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秋季臭氧浓度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韩素芹 黄岁樑 +2 位作者 边海 解以扬 秦保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3-895,899,共4页
选择天津市秋季典型重污染时期2005年11月2~7日近地面大气O3、NO、NO2、CO、紫外线(UV)强度和温度等观测数据,研究O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前体物、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O3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周期,在13:00... 选择天津市秋季典型重污染时期2005年11月2~7日近地面大气O3、NO、NO2、CO、紫外线(UV)强度和温度等观测数据,研究O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前体物、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O3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周期,在13:00~14:00时浓度最大,夜间变化平缓;O3浓度与NO、NO2、NOX和CO等前体物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温度和UV与O3浓度密切相关,昼间O3与UV呈相同变化趋势,相关系数达0.71,O3浓度变化滞后于UV变化,将O3浓度与前1小时的UV对比分析,相关系数提高到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前体物 光化学污染 紫外线强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素芹 李培彦 +2 位作者 金陶胜 孟冬梅 王雪莲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34-36,56,共4页
为快速确定大气突发污染事故的性质及可能的危险区域范围,天津市建立了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系统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其核心是大气扩散模型。系统由应急基础信息库、大气污染模型库和灾后风险评估3个子系统组成。天津奥运... 为快速确定大气突发污染事故的性质及可能的危险区域范围,天津市建立了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系统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其核心是大气扩散模型。系统由应急基础信息库、大气污染模型库和灾后风险评估3个子系统组成。天津奥运赛事期间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对意外事故导致的大气污染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将模拟预测结果和基础信息叠加制成风险评估专题图,从而为相关部门采取的紧急疏散等应急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事故 突发性 扩散模式 应急系统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颗粒物散射消光特征及化学组分贡献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古金霞 董海燕 +4 位作者 白志鹏 霍光耀 刘爱霞 吴丽萍 解以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研究天津大气颗粒物光学特征及不同化学成分贡献水平,对颗粒物散射系数进行了在线观测,同时对全年1,4,7,10 4个典型月份进行PM2.5采样,并分析其化学成分.观测发现,天津市散射消光系数表现为秋、冬季高,春、夏季低,冬季PM2.5的干散射... 为研究天津大气颗粒物光学特征及不同化学成分贡献水平,对颗粒物散射系数进行了在线观测,同时对全年1,4,7,10 4个典型月份进行PM2.5采样,并分析其化学成分.观测发现,天津市散射消光系数表现为秋、冬季高,春、夏季低,冬季PM2.5的干散射效率最高,为5.18m2/g.当风速大于3m/s时,对污染物的清除扩散作用较为明显,散射系数较低;相对湿度较高时,其对散射系数的增长作用显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细颗粒中有机碳和硫酸盐是影响天津市能见度的主要组分.根据IMPROVE法核算化学组分对散射消光的贡献,得出有机物的贡献最大,为3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系数 PM2.5 相对湿度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天津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气象影响评估分析方法研究
4
作者 蔡子颖 郝囝 +6 位作者 张敏 樊文雁 韩素芹 邱晓滨 唐颖潇 杨旭 姚青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0-1819,共10页
针对现有臭氧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方法缺少边界层指标导致表征能力偏差问题,基于2019~2023年气象和环境观测数据,结合臭氧数值模拟,在实现模式臭氧标记法源追踪和过程速率分析技术嵌入基础上,联合观测数据构建天津臭氧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指数... 针对现有臭氧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方法缺少边界层指标导致表征能力偏差问题,基于2019~2023年气象和环境观测数据,结合臭氧数值模拟,在实现模式臭氧标记法源追踪和过程速率分析技术嵌入基础上,联合观测数据构建天津臭氧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指数(OWI),实现天津臭氧污染气象条件精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基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日降水量、白天紫外辐射、午间紫外辐射、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风向构建OWI指数,可初步实现气象条件对臭氧浓度影响表征,该指数与O_(3)浓度相关系数0.82,可识别82%的臭氧轻度及以上污染.分析白天和夜间边界层高度对前体物扩散、近地面氮氧化物滴定和臭氧垂直交换影响,针对垂直扩散条件较好时,OWI指数表征O_(3)浓度较实况偏高问题,增加白天和夜间边界层高度指标优化OWI指数.通过臭氧数值模拟,实现水平、垂直输送、对流、化学生成、湍流混合和区域输送对臭氧浓度影响计算,联合模拟结果和观测,优化特定条件下OWI指数,如白天垂直输送大于15μg/(m^(3)·h),白天臭氧化学生成量大于20μg/(m^(3)·h),适当调高OWI指数;区域输送过强时,计算周边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标,综合判断气象条件对臭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污染气象条件评估 环境模式 边界层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区县间大气污染相互传输贡献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阳 陈璐 +4 位作者 孟丽红 姚立英 张丽娜 王伟 黄浩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15,127,共5页
