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总黄酮介导Nrf2信号通路调控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机制
1
作者 李小冬 杨欣悦 +3 位作者 李雪 刘鹏飞 李志刚 申意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1-788,798,共9页
目的旨在评估骨碎补总黄酮(RD)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作用。鉴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态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 目的旨在评估骨碎补总黄酮(RD)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作用。鉴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态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骨碎补作为传统中药,其总黄酮成分因其潜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天然产物特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和micro-CT分析评估骨微结构变化。体外实验,采用CCK-8检测BMSCs细胞活力,FerroOrange染色和DHE检测法评估细胞内铁离子和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GPX4及成骨分化标志蛋白COL1A1、RUNX2、OCN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并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Nrf2基因表达以探究RD的作用机制。结果RD显著改善了动物模型的骨微结构参数,如增加骨体积比例、小梁厚度和小梁数量,减少小梁间隙。体外实验显示,RD能够增加BMSCs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铁离子和ROS水平,抑制BMSCs的铁死亡并促进其成骨分化。Western blot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RD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了抗氧化酶GPX4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而慢病毒转染抑制Nrf2表达后,RD的保护作用减弱。结论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GPX4的表达,有效抑制BMSCs的铁死亡,促进其成骨分化,显示出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Nrf2信号通路 铁死亡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抑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艳杰 孟智宏 张春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527-2530,共4页
近年来作为中风病重要并发症的中风后抑郁,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而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方面卓有成效,本文对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包括针灸、中药、针药结合及其他中... 近年来作为中风病重要并发症的中风后抑郁,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而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方面卓有成效,本文对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包括针灸、中药、针药结合及其他中医方法,并对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中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健康教育与中医药联合应用的良好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晶 段清珍 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13-1913,共1页
社区健康教育是普及疾病防控知识的重要途径,可增强居民疾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减少发病、控制病情进展等目的。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有利于做到事先预防、事中干预等。《常见病中西医诊断及合理用药》一书以临床常见病及其病... 社区健康教育是普及疾病防控知识的重要途径,可增强居民疾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减少发病、控制病情进展等目的。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有利于做到事先预防、事中干预等。《常见病中西医诊断及合理用药》一书以临床常见病及其病因、基础知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常用中西医治疗药物等为基础,致力于提升连锁药店合理用药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以中西医用药、联合用药及关联搭配为思路,对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14类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进行了归纳、整理,并论述了中西医治疗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 循环系统疾病 中西医诊断 治未病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妇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柴仲秋 王迎东 +2 位作者 张俊仲 刘维 周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102-1104,1107,共4页
目的:整理分析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机器检索与人工手检,检索2003—2013年CNKI及万方数据库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文献。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理分型及分期、血清标志物、基因... 目的:整理分析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机器检索与人工手检,检索2003—2013年CNKI及万方数据库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文献。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理分型及分期、血清标志物、基因与蛋白表达、病变部位、转移情况和恶病质情况等几个方面探讨。结论:由于其中医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相应研究方法也尚未成熟,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微观辨证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完善研究技术,使大肠癌的微观辨证研究更加客观,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证型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噬抑制细胞泡沫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靳雅 张立双 +4 位作者 黄湘龙 马耀磊 刘金杰 张晗 李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1,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疾病研究表明,AS性心脏病在全球流行,发病数已由1990年的约1亿例增长为2019年的1.8亿例[1];在2020年流行病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比率为27.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疾病研究表明,AS性心脏病在全球流行,发病数已由1990年的约1亿例增长为2019年的1.8亿例[1];在2020年流行病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比率为27.6%[2]。同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病人数达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AS是一种以动脉血管壁脂质异常蓄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血管炎症性病变,形成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foam cells)是AS病变的起始与早期重要病理特征之一(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噬 自噬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坤 张明妍 +1 位作者 张涛 卢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49,共3页
