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指标预测立体定向治疗NSCLC脑转移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崔晓腾 王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2-527,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SRS治疗的51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运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并基于Cox多因素分析绘制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运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凝血指标对NSCLC脑转移行SRS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3、4年的PFS分别为79.9%、69.9%、56.6%、43.2%,OS分别为93.4%、83.2%、69.9%、57.6%。吸烟、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3.22 g/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1.69 s、D-二聚体(D-dimer,D-D)<0.51μg/L与较长的PFS率相关(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1.05 s、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相关(P<0.05)。吸烟、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PFS率显著相关(P<0.05);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显著相关(P<0.05)。Fib与D-D联合检测预测NSCLC脑转移患者SRS治疗预后的AUC显著高于Fib与D-D单独检测(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SRS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Fib与D-D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其预后,两组指标联合评估价值可能更优,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石志鸿 辛颖 +6 位作者 刘彬 张莹 岳伟 陆卉 张雅静 于德林 纪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ELISA法检测2组不同时间血清CXCL16水平。结果病例组发病72h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77)ng/L vs(4.28±0.74)ng/L,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1);复发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6.24±1.26)ng/L vs(4.68±1.92)ng/L,(5.55±1.23)ng/L vs(4.25±1.51)ng/L,P<0.05]。结论血清CXCL16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趋化因子类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AD7c-NTP表达变化对痴呆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艳 李攀 +4 位作者 陈嫄 张惠红 胡静仪 陈佳庚 周玉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表达变化对不同类型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 MCI)、额颞叶痴... 目的探讨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表达变化对不同类型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 MCI)、额颞叶痴呆(FTD)和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液AD7c-NTP表达变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痴呆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与MMSE和Mo CA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尿液AD7c-NTP诊断痴呆之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不同类型痴呆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AD组、a MCI组、FT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0,0.029,0.005),中至重度AD组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高于轻度AD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359)。相关分析显示,仅轻度AD组患者尿液AD7c-NTP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s=-0.506,P=0.016)。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32~0.945,P=0.000),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0%和90%,所对应的尿液AD7c-NTP临界值为2.32 ng/ml。约70.18%(40/57)的AD组、63.33%(19/30)的a MCI组和45.95%(17/37)的FTD组患者尿液AD7c-NTP表达异常(〉2.32 ng/ml)。结论尿液AD7c-NTP表达变化在痴呆患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尿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分析仪检测血脂性能及其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萍 苏丽娜 +7 位作者 朱彧 张玲 吕丽霞 韩媛 辛颖 张立 张飚 王金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18-323,共6页
目的评价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的可靠性,探讨其用于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及偏差评价指南EP9 A文件标准,分... 目的评价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的可靠性,探讨其用于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及偏差评价指南EP9 A文件标准,分别以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为参考仪器(目标检测系统)和试验系统,检测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计算两种检测系统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并对其预期偏差进行评估;在比对基础上应用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1263例社区年龄>40 岁的高危人群血脂水平。结果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与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5,P<0.05),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可允许误差均位于预期偏差的95%CI内,提示两种仪器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近,数据可接受。社区筛查共检测1263例受试者,异常检出率为总胆固醇347例(27.47%)、甘油三酯348例(27.5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2例(4.9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1例(34.92%)。结论 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结果与实验室常规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相近,结果准确可信,可用于社区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卒中 普查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宁 朱虹 +2 位作者 胡静仪 陈荣杰 徐小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抑郁和焦虑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46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均于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12h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抑郁和焦虑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46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均于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12h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抑郁和焦虑症状。结果 46例患者中14例(30.43%)诊断为可能的抑郁症(HAMD评分8~19分),5例(10.87%)诊断为确定的抑郁症(HAMD评分≥20分);9例(19.57%)诊断为可能的焦虑症(HAMA评分7~13分),7例(15.22%)诊断为确定的焦虑症(HAMA评分≥14分)。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体重指数高于男性[(26.93±1.29)kg/m2对(23.99±1.51)kg/m2;t=6.872,P=0.000],血清雌二醇[(46.29±17.87)pmol/L对(129.64±32.34)pmol/L;t=10.080,P=0.000]、孕酮[0.99(0.67,1.18)nmol/L对1.30(0.86,2.04)nmol/L;Z=-2.722,P=0.006]和睾酮[(0.38±0.17)nmol/L对(13.52±5.41)nmol/L;t=10.538,P=0.000]均低于男性。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体重指数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91,P=0.020),血清雌二醇水平与HAMD评分(r=-0.558,P=0.031)和HAMA评分(r=-0.675,P=0.006)呈负相关,血清睾酮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674,P=0.006);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仅血清睾酮水平与HAMD评分(r=-0.450,P=0.031)和HAMA评分(r=-0.507,P=0.013)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等非运动症状常见,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抑郁症状越严重,体重指数和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血清睾酮水平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男性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越低、抑郁和焦虑症状越严重。故性激素替代治疗可能成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性腺甾类激素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萍 李效兰 杨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率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肿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旭 姚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87-268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瘤22例,肺癌脑转移18例。结果非侵袭性垂体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咽管瘤组、脑膜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瘤组、胶质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GF-Ⅰ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1水平在不同种类的脑肿瘤中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生长激素 垂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桂萍 刘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与出血性脑卒中(ICH)的差异和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 2 h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5例,依据头颅CT或MRI分为IS组37例和ICH组28例,同期健...