灰霾污染是当前天津市面临的首要大气污染问题。应用MM5/CMAQ模型,选取1月和7月作为冬、夏两季典型代表月份,采用源开关法,对天津市各区县之间的PM2.5污染相互传输贡献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间的相互污染影响具有较显著... 灰霾污染是当前天津市面临的首要大气污染问题。应用MM5/CMAQ模型,选取1月和7月作为冬、夏两季典型代表月份,采用源开关法,对天津市各区县之间的PM2.5污染相互传输贡献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间的相互污染影响具有较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分布特点。在冬夏两季的北辰和滨海新区,50%以上污染都来自于本区域贡献。冬季,中心城区和平、河东、河西、南开、河北约30%的污染来自于本区域贡献;夏季,中心城区来自本区域贡献大幅减少,而静海、宁河、津南及东丽等区来自本区域贡献比重较冬季有所增加。总体而言,滨海新区和北辰区主要受本地污染源影响,其他区域受外部源贡献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筛选重点控制区域,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CMAQ PM2.5 区域污染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灰霾评价等级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古金霞 白志鹏 +2 位作者 刘爱霞 梁春恬 吴丽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天津市2003—2007年灰霾日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影响灰霾的5个主要因子(SO2、相对湿度、总云量、PM10和风速)。对相对湿度、总云量和风速3个气象因子的历史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各气象因子的等... 根据天津市2003—2007年灰霾日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影响灰霾的5个主要因子(SO2、相对湿度、总云量、PM10和风速)。对相对湿度、总云量和风速3个气象因子的历史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各气象因子的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灰色聚类法构建了天津市灰霾评价的等级指标体系,灰霾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天津市轻度灰霾和重度灰霾出现天数相对较少,均以中度灰霾为主;轻度灰霾大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重度灰霾主要出现在冬季,春季出现的比例最小;综合评价分析,冬季灰霾污染程度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评价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250m低层大气风廓线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学军 吴丹朱 马富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3-39,共7页
本文用天津250m气象塔的风廓线观测资料,检验了M-O相似理论的近地层风廓线模式。结果认为,在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使用近地层计算得到的L和U_*,M-O相似模式可以较好地推广应用。对稳定层结,用Yokoyama等人提出的U_*一级近似表达式替换常... 本文用天津250m气象塔的风廓线观测资料,检验了M-O相似理论的近地层风廓线模式。结果认为,在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使用近地层计算得到的L和U_*,M-O相似模式可以较好地推广应用。对稳定层结,用Yokoyama等人提出的U_*一级近似表达式替换常通量层公式中的相应量后,U_*和u/z之间的关系在风向随高度没有明显偏转的层次中仍然成立并且至少可推广应用到1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低层 廓线模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农田土壤水分监测预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姚奎元 孟宪钺 刘淑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利用卫星监测的土壤含水量资料,研究了土壤水分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水分自身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建立由多种预测模式组成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与预测系统。该系统的预测准确率在90%以上。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监测 预报模式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敬华 郑卫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天津市教育及经济的协调性,得出了天津市教育与经济基本均衡、教育对天津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结论,针对天津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天津市教育及经济的协调性,得出了天津市教育与经济基本均衡、教育对天津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结论,针对天津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经济 因果检验 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PM_(10),PM_(2.5)和PM_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黄鹤 蔡子颖 +2 位作者 韩素芹 姚青 吴彬贵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7-903,共7页
