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NaF PET/CT对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俊起 高硕 李彦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68-872,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99m)Tc-MDP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比较,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PET/CT)对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在1周内完成BS和^(18)F-NaFPET/CT检查,分别在患者水平和... 目的:通过与常规^(99m)Tc-MDP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比较,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PET/CT)对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在1周内完成BS和^(18)F-NaFPET/CT检查,分别在患者水平和病变水平对BS和^(18)F-NaF PET/CT的诊断结果按照五点等级评分,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反映诊断系统的准确性。骨转移的评价方法包括MRI(34例)、^(18)F-FDGPET/CT(4例)、组织学活检(2例)和临床随访(6例)。结果:按患者水平分析,34例患者中的11例(32.3%)发生骨转移。^(18)F-NaF PET/CT诊断真阳性11例(100%),2例不确定诊断,无假阳性和假阴性。BS诊断真阳性6例(55.0%),5例患者不确定诊断,假阴性3例,假阳性2例。按病变水平分析时,117个病变获得最终诊断,其中转移病变47个,良性病变70个。^(18)F-NaF PET/CT诊断真阳性病变47个,2个病变不能确定(良性)。BS诊断真阳性病变24个(51%),真阴性病变48个,不确定诊断9个,假阳性4个,假阴性2个,其余病变被BS忽略。按患者水平和病变水平分析时^(18)F-NaF PET/CT的ROC分析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78(BS为0.781,P<0.05)和0.986(BS为0.725,P<0.05)。根据^(18)F-NaF PET/CT的结果4例患者(11.7%)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18)F-NaFPET/CT是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有效手段,其诊断准确性优于BS。与BS比较^(18)F-NaF PET/CT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治疗计划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18F—NaF PET/CT 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IQQA评价肝移植供体术前肝体积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黎香 丁恩慈 +3 位作者 沈文 季倩 蒋文涛 龚必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CT手动法、IQQA半自动法、门静脉右支流域法测量右半肝体积与术中移植肝体积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9名供体分别以CT手动法及IQQA半自动法测量全肝体积(以CTV全、IQQAV全表示)及右半肝体积(以CTV、IQQAV表示),用门静... 目的探讨CT手动法、IQQA半自动法、门静脉右支流域法测量右半肝体积与术中移植肝体积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9名供体分别以CT手动法及IQQA半自动法测量全肝体积(以CTV全、IQQAV全表示)及右半肝体积(以CTV、IQQAV表示),用门静脉右支流域法测量右半肝体积(以RPVTV表示),并分别将3种术前右半肝体积测量结果与术中右半肝体积(IOV)对比,计算术前所测3种右半肝质量与受体体质量的比例(GRWR),比较其准确性。结果 IQQAV大于IOV,其与IOV的相关性比CTV与IOV的相关性更好。RPVTV与IOV亦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如IQQAV。CTV及IQQAV的GRWR各有1例小于0.8%。结论与CTV相比,IQQAV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半自动法 肝脏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监测肾功能变化的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俊起 刘颖 齐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68-2470,共3页
目的:通过与24h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研究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对肾功能变化的监测价值。方法:肾功能稳定的22例患者年龄(56±12)岁,血清肌酐(128.43±55.82)μmol/L,在4周内分别进行两次99mTc-DTPA肾动... 目的:通过与24h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研究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对肾功能变化的监测价值。方法:肾功能稳定的22例患者年龄(56±12)岁,血清肌酐(128.43±55.82)μmol/L,在4周内分别进行两次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由肾动态显像法计算出GFR,每次肾动态显像当日测定血清肌酐浓度和24h肌酐清除率。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两次GFR进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评价;对两次24h肌酐清除率进行同样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两次GFR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呈高度线性相关(r=0.99,P<0.01),Bland-Altman分析表明两次GFR测量差值的95%一致性限为(1.13±1.96)×5.74mL,即(-10.12mL,12.38mL),一致性限窄(小于最小平均测定值的1/2),表明两种方法测量GFR参数之间一致性良好;两次24h肌酐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具有中度线性相关关系(r=0.74,P<0.01),Bland-Altman分析的95%一致性界限为(-0.81±1.96)×22.31mL,即(-44.54mL,42.71mL),其一致性限宽(大于最小平均测定值的1/2),表明两次测量肌酐清除率参数一致性较差。结论: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比肌酐清除率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其对肾功能变化的监测优于肌酐清除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试验 代谢清除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在^(18)F-NaF PET/CT评价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俊起 高硕 李彦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95-2698,共4页
