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黑素在视觉发育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宵(综述) 郝瑞(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视黑素是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在光谱中对波长480 nm蓝光敏感,是除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外,哺乳动物的第三类光感受器。视黑素主要位于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树突和胞体,将接收到的视觉信号投射到大脑的非视觉区域。视黑素参与体内昼... 视黑素是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在光谱中对波长480 nm蓝光敏感,是除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外,哺乳动物的第三类光感受器。视黑素主要位于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树突和胞体,将接收到的视觉信号投射到大脑的非视觉区域。视黑素参与体内昼夜节律、调节睡眠、调控褪黑素的释放和警觉性等。在眼部发育中,视黑素在参与瞳孔的对光反射、调节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影响屈光发育和近视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视黑素在抑制近视发展及多巴胺参与视黑素光调节过程的作用目前还尚有争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观察视黑素表达相关的细胞参与视觉发育是否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可为控制近视的进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视黑素与视觉发育的关系、视黑素与昼夜节律的关系以及视黑素参与调节视网膜多巴胺合成3个方面就近些年来对视黑素在视觉发育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黑素 昼夜节律 多巴胺 视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清蛋白阳性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诗巧 郝瑞 张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大脑的复杂功能有赖于其内在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系统的相互作用,而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后视觉系统的发育存在“关键期”,此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影响视觉可塑性。视觉环境的变化... 大脑的复杂功能有赖于其内在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系统的相互作用,而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后视觉系统的发育存在“关键期”,此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影响视觉可塑性。视觉环境的变化会使视皮层之间的神经联系和突触结构发生适应性调整,细胞外基质中的神经周围网在这个过程中被证实发挥重要作用,而其主要包裹的小清蛋白阳性抑制性中间神经元(PV^(+)INs)亦参与了视觉发育关键期可塑性调控。PV^(+)INs为一类表达小清蛋白的中间神经元,存在于大脑各部分。尤其近年来研究发现,特异性调控这类神经元不仅解释了弱视、抑郁症以及自闭症等疾病的潜在治疗机制,还为这些疾病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法。现对PV^(+)INs从起源到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过程中各类调控因素,以及其参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视皮质可塑性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蛋白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视皮层 可塑性 关键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早期圆锥角膜智能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萱(综述) 王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3-1168,共6页
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已被证明在维持角膜的正常结构、检测扩张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青光眼筛查、屈光手术的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目前,圆锥角膜诊断标准不一,早... 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已被证明在维持角膜的正常结构、检测扩张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青光眼筛查、屈光手术的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目前,圆锥角膜诊断标准不一,早期圆锥角膜的发现和诊断更为困难,对眼科医师,尤其是屈光医师的临床诊治提出了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圆锥角膜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基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智能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基于眼反应分析仪诊断早期圆锥角膜、基于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诊断早期圆锥角膜和基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应用人工智能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研究进展等,旨在使临床医师深入了解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提高早期圆锥角膜诊断效率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以期辅助提高早期圆锥角膜的智能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人工智能 圆锥角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像差补偿特性与视觉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新恒(综述) 王雁 张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人眼波前像差是客观视觉质量的一种评价指标。近年来人眼波前像差之间的补偿作用与视觉质量的关系受到关注。各像差之间、角膜像差与眼内像差之间、角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存在相互补偿关系,视觉神经系统会对人眼像差做出补偿。像差... 人眼波前像差是客观视觉质量的一种评价指标。近年来人眼波前像差之间的补偿作用与视觉质量的关系受到关注。各像差之间、角膜像差与眼内像差之间、角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存在相互补偿关系,视觉神经系统会对人眼像差做出补偿。像差补偿特性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不同分析区域下像差补偿特性也不相同。屈光手术及角膜接触镜等视觉矫正方式会改变人眼的像差补偿关系,其导致的像差补偿关系改变可能会对视觉质量产生影响,了解人眼的像差补偿特性与人眼视觉质量的关系非常重要。因此不仅要基于现有像差,还要了解人眼像差的补偿特性对像差进行个性化矫正,以提高矫正后的视觉质量。本文将人眼像差补偿特性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差测量 视觉 波前像差 补偿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阈值下半导体激光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惠靖雯 陈伟 +2 位作者 季中琨 李晋齐 赵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7-600,共4页
