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EEMDAN和IMSA的混合模型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利进 吴昊天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0,86,共12页
水质预测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水质序列呈现出较强的随机性、不平稳性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地表水质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新型水质预测混合模型。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将原始水质序列分解,然后利用... 水质预测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水质序列呈现出较强的随机性、不平稳性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地表水质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新型水质预测混合模型。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将原始水质序列分解,然后利用模糊散布熵(FuzzDE)将分量划分为高、中、低3种复杂度成分,其次分别利用改进螳螂算法(IMSA)优化后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LSSVR)、极限学习机(ELM)对高、中、低3种复杂度成分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组合重构,最后建立BiLSTM误差校正模型对误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利用沅江支流酉水两个断面的溶解氧浓度及湘江流域一个断面的pH值进行仿真验证,R 2可达90%以上,结果表明混合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优于其他对比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CEEMDAN分解 模糊散布熵 螳螂算法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宽输入范围的单电感三端口变换器
2
作者 高圣伟 王昭 孙醒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9-308,共10页
针对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单电感非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并通过控制策略可实现3个端口之间的能量流动和功率分配。该文提出的变换器是基于四开关Buck-Boost(FSBB)变换器通过直接构造法和多输入端口构... 针对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单电感非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并通过控制策略可实现3个端口之间的能量流动和功率分配。该文提出的变换器是基于四开关Buck-Boost(FSBB)变换器通过直接构造法和多输入端口构造法结合得到的,光伏组件端口和储能端口串联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分时策略的限制,可进一步拓宽变换器的运行范围,同时由于结构特性还可使得三端口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得到简化。最后,对提出的拓扑设计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变换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在真实的光伏组件中运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BUCK-BOOST变换器 能量管理 三端口变换器 单电感 宽输入范围 串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和优化DHKEL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3
作者 郭利进 马粽阳 胡晓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3-471,共9页
针对不同气象条件数据质量差异较大且光伏功率呈高波动性难以预测等问题,提出添加随机噪声的数据增强方法(DA)和改进的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首先利用谱聚类算法将光伏数据按不同气象条件进行分类,随后通过添加与输入同形状的随机噪声方法... 针对不同气象条件数据质量差异较大且光伏功率呈高波动性难以预测等问题,提出添加随机噪声的数据增强方法(DA)和改进的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首先利用谱聚类算法将光伏数据按不同气象条件进行分类,随后通过添加与输入同形状的随机噪声方法提升数据集的规模与质量。针对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DHKELM)超参数多等问题,提出融合佳点集初始化、黄金正弦更新策略、非线性扰动和最优个体自适应扰动的改进鹈鹕优化算法(IPOA)对其超参数寻优。最后以青海共和县光伏园内某电站数据为例,结果表明基于数据增强的改进鹈鹕算法优化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DA-IPOA-DHKELM)模型在不同天气、季节条件下预测误差最小,拟合度均能达到90%以上,改进模型预测精度高、算法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 预测 聚类分析 数据增强 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制策略
4
作者 张欣 魏祥宇 +2 位作者 高佳鑫 王龙龙 高鹏翔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针对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使用多级功率转换结构存在的传输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的问题,使用矩阵变换器替代传统多级功率转换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实现AC-AC直接功率变化。电网侧的三相工频交流电... 针对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使用多级功率转换结构存在的传输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的问题,使用矩阵变换器替代传统多级功率转换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实现AC-AC直接功率变化。电网侧的三相工频交流电通过矩阵变换器的功率调制,实现能量注入状态和自由振荡状态之间的切换,直接输出高频可控电流。矩阵变换器共有十二种工作模式,基于调制策略调节谐振电流,无需中间储能元件,减少开关的操作次数,使功率开关管工作在零电流软开关(ZCS)状态,提高变换器的可靠性和效率。构建实验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将50 Hz工频交流电直接转换为20 kHz的高频交流电,矩阵变换器输出功率为51.3 W,转换效率为92.9%,所使用的调制策略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 调制策略 零电流软开关 谐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客观模糊辨识的态势预测
5