利用2010年9月1日─11月30日在中国气象局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采集的ρ(PM10),ρ(PM2.5)和ρ(PM1)数据,分析了观测期间可吸入颗粒物的统计特征,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典型天气条件下ρ(PM10),ρ(PM2.5)和ρ(PM1)的日变化特征及... 利用2010年9月1日─11月30日在中国气象局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采集的ρ(PM10),ρ(PM2.5)和ρ(PM1)数据,分析了观测期间可吸入颗粒物的统计特征,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典型天气条件下ρ(PM10),ρ(PM2.5)和ρ(PM1)的日变化特征及与风速、风向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PM10)日均值有超过12的天数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ρ(PM2.5)有63 d超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1997标准限值,超标率高达76.8%;不同天气条件下,ρ(PM10),ρ(PM2.5)和ρ(PM1)日变化特征明显,三者一般在大雾或扬沙浮尘天气条件下出现高值,有降水过程时出现低值;可吸入颗粒物以粗粒子(PM2.5~10)和PM1为主,PM2.5~10,PM1~2.5和PM1主要分布在风速小于3 m/s,风向为225°~280°和70°~110°范围内;风速大于3 m/s时,ρ(PM2.5~10)和ρ(PM1~2.5)有所增加.ρ(PM10),ρ(PM2.5)和ρ(PM1)未出现周末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周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统计特征 日变化 天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71
11
作者 边海 韩素芹 +3 位作者 张裕芬 冯银厂 吴建会 姚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明显,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小粒径颗粒与大粒径颗粒浓度的比值明显增加.能见度与颗粒物中总碳质量浓度变化呈负相关.5042,N03,OC和EC对大气消光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8.7%,6.1%,27.6%和19.2%.表明观测期间颗粒物中5042-,0C对能见度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PM10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冬季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 被引量:42
12
作者 徐虹 肖致美 +6 位作者 孔君 元洁 李鹏 关玉春 邓小文 张裕芬 韩素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9-1246,共8页
基于污染物浓度、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气象参数等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天津市2015年冬季典型重污染过程成因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冬季重污染期间风速0~4.0m/s,相对湿度80%以上,混合层高度仅为清洁天气的1/3~1/2,静稳高湿的大气环境对重... 基于污染物浓度、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气象参数等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天津市2015年冬季典型重污染过程成因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冬季重污染期间风速0~4.0m/s,相对湿度80%以上,混合层高度仅为清洁天气的1/3~1/2,静稳高湿的大气环境对重污染影响较大.重污染过程NO_2/SO_2比值较清洁天气低,NO_3^-/SO_4^(2-)比值大于1,表明重污染期间天津市移动源与固定源并重.重污染PM_(2.5)/PM_(10)比值较清洁天气高,PM_1/PM_(2.5)比值较清洁天气低,可能与重污染过程期间细粒子的吸湿增长以及散煤燃烧排放有关.污染初期NOR大于SOR,随着重污染持续,甶于受制于氨,SOR要高于NOR,需关注气态前体物尤其是SO_2排放.OC与EC浓度高时二者相关性较低,SOC占OC的20%~54%,说明冬季重污染期间散煤燃烧源和二次有机化学反应对冬季重污染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冬季 重污染 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大气中PM10、PM2.5及其碳组分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86
13
作者 吴琳 冯银厂 +2 位作者 戴莉 韩素琴 朱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34-1139,共6页
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期间,分3个时段,设置2个点位,采集了天津市大气环境中PM10和PM2.5样品.用热光反射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碳组分含量,并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市区采样点颗粒物浓度高于郊区,2个采... 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期间,分3个时段,设置2个点位,采集了天津市大气环境中PM10和PM2.5样品.用热光反射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碳组分含量,并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市区采样点颗粒物浓度高于郊区,2个采样点的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一致.5月份PM2.5/PM10比值最小,主要由于土壤风沙尘对PM10的贡献较大.PM10和PM2.5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浓度12月份最高,且变化趋势相同.OC占总碳(TC)比例较高,PM10中OC/TC为0.60-0.83,PM2.5中OC/TC为0.55-0.81.碳组分主要集中在PM2.5中,PM10中约有76%的OC存在于PM2.5中.12月份的SOC浓度最高,与12月份的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81
14
作者 李伟芳 白志鹏 +1 位作者 史建武 刘爱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400,共7页
