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挖泥船疏浚过程关键传感器的选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冬鹏 方磊 +2 位作者 罗刚 赵春峰 李鹏超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0,95,共4页
针对挖泥船在疏浚过程中所使用的传感器的型号繁杂,性能参差不齐,经常发生传感器数值不准或传感器易损坏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先进的疏浚船舶所用的疏浚关键传感器的原理、故障修复周期、传感器稳定性、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适合疏浚... 针对挖泥船在疏浚过程中所使用的传感器的型号繁杂,性能参差不齐,经常发生传感器数值不准或传感器易损坏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先进的疏浚船舶所用的疏浚关键传感器的原理、故障修复周期、传感器稳定性、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适合疏浚工况的3大主要传感器,即密度计、流量计、管路泥浆压力传感器选型的核心技术指标及主要参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泥船 疏浚过程 维护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吸附/解吸法确定环保疏浚深度方法探讨——以太原汾河示范段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永刚 程瑾 +2 位作者 励彦德 葛高岭 苏召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92-399,共8页
有效疏浚深度是决定疏浚工程造价和治理效果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现行标准规范尚未明确底泥营养盐浓度的标准,对营养盐超标河湖污染底泥的评价和有效疏浚深度确定十分不利。以太原汾河示范段为例,取其代表性柱状样0.3~0.4、0.9~1.0、1.4~... 有效疏浚深度是决定疏浚工程造价和治理效果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现行标准规范尚未明确底泥营养盐浓度的标准,对营养盐超标河湖污染底泥的评价和有效疏浚深度确定十分不利。以太原汾河示范段为例,取其代表性柱状样0.3~0.4、0.9~1.0、1.4~1.6、1.9~2.0 m深度的底泥,分别设计Ⅰ类~劣Ⅴ类氨氮(NH4^+-N)、正磷酸盐(PO4^3-)的模拟水和柱状样实际上覆水,进行氮、磷吸附/解吸试验,并分析不同深度底泥氮、磷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柱状样1.6 m深度以内底泥中NH4^+-N对水体呈释放状态,1.9 m深度底泥对水体中NH4^+-N具一定吸附性;1.6 m深度以内底泥中PO4^3-对水体有释放风险,1.9 m深度底泥对水体中PO4^3-具一定吸附性;1.3 m深度底泥中总氮(TN)、NH4^+-N浓度出现较明显的拐点,1.6 m深度底泥中总磷(TP)浓度出现较明显的拐点。结合底泥对上覆水体影响及底泥中氮、磷浓度垂向变化等因素,确定太原汾河示范段有效疏浚深度为1.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底泥 吸附/解吸 平衡浓度 有效疏浚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疏浚对滇池外海北部重金属及砷污染物去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楚维国 朱文泉 +1 位作者 陈浩 张路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6-77,共2页
滇池外海北部底泥疏浚工程实施后,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底泥疏浚工程对重金属、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对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疏浚区底泥中所有重金属和砷含量均值均低于未疏浚区底泥中含量均值,底泥... 滇池外海北部底泥疏浚工程实施后,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底泥疏浚工程对重金属、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对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疏浚区底泥中所有重金属和砷含量均值均低于未疏浚区底泥中含量均值,底泥疏浚对于重金属及砷污染物的去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疏浚区域的Cd、Cu、Zn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As、Cr、Pd污染程度大都是清洁或轻度污染。除外海北部疏浚区3#采样点是中等污染外,其余疏浚区采样点都是低微污染,而未疏浚区都是中等污染。疏浚区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小于非疏浚区的,外海北部底泥重金属及砷污染潜在风险总体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疏浚 重金属污染物去除 外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棱台透水框架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常留红 杨思宇 +2 位作者 徐斌 张鹏 高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2-486,共5页
基于鱼礁概念,提出一种新型四棱台透水框架结构,并开展系列水槽试验,利用剖面流速仪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测量四棱台透水框架防护区周围流场结构,分析架空率对透水框架周围水流结构的影响,研究四棱台透水框架对防... 基于鱼礁概念,提出一种新型四棱台透水框架结构,并开展系列水槽试验,利用剖面流速仪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测量四棱台透水框架防护区周围流场结构,分析架空率对透水框架周围水流结构的影响,研究四棱台透水框架对防护区周围的水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棱台透水框架防护后水流上下速度分布差异更为明显,框架层流速显著减小,且流速减小幅度随架空率的减小而增大;紊动强度分布出现拐点,拐点位置与架空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紊动强度随架空率的减小而增大;防护区内部近底处存在紊动收敛区域,其紊动强度随架空率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棱台透水框架 水动力特性 减速率 紊动强度 架空率 岸滩防护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化条件下轴流泵叶轮静应力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江永 侯永胜 +1 位作者 杨正军 张桐林 《农业工程》 2018年第7期84-90,共7页
空化特性和应力特性是轴流泵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研究空化条件下的应力特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以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通过顺序流固耦合方法,将该轴流泵内部稳态空化流动的CFD分析结果作为主要力学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未发生空化、... 空化特性和应力特性是轴流泵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研究空化条件下的应力特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以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通过顺序流固耦合方法,将该轴流泵内部稳态空化流动的CFD分析结果作为主要力学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未发生空化、空化初生和空化严重情况下的叶轮应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流泵叶轮最大等效应力均发生在叶片靠近出口边的叶片根部位置;未发生空化和空化初生情况下,应力分布基本一致,最大等效应力值约36 MPa,当空化严重时,高应力区域较前两种情况缩小。取不同截面对叶片内部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空化严重时,压力面区域根部两端存在高应力区域,向叶片中部递减;而吸力面则仅在出口边一侧存在高应力区域。叶片压力面根部交线上应力分布随空化发生、发展分布趋势基本相似,但是吸力面根部交线上分布将由近似直线分布变为抛物线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轮 空化 应力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Vague集的轮机模拟器智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辉 梁世源 +2 位作者 赵辉 申恒龙 贾志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4,共7页
