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其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保 王牟平 +1 位作者 丁向彬 鄢明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作为一种分析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在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在动物疾病诊断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论文系统性地回顾了CLIA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该技术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作为一种分析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在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在动物疾病诊断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论文系统性地回顾了CLIA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该技术的技术演进过程;围绕CLIA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该技术在畜禽养殖生产检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动物健康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畜间炭疽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慎锋 李洁 +2 位作者 刘莹 乔家运 李玉鹏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7期1-2,共2页
炭疽是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是几千年来一直危害人类和动物的一种古老疾病,有作为生物恐怖袭击武器的风险,它的存在大大影响着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就炭疽病的概念、天津市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炭疽... 炭疽是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是几千年来一直危害人类和动物的一种古老疾病,有作为生物恐怖袭击武器的风险,它的存在大大影响着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就炭疽病的概念、天津市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炭疽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存在问题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牛健康问题对奶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张俊星 盛辉 +5 位作者 韩丽云 张海亮 张毅 蔡蓓 马云 王雅春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03-2218,共16页
旨在利用大规模群体数据分析泌乳牛各类健康问题对其繁殖、产奶和淘汰的影响。本研究统计了来自宁夏地区13个牧场2015—2021年的58549头泌乳牛,25类健康性状(包括6类整合性状和19类直接性状),4种繁殖性状,5种产奶性状和淘汰数据。采用SA... 旨在利用大规模群体数据分析泌乳牛各类健康问题对其繁殖、产奶和淘汰的影响。本研究统计了来自宁夏地区13个牧场2015—2021年的58549头泌乳牛,25类健康性状(包括6类整合性状和19类直接性状),4种繁殖性状,5种产奶性状和淘汰数据。采用SAS 9.2的GLM过程分析健康问题对奶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问题对奶牛淘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健康问题的发生使奶牛产犊至产后首次配种间隔延长1.51 d,首末次配种间隔增加13.24 d,空怀天数增加15.42 d和产犊间隔增加14.92 d。直接性状中,子宫内膜炎、肠炎和蹄病对繁殖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大。健康问题发生的频次对奶牛繁殖性能的负面影响显著。相同健康水平下,初产牛的繁殖性能均优于经产牛。初产牛产犊至产后首次配种间隔和空怀天数对健康问题的敏感性高于经产牛。临床乳房炎、早产流产、腹泻和真胃变位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最明显,使305天产奶量减少1225.99~2416.48 kg,高峰产奶量减少6.29~8.52 kg,日乳蛋白量减少0.14~0.22 kg·d^(-1),日乳脂量减少0.16~0.22 kg·d^(-1)。健康问题发生频次和类型同样对奶牛产奶性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经产牛305天产奶量、高峰产奶量、日乳蛋白量和日乳脂量对健康问题的敏感性高于初产牛。各类健康问题均显著增加了泌乳牛的淘汰风险(1.45~17.81倍),蹄底角质裂开使奶牛的淘汰风险增加17.81倍。本研究基于大规模牛群健康记录,发现奶牛各类健康问题均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发生频次和类型数越多影响越显著,初产牛和经产牛生产性能对不同健康问题的敏感性不同。本研究探讨了奶牛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明确了各类健康问题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具体影响程度,为牧场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奶牛抗病选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健康问题 繁殖性能 产奶性能 淘汰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对畜禽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宁 刘燕蓉 +5 位作者 刘正群 梁世岳 郑梓 穆淑琴 闫峻 孙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肠道是畜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发挥免疫作用的重要器官。肠道功能屏障是影响畜禽肠道健康的重要内因。近年来,营养干预逐步成为预防疾病和改善畜禽肠道健康的可持续方法。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生物... 肠道是畜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发挥免疫作用的重要器官。肠道功能屏障是影响畜禽肠道健康的重要内因。近年来,营养干预逐步成为预防疾病和改善畜禽肠道健康的可持续方法。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生物活性。文章就丁香酚改善肠道功能屏障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为阐明丁香酚在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肠道屏障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天津分离株的鉴定及其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志民 李秀丽 +10 位作者 杨春蕾 杨丽景 田向学 王利丽 池晶晶 张莉 孟乐 张万江 祝瑶 张东超 鄢明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其生长曲线、并按照文献方法进行溶血性试验、黏附/侵入试验和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分析该SS2分离株特性。结果显示,TJS75菌株经TSB培养6 h~15 h可达对数生长期,对绵羊血红细胞(RBC)具有崩解效果,可黏附并侵入PK-15细胞(黏附率和侵袭率分别为5.16%和7.90%),且感染TJS75株的BALB/c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迟缓、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和神经症状等,经测定其LD50为2.15×107cfu/mL。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并预测其毒力基因,分析该菌株的遗传特征,结果显示,TJS75菌株基因组全长2368195 bp,GC含量40.88%,含有2299个编码基因,其中有1822、1830和1077个基因分别注释于GO、COG和KEGG数据库,携带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国内分离的SS强毒株98HAH33和05ZYH33的亲缘性较近,毒力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499种毒力相关基因(编码173种毒力相关因子),依据功能分类,这些毒力基因参与SS2的黏附和侵袭、溶血、促进铁转运、自溶酶的合成、降解胶原酶、唾液酸的合成等。本研究首次分离到携带MRP毒力因子的ST25型SS2,为深入开展SS2 TJS75株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分离鉴定 致病力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生季节对天津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丽 赵康 +2 位作者 夏敏 芦娜 马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0-1977,共8页
