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雌激素受体调节Nrf2-ARE通路的黄芩中抗氧化成分的筛选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媛媛 刘陶 +4 位作者 吴玉梅 张晗 赵鑫 刘志东 李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2-827,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Nrf2-ARE通路的报告基因筛选模型,筛选黄芩中基于雌激素受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ARE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 GL4. 37和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RL-TK共同转染293T细胞。将黄芩中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等3个主要活... 目的建立基于Nrf2-ARE通路的报告基因筛选模型,筛选黄芩中基于雌激素受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ARE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 GL4. 37和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RL-TK共同转染293T细胞。将黄芩中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等3个主要活性成分和(或)雌激素受体(ER)特异性抑制剂加入Nrf2-ARE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是否通过ER影响Nrf2-ARE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将筛选出的成分和(或) ER抑制剂、Nrf2-ARE通路抑制剂加入Ha Ca T细胞中,验证是否通过ER影响Nrf2-ARE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结果黄芩苷(100μmol·L^(-1))可明显激活293T细胞中的Nrf2-ARE通路,诱导表达倍数为空白组的(1. 56±0. 01)倍(P <0. 01)。预给予ER抑制剂后,诱导表达倍数下降至(1. 02±0. 23)倍,抗氧化作用消失。分别预给予ER抑制剂、Nrf2-ARE通路抑制剂后,黄芩苷干预UVB损伤的Ha Ca T细胞中的ROS值明显上升,SOD值明显下降。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ER影响Nrf2-ARE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抗氧化 Nrf2-ARE通路 植物雌激素受体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甘松中的白藜芦醇低聚体类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忠平 陈应鹏 +3 位作者 梁爽 汪娟 郑红红 吴红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现代分离方法,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根及根茎70%乙醇冷浸渗漉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白藜芦醇低聚体类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现代分离方法,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根及根茎70%乙醇冷浸渗漉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白藜芦醇低聚体类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α-viniferin(1)、kobophenol A(2)、蛇葡萄素A(ampelopsin A,3)、isohopeaphenol(4)、grandiphenol A(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化学成分 白藜芦醇 低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14种成分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亚卿 王晓明 +3 位作者 潘桂湘 尹通 李文芳 陈浩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采用LC-MS/MS法同时测定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新绿原酸、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乙酯、丹参素、阿魏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 目的采用LC-MS/MS法同时测定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新绿原酸、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乙酯、丹参素、阿魏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 C18色谱柱(3.9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柱温20℃。结果 1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80 0),平均加样回收率85.5%~107.0%,RSD 2.0%~5.0%。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养血清脑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化学成分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ESI-Q-TOF MS法分析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27
4
作者 张波泳 江振作 +3 位作者 王跃飞 杨龙 杨帆 于卉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 MS)法分析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 MS)法分析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3 m L/min;进样量2μL。结果共鉴定了26个化学成分,包括12个环烯醚萜苷、8个苯乙醇苷、3个核苷、2个有机酸、1个紫罗兰酮。梓醇、益母草苷、毛蕊花糖苷是鲜地黄和生地黄中的主要成分,而在熟地黄中含有量较低;地黄苷D在3种炮制品中的含有量均较高,比较稳定。结论该方法可为控制地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化学成分 UPLC/ESI-Q-TOF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5
作者 石斌豪 徐宗佩 樊官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是心脏重塑从而导致心脏衰竭的重要原因,造成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复杂,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结果。但其中机制较为明确,并且在心肌纤维化进程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是TGF-β1依赖的Smads信号通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是心脏重塑从而导致心脏衰竭的重要原因,造成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复杂,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结果。但其中机制较为明确,并且在心肌纤维化进程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是TGF-β1依赖的Smads信号通路。心肌梗死后,活化的TGF-β1可以通过下游Smads信号发挥持续的生物学效应,活化成纤维细胞,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因此,如何阻抑或控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就当前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TGF-Β/SMADS TGF-Β1 治疗靶点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兴安升麻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吕弘 王晓明 +4 位作者 刘小梅 张帆 王献瑞 郭亚卿 潘桂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69-176,共8页
目的:鉴定兴安升麻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兴安升麻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采集其一级和二级高分辨质谱数据,并用Masshunter软件对原始质谱数据进行分子特征提取,得到可能与兴安升麻相... 目的:鉴定兴安升麻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兴安升麻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采集其一级和二级高分辨质谱数据,并用Masshunter软件对原始质谱数据进行分子特征提取,得到可能与兴安升麻相关的候选成分,根据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及部分标准品确证,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鉴定兴安升麻甲醇提取物中的38个成分,包括苯丙素类、皂苷类,色原酮类、含氮化合物4类成分。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可应用于升麻化学成分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升麻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赤芍提取物三种单萜类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新则 马浩玲 +4 位作者 丁丽琴 张德芹 吴晓磊 伍明江 邱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90-595,共6页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中3种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点。