针对现有轮机模拟器评估方法无法客观准确地反映待考核人员实际操作水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操作数据的智能评估方法。基于C-OWA算子赋权法,邀请专家来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根据操作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其客观权重;选择最小鉴别信... 针对现有轮机模拟器评估方法无法客观准确地反映待考核人员实际操作水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操作数据的智能评估方法。基于C-OWA算子赋权法,邀请专家来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根据操作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其客观权重;选择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用来计算组合权重;结合TOPSIS-Vague集方案对某一典型的轮机模拟器评估项目进行排序。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Vague集方法能较好地进行轮机模拟器智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轮机模拟器 智能评估 赋权方法 TOPSIS VAGUE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泥船绞刀挖岩的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田蓝 蔡宗熙 +1 位作者 张凌博 苏召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05-1811,共7页
对挖泥船绞刀挖岩的三维离散单元法数值仿真过程进行了研究,使用离散元软件EDEM通过虚拟休止角试验标定了颗粒及边界的摩擦系数,通过虚拟单轴压缩试验和虚拟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标定了接触模型微观参数,并完成了绞刀挖岩的离散元动态切削... 对挖泥船绞刀挖岩的三维离散单元法数值仿真过程进行了研究,使用离散元软件EDEM通过虚拟休止角试验标定了颗粒及边界的摩擦系数,通过虚拟单轴压缩试验和虚拟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标定了接触模型微观参数,并完成了绞刀挖岩的离散元动态切削仿真。结果显示切削形貌与实际基本相符,扭矩平均值与实验值以及有限元仿真值基本相符,进而验证参数标定的可靠性,对预测绞刀受力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不同于有限元仿真,材料破碎后碎屑颗粒依然保持运动,为进一步研究碎屑的导送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参数标定 挖岩 绞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振动下不同应力条件对岩石强度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尹崧宇 赵大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5-761,共7页
振动有助于碎岩,以往关于振动碎岩机理的研究大多在低频率段展开。为填补超高频率段下振动碎岩机理的空白,采用单轴动静组合加载模式,开展了超声波振动下不同应力条件对岩石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其中超声波振动频率为20kHz,预压范围为100... 振动有助于碎岩,以往关于振动碎岩机理的研究大多在低频率段展开。为填补超高频率段下振动碎岩机理的空白,采用单轴动静组合加载模式,开展了超声波振动下不同应力条件对岩石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其中超声波振动频率为20kHz,预压范围为100~500N。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压小于200N时,岩石内部应力状态无法满足强度准则,岩石强度下降不明显;当预压大于等于200N时,岩石强度随振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存在最优预压力值(400N)使得岩石强度最低。缩短振动频率与岩石固有频率的差值有利于提高超声波振动碎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振动 预压力 数值模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重心评判的轮机模拟器智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申恒龙 赵辉 +1 位作者 曹辉 梁世源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2,20,共7页
针对轮机模拟器操作评估中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线下确定权重方式中主观性强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综合赋权的云理论评估模型。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指标变异性与关联性法(Criteria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 针对轮机模拟器操作评估中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线下确定权重方式中主观性强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综合赋权的云理论评估模型。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指标变异性与关联性法(Criteria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结合博弈论的优化策略融合专家经验与数据信息计算综合权重,并引入云理论分析学员与标准操作的加权偏离度,同时,也可解决评语模棱两可的边缘性问题。以4名学员某次训练为例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并将评价结果通过MATLAB可视化输出。结果表明:该模型更合理地对学员的轮机模拟器操作进行评估,并实现定性评语与定量数值间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机工程 智能评估 轮机模拟器 云重心评判法 主客观综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的挖泥船绞刀导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岩松 蔡宗熙 +1 位作者 张凌博 苏召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8-1434,I0004,共8页
为了研究绞吸式挖泥船水下绞吸砂土的效率问题,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提出了一种研究绞刀绞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并且建立了基于绞刀的流体计算域模型和砂土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利用这两个模型模拟了砂土被挖泥船绞刀切下以... 为了研究绞吸式挖泥船水下绞吸砂土的效率问题,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提出了一种研究绞刀绞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并且建立了基于绞刀的流体计算域模型和砂土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利用这两个模型模拟了砂土被挖泥船绞刀切下以及通过管道排出的完整过程,得到了五臂绞刀和六臂绞刀在不同转动速度和横移速度下的绞刀转动功率和导送效率的变化规律,并与实船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转速恒定时,绞刀转动功率和导送效率随着横移速度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当横移速度恒定时,绞刀转动功率随着转速增大显著上升,而导送效率先上升然后又降低;在不同工况下两种绞刀的转动功率基本相同,但六臂绞刀的导送效率优于五臂绞刀;数值模拟获得的绞刀转动功率和导送效率与实船数据对比误差分别约为15%和25%,验证了本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吸式挖泥船 绞刀 导送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