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机接口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巫嘉陵 高忠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共6页
脑机接口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从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特征提取、特征分类和外部控制设备4个关键技术引入,介绍深度学习和复杂网络两项前沿技术在脑机接口系统中的作用与应用,重点归纳脑机接口技术... 脑机接口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从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特征提取、特征分类和外部控制设备4个关键技术引入,介绍深度学习和复杂网络两项前沿技术在脑机接口系统中的作用与应用,重点归纳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探索该项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脑电描记术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早期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巍 巫嘉陵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895-901,共7页
卒中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70%~80%的患者存在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是降低卒中后功能障碍非常有效的方法。卒中后早期康复试验证据较少,卒中后开展康复的最佳时间仍然不确定。尽管证据仍不充足,但是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卒中后前2周内开展康复... 卒中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70%~80%的患者存在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是降低卒中后功能障碍非常有效的方法。卒中后早期康复试验证据较少,卒中后开展康复的最佳时间仍然不确定。尽管证据仍不充足,但是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卒中后前2周内开展康复治疗是有益的。本文就卒中康复相关机制及卒中后早期康复循证医学证据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康复 早期康复 神经可塑性 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康复——基础与临床,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巫嘉陵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851-855,共5页
2019年2月28日,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卒中的文章,通信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文章讨论了中国卒中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的原因及中国为降低卒中发生和改善卒中诊疗水平而采取的措施[1]。... 2019年2月28日,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卒中的文章,通信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文章讨论了中国卒中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的原因及中国为降低卒中发生和改善卒中诊疗水平而采取的措施[1]。文中提到,卒中是我国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我国卒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4岁,比欧洲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了近10岁;约15%的卒中发生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导致工作年龄人群的寿命大幅缩短[1]。我国卒中患者病残率较高,与未开展有效的早期康复干预有关。本文对卒中早期康复基础及临床试验证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早期康复 智能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平衡障碍特点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雅晴 邱丽娜 +2 位作者 王雅静 张玥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6-500,共5页
目的总结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平衡障碍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确诊的82例脑白质高信号患者,采用Fazekas分级评价脑白质高信号程度,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平衡测试仪测定静态平衡功能和稳定极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Fazeka... 目的总结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平衡障碍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确诊的82例脑白质高信号患者,采用Fazekas分级评价脑白质高信号程度,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平衡测试仪测定静态平衡功能和稳定极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Fazekas分级与BBS评分(总评分、静态平衡功能评分、动态平衡功能评分)和平衡测试仪参数(重心摆动周长、面积和速度,X轴和Y轴标准差,稳定极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BS总评分(rs=-0.322,P=0.027;rs=-0.414,P=0.004)和动态平衡功能评分(rs=-0.368,P=0.011;rs=-0.440,P=0.002)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均呈负相关。平衡测试仪各项参数中重心摆动周长(rs=0.239,P=0.030)和重心摆动速度(rs=0.240,P=0.030)仅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呈正相关,重心摆动面积(rs=0.345,P=0.001;rs=0.340,P=0.002)、X轴标准差(rs=0.302,P=0.006;rs=0.260,P=0.018)、Y轴标准差(rs=0.248,P=0.025;rs=0.253,P=0.022)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呈正相关;而稳定极限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rs=-0.258,P=0.019)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rs=-0.224,P=0.043)呈负相关。稳定极限与BBS总评分(rs=0.572,P=0.000)和功能性前伸测验(FRT)评分(rs=0.560,P=0.000)呈正相关。结论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可能是导致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平衡障碍的影响因素之一;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患者静态稳定性、动态平衡功能、稳定极限和姿势稳定性明显下降,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FRT测验可作为急诊或床旁评价患者主动姿势控制能力和跌倒风险的简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 磁共振成像 姿势平衡 统计学 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欣 罗晓光 陈荣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2-987,共6页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并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冲动控制障碍问卷(QUIP)评估冲动控制障碍;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一至四部分...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并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冲动控制障碍问卷(QUIP)评估冲动控制障碍;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一至四部分(UPDRSⅠ~Ⅳ)分别评估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治疗相关并发症;Hoehn-Yahr分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抑郁症状。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201例帕金森病患者,经QUIP量表筛查出41例冲动控制障碍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为20.40%,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服药占8.46%(17/201)、强迫性饮食占7.46%(15/201)、刻板行为占6.46%(13/201)、强迫性购物占3.98%(8/201)、病理性赌博占1.49%(3/201)、性欲亢进占0.49%(1/2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时间长(OR=1.237,95%CI:1.038~1.474;P=0.018)、UPDRSⅣ评分高(OR=1.389,95%CI:1.077~1.790;P=0.011)、抑郁(OR=2.417,95%CI:0.174~0.984;P=0.046)是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较高,服药时间长、治疗相关并发症严重、抑郁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可以根据QUIP量表评估冲动控制障碍风险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 抑郁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脑卒中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于长申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0,共7页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应用于脑卒中预防、诊治和康复等多领域,并突显出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结合,可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精准识别、自动化病因分型、辅助脑卒中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策略的制定,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应用于脑卒中预防、诊治和康复等多领域,并突显出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结合,可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精准识别、自动化病因分型、辅助脑卒中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策略的制定,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人工智能在脑卒中预防、诊治和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人工智能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神经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及其与卒中相关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博 杨彬彬 王佳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5期390-395,共6页