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与出血性脑卒中(ICH)的差异和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 2 h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5例,依据头颅CT或MRI分为IS组37例和ICH组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检测发病<12 h,3、14 d时血清GFAP含量。结果除外IS组第3天,IS组和ICH组患者发病<12 h,3、14d血清GFA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IS组患者发病<12 h,3、14 d血清GFAP含量明显低于I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ROC曲线不同临界值,GFAP对IS诊断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46.7%;对ICH诊断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0.0%;血清GFAP含量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血清GFA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瘫痪程度、出血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含量明显升高,IS与ICH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脑卒中的辅助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星形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1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萍 崔桂萍 陆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J-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脑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并将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和脑梗死组患者发病后1 2 h内、第3天和...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J-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脑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并将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和脑梗死组患者发病后1 2 h内、第3天和第14天血清DJ-1水平,并根据DJ 1的结果绘制ROC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血清DJ-1于发病12 h内开始升高,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3天降到低谷,在第14天时再度反弹至高水平,检测3个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在分界值为20.26μ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及96.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P=0.000)。结论 DJ-1是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可靠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氧化性应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ROC曲线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体外培养小鼠视网膜细胞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明 朱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视网膜细胞,经5μg/ml和50μg/ml丙泊酚处理后,予以200μmol/L H2O2处理诱导氧化应激。处理细胞分为四组:视网膜细胞未处理组(对照组),视网膜细胞H2O2处理组(0μg/m...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视网膜细胞,经5μg/ml和50μg/ml丙泊酚处理后,予以200μmol/L H2O2处理诱导氧化应激。处理细胞分为四组:视网膜细胞未处理组(对照组),视网膜细胞H2O2处理组(0μg/ml组),视网膜细胞H2O2+低剂量丙泊酚处理组(5μg/ml组)和视网膜细胞H2O2+高剂量丙泊酚处理组(50μg/ml组)。MTS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簇(ROS)。生化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裂解物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蛋白印迹检测NF-κB。ELISA检测IL-6、IL-1β。结果加入终浓度0、5、50μg/ml的丙泊酚,细胞生存率分别为33.5%,65.2%和85.5%(P<0.05);0、5和50μg/ml组的ROS产生分别为对照组的1007.8%、398.9%和256.2%;MD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01.5%、221.4%和172.4%(P<0.05);SOD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8.5%、44.2%和71.3%(P<0.05);GST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32.6%、52.1%和66.8%(P<0.05);GSH-Px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5.8%、65.2%和76.5%(P<0.05);MPO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85.2%、236.6%和166.3%(P<0.05);NF-κB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933.3%、576.9%和472.2%(P<0.05);IL-1β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346.4%、292.6%和180.0%(P<0.05);IL-6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24.6%、187.9%和148.0%(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减轻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对原代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丙泊酚可以增加SOD等抗氧化酶产生,抑制NF-κB激活和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视网膜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苄酯诱导脑胶质瘤U-87 MG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文明 吴琦 朱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苄酯(benzyl Isothiocyanate,BITC)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 MG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ITC作用U-87 MG细胞后,应用MTS法检测BITC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ITC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和肿瘤细胞内...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苄酯(benzyl Isothiocyanate,BITC)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 MG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ITC作用U-87 MG细胞后,应用MTS法检测BITC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ITC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和肿瘤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8的变化,RT-PCR检测Bcl-2和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最后检测信号转导分子JNK和转录因子AP-1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BITC对脑胶质瘤细胞U-87 MG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 150值为15.2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和20μmol·L-1的BITC作用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29.3%和68.6%(P<0.05),2和5μmol·L-1BITC作用肿瘤细胞24h后,ROS产生分别为对照组的3.76倍和6.07倍(P<0.05),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Survivin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32.7%和19.2%(P<0.05),Survivin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41.3%和22.7%(P<0.05),JNK磷酸化水平上调,AP-1转录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2.5%和26.7%(P<0.05)。结论 BITC可抑制脑肿瘤细胞U-87 MG的生长,可能与细胞氧化损伤和调节细胞内的凋亡相关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苄酯 脑胶质瘤 U-87MG 凋亡 氧化损伤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组分析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颖 马春华 朱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肺腺癌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一种肺腺癌细胞转移至脑膜的严重病变,本研究拟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LM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组的变化,分析其潜在诊断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肺腺癌... 目的:肺腺癌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一种肺腺癌细胞转移至脑膜的严重病变,本研究拟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LM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组的变化,分析其潜在诊断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30例(试验组)与同期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30例(对照组),采用非标记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受试者脑脊液中蛋白质组,并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gy,GO)分析差异蛋白相关的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和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分布,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预测差异蛋白生物学功能,通过速率散射比浊试验、免疫透射比浊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差异蛋白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差异蛋白检验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脑脊液比较,试验组脑脊液蛋白组学结果显示13个蛋白显著上调,6个蛋白显著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急性炎症应答和创伤应答是富集差异蛋白较多的生物学过程,细胞外膜结合细胞器、细胞外外泌体和细胞外囊泡等细胞组成分布发生了改变,速率散射比浊试验、免疫透射比浊试验和ELISA结果验证患者组脑脊液中α1微球蛋白(alpha-1-microglobulin,AMBP)、补体C1q/2/7/8B、IgG、肽聚糖识别蛋白2(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 2,PGLYRP2)、血清淀粉样蛋白A4(serum amyloid A4,SAA4)显著上调(均P<0.05),ROC分析显示补体C2联合PGLYRP2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7,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6.67%。结论: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免疫应答显著上调,脑脊液补体C2联合PGLYRP2分析可能是潜在肺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脑膜转移 蛋白质组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