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参数表征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献 陈志鑫 +3 位作者 沙琳 杨庆新 李阳 韩大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9-1581,共13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多方面差异,导致不同地面发射端与车辆接收端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汽车充电效率低下、严重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判别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的方法。利用车辆端回路失谐因子ξ...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多方面差异,导致不同地面发射端与车辆接收端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汽车充电效率低下、严重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判别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的方法。利用车辆端回路失谐因子ξ、互操作性特征阻抗δ、地面端阻抗实部Re(ZGA)表征不同补偿网络及耦合线圈的参数变化对系统互操作性的影响,通过判断系统是否满足三参数的判别条件,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互操作性进行评价,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该方法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互联互通 互操作性 三参数表征 线圈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共享磁通多耦合模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献 韩大稳 +2 位作者 沙琳 杨庆新 王奉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359-5368,共10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发射侧和接收侧偏移时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降低的问题,该文从共享磁通的角度提出了基于LCC拓扑的反极性同心式补偿电感集成方法,并提出了两种集成结构。建立了基于多耦合工作模式和线圈品质因数的反极性同心式无...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发射侧和接收侧偏移时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降低的问题,该文从共享磁通的角度提出了基于LCC拓扑的反极性同心式补偿电感集成方法,并提出了两种集成结构。建立了基于多耦合工作模式和线圈品质因数的反极性同心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数学模型,从数学模型上验证了集成式结构的抗偏移能力,仿真结果显示集成式结构在正对和偏移情况下,其磁通密度均优于非集成式结构。搭建了补偿电感集成式结构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补偿电感集成式结构在一定的偏移范围内能保持稳定的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在相同输入电压和传输距离下比非集成式结构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大的传输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磁通 多耦合模式 集成线圈 抗偏移 无线电能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新型磁集成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圣伟 王博 孙醒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38-3549,共12页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降低高频工作下的磁心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整体效率,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磁集成电感结构,采用分段绕组优化设计,通过计算磁心气隙以及各磁柱绕线匝数等参数,将两个分立的电感集成在一个EE型磁心...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降低高频工作下的磁心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整体效率,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磁集成电感结构,采用分段绕组优化设计,通过计算磁心气隙以及各磁柱绕线匝数等参数,将两个分立的电感集成在一个EE型磁心上。使磁元件体积和重量分别减小了48.2%和46.7%。与现有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方案相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磁心的饱和度,使磁心上的磁通分布更加均匀,减小电感磁心损耗,提高系统效率。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样机验证该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磁集成电感 回转器–电容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海潮 张献 +3 位作者 杨庆新 沙琳 王奉献 朱子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006-9021,共16页
近几年,空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迅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自由度高、不受方向和空间约束的优点。并且该技术可对多个动态设备同时进行供电,是未来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文中分析并总结全向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 近几年,空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迅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自由度高、不受方向和空间约束的优点。并且该技术可对多个动态设备同时进行供电,是未来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文中分析并总结全向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对该技术的实际研究成果按照应用场景进行分类综述与成果归纳,指出该技术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指出其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无线电能传输 高自由度 电磁耦合机构 电磁安全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调节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提升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志鑫 张献 +3 位作者 沙琳 杨庆新 孙于 刘立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7-1247,共11页
随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如何实现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地面端与车辆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制约无线充电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的关键性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定义归一化角频率和电路类品质因数Q、Qf表征系统频率与系统固有参数特... 随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如何实现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地面端与车辆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制约无线充电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的关键性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定义归一化角频率和电路类品质因数Q、Qf表征系统频率与系统固有参数特性,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模型的简化方法,并对系统频率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基于频率调节提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的方法;最后搭建大功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实验平台,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通过频率调节提升互操作性的正确性。该文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互联互通 互操作性 频率调节 归一化角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差调控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结构电磁力的平抑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奉献 张献 +3 位作者 杨庆新 沙琳 任年振 付志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运行在高频电磁场环境下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受到电磁力的作用,长期作用将导致磁屏蔽结构损坏、线圈变形、绝缘破坏等问题。该文为削弱结构电磁力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的影响,首先从频域角度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所受结构... 运行在高频电磁场环境下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受到电磁力的作用,长期作用将导致磁屏蔽结构损坏、线圈变形、绝缘破坏等问题。该文为削弱结构电磁力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的影响,首先从频域角度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所受结构电磁力特性,确定结构电磁力作用特性与流经耦合线圈的电流相位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相差调控的结构电磁力平抑方法,利用双线并行型耦合结构,通过调节串接在某发射线圈支路的可调支路电感量,实现对流经耦合线圈的电流相位的调控;最后实现耦合机构宏观受力表现的削弱,同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平抑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磁力 相差调控 平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边界条件的无线充电纳米晶薄层屏蔽磁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子旭 张献 +2 位作者 杨庆新 沙琳 刘立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6083-6092,共10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的纳米晶薄层屏蔽结构在大幅度降低耦合机构的体积与质量的同时,也为复合屏蔽的仿真计算增加了难度。该文为减小纳米晶薄层屏蔽周围磁场计算时间,结合过渡边界条件(TBC)计算方法,分析具有高磁导率的纳米晶薄层屏...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的纳米晶薄层屏蔽结构在大幅度降低耦合机构的体积与质量的同时,也为复合屏蔽的仿真计算增加了难度。该文为减小纳米晶薄层屏蔽周围磁场计算时间,结合过渡边界条件(TBC)计算方法,分析具有高磁导率的纳米晶薄层屏蔽内磁场分布,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纳米晶薄层屏蔽复合系统提出了无线充电薄层TBC计算模型。分别搭建无线充电系统的一般计算模型与TBC计算模型,根据趋肤深度调整计算单元,得出精确划分情况下,TBC模型与一般模型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相吻合,TBC模型计算时间最多可减小为一般模型的41.7%,大幅度加快无线充电复合屏蔽模型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薄层屏蔽 过渡边界条件 磁屏蔽 各向异性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宽输入范围的单电感三端口变换器
8
作者 高圣伟 王昭 孙醒涛 《太阳能学报》 2025年第8期299-308,共10页
针对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单电感非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并通过控制策略可实现3个端口之间的能量流动和功率分配。该文提出的变换器是基于四开关Buck-Boost(FSBB)变换器通过直接构造法和多输入端口构... 针对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单电感非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并通过控制策略可实现3个端口之间的能量流动和功率分配。该文提出的变换器是基于四开关Buck-Boost(FSBB)变换器通过直接构造法和多输入端口构造法结合得到的,光伏组件端口和储能端口串联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分时策略的限制,可进一步拓宽变换器的运行范围,同时由于结构特性还可使得三端口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得到简化。最后,对提出的拓扑设计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变换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在真实的光伏组件中运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Buck-Boost变换器 能量管理 三端口变换器 单电感 宽输入范围 串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