作者 王娜 张鑫海 常娅明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9-1797,共9页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数据具有较强的非平稳性和随机性,为提高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变分客观模糊辨识的态势预测方法.首先,引入变分模态分解,并与动态时间规整方法相结合,来对原始态势数据集进行分解和重构,以提高该数据集...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数据具有较强的非平稳性和随机性,为提高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变分客观模糊辨识的态势预测方法.首先,引入变分模态分解,并与动态时间规整方法相结合,来对原始态势数据集进行分解和重构,以提高该数据集的平稳性并减少分解后的模态个数,从而降低后续模型预测的误差和训练成本;然后,利用偏自相关分析确定T-S模型的输入变量,并结合客观聚类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来直接获取紧凑而准确的T-S模型结构,从而确保所建预测模型的精确性;最后,通过标准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NSL-KDD的仿真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预测 T-S模型 模糊辨识 变分模态分解 动态时间规整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RP-ALDCNN的小样本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6
作者 王娜 刘佳林 王子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71-4283,共13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小样本条件下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无阈值递归图与自适应线性可变卷积神经网络(frequency domain thresholdless recurrence plot-adaptive linear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FDTRP-ALDCNN)... 针对滚动轴承在小样本条件下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无阈值递归图与自适应线性可变卷积神经网络(frequency domain thresholdless recurrence plot-adaptive linear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FDTRP-ALD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将一维时域信号转为频域信号,并与无阈值递归图(thresholdless recurrence plot,TRP)相结合,以有效构建初始特征,提高模型输入质量;其次,采用线性可变卷积核(linear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kernel,LDConv)替换卷积神经网络中方形卷积核,从而能够根据采样数据的分布来调整卷积核形状,准确获取空间信息中的关键特征,提高小样本数据的利用率;再次,设计自适应交叉熵(adaptive cross entropy,ACE)损失函数,根据样本分类损失自适应调整分类器对难分与易分样本的拟合程度,增强难分样本损失在整体分类损失中的显著性,进一步提高小样本下的模型诊断精度;最后,采用CWRU滚动轴承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3组仿真验证。对比仿真的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不同小样本数量下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可达到99.82%。而对2组不平衡数据集的泛化性分析可知,本模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98.56%与99.3%,泛化能力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FFT、LDConv与ACE损失函数对提高故障诊断精度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诊断出小样本轴承故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小样本 无阈值递归图 线性可变卷积核 卷积神经网络 交叉熵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基—改进卷积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
7
作者 王娜 刘佳林 王子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1-360,共10页
针对故障诊断中,传统小波包分解(wave packet decomposition,WPD)提取故障特征主观性强、且模型诊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基—改进卷积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能量—泰尔指数准则来准确选择小波基函数,以改善传统小波... 针对故障诊断中,传统小波包分解(wave packet decomposition,WPD)提取故障特征主观性强、且模型诊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基—改进卷积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能量—泰尔指数准则来准确选择小波基函数,以改善传统小波包基函数确定主观性较强的缺点,获得初始故障特征;引入无阈值递归图(thresholdless recurrence plot,TRP),并与小波包分解相结合,从空间角度进一步增强故障特征的显著性,并减少冗余特征;将softmax分类器嵌入到卷积自编码器(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CAE)中,并构建新的损失函数,来确保参数训练的准确性,并通过一次迭代学习即可实现参数更新,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诊断效率。通过在CWRU数据集和JNU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67%和98.33%,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诊断精度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小波包分解 泰尔指数 无阈值递归图 卷积自编码器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TRP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8
作者 王娜 崔月磊 +1 位作者 罗亮 王子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针对故障诊断中传统时频域法提取特征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冗余,且深度学习算法受训练数据影响导致计算复杂性较高的缺点,将时域和频域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无阈值递归图(WPTRP)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递减信息熵准则... 针对故障诊断中传统时频域法提取特征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冗余,且深度学习算法受训练数据影响导致计算复杂性较高的缺点,将时域和频域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无阈值递归图(WPTRP)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递减信息熵准则,以克服小波包分解的主观性,获取更准确的时频域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无阈值递归图思想,充分提取数据初始时域特征,并利用奇异值分解进一步降低冗余特征,提高计算效率.然后,引入海洋捕食者算法来获得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实现故障诊断的准确分类.最后,通过标准滚动轴承数据集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小波包分解 信息熵 无阈值递归图 奇异值分解 海洋捕食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Informer与迁移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