于2006年8—12月,在天津市中心城区采集细粒子(PM2.5)并测定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的质量浓度,应用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解析PM2.5的来源. 结果表明:ρ(PM2.5)月均值为103.9~217.4 μg/m^3,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 于2006年8—12月,在天津市中心城区采集细粒子(PM2.5)并测定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的质量浓度,应用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解析PM2.5的来源. 结果表明:ρ(PM2.5)月均值为103.9~217.4 μg/m^3,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 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占ρ(PM2.5)的比例为24.7%~46.8%,其中ρ(SO4^2-),ρ(NO3^-),ρ(NH4^+)和ρ(Cl-)之和约占离子总质量浓度的90%. 在夏季,二次粒子质量浓度占ρ(PM2.5)比例最大,这与SO2向SO4^2-,NO2向NO3^-的转化率升高有关. PM2.5中Cl富集主要与燃煤等人为排放有关, 海盐源对Cl^-的贡献不足20%. 天津PM2.5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Si,约占元素总质量浓度的28.4%. 微量元素中以Zn和Pb的含量最高,二者主要来自燃煤和机动车排放. 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污染、化石燃料燃烧、土壤尘和建筑粉尘是天津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3.4%,25.8%,12.3%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无机元素 源解析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城区夏季VOCs来源解析 被引量:57
15
作者 韩萌 卢学强 +5 位作者 冉靓 赵春生 韩素琴 包景岭 邹克华 闫凤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6-80,共5页
对天津市气象铁塔处连续8天的(2010年8月19日-2010年8月26日)VOCs检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采样频次为每日5次,采样时间从7:00至23:00,采样间隔2~3 h,定量检测了103种挥发性有机物。利用美国环保署正交矩阵因子(PMF)模型对天津市中心城区... 对天津市气象铁塔处连续8天的(2010年8月19日-2010年8月26日)VOCs检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采样频次为每日5次,采样时间从7:00至23:00,采样间隔2~3 h,定量检测了103种挥发性有机物。利用美国环保署正交矩阵因子(PMF)模型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解析,共解析出5个可能来源,分别是汽车尾气、汽油挥发、工业排放源、植物排放、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5.09%,26.92%,23.59%,13.60%和10.80%。其中汽油挥发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排放源,分析结果显示的VOCs排放数据受居民上班早晚高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VOCS 源解析 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风对天津市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孟丽红 李英华 +1 位作者 韩素芹 郝天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0-398,共9页
静稳天气下局地环流往往会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起重要作用.根据天津市地处渤海西岸,常年受到海陆风影响的特点,综合气象、环境资料及HYSPLIT模型,针对沿海、市区、城郊、山区等代表性站点,研究了海陆风对天津市ρ(PM_(2.5))和ρ(O_3)的影... 静稳天气下局地环流往往会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起重要作用.根据天津市地处渤海西岸,常年受到海陆风影响的特点,综合气象、环境资料及HYSPLIT模型,针对沿海、市区、城郊、山区等代表性站点,研究了海陆风对天津市ρ(PM_(2.5))和ρ(O_3)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5年天津市海陆风天数为78 d,占全年的22%;海陆风多集中于6—9月,其中,7月海陆风日最多、2月最少.②ρ(PM_(2.5))和ρ(O_3)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春、夏两季ρ(PM_(2.5))山区最高、城郊最低;秋、冬两季ρ(PM_(2.5))市区最高、山区最低.春、秋两季ρ(O_3)沿海最高、市区最低;夏季ρ(O_3)山区最高、沿海最低.③海陆风对ρ(PM_(2.5))有扩散作用,对ρ(O_3)有增加作用.海陆风对沿海ρ(PM_(2.5))扩散作用最为明显,致使冬、秋两季ρ(PM_(2.5))分别下降20. 2%和7. 9%;对城郊ρ(O_3)增加作用最为明显,致使秋、夏两季ρ(O_3)分别升高39. 8%和16. 2%.④个例研究表明,海风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垂直方向最高可达1 000m,受海风影响天津市ρ(PM_(2.5))下降,陆风使得ρ(PM_(2.5))小幅上升,海陆风总体起扩散作用;海陆风使天津市ρ(O_3)日变化出现3个峰值,日均值明显增大,其中,城郊增幅(68. 2%)最大.研究显示,海陆风对天津市ρ(PM_(2.5))有扩散的作用,但会增高ρ(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PM2.5 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模拟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孟丽红 蔡子颖 +2 位作者 李英华 郝囝 王雪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7,共9页