目的观察卒中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4^+CD25^+FoxP 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动态变化,探讨卒中后机体免疫状态及其对卒中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急性期患者32例... 目的观察卒中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4^+CD25^+FoxP 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动态变化,探讨卒中后机体免疫状态及其对卒中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急性期患者32例为卒中组,根据发病1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卒中后非感染组24例和卒中后感染组8例。另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病程24 h内、3 d、7 d检测卒中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Tregs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卒中后非感染组CD3^+CD4^+T细胞与Tregs于发病后7 d升高(P分别为0.02和0.03);CD3^+CD8^+T细胞在发病后24 h及3 d下降(P分别为0.01和0.03),发病后7 d升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卒中后感染组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Tregs在发病24 h内(P分别为<0.001,<0.001,0.03和<0.001)、3 d(P均<0.001)、7 d(P分别为<0.001,0.01,0.01和0.01)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2)卒中后感染组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Tregs在发病后24 h内(P分别为0.01,<0.001和<0.001)、3 d(P分别<0.001,<0.001和0.04)、7 d(P均<0.001)均显著低于卒中后非感染组;两组CD3^+CD8^+T细胞在发病后24 h内无明显差异,但3 d(P<0.001)、7 d(P=0.02)卒中后感染组显著低于卒中后非感染组。结论 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及Tregs参与卒中早期病理生理过程,其动态变化可能导致卒中后免疫抑制,并参与卒中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T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与衰弱相关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9
8
作者 巫嘉陵 邱丽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43-546,共4页
脑小血管病和衰弱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二者常共病且关系密切。了解脑小血管病和衰弱的共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关注二者相关性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尽可能实现早期诊断与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后免疫机制及免疫调节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博 王佳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5期426-431,共6页
近年来,免疫及炎症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缺血性卒中发生后机体会调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卒中会打破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造成内稳态失衡。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用药,为卒中的治疗开辟了一... 近年来,免疫及炎症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缺血性卒中发生后机体会调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卒中会打破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造成内稳态失衡。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用药,为卒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免疫机制 免疫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有为 未来可期:人工智能与脑血管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共2页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防治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脑血管病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病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改善脑血管病预后,成...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防治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脑血管病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病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改善脑血管病预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障碍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声训练对帕金森病流涎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庆玲 程元元 +5 位作者 刘培培 周晓娜 王玥 陈荣杰 于洋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1-896,共6页
目的探讨发声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严重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共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发声训练(观察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时采用标准吞咽功... 目的探讨发声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严重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共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发声训练(观察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时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吞咽功能、最长发声时间和最大发声分贝评价喉功能和声带振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二部分(UPDRSⅡ)流涎评分、流涎严重程度和频率量表(DSFS)评价流涎程度(DSFS-S)和频率(DSFS-F)。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4周时最长发声时间延长(P=0.000),最大发声分贝增大(P=0.000),SSA评分(P=0.000)、UPDRSⅡ流涎评分(P=0.000)、DSFS-S评分(P=0.000)和DSFS-F评分(P=0.000)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最大发声时间延长(P=0.010),最大发声分贝增大(P=0.000),SSA评分(P=0.044)、UPDRSⅡ流涎评分(P=0.020)、DSFS-S评分(P=0.044)和DSFS-F评分(P=0.049)减少。结论常规吞咽训练联合发声训练可通过提高吞咽功能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发声 吞咽障碍 流涎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独立行走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跌倒风险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威 王雅静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5-880,共6页
目的筛查可独立行走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较高跌倒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22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采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史、静息状态血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 目的筛查可独立行走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较高跌倒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22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采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史、静息状态血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头部MRI观察腔隙性梗死和脑白质高信号(包括脑深部白质高信号和脑室旁白质高信号),颈动脉超声测量内-中膜厚度,睁眼时单腿站立测验(OLST)评估姿势稳定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独立行走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较高跌倒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根据OLST测验时间,分为高跌倒风险组(≤10 s,104例)和低跌倒风险组(>10 s,12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53,95%CI:1.006~1.101;P=0.026)、既往有糖尿病(OR=2.910,95%CI:1.288~6.577;P=0.010),以及脑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评分为1(OR=7.329,95%CI:1.775~30.272;P=0.006)、2(OR=8.004,95%CI:1.905~33.627;P=0.005)和3(OR=23.884,95%CI:4.205~135.657;P=0.000)是可独立行走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较高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看似步态正常、可独立行走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仍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高龄、糖尿病史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跌倒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与炎症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母蕾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衰弱作为一种老年综合征,使老年人不良健康结果如跌倒、抑郁、残疾、失能和死亡等增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炎症反应通过导致肌少症、肥胖、多种慢性病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病理生理学机制而诱发... 衰弱作为一种老年综合征,使老年人不良健康结果如跌倒、抑郁、残疾、失能和死亡等增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炎症反应通过导致肌少症、肥胖、多种慢性病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病理生理学机制而诱发衰弱。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和运动干预等措施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肥胖,对衰弱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瑞潇 巫嘉陵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902-908,共7页
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卒中所导致的经济负担及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事件约占所有卒中事件的87%[1]。其中,相较于大动脉闭塞型卒中所带来的急性致残... 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卒中所导致的经济负担及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事件约占所有卒中事件的87%[1]。其中,相较于大动脉闭塞型卒中所带来的急性致残性功能障碍,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卒中常因其临床症状较轻被患者及其家属忽视。然而,反复多次小卒中复发所导致的远期不良预后如步态不稳、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退行性改变等功能障碍,也同样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众多研究已经揭示了“好的脂蛋白”——HDL-C水平的提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残余风险,而HDL-C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并且与其亚型中的SAO卒中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密度脂蛋白 小动脉闭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