9
作者 郭利进 孙淼 衡安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1-377,共7页
为克服风电功率序列的不稳定性导致预测精度低以及一些风电场历史数据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特征交互Informer与迁移学习(FIITL)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提出特征交互(FI)机制用双通道输入进一步提取信息,并将迁移学习(TL)引入到预测模型... 为克服风电功率序列的不稳定性导致预测精度低以及一些风电场历史数据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特征交互Informer与迁移学习(FIITL)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提出特征交互(FI)机制用双通道输入进一步提取信息,并将迁移学习(TL)引入到预测模型中,提出循环微调迁移学习,将模型从源监测站迁移到目标站,实现在有限历史数据情况下预测性能的提升。最后,通过与传统Informer模型及其他基线预测方法比较,FIITL模型展现了在有限数据情况下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风电功率 预测 INFORMER 特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解和多模型切换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
10
作者 王娜 张鑫海 常娅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8-1968,共11页
准确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能够给网络安全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维护网络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安全态势序列通常具有复杂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单一模型预测存在预测精度低、泛化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准确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能够给网络安全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维护网络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安全态势序列通常具有复杂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单一模型预测存在预测精度低、泛化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解和多模型切换的态势预测方法。引入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并与互信息熵结合,对原始态势数据集进行分解和重构,形成新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以降低数据的非平稳性,提高后续模型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多模型切换策略,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初始模型集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到差异性大且预测效果好的模型构成候选模型集。基于距离测度,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测试数据的最近邻数据,采用投票机制找到最适合测试样本的预测模型,弥补了单一模型预测泛化性不足的缺陷。最后利用该策略获得测试数据集的态势预测结果。通过在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NSL-KDD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数据集上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态势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互信息熵 多模型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频DC-DC变换器的EIE型磁集成电感器设计
11
作者 高圣伟 金从众 +1 位作者 于冠恒 王玺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90,共9页
为提高双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提出一种将独立的高低频电感集成在一个EIE型磁芯上的磁集成电感器设计方案,通过建立集成磁件的电路-磁路等效模型,设计了双频DC-DC变换器的EIE型磁集成电感器的结构,建立了集成电感的等效模型,对磁集... 为提高双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提出一种将独立的高低频电感集成在一个EIE型磁芯上的磁集成电感器设计方案,通过建立集成磁件的电路-磁路等效模型,设计了双频DC-DC变换器的EIE型磁集成电感器的结构,建立了集成电感的等效模型,对磁集成双频DC-DC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新型磁件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磁件设计合理,可以在系统中稳定运行,通过测量得到集成磁元件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原来的27.6%和23.3%,使得双频变换器系统的功率密度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E型集成电感器 磁集成技术 双频DC-DC变换器 磁路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电机的新型直接瞬时转矩控制方法及其高效率运行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燕 居春雷 +2 位作者 王浩楠 万耀华 张海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625-4637,共13页