激光光凝治疗已经在多种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已成为眼底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微脉冲阈值下半导体激光(subthreshold diode micropulse laser,SDM)是近年来激光治疗中研究较热门的一种,目前SDM在多种视网膜疾病引起的... 激光光凝治疗已经在多种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已成为眼底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微脉冲阈值下半导体激光(subthreshold diode micropulse laser,SDM)是近年来激光治疗中研究较热门的一种,目前SDM在多种视网膜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的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SDM的概念、治疗原理以及其对视网膜组织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就其在多种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阈值下半导体激光 视网膜疾病 激光治疗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线图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爽(综述) 王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角膜屈光手术由于其安全、有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矫正近视、散光等。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角膜屈光手术的精准性要求也随之提高,直接影响患者满意度。列线图作为屈光手术中的设计十分关键,需要手术前结合多个重要预测因素... 角膜屈光手术由于其安全、有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矫正近视、散光等。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角膜屈光手术的精准性要求也随之提高,直接影响患者满意度。列线图作为屈光手术中的设计十分关键,需要手术前结合多个重要预测因素来量化个体风险。不同手术方式需要不同的列线图。本文对角膜表层手术、板层手术、模型算法和患者性别、年龄、预期矫正量、角膜曲率值、术前等效球镜度等可能因素对其预测值产生的影响分别进行阐述。同时,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列线图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和对列线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参考,提高角膜屈光手术的精准性,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角膜屈光手术 精准医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ppa角大小对SMILE手术前后全眼像差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邵婷 王雁 +2 位作者 郝维婷 张佳媚 崔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532,共8页
目的探讨Kappa角大小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前后全眼高阶像差(HOA)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98例98眼,均选取... 目的探讨Kappa角大小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前后全眼高阶像差(HOA)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98例98眼,均选取右眼进行研究。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及柱镜度;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Kappa角大小;采用WaveScan波阵面像差仪测量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全眼像差。比较手术前后UCVA、屈光度及各项HOA;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Kappa角大小与各项HOA之间的关系。根据Kappa角的范围及分布情况,将Kappa角位移距离≥0.20 mm的34眼作为较大Kappa角组,在位移距离<0.20 mm的64眼中随机选取34眼作为较小Kappa角组,比较不同Kappa角组手术前后各项HOA的差异。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UCVA(LogMAR视力)分别为0.06±0.23、-0.03±0.07和-0.05±0.07,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9.330,P<0.001),其中术后1个月及3个月U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眼手术前后球镜度、柱镜度和等效球镜度(SE)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7.811、127.786、1191.266,均P<0.001),其中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球镜度、柱镜度和SE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手术前后总HOA、球差、彗差、第3阶像差(S3)、第4阶像差(S4)、第5阶像差(S5)、第6阶像差(S6)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915、78.231、66.186、64.521、97.161、36.623、28.852,均P<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总HOA、球差、彗差、S3、S4、S5和S6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Kappa角大小与总HOA、彗差、S3均呈正相关(总HOA:r=0.357、0.363,均P<0.001;彗差:r=0.310、0.341,均P<0.01;S3:r=0.343、0.371,均P<0.01)。手术前后不同大小Kappa角组患者总HOA、彗差、S3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3.363、4.277、4.029,均P<0.05),其中术后1个月及3个月,较大Kappa角组总HOA、彗差及S3均大于较小Kappa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较大的Kappa角在SMILE术中可能会引入更多的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角膜手术 激光 角膜波前像差 飞秒激光 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波前像差 KAPPA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前房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耀花 王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1-906,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前房形态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4―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1例59眼,分别于SMILE术...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前房形态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4―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1例59眼,分别于SMILE术前和术后1、3和6个月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前房形态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和水平位前房角度(ACA)等,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各参数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CC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8.625,P<0.001),其中术后1、3和6个月CCT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CCT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达到稳定状态。