旨在研究出生季节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筛选天津市2020—2023年5个牧场9 515头奶牛的128 346条DHI测定记录,包括出生日期、胎次、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产奶量等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分... 旨在研究出生季节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筛选天津市2020—2023年5个牧场9 515头奶牛的128 346条DHI测定记录,包括出生日期、胎次、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产奶量等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场、出生年份等效应对泌乳性能的影响;使用wood模型拟合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以出生季节为自变量,以泌乳曲线拟合所得参数计算二级参数:泌乳高峰日、高峰产奶量、泌乳持续力为因变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出生季节对各胎次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胎次、出生季节×胎次互作对泌乳性能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季出生牛只1胎及2胎时日产奶量较其它季节出生牛只高,差异显著(P<0.05);夏季出生牛只不同胎次时平均乳脂率及平均乳蛋白率较其它季节出生牛只高,2胎、3胎及以上时差异显著(P<0.05);冬季出生牛只1胎次时305天产奶量和成年当量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出生牛只(P<0.05),秋季出生牛只2胎次及3胎次时305天产奶量和成年当量显著高于其它季节相应胎次牛只(P<0.05);秋季出牛只不同胎次时泌乳高峰日到来最早,秋季出牛只2胎、3胎及以上牛只高峰奶量最高。天津地区荷斯坦牛出生季节、胎次、出生场及出生季节×胎次互作效应对泌乳性能均有极显著影响;秋季出生牛只2、3胎次时305天产奶量最高、泌乳高峰到来最早、高峰奶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出生季节 胎次 泌乳性能 泌乳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月 战余铭 +3 位作者 孟春颜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35-634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蜂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确定蜂毒素的适宜添加量。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 本试验旨在探究蜂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确定蜂毒素的适宜添加量。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05(低剂量组,A组)、0.10(中剂量组,B组)和0.15 g/kg(高剂量组,C组)的蜂毒素。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22~42日龄和1~42日龄,与CON组相比,B组和C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B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B组和C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B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而V/C值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B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B组和C组空肠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6)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空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空肠闭合蛋白(OCLN)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各试验组空肠OCL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蜂毒素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促进肠道形态发育,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且当蜂毒素添加量为0.10 g/kg时饲喂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挖掘天津猴鸡裸颈性状相关基因
8
作者 吴鹏飞 夏树立 +2 位作者 于海涛 赵向华 王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889,共9页
天津猴鸡是中国珍贵的裸颈鸡遗传资源,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究其裸颈发育相关基因,本研究采集天津猴鸡杂交F_(1)代裸颈鸡和常羽鸡颈部皮肤组织用于转录组测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显示,识别到的10个基因模块中只有蓝绿色... 天津猴鸡是中国珍贵的裸颈鸡遗传资源,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究其裸颈发育相关基因,本研究采集天津猴鸡杂交F_(1)代裸颈鸡和常羽鸡颈部皮肤组织用于转录组测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显示,识别到的10个基因模块中只有蓝绿色(turquoise)和蓝色(blue)基因模块与裸颈表型显著相关,共计583个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富集到脂滴组织、甘油三酯储存负调控以及肌肉收缩等脂肪和肌肉相关生物学过程等条目;KEGG通路分析也富集到多条脂肪代谢相关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和甘油酯代谢等;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ACTN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连通性最高,其次是MYL1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另外,还发现多个密切参与毛囊发育的基因,包括SOX9和PPARGC等。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并完善鸡裸颈的形成和发育奠定基础,同时对天津猴鸡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猴鸡 裸颈性状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9
