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奴隶制时代历史神话化思潮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赵沛霖
-
机构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9-124,共6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中国奴隶制时代曾发生过历史神话化思潮,这一思湖与原始神话中的泛神现象有本质不同,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一种有意识行为,其影响除政治方面之外,还波及至中国神话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神话的基本特征,即神话的家族色彩,并直接诱发了中国神话史上的另一思潮——历史神话化思潮。
-
关键词
历史神话化
神话传说
奴隶制社会
原始神话
中国神话
天命
社会思潮
统治阶级
历史命运
原始时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屈原职业考》质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沛霖
-
机构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4年第9期74-77,共4页
-
文摘
吴郁芳同志在《屈原职业考》(《江汉论坛》1982年第11期)一文中,对于屈原的职业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这种勇于提出新的见解的精神是可佳的。但文中也有一些不够稳妥之处,其中不少问题不仅关系到屈原的生平,而且涉及到对于屈原作品的一些基本看法,需要弄清。一、作者提出屈原为巫祝说的重要理由之一是诗人的“嘉名”和“奇服”。作者认为屈原的“嘉名”“正则”和“
-
关键词
巫祝
宗教祭祀
屈原作品
原始社会
宗教性
祭神
职业
天国
人神
作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康德的“丑的问题”
- 3
-
-
作者
潘道正
李进超
-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6-194,共9页
-
文摘
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一部分("美的分析")开始就指出,跟表象结合着的可以是愉快,也可以是不愉快,但随后却只论述了涉及愉快的感性判断,跟不愉快相关的感性判断则付之阙如,而且《判断力批判》中涉及到丑只用了一小段文字。《判断力批判》中为什么没有"丑的分析"?康德能否做出"纯粹丑的判断"?诸如此类康德的"丑的问题"从上世纪末开始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区分"丑的判断"与"审丑的判断"。按照康德的美学理论,的确不可能做出"纯粹丑的判断",但确可以做出"审丑的判断"。另一方面,在《判断力批判》中,"审丑的判断"同"崇高的判断"具有一致性,因此在有了"崇高的分析"之后,"丑的分析"就失去了必要性。
-
关键词
康德
审丑
崇高
-
Keywords
Kant
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the sublime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