针对传统直接瞬时转矩控制(DITC)由于未考虑各相绕组的输出转矩随转子位置变化而采用单一的控制策略,造成换相期间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DITC方法来抑制开关磁阻电机(SRM)的转矩脉动。按照电机绕组的电感变化规律对导通周... 针对传统直接瞬时转矩控制(DITC)由于未考虑各相绕组的输出转矩随转子位置变化而采用单一的控制策略,造成换相期间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DITC方法来抑制开关磁阻电机(SRM)的转矩脉动。按照电机绕组的电感变化规律对导通周期进行区域划分,根据电机绕组在各导通区域输出转矩能力的变化,对各区域分别设计滞环策略,以实现在整个导通周期始终采用输出转矩能力较大的电机相的内滞环来调节转矩误差,进一步减小SRM的转矩脉动。并针对DITC效率偏低的问题,通过对关断角的优化设计以及对开通角的离线寻优,来提高电机效率。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小了SRM的转矩脉动,并提升了电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转矩脉动 直接瞬时转矩控制 效率 角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频率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欣 李方洲 +2 位作者 李春智 倪豪 薛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16-3424,共9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可靠性和实用性等优势进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当电源频率与发射端和接收端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相同时,系统可以取得较高的传输效率。但系统有时可能会偏离谐振状态,造成传输效率大幅下降。在对频率...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可靠性和实用性等优势进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当电源频率与发射端和接收端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相同时,系统可以取得较高的传输效率。但系统有时可能会偏离谐振状态,造成传输效率大幅下降。在对频率分裂现象进行研究后,分析了几种抑制频率分裂的方法,并从动态补偿、频率跟踪等方面给出了使得系统恢复谐振频率的对策。最后对系统频率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频率分裂 传输效率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不均匀性对磁流体角速度传感器输出特性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纪越 陈浩 李醒飞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3,共7页
磁感应强度决定了磁流体角速度传感器的标度因数,流体通道中磁感应强度的不均匀性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为了分析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使用MHD模块耦合不均匀磁场和流场,将输出电势的振动曲线拟合优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 磁感应强度决定了磁流体角速度传感器的标度因数,流体通道中磁感应强度的不均匀性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为了分析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使用MHD模块耦合不均匀磁场和流场,将输出电势的振动曲线拟合优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周向不均匀磁场对传感器输出影响最大。针对周向不均匀磁场的仿真表明:均匀磁场与周向不均匀磁场下输出电势波动度分别为0.61%和1.09%,且拟合优度更差,影响输出精度。设计了一种由四块扇形磁铁组成的周向不均匀磁场和整块磁铁构成的磁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0.1 Hz~80 Hz频率范围内,周向不均匀磁场下的输出信号波动度要大于均匀磁场,拟合优度小于均匀磁场,影响了传感器输出稳定性和信号真实性,与仿真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 磁场不均匀性 拟合优度 波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Unet网络的汽油管道泄漏高光谱图像检测
15
作者 王克明 公维佳 +5 位作者 王海明 蔡永军 刘嘉星 孙磊 宋丽梅 李金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6-1484,共9页
针对当前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效率低、无法精准分割泄露区域边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进行两种型号汽油在土壤、水背景下的特征光谱波段提取;利用连续投影算法实现汽油高光谱图像数... 针对当前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效率低、无法精准分割泄露区域边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进行两种型号汽油在土壤、水背景下的特征光谱波段提取;利用连续投影算法实现汽油高光谱图像数据降维;将汽油反射率作为输入,均方根误差为回归参数获得汽油反射峰附近的18个特征波段;采用图像旋转角度、横向或纵向翻转、在图像中注入随机噪声等方式实现数据集样本扩充。其次对Unet高光谱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进行改进,将Unet网络编码器部分替换成密集连接模块加强各层级间的信息交流,减轻计算量提高模型检测速度;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使模型对汽油图像空间和光谱层面两特征信息同时关注,提高模型检测精度;引入失活层的概念,通过暂时关闭网络中的一部分神经元降低网络的复杂性,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设置适当的时间点实施早停策略从而防止过拟合。最后进行了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消融实验结果验证了密集连接模块和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对提高网络分割精度和召回率的有效性;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定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滴落汽油的分割精度为90.34%,平均每张图片检测时间为0.23 s,与Unet、PSE-Unet和HLCA-Unet模型相比,平均准确率分别增加了14.39%、8.01%和2.73%,召回率分别增加了8.95%、8.02%和6.55%,测试时间与Unet、PSE-Unet模型相比分别减少了10.83%和16.97%,检测优越性定性体现在泄露油滴与背景交会的轮廓更符合原图,本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汽油特征信息,为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此外,在公开的Pavia University遥感数据集上与当前Unet、PSE-Unet、HLCA-Unet模型检测进行对比,模型仍表现出更好的分割效果,体现出较强的普适性和泛化能力,可用于多种类型的高光谱图像语义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管道泄露 高光谱图像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Une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无线电能传输频率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欣 倪豪 +2 位作者 褚志齐 李方洲 李春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问题,考虑到频率失谐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全数字锁相环的结构和数学模型,改进了传统的全数字锁相环,基于FPGA设计一种具有动态分频和动态时滞功能的自适应模值全数字锁相环,并提出一种全数字频...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问题,考虑到频率失谐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全数字锁相环的结构和数学模型,改进了传统的全数字锁相环,基于FPGA设计一种具有动态分频和动态时滞功能的自适应模值全数字锁相环,并提出一种全数字频率跟踪控制方法。为保证系统工作效率,设计的全数字锁相环可以对系统阻抗角进行控制,使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都呈弱感性,确保了功率开关管工作在ZVS软开关状态。利用FPGA实现了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跟踪,搭建了一台输出功率1 kW,工作频率和阻抗角可调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无线电能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提升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 频率跟踪 全数字锁相环 传输效率 弱感性 Z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NPs掺杂铜基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其与镓金属界面性质的研究
