面结痂,偶有轻度瘙痒。曾在某皮肤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抗过敏、抗炎等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否认有性行为,否认外生殖器部位及口腔内有溃疡或肿物史。起病以来,患者无发热,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平素月经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早期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表皮移植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文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2-403,共2页
关键词 白癜风 表皮移植 自体 紫外线 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万新 曾三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0-2656,共7页
银屑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是以角质细胞过度增殖、炎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新生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有1%~2%的发病率。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个体基因、组织细胞、细胞因子、生物学信号... 银屑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是以角质细胞过度增殖、炎性细胞浸润、真皮血管新生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有1%~2%的发病率。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个体基因、组织细胞、细胞因子、生物学信号通路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众多因素中,以银屑病相关生物信号通路的研究为主,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在银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整理中药单体对于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梳理中药在银屑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中药 银屑病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