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外科干预 被引量:1
1
作者 佟小光 施铭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改进和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外科手术同时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血管医学时代“脑心同治”手术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尚彦国 王轩 +3 位作者 佟小光 施铭岗 李春海 王联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脑心共病”逐渐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外科医师的重视,并着手开展“脑心同治”手术互为保障,“泛血管医学”概念提出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模式和发展理念。泛血管医学思想对“脑心同治”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脑心... “脑心共病”逐渐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外科医师的重视,并着手开展“脑心同治”手术互为保障,“泛血管医学”概念提出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模式和发展理念。泛血管医学思想对“脑心同治”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脑心同治”手术又使“泛血管医学”概念更加完整与深化。现阶段坚持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为基础进行手术实施设计,“脑心同治”手术将在未来突破传统的颈动脉与冠状动脉同期手术范畴,过渡到以血管重建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从外科手术角度扩大“泛血管医学”概念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外科手术 脑心同治(非MeSH词) 泛血管医学(非MeSH词) 血管重建(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的“脑心同治” 被引量:2
3
作者 施铭岗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二者为同源性疾病,可共病,这也是“脑心同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脑心同治”得以实现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脑心同治”策略,以为心脑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二者为同源性疾病,可共病,这也是“脑心同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脑心同治”得以实现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脑心同治”策略,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手术技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丁茂华 佟小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422,共8页
目的间接手术(脑血管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giant internal carotid aneurysms,GICAs)单中心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应用间接手术技术治疗GICAs患者的临床预后。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阴性的GICA... 目的间接手术(脑血管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giant internal carotid aneurysms,GICAs)单中心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应用间接手术技术治疗GICAs患者的临床预后。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阴性的GICAs患者,采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缩窄术联合/不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于球囊闭塞实验阳性的GICAs患者,采用ICA结扎术联合高流量搭桥术(external carotid artery-radi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M2,ECA-RA-M2)。全脑血管造影记录患者术前术后O’Kelly-Marotta(OKM)分级,及动脉瘤最大直径变化。随访患者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临床症状变化,以评估间接手术治疗GICA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共有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接受ICA缩窄联合/不联合STA-MCA搭桥术的患者为16例,接受ICA结扎术联合高流量搭桥术的患者为6例。50%(11/22)的患者术后OKM分级达到C/D级,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或末次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19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瘤缩小,2例保持不变,1例增大,较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t=5.439,P<0.001)。至随访末,22例患者mRS评分较术前下降,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2.531,P=0.019)。结论在神经介入时代,间接术式仍然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GICAs的一种重要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颈内动脉缩窄术 颈内动脉结扎术 脑血管重建术 病例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