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PCE)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49,P<0.001),其中术后1、3和6个月顶点处PCE与术前相比,角膜顶点略向后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术前和术后1、3和6个月ACD分别为(3.33±0.25)、(3.31±0.25)、(3.30±0.25)和(3.30±0.25)mm,ACV分别为(217.46±31.55)、(214.71±33.09)、(211.14±33.65)和(210.08±32.19)mm 3,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ACD、ACV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477、12.205,均P<0.001),其中术后1、3和6个月ACD均较术前减小,术后3个月和6个月AC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1、3和6个月ACD与ACV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870、0.893、0.886、0.884,均P<0.001);术前ACD与CCT间呈负相关(r=-0.286,P<0.05)。结论SMILE术后ACD变浅,术后6个月内基本稳定在(3.30±0.25)mm,满足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要求的ACD条件,ACD这种稳定状态对于SMILE术后继发圆锥角膜检测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前房深度 前房容积 前房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耀花 王雁 +1 位作者 窦瑞 危平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角膜高阶像差(HO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1—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就诊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263例263眼的病例资料,均取右眼进行分析。应用可视化角膜...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角膜高阶像差(HO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1—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就诊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263例263眼的病例资料,均取右眼进行分析。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患者的角膜形变参数,包括第1次压平时间(A1T)、第1次压平长度(A1L)、第1次压平速度(A1V)、第2次压平时间(A2T)、第2次压平长度(A2L)、第2次压平速度(A2V)、产生最大压陷的时间(HCT)、最大压陷时的变形幅度(HCDA)、最大压陷时的峰距(HCPD)、最大压陷时的反向曲率半径(HCR)和非接触式眼压(IOPnct)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和6 mm直径范围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和全角膜垂直彗差、水平彗差、y向三叶草像差、x向三叶草像差、初级球差、总均方根(总RMS)、HOAs均方根(HOAs RMS)等HOAs。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近视眼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角膜HOAs间存在相关性;A1L与角膜前表面的初级球差、HOAs RMS,后表面的总RMS、HOAs RMS以及全角膜的HOAs RMS间均呈负相关(均P〈0.05);HCR与角膜前表面、全角膜总RMS均呈负相关(均P〈0.05)。A2V与多种像差均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角膜前表面像差和全角膜像差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弱,角膜后表面像差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强。结论近视眼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角膜HOAs间存在相关性,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主要与角膜后表面像差相关联,其或许有助于我们对早期圆锥角膜或扩张性角膜疾患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特性 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间视觉环境下近视人群瞳孔直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梦迪 王雁 +3 位作者 宋一 张琳 赵新恒 张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间视觉环境下中国近视人群瞳孔直径的分布,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214例428眼,年龄17~45岁,平均(22.62±4.88)岁。根据散光... 目的探讨不同中间视觉环境下中国近视人群瞳孔直径的分布,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214例428眼,年龄17~45岁,平均(22.62±4.88)岁。根据散光值将受试者分为散光值<-1.5 D组372眼和散光值≥-1.5 D组56眼。采用Colvard瞳孔仪测量0.2 lx的低中间视觉下瞳孔直径(LMPS),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6~12 lx的高中间视觉下瞳孔直径(HMPS);比较不同眼别、性别和散光值组瞳孔直径;分析瞳孔直径与可能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球镜度、柱镜度、柱镜轴向、平均角膜曲率(Km)及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Colvard瞳孔仪及Pentacam测量的中间视觉瞳孔直径分别为(6.806±0.776)mm和(3.312±0.540)mm。Colvard测量的男性受试者的瞳孔直径为(6.692±0.754)mm,大于女性的(6.668±0.79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5,P=0.004)。在高中间视觉下,散光值≥-1.5 D组瞳孔直径小于散光值<-1.5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09)。在低中间视觉下,瞳孔直径与年龄、Km均呈弱的负相关(r=-0.213、-0.210,均P<0.001)。在高中间视觉下,瞳孔直径与柱镜度呈弱的正相关(r=0.124,P=0.010),与Km呈弱的负相关(r=-0.142,P=0.00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MPS=0.659×HMPS-0.019×年龄-0.084×Km+8.662;Pentacam测量结果可预测约28%的LMPS,当结果在3.6 mm以下时,可较好地预测≤7 mm的LMPS。结论年龄和角膜曲率是中间视觉瞳孔直径的影响因素,年龄较大、角膜曲率较陡峭的近视患者瞳孔直径相对小。在高中间视觉下,散光对瞳孔直径有影响。Pentacam测量瞳孔结果可一定程度上预测LMPS,但不能代替标准环境下暗瞳仪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 中间视觉 近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水平运动中视神经及视网膜形态改变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郝瑞(综述) 张伟(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视盘及视网膜功能受眼压影响所产生的损伤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眼压的影响外,有研究发现眼球水平运动,即水平内转和外转运动对视盘及周围视网膜组织产生机械性压力和牵拉力,从而对组织产生影响,且这种改变与水平... 视盘及视网膜功能受眼压影响所产生的损伤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眼压的影响外,有研究发现眼球水平运动,即水平内转和外转运动对视盘及周围视网膜组织产生机械性压力和牵拉力,从而对组织产生影响,且这种改变与水平转动的角度、速度以及年龄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眼球水平运动可引起视盘鼻侧和颞侧视盘,以及周围视网膜及脉络膜结构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就目前眼球水平运动对视神经及视网膜形态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运动 视神经 视网膜 视盘 水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