围绕“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含义,检索古今诸家之评述,挖掘、归纳前人立论理论依据,寻求思辨切入点。在立足《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揣度仲景之意,最终发掘此段为疾病发生的主要矛盾:“一者”的主要矛盾为人体... 围绕“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含义,检索古今诸家之评述,挖掘、归纳前人立论理论依据,寻求思辨切入点。在立足《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揣度仲景之意,最终发掘此段为疾病发生的主要矛盾:“一者”的主要矛盾为人体脏腑气血盛衰,“二者”主要矛盾为天时运气变化,“三者”的主要矛盾为行为程度,并据此提出“一者”“二者”虽主要矛盾不同,但邪气均自外而来,由表及里,发病具有一定规律;“三者”发病毫无规律,此为外感与杂病的重要分章依据,亦为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病因 病位 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东武 李睿 +3 位作者 姜兆荣 金明秀 于静 高明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索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致病理论源流及发展初步探析,结合现代风湿病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成果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对伏邪致病理论在现代风湿病辨证论治现... 目的:探索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致病理论源流及发展初步探析,结合现代风湿病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成果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对伏邪致病理论在现代风湿病辨证论治现研究浅析。结果:伏邪致病理论与风湿病发生、发展、治疗规律相契合,应用该理论论治风湿病疗效明显。结论: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风湿病辨证论治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辨证论治 伏邪致病 伏气 痹证 外感痹 内伤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艳国 郭秀琴 +1 位作者 刘凯 朱立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评价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提取资... 目的:评价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结果:共纳入52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推拿治疗优于牵引[RR=1.17,95%CI(1.10,1.25)]、中药[RR=1.18,95%CI(1.08,1.30)]、以及其它综合疗法[RR=1.20,95%CI(1.12,1.27],而与微波、西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拿联合其它疗法与其它疗法除推拿+熏蒸vs熏蒸和推拿+针刀vs针刀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亚组分析均显示推拿联合其它疗法疗效优于其它疗法。结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不高,影响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确切的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薏苡仁鼻饲联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影响的临床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静莎 郭义 耿连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510-514,518,共6页
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遵循随机对照试验原则进行设计,收集了56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病例,以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薏苡仁鼻饲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GCS评分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手十二井穴放血、薏苡仁鼻饲有改善重... 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遵循随机对照试验原则进行设计,收集了56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病例,以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薏苡仁鼻饲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GCS评分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手十二井穴放血、薏苡仁鼻饲有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意识状态的作用趋势,有升高s TBI患者收缩期血压的作用趋势。本研究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十二井穴放血 薏苡仁鼻饲 重型颅脑创伤 GCS评分 PB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在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文 李燕妮 +8 位作者 侯敏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宋大立 戴智 程家龙 林阳阳 黎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定制导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CT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Belgium)及Geomagic studio 2014(Geomagic Inc,America)设计及制作个性化导板,并用3D...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定制导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CT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Belgium)及Geomagic studio 2014(Geomagic Inc,America)设计及制作个性化导板,并用3D打印机输出导板,用于手术中定位截骨。结果:将数字化导板技术用于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引导术中截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同时也保护了重要组织结构。结论:数字化导板技术为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3D打印 手术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AP动物模型观察小檗碱对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朴美玉 曹海龙 +4 位作者 何娜娜 许梦雀 鄢芳 周冰 王邦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动物模型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AP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4周龄Apc(Min/+)小鼠20只,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对照组,0.1%的小檗碱混入饮水中给药。连续给药1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动物模型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AP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4周龄Apc(Min/+)小鼠20只,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对照组,0.1%的小檗碱混入饮水中给药。连续给药12周后处死小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i NOS、MR和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结果小檗碱组肠道息肉总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16.727,P=0.001)。小檗碱组肠道息肉间质中F4/8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5.327,P=0.043),i NOS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7.335,P=0.004),而M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5.634,P=0.016)。