方法:色谱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体积流量0.5 m L/min,流动相采用0.05%甲酸乙腈-0.05%甲酸水,...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中3种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点。方法:色谱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体积流量0.5 m L/min,流动相采用0.05%甲酸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大鼠一次性经皮注射赤芍提取物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用药动学软件DAS 3.0分析3种成分的药动学特点。结果:3种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提取回收率在89.57%~111.21%之间,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良好。结论: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快的特点,氧化芍药苷半衰期稍长。这3种成分的主要排泄方式为粪便〉胆汁〉尿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MS 药动学 赤芍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微乳在家兔眼部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月 卢鹏 +3 位作者 闫宏丽 梁春霞 谢佳蓉 刘志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微乳在家兔眼部的药动学。方法微透析探针植入家兔眼前房室内,灌流平衡1 h,耳缘静脉注射微乳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然后,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0.5、1、1.5、2、2.5、3、3.5、4、4.5、5、5.5、6、7、8 h)人参皂...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微乳在家兔眼部的药动学。方法微透析探针植入家兔眼前房室内,灌流平衡1 h,耳缘静脉注射微乳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然后,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0.5、1、1.5、2、2.5、3、3.5、4、4.5、5、5.5、6、7、8 h)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有量。结果微乳组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Cmax、AUC0~8 h、AUC0~∞高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P<0.01),Vz/F、CL/F降低(P<0.05,P<0.01),这2种成分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90.62±63.64)%、(587.78±148.07)%。结论三七总皂苷微乳可提高药物在家兔眼部的生物利用度,为其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微乳 药动学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白芍药对HPLC指纹图谱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宏丽 马旭彤 +3 位作者 邓秀平 宋纹 苗淑杰 刘志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 建立当归-白芍药对HPLC指纹图谱.方法 样品6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 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18批样品指... 目的 建立当归-白芍药对HPLC指纹图谱.方法 样品6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 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1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 该方法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白芍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白芍药对 指纹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的成分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0
作者 朱金墙 梁钰彬 +3 位作者 华声瑜 叶乔峰 刘璇 康立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9-823,共5页
参附注射液被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医药工作者们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将近年来关于参附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被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医药工作者们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将近年来关于参附注射液有效成分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有效成分 心血管系统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明聪 杨丹 +2 位作者 郭英 樊官伟 王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77-380,共4页
桑叶作为药食两用的重要植物资源,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现对桑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 桑叶作为药食两用的重要植物资源,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现对桑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黄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晓拢 经雅昆 +3 位作者 彭四威 李珊珊 柴欣 王跃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吴茱萸次碱(1)、吴茱萸碱(2)、去氢吴茱萸碱(3)、7β-羟基吴茱萸次碱(4)、吴茱萸果酰胺-Ⅱ(5)、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6)、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7)、淫羊藿新... 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吴茱萸次碱(1)、吴茱萸碱(2)、去氢吴茱萸碱(3)、7β-羟基吴茱萸次碱(4)、吴茱萸果酰胺-Ⅱ(5)、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6)、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7)、淫羊藿新苷C(8)、橙皮苷(9)、金丝桃苷(10)、吴茱萸内酯(11)、β-谷甾醇(12)、胡萝卜苷(13)、咖啡酸(14)、紫丁香苷(15)、儿茶酚(16)。化合物9、15、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6为首次从吴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吴茱萸属 化学成分 生物碱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证型分类的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霍达 任明 +4 位作者 翟静波 孙晓 李文颖 商洪才 郭利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对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特点进行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3年有关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布、层次聚类的方法整理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的文献。结果:共有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为24个证... 目的:对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特点进行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3年有关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布、层次聚类的方法整理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的文献。结果:共有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为24个证,统计分析表明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热困脾证较多。结论:经研究糖尿病前期主要证型为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热困脾证,脾虚湿湿证的相关指标较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中医证型 文献研究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杜龙飞 李洁 +4 位作者 杨龙 贺英 柴欣 张鹏 王跃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7-1960,共4页
