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综合性医院524株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文杰 陶家驹 +1 位作者 张宾 刘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常见菌株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用VITEK全自动细菌分离仪分离鉴定细菌并应用WHONET -4软件对临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进... 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常见菌株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用VITEK全自动细菌分离仪分离鉴定细菌并应用WHONET -4软件对临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菌株位居前 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检测它们对 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球菌除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有所上升 ( 9 1% )外 ,未见有其他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株出现。革兰氏阴性杆菌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 )仍对泰能、头孢他啶、丁胺卡那最为敏感。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 5 0 0 %以上。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直线上升 ,已达 6 3 9%。结论 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文杰 陶家驹 +5 位作者 宋秀玲 刘军 蒋萍 张彬 王世俞 陈锦艳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临床痰液分离的致病菌耐药趋势 ,探讨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按 1998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 ,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对我院从患者痰液分离的 5 0 0株致病菌测定其最低... 目的 :了解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临床痰液分离的致病菌耐药趋势 ,探讨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按 1998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 ,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对我院从患者痰液分离的 5 0 0株致病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 ,检测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等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 结果 :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分离率有所上升。 4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为 86 .0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VRE)检出率为 2 .9% ,中介 2 .9%。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最高 ,达 2 0 % ,大肠埃希菌为 16 %。结论 :大型综合型医院病原菌严重多重耐药问题日趋严重 ,如MRSA、VRE及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日趋增高。故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的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烃受体通过抑制MYC表达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多柔比星敏感性
3
作者 康利春 王会敏 +4 位作者 邓海霞 李文静 曹芳 周春雷 穆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108,共8页
目的:研究芳香烃受体(AH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药物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数据分析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HR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联。利用基因敲低和过表达技术构建AHR表达... 目的:研究芳香烃受体(AH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药物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数据分析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HR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联。利用基因敲低和过表达技术构建AHR表达变化的乳腺癌细胞,采用CCK-8实验、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评估AHR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相关分子机制。此外,利用AHR激动剂6-甲酰基吲哚并[3,2-B]咔唑(FICZ)研究外源性激活AHR对乳腺癌细胞多柔比星(DOX)敏感性的影响。结果:GEPIA数据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AHR呈明显低表达(P<0.05);对155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进行统计分析也显示AHR低表达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0.05)。敲低AHR促进细胞增殖(P<0.05),过表达则能抑制其增殖(P<0.05)并促进其凋亡(P<0.05)。外源激活AHR能增强乳腺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P<0.05)。AHR可与MYC基因启动子结合,抑制MYC表达(P<0.05),从而影响乳腺癌的进展。结论:AHR在乳腺癌中通过调控MYC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外源激活AHR可能成为提高乳腺癌细胞对DOX敏感性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芳香烃受体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 MY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42例临床特征及菌株药物敏感性
4
作者 朱真骙 刘晔华 +3 位作者 王策 于洪志 周春雷 穆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数据。结果10年内共分离出罗尔斯顿菌属80株,其中非重复皮氏罗尔斯顿菌42株(52.5%)。42株皮氏罗尔斯顿菌中,64.3%分离自男性患者;分离自痰、导管、血、咽拭子、引流液标本的菌株分别占38.1%、28.6%、19.0%、4.8%、2.4%;临床来源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病房(ICU)占比最高(52.4%);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先升后降,之后呈小幅波动,各科室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氏罗尔斯顿菌对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米诺环素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率,敏感率为78.3%~90.9%;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唑林则完全(100%)耐药,对氨曲南、黏菌素、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同样具有较高的耐药率(80.0%~97.4%)。对21种抗菌药物在不同年份间的耐药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氏罗尔斯顿菌主要来自ICU,感染人群以成年男性居多,从痰和导管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最多;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应注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加强细菌耐药动态监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实施早期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罗尔斯顿菌 临床特征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文娟 卢成志 唐志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诊断性能用ROC曲线及AUC表示,并根据hs-cTnT、cTnI和CK-MB的阳性率,得出对NSTE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NSTEMI患者hs-cTnT、cTnI及CK-MB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01)。