目的: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 PET/CT)评价肺癌骨转移中低剂量CT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评价^(18)F-NaF PET/CT在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中发现的118个骨骼病变(恶性47个,良性71个),分析这些病变在低剂量CT... 目的: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 PET/CT)评价肺癌骨转移中低剂量CT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评价^(18)F-NaF PET/CT在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中发现的118个骨骼病变(恶性47个,良性71个),分析这些病变在低剂量CT上的影像表现。结果:47个恶性病变中27个(57%)在低剂量CT上有明确的形态学改变,其中溶骨性病变20个,成骨性病变7个;另外20个恶性病变(43%)在低剂量CT上正常(13个,28%)或非特征性改变(7个,15%)。71个良性病变中67个(94%)在CT上有明确良性特征的表现。结论:^(18)F-NaF PET/CT中的低剂量CT能准确揭示骨转移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溶骨和成骨),同时对多数良性病变能获得肯定诊断,低剂量CT阴性的异常浓集病变是骨转移病变可靠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转移 ^(18)F-NaF PET/CT 低剂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俊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58-3263,共6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新发现的甲状腺癌多数是低危险的乳头状癌,这与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广泛使用有关。但过去十年的证据也表明,晚期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上升。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佳治疗仍存在很多争议...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新发现的甲状腺癌多数是低危险的乳头状癌,这与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广泛使用有关。但过去十年的证据也表明,晚期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上升。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佳治疗仍存在很多争议。目前,临床上主要挑战是避免对低危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过度诊断和治疗,同时及时发现那些需要积极治疗的晚期或高风险患者。近年来,随着新的临床和分子数据的不断出现,新的分期系统、新的预测工具以及新的治疗策略不断发展。本文参照当前的共识和指南建议,对DTC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包括细胞病理和分子检测对手术决策的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危险度分层,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积极监测和手术选择,低危险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手术和颈部淋巴结切除范围,放射性碘的选择性使用和放射性碘难治性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细胞病理 分子检测 甲状腺手术 放射性碘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HL91乏氧显像监测放疗后荷H_(22)肝癌KM小鼠肿瘤再氧合状态 被引量:2
6
作者 田艳 李佳 +2 位作者 丁重阳 付文辉 冯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HL91乏氧显像监测肿瘤再氧合状态情况,同时检测肿瘤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表达,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方法荷H22肝癌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根据放疗后时间1d、3d、5d进行实验。对照组不进行^(60)C... 目的探讨99mTc-HL91乏氧显像监测肿瘤再氧合状态情况,同时检测肿瘤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表达,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方法荷H22肝癌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根据放疗后时间1d、3d、5d进行实验。对照组不进行^(60)Co放疗,实验组接受单次15Gy的^(60)Co放疗。各组小鼠注射99mTc-HL91显像剂2h后进行SPECT平面显像。各组小鼠图像通过ROI技术,计算T/NT比值。图像采集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完整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放射性计数,计算肿瘤微分摄取率(DUR)。之后迅速将肿瘤组织常规制成蜡块,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HIF-1a的表达。最后将DUR、T/NT数值分别与HIF-1a的表达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DUR及T/NT比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HIF-1a阳性细胞数量也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表达。结果显示DUR及T/NT比值分别与HIF-1a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和0.86,P<0.05,双侧)。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与HIF-1a的表达可用于监测肿瘤放疗后的再氧合状态,二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氧合 99mTc-HL91 乏氧 HIF-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