作者 刘禹彤 马欣怡 +3 位作者 王璐瑶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45-6357,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600只1日龄健康817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600只1日龄健康817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富马酸(FA组)、400 mg/kg肉桂醛(CA组)以及600 mg/kg富马酸+400 mg/kg肉桂醛(FC组)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42日龄,与CON组相比,FA组和CA组肉鸡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FC组FBW和ADG极显著提高(P<0.01),FA组、CA组和FC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1~42日龄,与CON组相比,FA组和CA组ADG显著提高(P<0.05),FC组ADG极显著提高(P<0.01)。2)与CON组相比,CA组和FC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FC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低于CA组(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均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FC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FA组和CA组(P<0.05),血清IgM和GSH含量以及SOD活性显著高于FA组和CA组(P<0.05)。4)21和42日龄时,与CON组相比,CA组和FC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盲肠菌群Chao1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CA组和FC组盲肠菌群ACE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门水平,各试验组肉鸡盲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盲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且FC组盲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A组和FA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单独添加富马酸或肉桂醛及二者联合添加可以提高肉鸡ADG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IgM含量,改善盲肠菌群结构;饲粮单独添加肉桂醛及富马酸与肉桂醛二者联合添加还可以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与单独添加相比,富马酸与肉桂醛联合添加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 肉桂醛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牦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马明杰 陈丽丽 马毅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在牦牛特性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牦牛繁殖、高原适应性以及牦牛其他特性上的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了许多与特性相关的关键基... 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在牦牛特性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牦牛繁殖、高原适应性以及牦牛其他特性上的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了许多与特性相关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例如与牦牛杂交雄性不育相关的关键基因Gfra1、 CD9、 Fas、 cas鄄pase3等主要集中于精原细胞分化、精子发生、细胞凋亡等过程,与牦牛高原适应性相关的基因ARNT、 NFATC2、ATP7A、 DIAPH1等主要参与长链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加工、低氧调控、脂肪酸氧化和脂质分解代谢等过程,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牦牛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转录组测序 杂交不育 高寒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5靶向BCL 2L11调控武安山羊成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婧 盛辉 +5 位作者 张效生 郭晓飞 姚大为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PCR检测了不同月龄武安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BCL 2L11和miRNA-665的表达情况;构建了BCL 2L11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以及miR-665 mimics和对照组,将其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通过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了miR-665与BCL 2L11存在靶向性关系。在山羊成肌细胞转染miR-665 mimic及阴性对照,采用RT-qPCR检测了细胞凋亡标志因子XIAP和Fas表达水平,同时利用EdU试验分析miR-665过表达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CL 2L11在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miR-665和BCL 2L11在9月龄和1月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miR-665在1月龄的表达量高于9月龄,而BCL2L11则相反,两者存在负调控现象;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当转染过表达miR-665 mimic后,显著抑制了BCL 2L11荧光素酶的活性,同时靶基因BCL 2L11的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验证miR-665的功能,转染miR-665 mimic后发现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与Fas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EdU试验分析显示,过表达miR-665后促进了成肌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miR-665作为BCL 2L11的调控元件,能够显著抑制山羊成肌细胞中BCL 2L11的表达水平,当miR-665过表达后,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5 BCL 2L11 肌肉 武安山羊 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FTO基因对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12
作者 姚大为 郭晓飞 +4 位作者 刘玉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张效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过表达载体,并设计合成靶向FTO的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过表达或干扰FTO基因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奶山羊FTO基因的CDS区全长1518 bp,与绵羊(Ovis aries)(NM_001104931.1)、牛(Bos taurus)(NM_001098142.1)和水牛(Bubalus bubalis)(XM_006043050.4)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7%和96%。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过表达FTO能够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F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2,DGAT2)的mRNA水平(P<0.05),显著下调甘油三酯水解相关基因如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干扰FTO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综上,FTO基因在调节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FTO 脂代谢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液稀释液配方对湖羊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玉鹏 林静 《天津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25-31,共7页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精液稀释液配方对湖羊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柠檬酸钠、卵黄、葡萄糖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等试剂配制成4种精液稀释液与一种成品精液稀释液(对照,CK)对湖羊精液原液进行稀释、保存,研究不同配方精液稀释液...