(2)根据ROC曲线分析,hs-cTnT、cTnI和CK-MB的AUC分别为0.908、0.851、0.789,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32~0.985、0.763~0.939、0.695~0.883。(3)hs-cTnT以14p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6.8%。而cTnI诊断临界点为0.08ng/mL时,灵敏度为37.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7.6%。CK-MB以4n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25.9%,特异度为93.4%,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79.2%。结论:hs-cTnT对NSTEMI的早期诊断性能优于cTnI和CK-MB,有利于早期筛选NSTEMI患者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白介素-22及C反应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段继惠 穆红 +2 位作者 唐志琴 张国珺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的水平。结果:①银屑病组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化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活化后,银屑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银屑病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银屑病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白介素22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在人肝癌细胞的表达及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5
7
作者 穆红 王玉亮 刘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759,共2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wt-p53)对人源性肝癌细胞系生物学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53-pcDNA3转染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中,用G418筛选细胞;用生物素标记p53的cDNA探针,通过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53-pcDNA3在... 目的: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wt-p53)对人源性肝癌细胞系生物学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53-pcDNA3转染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中,用G418筛选细胞;用生物素标记p53的cDNA探针,通过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53-pcDNA3在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G418筛选出了阳性转染细胞;RNA原位杂交显示HepG2的胞质成棕黄色,证明了p53的表达;FCM检测表明,转染p53-pcDNA3的HepG2细胞,其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指数由转染前的10.03%上升为54.17%。结论:外源性wt-p53可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并诱导其发生凋亡,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P53基因 RNA原位杂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臧大维 黄维惠 刘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3期167-168,17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接受EN支持治疗对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6例接受EN支持治疗和91例普通流质饮食的重症脑卒中病人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入住ICU的时间、死亡病人的生存时间、病人住院费用、血糖水平...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接受EN支持治疗对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6例接受EN支持治疗和91例普通流质饮食的重症脑卒中病人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入住ICU的时间、死亡病人的生存时间、病人住院费用、血糖水平以及血清ALB水平等。结果:EN组在降低并发症,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延长病人生存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维持血糖水平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给予EN支持,能维持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淼 王策 穆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61-2867,共7页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常见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2021年0~14岁儿童肝移植术后病原菌感染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比较三年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变化。结果2019-202...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常见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2021年0~14岁儿童肝移植术后病原菌感染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比较三年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变化。结果2019-2021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病房共送检917例患儿标本,阳性553例,阴性364例,阳性率为60.3%;送检标本4476份,阳性1220份,阳性率27.3%,主要分离自血液(45.1%),腹水(30.4%)以及胆汁分泌物(9.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633株占51.9%,以肠球菌、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21年出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527株占43.2%,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及其他病原菌60株占4.9%。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需定期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细菌感染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技术与临床应用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坚磊 马小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99-403,共5页
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诊断技术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病原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非培养的新型诊断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侧流免疫层析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即时... 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诊断技术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病原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非培养的新型诊断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侧流免疫层析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即时检验,以及基于蛋白质组学质谱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向着更便捷、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但仍需正确对待新型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估诊断试验,关注应用人群,以最佳证据应用于合适人群以达到最佳效果,让病原学诊断新技术的应用真正解决临床诊断问题,最终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诊断技术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基因:基因表达的“多面手”