天津市多发生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事件,明确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对PM2.5的综合治理意义深远.利用天津市2014—2017年环境资料和2016年气象资料,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 天津市多发生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事件,明确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对PM2.5的综合治理意义深远.利用天津市2014—2017年环境资料和2016年气象资料,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结果表明:①自2014年以来,天津市ρ(PM2.5)呈逐年下降趋势.②ρ(PM2.5)月变化曲线呈"U"型分布,呈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季节性特征;ρ(PM2.5)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值出现在08:00—09:00,次峰值出现在21:00—翌日00:00.③各季节天津市ρ(PM2.5)空间分布不同,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高值中心分别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静海区、中心城区北部的北辰区、西部的武清区及北部的蓟州区.④WRF-Chem模式模拟的天津市秋冬季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本地源贡献率为56%,外来源输送贡献率为44%,其中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输送为主.2016年12月16—22日天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天津市本地源贡献率为49. 6%,河北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的外来源输送贡献率分别为32. 2%、7. 0%和2. 2%.污染前期,不利气象条件和外来源输送造成天津市ρ(PM2.5)聚集并形成重度污染;污染持续过程中,本地源贡献率逐渐增大并占主导地位.研究显示,近年来天津市ρ(PM2.5)呈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空分布 区域输送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春季气溶胶消光特征和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18
作者 韩素芹 张裕芬 +1 位作者 李英华 李向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根据GRIMM气溶胶粒谱分析仪对粒子数浓度在线观测资料,拟合了天津市春季霾日和非霾日的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结合同期气溶胶样品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利用米散射理论计算分析霾日和非霾日气溶胶消光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辐射传输模式LOWTRAN7中... 根据GRIMM气溶胶粒谱分析仪对粒子数浓度在线观测资料,拟合了天津市春季霾日和非霾日的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结合同期气溶胶样品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利用米散射理论计算分析霾日和非霾日气溶胶消光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辐射传输模式LOWTRAN7中气溶胶光学参量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式模拟霾日和非霾日的地面辐射通量密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非霾日气溶胶消光系数平均为0.253km-1,散射系数平均为0.213km-1.霾日气溶胶消光系数平均为0.767km-1,散射系数平均为0.665km-1.对比模式计算的辐射通量密度与观测值,表明短波辐射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消光系数 散射系数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6
19
作者 古金霞 吴丽萍 +4 位作者 霍光耀 白志鹏 杜世勇 刘爱霞 解以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2008年1、4、7月和10月在天津大气层边界站,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粒子进行了滤膜样品采集,应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K+、Mg2+、Ca2+、SO24-、NO3-和Cl-)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PM2.5中总... 2008年1、4、7月和10月在天津大气层边界站,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粒子进行了滤膜样品采集,应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K+、Mg2+、Ca2+、SO24-、NO3-和Cl-)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PM2.5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为47.3μg/m3,其中,SO24-、NO3-、NH4+和Cl-是最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共计87.3%,表明了天津市细粒子中的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NH4+]/2[SO24-]平均比值接近1.0,显示硫酸氨是细粒子中硫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NO3-/SO24-浓度比的平均值为0.65,反映了燃煤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并通过对PM2.5中8个水溶性离子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城区暴雨沥涝动态仿真模拟系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素芹 夏祥鳌 +1 位作者 黎贞发 解以扬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1期14-22,共9页
天津城区内涝对人民的财产和正常生活、交通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研制了这套天津市暴雨内涝计算机仿真模拟系统 ,在收集城区雨量站实况降水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 36 h预报结果之后 ,通过对降水在地面不同走向的数值模拟 ,客观地反... 天津城区内涝对人民的财产和正常生活、交通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研制了这套天津市暴雨内涝计算机仿真模拟系统 ,在收集城区雨量站实况降水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 36 h预报结果之后 ,通过对降水在地面不同走向的数值模拟 ,客观地反映出每场暴雨过程中城区的积水范围和积水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天津 计算机仿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