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平台建立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唯刚 潘兴芳 +6 位作者 邱继文 高卫芳 张永龙 董钰格 唐瑜紫 任海燕 李忠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0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6只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后针刺验证。首先进行人工针刺验证,每只实验动物选取6个穴位,行提插捻转...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6只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后针刺验证。首先进行人工针刺验证,每只实验动物选取6个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后留针20 min,并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共进行28 d,每2 d进行1次实验,共10次。人工针刺验证后在已选6个穴位的基础上每个穴旁10 mm处取一点,共12点,使用针灸机器人智能针刺模块对实验动物进行不同频率及角度的针刺操作进一步验证动物平台的稳定性及可行性。结果血常规中安全性相关指标均无异常,较自身前后对比稳定。血生化指标无异常,较自身前后对比稳定。在实验全程监测中动物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124次。动物的平均血压为87/36 mmHg。巴马小型猪在室温25℃下的平均体温为36℃。体温在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前后均无明显的变化。在搭建的实验平台基础上,针灸机器人智能针刺模块针刺手法操作预实验均顺利完成,实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相关异常情况如弯针、断针、滞针等,实验动物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借鉴了已有的小型猪实验方法,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平台,为进一步智能针灸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针灸机器人 智能针刺模块 实验动物平台 巴马小型猪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抗癌疗法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塑机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元祯 张朝阳 +7 位作者 苗诗雨 王佳琦 鲁珊珊 骆雨 高菲菲 赵佳玥 王饴如 徐枝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2-377,共6页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分子信息交换过程决定了抗肿瘤免疫趋势,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围绕TIME对既往肿瘤治疗策略展开评估。本文将系统总结TIME的组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癌症治疗方案对TIME重塑作用,以期为开发新...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分子信息交换过程决定了抗肿瘤免疫趋势,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围绕TIME对既往肿瘤治疗策略展开评估。本文将系统总结TIME的组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癌症治疗方案对TIME重塑作用,以期为开发新颖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使TIME向抗肿瘤模式转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 免疫疗法 抑瘤 免疫细胞浸润 T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针灸学对针刺手法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苑功名 郭义 +6 位作者 郭永明 陈波 郭扬 张健 公一囡 赵季宇 徐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55-3558,共4页
针刺手法是针灸发挥疗效的关键,是揭示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针灸学科的更新迭代,围绕针刺手法的研究正逐步迈向针刺手法“为何”治病以及“如何更好”治病的探索。在计算针灸学理念推动下,针刺手法研究以数据为核心要素... 针刺手法是针灸发挥疗效的关键,是揭示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针灸学科的更新迭代,围绕针刺手法的研究正逐步迈向针刺手法“为何”治病以及“如何更好”治病的探索。在计算针灸学理念推动下,针刺手法研究以数据为核心要素,正在面向临床应用、作用机制、表征量化,模拟评估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尽管计算针灸学尚在起步阶段,但其蕴含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提升针刺手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对针灸学的整体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针灸学 针灸学 针刺手法 大数据 计算科学 实验针灸学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