11
作者 刘涛 王树森 +2 位作者 杨磊 时乔 沈中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5-270,共6页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转录是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转录产物不仅包括编码蛋白的信使RNA,还包括众多类型的非编码RNA。在转录过程中,有些基因位点可生成不止一种RNA分子,其中可能包括编码RNA分子,但更多的是非编码RNA分子,这类可转录生成多种RN...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转录是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转录产物不仅包括编码蛋白的信使RNA,还包括众多类型的非编码RNA。在转录过程中,有些基因位点可生成不止一种RNA分子,其中可能包括编码RNA分子,但更多的是非编码RNA分子,这类可转录生成多种RNA分子的基因位点被命名为超基因。根据转录模式的不同,超基因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本文结合实例,对各型超基因的转录特点及其在细胞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因 非编码RNA 转录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肾脏交感神经术对犬高血压的影响机制及有效性、安全性探讨
12
作者 赵斌 卢成志 张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通过去肾脏交感神经术(RSD)对犬高血压的治疗,探讨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关系,并评估R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8只杂种狗随机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8)两组,干预组为高血压造模组,两组实验动物都接受... 目的:通过去肾脏交感神经术(RSD)对犬高血压的治疗,探讨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关系,并评估R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8只杂种狗随机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8)两组,干预组为高血压造模组,两组实验动物都接受RSD。观察的主要指标是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10周监测血压,同时在术后第2、6、10周监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肌酐(Cr)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来评价R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干预组,造模后MAP增高明显,由(134.4±4.32)mmHg升至(153.8±7.2)mmHg(P<0.001);在行RSD治疗后,MAP在2、4和10周后分别降至(137.6±8.46)mmHg、(132.3±6.20)mmHg和(125.5±2.87)mmHg,同时PRA、AngⅡ、ALD水平都较术前下降(P<0.05),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AS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SD能够产生显著和持久的血压下降作用,能有效降低RAS的活性,并且手术过程没有造成严重肾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去肾脏交感神经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定量PCR与pp65抗原测定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翟文静 魏嘉琳 +6 位作者 赵明峰 王玫 周征 刘萍 穆红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22-1526,共5页
本研究比较巨细胞病毒(CMV)定量PCR检测和CMV-pp65抗原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以8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预处理开始每周对患者EDTA抗凝外周血血标本进行CMV-pp65抗原及CMV定量PCR动态检测... 本研究比较巨细胞病毒(CMV)定量PCR检测和CMV-pp65抗原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以8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预处理开始每周对患者EDTA抗凝外周血血标本进行CMV-pp65抗原及CMV定量PCR动态检测,直至出院,比较观察两者在诊断CMV感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84例移植患者的732份系列血标本中,26例移植后检出CMV定量PCR阳性,检出率30.95%,其中9例为CMV血症,13例为CMV病,检出中位时间为37.1(7-105)天;22例CMVpp65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26.19%,检出中位时间为46.6(10-128)天;所有CMV-pp65抗原检测阳性患者CMV定量PCR均为阳性,4例CMV定量PCR阳性但CMV-pp65抗原检测阴性患者均未发展为CMV病。CMV病多出现于CMV定量PCR中等至高拷贝数或中等至高水平病毒血症(CMV-pp65抗原)病例中。治疗后CMV定量PCR转阴中位时间为17.5(11-28)天,CMV-pp65抗原转阴中位时间为10.0(7-21)天。结论:CMV定量PCR和CMV-pp65抗原检测均能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MV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CMV定量PCR更敏感,CMV-pp65抗原检测更特异,两者同时使用能更有效地提高CMV感染诊断水平,监控其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0b-3p靶定AMPK基因抑制糖饥饿诱导的宫颈癌细胞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彩红 杨磊 +1 位作者 杨澜 穆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究miR-130b-3p对糖饥饿诱导宫颈癌细胞自噬性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宫颈癌细胞分别置于低糖(0.1 mmol/L)和正常糖含量(5 mmol/L)、低糖+DMSO和低糖+雷帕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利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实验、GFP-L... 目的探究miR-130b-3p对糖饥饿诱导宫颈癌细胞自噬性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宫颈癌细胞分别置于低糖(0.1 mmol/L)和正常糖含量(5 mmol/L)、低糖+DMSO和低糖+雷帕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利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实验、GFP-LC3B自噬泡形成检测实验、实时荧光半定量PCR(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依次检测细胞死亡、自噬水平,细胞内miR-130b-3p、腺苷单磷酸激活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mRNA和AMPK蛋白水平;分别转染miR-130b-3p抑制物及AMPK过表达质粒,再利用自噬抑制剂SBI-0206965(SBI)检测miR-130b-3p、ampk对细胞死亡和自噬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130b-3p的靶基因并利用荧光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结果低糖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自噬、miR-130b-3p水平升高,AMPK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死亡率无显著变化(均P>0.05);与低糖+DMSO组相比,低糖+雷帕霉素使得宫颈癌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转染miR-130b-3p抑制物后,低糖条件下宫颈癌细胞自噬水平和自噬性死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过表达AMPK能促进宫颈癌细胞自噬和自噬性死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荧光报告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证实,AMPK是miR-130b-3p的直接靶基因(P<0.05)。结论低糖条件下,miR-130b-3p靶定AMPK基因抑制宫颈癌细胞自噬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0b-3p AMPK 自噬性细胞死亡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