17
作者 纪越 梁亚松 张志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22-7028,共7页
探究了金纳米颗粒(AuNPs)对铜基石墨烯(Cu-Gr)复合材料电极及其与镓基液态金属界面接触的微观影响机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AuNPs掺杂的Cu-Gr三维导电复合材料电极。采用SEM,XPS,XRD和拉曼等实验手段对电极材料... 探究了金纳米颗粒(AuNPs)对铜基石墨烯(Cu-Gr)复合材料电极及其与镓基液态金属界面接触的微观影响机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AuNPs掺杂的Cu-Gr三维导电复合材料电极。采用SEM,XPS,XRD和拉曼等实验手段对电极材料的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为了探究AuNPs掺杂影响的微观机理,利用第一性计算原理分析了Au掺杂Cu-Gr电极和Cu-Gr与镓(Ga)金属界面的态密度和投影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AuNPs掺杂前后复合材料电极电阻值降低了15.0%;C的p带中心从-4.112降低到-4.873 eV,优化了C的电子活性,加速了界面之间电子传输;Cu-Gr界面结合能从0.026增加到0.959 eV,提高了复合材料电极的稳定性能;Au的d轨道与C的p轨道,Ga的p轨道形成p-d-p杂化形式,增加了界面之间的键合,提高了界面之间的载荷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界面接触 第一性计算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补偿反步控制及其在四旋翼编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国元 邓嘉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0,50,共8页
针对多无人机受模型偏差和外部扰动导致的编队构型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模型补偿控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CFO)的模型补偿反步控制器并应用于编队协同控制,把编队协同控制问题转化为传统控制问题,实现多无人机在复... 针对多无人机受模型偏差和外部扰动导致的编队构型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模型补偿控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CFO)的模型补偿反步控制器并应用于编队协同控制,把编队协同控制问题转化为传统控制问题,实现多无人机在复杂外部扰动下的编队集合、飞行和队形切换。所提出的控制器不仅保留了基于Lyapunov准则的全局指数渐近稳定性,还采用CFO来准确估计模型偏差和干扰并补偿到控制器中,有效增强了编队系统整体的抗扰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模型补偿反步控制 补偿函数观测器 编队抗干扰控制 虚拟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DC-DC变换器的磁集成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圣伟 李永宵 +1 位作者 田金锐 刘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25-4036,共12页
双频Buck变换器由两个降压单元级联构成,具有动态响应快,开关损耗小等优势。然而不足的是磁件占据了整个系统的大部分体积与重量,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密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三段式绕制磁集成技术,将磁件以解耦的方式集成在一副磁心... 双频Buck变换器由两个降压单元级联构成,具有动态响应快,开关损耗小等优势。然而不足的是磁件占据了整个系统的大部分体积与重量,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密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三段式绕制磁集成技术,将磁件以解耦的方式集成在一副磁心中。该文首先建立集成磁件的磁路等效模型,通过抵消各绕组之间的耦合作用推导出解耦条件,并详细阐述了磁心的选取、匝数以及气隙的设计原则。其次,利用有限元仿真平台对所提集成磁件进行建模分析,与现有的集成方法相比,磁通密度分布更为均匀,磁心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最后,搭建一台48 V/12 V、108 W的实验样机,体积和重量同分离磁件相比降低了31.2%和25.3%,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验证了该集成方法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BUCK变换器 解耦集成 有限元仿真 磁通密度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WVD-STFT的海面弱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成怡 王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140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时频域特征检测海面弱目标的能力,提出一种平滑伪魏格纳-威利分布(smoothed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海面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STFT对回波信号... 为了进一步提升时频域特征检测海面弱目标的能力,提出一种平滑伪魏格纳-威利分布(smoothed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海面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STFT对回波信号进行时频特征分析,优化SPWVD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并引入K-medoids聚类算法对二者时频矩阵进行降噪处理.然后,提取时频域特征多普勒频率稳定度(Doppler frequency stability,DFS),利用快速凸包学习算法获得虚警可控的判决区域,从而判定海杂波与目标.最后,基于IPIX数据集中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算法在相同虚警率下比时频三特征检测器的平均检测概率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弱目标检测 时频分析 K-medoids聚类 凸包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