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精液稀释液配方对湖羊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柠檬酸钠、卵黄、葡萄糖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等试剂配制成4种精液稀释液与一种成品精液稀释液(对照,CK)对湖羊精液原液进行稀释、保存,研究不同配方精液稀释液和不同保存条件对湖羊精子品质、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湖羊精液原液用成品精液稀释液稀释56倍时,即精子密度约0.4亿个·mL^(-1)时,湖羊精子活力达到最高值92.30%。湖羊精液在4℃低温条件下保存72 h后,配方2与成品精液稀释液处理的湖羊精子活力分别为71.08%和71.12%,精子顶体完整率分别为80.39%和78.87%,质膜完整率分别为60.72%和61.28%,两个配方稀释液处理的湖羊精子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湖羊精液稀释液中添加卵黄(配方2)与未添加卵黄(配方4)的稀释液比较,添加卵黄的稀释液(配方2)能显著提高湖羊精子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的活力(P<0.01)。本文筛选出的配方2稀释液保存湖羊精液效果最好,可替代成品精液稀释液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精子 低温保存 稀释液 精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阶段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妍岩 张羽欣 +7 位作者 陆瑞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姚大为 阮维斌 张效生 郭晓飞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4-1493,共10页
在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以及受精卵的发育都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发育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其保卫细胞-颗粒细胞是如何对卵母细胞发育产生作用的还有待深入探索。在雌性哺乳动物中,早期卵巢颗粒细... 在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以及受精卵的发育都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发育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其保卫细胞-颗粒细胞是如何对卵母细胞发育产生作用的还有待深入探索。在雌性哺乳动物中,早期卵巢颗粒细胞是由卵巢网和卵巢表皮细胞发育而来的;此后的前体颗粒细胞阶段就围绕于卵母细胞周围,通过间隙连接方式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进行信息交流,并依赖繁殖激素(如AMH、FSH、LH)调节作用进而对卵母细胞成熟进行调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物卵巢颗粒细胞的来源、颗粒细胞在卵泡各发育阶段的分化及其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功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卵巢颗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帮助,并为体外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体系提供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颗粒细胞 卵母细胞 哺乳动物 增殖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竹粉纤维组分降解复合酶筛选及工艺优化
15
作者 韩倩男 李宁 +6 位作者 郑梓 谢春艳 刘正群 闫峻 刘静波 穆淑琴 孙超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3-487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适用于蒸汽爆破竹粉的复合酶,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蒸汽爆破竹粉还原性糖含量并降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试验首先从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 本试验旨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适用于蒸汽爆破竹粉的复合酶,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蒸汽爆破竹粉还原性糖含量并降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试验首先从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6种单酶中选出酶解蒸汽爆破竹粉后还原性糖含量较高的3种,并对这3种酶进行添加量的筛选,确定各酶适宜添加量。然后以还原性糖含量、纤维素降解率和半纤维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加权法计算出酶解效果,以3种单酶的不同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9(3~4)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复合酶的适宜添加量。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的酶解条件(时间、料水比、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3种单酶酶解蒸汽爆破竹粉后还原性糖含量均提高了90%以上,酶解效果较好。2)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复合酶适宜添加量为纤维素酶2.5%,β-葡萄糖苷酶2.0%,木聚糖酶1.2%,且3种酶的作用效果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3)复合酶在酶解时间74 h、料水比1∶5 g/mL、温度46℃时,酶解效果最好,此时纤维素降解率为12.61%,半纤维素降解率为26.04%,还原性糖含量为176.41 mg/g,酶解效果为57.830 7,优化后酶解效果较优化前提高了20.96%。综上所述,本试验优化后的复合酶可以降低蒸汽爆破竹粉纤维组分含量,并提高还原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竹粉 复合酶 正交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尾脂沉积关键基因筛选及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
16
作者 张羽欣 张龙 +5 位作者 郭妍岩 石笑迪 李博禹 阮维斌 姚大为 张效生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8,共9页
为筛选不同尾型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RNAs、miRNAs和lncRNAs,构建参与调控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重要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随机选取2岁(24月龄)杜泊羊和天津大尾羊各3只,取尾部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全转录组测序... 为筛选不同尾型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RNAs、miRNAs和lncRNAs,构建参与调控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重要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随机选取2岁(24月龄)杜泊羊和天津大尾羊各3只,取尾部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全转录组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差异表达的RNAs,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从调控脂质沉积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调控网络和靶向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面积显著大于杜泊羊尾部脂肪细胞;杜泊羊和天津大尾羊尾部脂肪组织存在差异表达的mRNAs共有1156个(403个上调表达,753个下调表达),差异表达的miRNAs共有72个(其中46个上调表达,26个下调表达),差异表达的lncRNAs共392个(142个上调表达,250个下调表达);同时,差异表达lncRNAs预测到靶基因216个,这些靶基因参与四氢叶酸代谢过程、GAIT复合体、辅酶分解代谢过程等与脂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以及甘油酯代谢、生物素代谢、脂肪消化和吸收及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信号通路;通过预测差异表达的mRNAs和lncRNAs与miRNAs的靶向关系,成功构建一个与绵羊尾脂沉积密切相关的ceRNA网络,其中24个lncRNAs和6个miRNAs被预测可以调控PROX1、LPL及LRP1B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综上,PROX1、LPL和LRP1B在绵羊尾脂沉积中发挥关键作用,预测到MSTRG.9916.7等4个lncRNAs通过PROX1正向调节脂肪代谢,MSTRG.7563.1和MSTRG.4729.1通过LPL正向调节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天津大尾羊 尾脂 RNA-SEQ ce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免疫应激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陆瑞 盛辉 +5 位作者 郭妍岩 张羽欣 姚大为 郭晓飞 阮维斌 张效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6-958,共13页