小檗碱组i 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7.827,P=0.035),MR、IL-10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6.923,P=0.039;t=8.135,P=0.026)。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改变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型,从而发挥抑制息肉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Apc(Min/+)小鼠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勇 田小丽 +1 位作者 孙浩然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年龄9~2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肾上腺激素水平测定、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年龄9~2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肾上腺激素水平测定、染色体核型分析、双侧肾上腺和盆腔下腹部CT和/或MRI检查,14岁以上患者行X线骨龄测定。结果:9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均表现为原发醛固酮增多症、ACTH水平增高、血尿皮质醇增高,成年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影像学特征包括双侧肾上腺显著弥漫性增粗伴结节、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和骨骺闭合延迟。结论:双侧肾上腺显著弥漫性增粗伴结节、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和骨骺闭合延迟是17α-羟化酶缺陷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羟化酶缺陷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男性女性化 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介导糖尿病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萍 李丽丽 +6 位作者 李艳霞 马晓芳 边希云 肖晓琳 张春艳 刘凤婷 刘晓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SUMO1、PGC-1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mRNA表达;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划痕愈合方法、Transwell方法和体外血管模拟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自愈、迁移和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EN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划痕修复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下降(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SENP1组SEN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划痕修复和迁移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高糖组和SENP1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6±6.39)ng/ml vs(302.45±30.54)ng/ml vs(174.08±21.03)ng/ml,P<0.01]。结论SENP1能够诱导PGC-1α发生去SUMO修饰,解除其对PGC-1α下游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核呼吸因子类 L-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中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静莎 郭义 耿连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444-1447,1452,共5页
本文查阅了近五年中国知网数据库115篇文献,综述了中药治疗TBI的研究进展,从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成方、单味中药、中药注射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颅脑创伤 中医辨证分型 中药成方 单味中药 中药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在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文 李燕妮 +2 位作者 王立冬 梁燕 黎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定制导板治疗多生牙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CT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Belgium)及Geomagic studio 2014(Geomagic Inc,America)设计及制作个性化导板,并用3D打印机输...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定制导板治疗多生牙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CT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Belgium)及Geomagic studio 2014(Geomagic Inc,America)设计及制作个性化导板,并用3D打印机输出导板,用于手术中定位拔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有效减少了额外骨组织的损伤,无邻牙牙根及邻近神经血管的损伤,术后患者感觉良好。结论: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导板可以将术前设计的入路、方向、深度等精确地转移到患者口内,提供精确定位,微创拔除完全埋伏多生牙,最大限度减少周围骨组织的损伤,符合牙槽外科精准、微创的理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多生牙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观霉素B1抑制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共激活子类泛素修饰促高糖内皮细胞自愈
16
作者 李艳霞 张春艳 +5 位作者 马晓芳 边希云 肖晓琳 郑全 张琳 刘晓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在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过程中的作用,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第3~6代细胞随机分对照组、高糖组及壮...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在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过程中的作用,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第3~6代细胞随机分对照组、高糖组及壮观霉素B1治疗组(治疗组)3组(n=4),分别于1.0 g/L葡萄糖、4.5 g/L葡萄糖、4.5 g/L葡萄糖+20μmol/L壮观霉素B1培养液中作用48 h,用Western blot检测SUMO2/3、PGC-1α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mRNA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UVEC损伤修复功能,模拟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血管形成能力。结果高糖组和治疗组共价态SUMO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RF-2α和ERR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共价态SUMO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NRF-2α和ERR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高糖组游离态SUMO2/3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3组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高糖组和治疗组细胞迁移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19.47±4.04)μm vs(57.35±5.59)μm,P=0.017;(31.98±6.05)μm vs(57.35±5.59)μm,P=0.032],治疗组细胞迁移距离明显高于高糖组(P=0.037)。细胞模拟血管形成实验显示,治疗组能够改善网状交联情况,形成少量类血管结构。结论壮观霉素B1能够通过抑制PGC-1α蛋白的SUMO化修饰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自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质类 糖尿病 核呼吸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天灸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勇 张静莎 +2 位作者 陈泽林 陈波 王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58-160,共3页
