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的流量管理主要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的方法,该方法需要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并根据信息流进行人工设计,效率不高。文中通过解析光纤物理回路文件(SPCD)和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CD),建立交换机的端口拓扑关...目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的流量管理主要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的方法,该方法需要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并根据信息流进行人工设计,效率不高。文中通过解析光纤物理回路文件(SPCD)和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CD),建立交换机的端口拓扑关系,分析各智能电子设备(IED)在交换机中的信息流,根据端口自动分配端口虚拟局域网标识(PVID),从而自动完成交换机中VLAN配置表的生成。文中设计了220 k V典型间隔VLAN配置表的自动生成的测试用例,通过测试证明,该方法可自动完成智能站交换机VLAN配置表的生成,按预期精细化控制流量走向,大大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展开更多
为解决光伏序列的强噪音干扰以及单一模型在光伏功率预测方面精度偏低和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化和混合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为解决光伏序列的强噪音干扰以及单一模型在光伏功率预测方面精度偏低和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化和混合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运用互信息算法进行输入数据的变量选择,以消除冗余变量。其次,通过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特征重构,旨在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并完成输入变量的特征优化。随后,结合改进的Tent混沌映射、非线性递减因子、动态权重策略和差分进化算法对标准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混合优化,以确定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最优超参数组合,并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挖掘数据中的关键时序信息,最终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所提模型在晴天、多云、阴天和降雨等不同工况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分别降低了12.45%、7.95%和5.37%,显示出优秀的预测性能、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为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集群响应能力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采用建筑采暖热泵作为可控负荷参与系统调频服务。首先,通过构建等值热力学参数模型来描述热泵的控制温度动态过程。进而根据用户温度舒适范围...为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集群响应能力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采用建筑采暖热泵作为可控负荷参与系统调频服务。首先,通过构建等值热力学参数模型来描述热泵的控制温度动态过程。进而根据用户温度舒适范围确定单体热泵的调频可控域,判断热泵是否可参与调频响应,保障热泵工作过程中的控制温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构建暖通空调负荷集群的频率调节架构,对集群频率调节能力进行量化。通过引入热泵温度状态SOT(state of temperature)参数与响应时间裕度作为频率控制参数,确定热泵的状态切换顺序,提出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状态切换顺序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频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的流量管理主要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的方法,该方法需要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并根据信息流进行人工设计,效率不高。文中通过解析光纤物理回路文件(SPCD)和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CD),建立交换机的端口拓扑关系,分析各智能电子设备(IED)在交换机中的信息流,根据端口自动分配端口虚拟局域网标识(PVID),从而自动完成交换机中VLAN配置表的生成。文中设计了220 k V典型间隔VLAN配置表的自动生成的测试用例,通过测试证明,该方法可自动完成智能站交换机VLAN配置表的生成,按预期精细化控制流量走向,大大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文摘为解决光伏序列的强噪音干扰以及单一模型在光伏功率预测方面精度偏低和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化和混合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运用互信息算法进行输入数据的变量选择,以消除冗余变量。其次,通过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特征重构,旨在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并完成输入变量的特征优化。随后,结合改进的Tent混沌映射、非线性递减因子、动态权重策略和差分进化算法对标准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混合优化,以确定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最优超参数组合,并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挖掘数据中的关键时序信息,最终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所提模型在晴天、多云、阴天和降雨等不同工况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分别降低了12.45%、7.95%和5.37%,显示出优秀的预测性能、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文摘为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集群响应能力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采用建筑采暖热泵作为可控负荷参与系统调频服务。首先,通过构建等值热力学参数模型来描述热泵的控制温度动态过程。进而根据用户温度舒适范围确定单体热泵的调频可控域,判断热泵是否可参与调频响应,保障热泵工作过程中的控制温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构建暖通空调负荷集群的频率调节架构,对集群频率调节能力进行量化。通过引入热泵温度状态SOT(state of temperature)参数与响应时间裕度作为频率控制参数,确定热泵的状态切换顺序,提出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状态切换顺序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频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