从覆盆子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7α-羟基-3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熊果酸(4)、对羟基苯乙酸(5)、水杨酸(6)、腺苷(7)、1-氧-1,2-二氢异喹啉-4-羧酸(8)、香橙素(9)、金丝桃苷(10)、... 从覆盆子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7α-羟基-3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熊果酸(4)、对羟基苯乙酸(5)、水杨酸(6)、腺苷(7)、1-氧-1,2-二氢异喹啉-4-羧酸(8)、香橙素(9)、金丝桃苷(10)、ligballinol(11)、阿魏酸二十六醇酯(12)、香豆酸二十四醇酯(13)。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9、12、13为首次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悬钩子属 化学成分 酚酸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及三七二醇皂苷、三七三醇皂苷不同配比对体外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金鑫 伊丽孜热·亚热买买提 +3 位作者 郭虹 柴丽娟 王少峡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739,共3页
血栓形成一般是指血液在变流状态下,导致止血机制过度激活的一种病理性的机体反应.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抑制血栓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三七为五加科植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 血栓形成一般是指血液在变流状态下,导致止血机制过度激活的一种病理性的机体反应.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抑制血栓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三七为五加科植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栓通 三七二醇皂苷 三七三醇皂苷 配比 血栓 长度 湿重 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TCDD致HepG2细胞CYP1A1诱导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宇光 陈强 +6 位作者 李晗 马增春 梁乾德 肖成荣 谭洪玲 汤响林 高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人参对多种肿瘤具有非器官特异性的预防作用,该文对人参皂苷Rg1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共同作用HepG2细胞,对CYP1A1在mRNA、蛋白及酶活性3个层面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CYP1A1... 目的人参对多种肿瘤具有非器官特异性的预防作用,该文对人参皂苷Rg1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共同作用HepG2细胞,对CYP1A1在mRNA、蛋白及酶活性3个层面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CYP1A1转录调控子芳烃受体(AhR)表达情况亦进行了检测,旨在探索人参皂苷与TCDD共同作用时对CYP1A1影响,为干预前致癌物如TCDD等通过CYP1A1代谢活化产生致癌作用提供线索。方法该实验分别以TCDD 5 nmol·L-1单独作用或与Rg1(1.0、10.0、100.0μmol·L-1)共同作用于HepG2细胞24 h。溶剂对照组为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ffoxide,DMSO)。利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后HepG2细胞中CYP1A1、Ah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EROD法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CYP1A1酶活性。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TCDD能使CYP1A1基因、蛋白表达上调及酶活性水平上升;与TCDD单独处理细胞组比较,Rg1与TCDD共处理组CYP1A1、AhR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TCDD单独处理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CYP1A1酶活性也较单独TCDD处理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对TCDD致HepG2细胞CYP1A1诱导在mRNA、蛋白表达及酶活性3个层面均具有抑制作用,为深入研究人参皂苷Rg1对TCDD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7-乙氧基异吩噁唑-O-脱乙氧基酶 CYP1A1 AHR 肝损伤 药物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豆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珊珊 宋潇 +1 位作者 柴欣 王跃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从北豆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蝙蝠葛宁碱(1)、蝙蝠葛波酚碱(2)、6-O-去甲蝙蝠葛波酚碱(3)、蝙蝠葛啡诺林碱(4)、蝙蝠葛任碱(5)、木兰碱(6)、尖防己碱(7)、N-去甲尖防己碱(8)、N-去甲-N-甲酰基去氢... 从北豆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蝙蝠葛宁碱(1)、蝙蝠葛波酚碱(2)、6-O-去甲蝙蝠葛波酚碱(3)、蝙蝠葛啡诺林碱(4)、蝙蝠葛任碱(5)、木兰碱(6)、尖防己碱(7)、N-去甲尖防己碱(8)、N-去甲-N-甲酰基去氢荷叶碱(9)、表小檗碱(10)、对羟基苯乙基反式阿魏酸酯(11)、β-谷甾醇(12)、胡萝卜苷(13),以上化合物中9~11为首次从蝙蝠葛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 蝙蝠葛属 化学成分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旭 王亚静 +3 位作者 皮佳鑫 郑银 于悦 轩肖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技术,同时建立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补骨脂酚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补骨脂酚在各肠段表观渗透系数均大于1.2×10-3cm/min,空肠的...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技术,同时建立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补骨脂酚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补骨脂酚在各肠段表观渗透系数均大于1.2×10-3cm/min,空肠的吸收速率与其他肠段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补骨脂酚质量浓度增加,其在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 a)和表观渗透系数(P app)值呈下降趋势。结论补骨脂酚在被考察的各个肠段吸收完全,最佳吸收部位是空肠;补骨脂酚的吸收中有高浓度饱和现象,可能存在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酚 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勇 袁灿兴 +2 位作者 商洪才 任明 袁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1-794,共4页
目的评价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入选有效病例142例,其中试验组72例,口服正天丸及天麻头痛片模拟剂;对照组70例,口服天麻头痛片及正天丸模拟剂。两组... 目的评价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入选有效病例142例,其中试验组72例,口服正天丸及天麻头痛片模拟剂;对照组70例,口服天麻头痛片及正天丸模拟剂。两组疗程皆为60 d,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的强度、头痛发作的程度、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07±0.85)次和(1.51±1.04)次,P=0.117。(2)试验组和对照组能减轻偏头痛发作强度计分,分别为(2.18±1.47)分和(3.09±1.7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缩短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5.14±5.69)d和(6.64±6.47)d,P=0.113。(4)试验组和对照组能减轻偏头痛发作程度计分,分别为(6.39±3.08)分和(7.84±3.01)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天丸 偏头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娜 王鹏 +3 位作者 潘桂湘 王晓明 张家伟 侯艳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6-440,共5页
丹参多酚酸是丹参的主要活性部位之一,含有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A、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C、丹酚酸D等成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丹参多酚酸的体内药代、药动研究报道,对其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 丹参多酚酸是丹参的主要活性部位之一,含有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A、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C、丹酚酸D等成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丹参多酚酸的体内药代、药动研究报道,对其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即ADME过程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丹参多酚酸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与暴露程度,为更好地围绕活性成分进行丹参药材/制剂的质量控制,或新剂型开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ADME 药代 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