天灸疗法是优秀的中医外治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在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文章通过相关文献对天灸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传统医学认为,扶养正气、驱除病邪可能... 天灸疗法是优秀的中医外治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在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文章通过相关文献对天灸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传统医学认为,扶养正气、驱除病邪可能是天灸疗法发挥治疗效应的关键途径;现代医学在天灸疗法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天灸疗法可以从细胞、信号通路、免疫因子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另外,神经、内分泌调节和氧化应激可能也是天灸疗法起效的重要途径。作者认为,天灸疗与针灸疗法同属于体表刺激疗法,应有共通的作用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可能是它们作用的基本方式。目前,天灸疗法对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研究甚少,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角度研究天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可以填补领域内的空白,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确实可行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揭示天灸疗法复杂的作用机制,为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灸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肠科外用凝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性能考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庞晓晨 成睿珍 赵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肛肠科外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性能与特点。方法 2016年9—11月,以卡波姆为基质,以外观性状、离心实验、耐热耐寒实验为观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考察基质的最佳浓度,制备肛肠科外用凝胶剂。采用改良Franz... 目的探讨肛肠科外用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性能与特点。方法 2016年9—11月,以卡波姆为基质,以外观性状、离心实验、耐热耐寒实验为观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考察基质的最佳浓度,制备肛肠科外用凝胶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芦丁的含量,评价肛肠科外用凝胶剂的体外透皮给药性能与特点。结果通过外观性状、离心实验、耐热耐寒实验,确定1.5%的卡波姆为最佳浓度。体外透皮实验显示,制剂组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与稳态流量(Jss)均高于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app=0.001,P<0.01;t_(Jss)=0.001,P<0.01)。结论中药制备成外用凝胶剂后,较原中药熏洗汤剂使用更加方便,刺激性小,且能显著提高透皮渗透性。此结果可进一步应用于该制剂的后续研究中,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类 芦丁 超高效液相色谱 皮肤吸收 中医肛肠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指南质量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华萍 韩振蕴 +3 位作者 常泽 王育纯 胡玉立 张丁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9-1046,共8页
背景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与脑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世界上第二大认知障碍类型,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VCI的可干预性和可逆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制定高质量的临床指南是提高VCI诊疗水平的有效途径。目的... 背景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与脑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世界上第二大认知障碍类型,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VCI的可干预性和可逆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制定高质量的临床指南是提高VCI诊疗水平的有效途径。目的评价国内外有关VCI指南的质量,以期为VCI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8—11月,检索国内外与VCI指南相关的文献数据库和网站,并采用临床研究和评估系统(AGREEⅡ)对指南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8部指南,其中国内指南12部、国外指南6部;循证指南9部、非循证指南9部。组内相关系数为0.935,提示评价者间一致性较好。纳入指南总体质量较低,6个领域中仅"清晰性"领域平均得分>60%(64.04%),"范围和目的"(52.31%)、"独立性"(42.01%)领域平均得分为30%~60%;而"参与人员"(27.24%)、"严谨性"(20.05%)、"应用性"(13.83%)领域平均得分均<30%。经评价,6个指南为B级推荐,12部指南为C级推荐。结论纳入指南总体质量较低,尤其"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领域质量低于平均水平。指南编制者应严格遵守循证原则来完善指南细节描述,从而提升VCI指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指南 质量评价 临床研究和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莎 李风霞 +1 位作者 耿连岐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53-3358,共6页
目的:借鉴古典文献中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经验,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挖掘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查阅《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中医经典古籍中探讨古人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认识。检索现代发表... 目的:借鉴古典文献中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经验,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挖掘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查阅《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中医经典古籍中探讨古人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认识。检索现代发表的文献,经过层层筛选,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建立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处方数据库,用复杂网络技术挖掘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归纳总结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配伍规律。结果:抑郁症分“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卒中后抑郁属于后者。病机是神不足则悲,治疗以调整气机为主,最终达到气血冲和状态。从现代文献来看,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四神聪、神庭、三阴交、内关、太冲、神门。结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以调整气机为主,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内关、三阴交、太冲、神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病因 病机 治疗特点 复杂网络 权重 配伍规律 气机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