近年来,脂多糖(LPS)引发的免疫应激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中潜在的威胁。LPS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内毒素,具有多种免疫活性,在免疫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LPS能够快速激活动物的免疫系统,引发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 近年来,脂多糖(LPS)引发的免疫应激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中潜在的威胁。LPS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内毒素,具有多种免疫活性,在免疫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LPS能够快速激活动物的免疫系统,引发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分泌。适度的LPS刺激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帮助其有效对抗感染和外界压力。然而,过量或长期的LPS暴露则可能导致动物的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起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目前,LPS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立与免疫应激相关的动物模型,深入理解LPS对于不同动物免疫应激的影响对畜牧业的生产至关重要,也是兽医领域开发兽药的关键。笔者对LPS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动物经历LPS免疫应激的共性和差异、缓解LPS免疫应激的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LPS免疫应激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研究动物LPS免疫应激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LPS的研究和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免疫应激 免疫调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的生物处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田贺 原雪峰 +3 位作者 孙超 闫峻 郑拉第 郑梓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提高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效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发酵和酶解,可有效降低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而提升其营养价值及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此外,生物处理后的豆粕还能替代部分鱼粉,以降低养殖成本。综上,本文综述了豆粕的生物处理... 为提高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效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发酵和酶解,可有效降低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而提升其营养价值及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此外,生物处理后的豆粕还能替代部分鱼粉,以降低养殖成本。综上,本文综述了豆粕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指出了生物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饲料厂和养殖场的原料选择提供更多的应用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酶解豆粕 菌酶联用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芦苇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竹文 刘正群 +3 位作者 李泽青 李宁 穆淑琴 闫峻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50-54,共5页
为探索天津地区芦苇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为芦苇饲料化利用奠定基础,试验采集天津主要芦苇产地不同生长时期的芦苇,并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展叶期到枯叶期,天津各地芦苇的粗蛋白质(CP)、粗灰分、钙(Ca)和磷(P)含量呈下... 为探索天津地区芦苇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为芦苇饲料化利用奠定基础,试验采集天津主要芦苇产地不同生长时期的芦苇,并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展叶期到枯叶期,天津各地芦苇的粗蛋白质(CP)、粗灰分、钙(Ca)和磷(P)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呈降低—升高的趋势;总能(GE)和粗脂肪(EE)含量呈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抽穗期芦苇的DM含量、CP含量、NDF含量、Ca含量和P含量与生长后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EE含量和GE含量与开花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达到最高水平。综合芦苇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等因素分析,抽穗期芦苇饲料化开发利用的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天津湿地 生长时期 常规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炎症反应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伊婷 乔家运 +1 位作者 李玉鹏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68-267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肠道形态、血清炎症因子、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每组10只。植物乳杆菌组小鼠每日灌胃浓度为1×10^(9)...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肠道形态、血清炎症因子、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每组10只。植物乳杆菌组小鼠每日灌胃浓度为1×10^(9)CFU/mL的植物乳杆菌悬液,灌胃量为0.2 mL/只,对照组小鼠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灌胃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增重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小鼠空肠绒隐比显著上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盲肠内容物总SCFAs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有益菌相对丰度上升,同时潜在的致病菌相对丰度下降。综上所述,灌胃植物乳杆菌能够改善小鼠肠道形态,提高小肠吸收能力,提高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有利于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小鼠 肠道菌群 肠道形态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