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磁共振及功能性成像特点 被引量:18
1
作者 郝妮娜 韩彤 +2 位作者 白旭 郭迎 崔世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征象。结果1...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征象。结果12例患者均为B细胞淋巴瘤,共检出13个结节,11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病灶T1WI呈低或等信号影,T2WI呈等、稍高、高信号影,DWI呈高、低信号影;病灶的边界较清晰,周围可见轻中度水肿;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及"缺口征"、"尖突征";1H-MRS表现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中度降低,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轻度降低,并可见巨大的脂质(Lip)峰。灌注加权成像提示病灶为低灌注结节。结论传统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1H-MRS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磁共振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脑内脱髓鞘假瘤与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军 孟郊 +1 位作者 韩彤 刘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91-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脑内脱髓鞘假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对12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脱髓鞘假瘤患者和5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低级别组18例,高级别组34例),术前分别行脑内MR灌注加权成... 目的探讨脑内脱髓鞘假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对12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脱髓鞘假瘤患者和5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低级别组18例,高级别组34例),术前分别行脑内MR灌注加权成像及增强MR扫描,获得灌注伪彩图。选取脱髓鞘假瘤直径>20 mm的病灶,测量并比较各组脱髓鞘假瘤和星形细胞瘤实质的标准局部脑血容量。结果 12例脑内脱髓鞘假瘤患者共28个病灶中,有18个病灶直径>20 mm。脱髓鞘假瘤、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标准局部脑血容量值分别为0.82±0.47、1.74±0.46和5.23±1.44,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9、16.291、12.901,P<0.05)。结论脑内脱髓鞘假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标准局部脑血容量存在差异,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脱髓鞘疾病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比检测颅内大动脉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德林 秦洁 韩彤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测颅内大动脉的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和MRA检测16例患者共32根大脑中动脉,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TCD检查显示,大...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测颅内大动脉的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和MRA检测16例患者共32根大脑中动脉,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TCD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3根,狭窄16根,流速增快9根,正常4根;MRA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4根,狭窄13根,正常15根。TCD与MRA检查的符合率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时为75.0%(3/4),狭窄时为81.3%(13/16),正常时86.7%(13/15)。结论TCD与MRA对颅内大动脉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TCD较MRA方便、迅速、经济,MRA较TCD直观、全面,二者联合检测可比较准确地提供颅内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检测 颅内大动脉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MRI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单发脑转移瘤及脑淋巴瘤 被引量:18
4
作者 卢昊 冯全志 +5 位作者 程乾胜 丁岩 李代斌 李雨格 韩碧辉 韩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SC-MRI)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单发脑转移瘤及脑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7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5例、淋巴瘤患者1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平...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SC-MRI)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单发脑转移瘤及脑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7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5例、淋巴瘤患者1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增强及DSC-MRI扫描,获得脑血容量(CBV)伪彩图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别测量瘤体、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CBV值,计算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和瘤体的信号强度恢复百分比(PSR)。应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3种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胶质母细胞瘤、单发脑转移瘤及脑淋巴瘤均表现为肿瘤实性区域明显强化伴瘤周水肿。瘤体rCBV除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脑转移瘤无差异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瘤周rCBV除单发脑转移瘤与淋巴瘤无差异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瘤体PSR值除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脑转移瘤无差异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示瘤体PSR为鉴别淋巴瘤及非淋巴瘤的最佳指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1.3%;瘤周rCBV为鉴别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脑转移瘤的最佳指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1%和86.7%。结论 rCBV和PSR结合可提高鉴别诊断3种脑肿瘤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单发脑转移瘤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磁敏感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军 孟郊 韩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4-898,共5页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磁敏感信号(ITSS)及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探讨ITSS及ADC值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脑胶质瘤患者均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根据脑肿...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磁敏感信号(ITSS)及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探讨ITSS及ADC值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脑胶质瘤患者均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根据脑肿瘤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18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34例),比较ITSS分级、ADC值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ITSS和ADC值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ITS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58,P<0.01);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89.000,P<0.01);ITSS分级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01),ADC值与病理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22,P<0.001),不同级别脑胶质瘤ITSS分级与ADC值呈显著负相关(r=-0.617,P<0.001)。以病理分级为标准,ITSS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9%、77.78%、82.69%、87.88%、73.68%,ADC值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88.89%、94.23%、94.29%、94.12%。结论 ITSS分级、ADC值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联合应用ITSS和ADC值可以显著提高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磁敏感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军 刘梅丽 +2 位作者 韩彤 刘力 崔世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灶位于幕上。12个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36个为实质型,2个单纯囊型。囊性病灶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和高信号改变。实质型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增强,灌注成像可见壁结节和实性肿块呈明显高灌注表现。结论:成血管细胞瘤之MRI有特征性表现,MRI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成血管细胞瘤 MRI DWI PW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