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的天津地区主要河流水质评价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国锋 刘宪斌 +1 位作者 刘占广 郭伟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1,共5页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对天津地区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金钟河、北塘排污河、黑猪河、海河、大沽排污河、独流减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和北排水河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对天津地区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金钟河、北塘排污河、黑猪河、海河、大沽排污河、独流减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和北排水河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水质标识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可靠。从时间分布来看,枯水期水质最差,58.3%的河流为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流已经黑臭,8月水质较好。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来看,海河以南河流污染较为严重。该地区河流NH3-N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BOD5、CODMn和TP,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河流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水质标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四株海洋绿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曹春晖 孙世春 +1 位作者 麦康森 梁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47-2353,共7页
采用f/2培养基,在3000lx,5000lx,8000lx光照强度时对杆状裂丝藻(Stichococcus bacillaris,MACC(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C19)和3株小球藻(Chlorellasp.MACC/C95,MACC/C97和MACC/C102)等4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 采用f/2培养基,在3000lx,5000lx,8000lx光照强度时对杆状裂丝藻(Stichococcus bacillaris,MACC(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C19)和3株小球藻(Chlorellasp.MACC/C95,MACC/C97和MACC/C102)等4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4株海洋绿藻的相对生长率、EPA(二十碳五烯酸,20∶5(n-3))含量及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C19、C97和C102的脂肪含量和SFA(饱和脂肪酸)总量,C19、C95和C102的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C19和C95的总脂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C97和C102的总脂含量则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明显升高。C19的EPA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低-高-低趋势,C95在中低光照强度下EPA含量较高,C97和C102的EPA含量则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4株绿藻的AA(花生四烯酸,20∶4(n-6))含量和PUFA总量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C19在高光照强度(8000lx)时总脂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低光照强度(3000lx)和中光照强度(5000lx)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2.9%—12.7%),C97和C102则分别在高光照强度时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分别为40.6%和33.3%)。C19的EPA含量在中光照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2.7%),C97和C102的EPA含量分别在低光照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12.0%和10.5%),C95的EPA含量在高光照强度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处理,低光照强度和中光照强度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4.0%—14.7%);C19和C95的PUFA总量均在高光照强度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低光照强度和中光照强度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9.1%—19.4%和21.3%—21.3%),C97和C102的PUFA总量均在低光照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19.2%和18.9%)。4株绿藻的主要脂肪酸成份为14∶0、16∶0、16∶1(n-7)、16∶4(n-3)、18∶1(n-9)、18∶3(n-3)、20∶4(n-6)和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杆状裂丝藻 总脂 脂肪酸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港近岸海域生物体内重金属、石油烃含量及其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厦 刘宪斌 +4 位作者 田胜艳 任丽君 王晨 郑吴柯 顾世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于2010年11月对天津大港近岸海域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及石油烃的质量比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金属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各种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差异。各类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为毛蚶、口虾蛄、扁玉螺、鹰爪虾、短蛸、鱼、日... 于2010年11月对天津大港近岸海域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及石油烃的质量比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金属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各种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差异。各类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为毛蚶、口虾蛄、扁玉螺、鹰爪虾、短蛸、鱼、日本鲟。综合国内现有的海洋生物污染标准,如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人体消费卫生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海洋贝类生物质量标准等,选用各类标准中污染因素的最低限值,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生物体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海产品主要受到Pb、Cd的污染,并且在各类海洋生物体中,毛蚶受这两种元素污染较严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重金属 石油烃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高沙岭潮间带泥螺体内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及富集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聂利红 刘宪斌 +6 位作者 降升平 田胜艳 张文亮 张福 孙佐辉 高伟 李新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106-110,共5页
采用GC/MS测定了天津高沙岭潮间带底栖泥螺体内10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分数,分析了不同个体及各身体部位中PAHs的富集特征,探讨了该区域PAH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泥螺体内以低环PAHs为主,PAHs浓度随着个体的增大而升高,对单组分萘的... 采用GC/MS测定了天津高沙岭潮间带底栖泥螺体内10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分数,分析了不同个体及各身体部位中PAHs的富集特征,探讨了该区域PAH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泥螺体内以低环PAHs为主,PAHs浓度随着个体的增大而升高,对单组分萘的富集能力最强;鳃中富集PAHs的量最大,腹足富集PAHs的能力最弱,肝脏内10种PAHs均有检出,并且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AHs质量分数相对较高;PAHs的环数相对丰度表明该区石油输入的PAHs较多,应严格控制PAHs的人为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泥螺 多环芳烃 富集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高沙岭潮间带泥螺对多环芳烃菲的累积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宪斌 陈楠 +3 位作者 田胜艳 降升平 孙莲娜 李国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1246,共6页
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对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天津高沙岭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Bullacta exarata进行室内菲染毒实验,从泥螺暴露在菲污染环境之日算起,分别于1、3、5、7、10、12d采样,样... 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对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天津高沙岭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Bullacta exarata进行室内菲染毒实验,从泥螺暴露在菲污染环境之日算起,分别于1、3、5、7、10、12d采样,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混匀、称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量了泥螺体和肝脏对多环芳烃菲的累积数量,经过计算生物累积因子(BSAF值)研究了泥螺对菲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泥螺对菲的累积周期为12d,其身体和肝脏中菲的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第7天和第5天达到最大值,其中肝脏的累积能力更强,肝脏对菲的最大累积量大约是身体的10倍,在食物链的传递中,这无疑会对更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较大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泥螺对菲的累积主要来自于对底泥的摄食,这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有关,还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应当严格控制菲的人为输入,尤其是要严格控制石油类产品的泄露。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津河口、潮间带和近岸海域的环境监测、生态风险评价及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潮间带 泥螺 累积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及砷分布与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江洪友 刘宪斌 +4 位作者 张秋丰 何荣 刘洋 薄文杰 王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89,共8页
2011年对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含量进行了调查,采用Mu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As含量总体处于较... 2011年对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含量进行了调查,采用Mu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As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33.3%的站位Cu含量超过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单因子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计算污染程度排序一致,均为Cd>Pb>Cu>Zn>Cr>Hg>A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重金属对天津近岸海域生态风险构成的风险程度排序为Cd>Hg>Pb>Cu>As>Cr>Zn,天津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低度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近岸海域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军 李晓倩 +1 位作者 陈建芳 郭术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共21页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降和海雪沉降以及碳酸盐反向泵过程。同时,本文对南海生物泵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服务于中国海碳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泵 南海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天津近海产贝类牛磺酸和糖胺聚糖的粗提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晓朋 袁春营 +3 位作者 崔青曼 陈菁菁 梁冰 李小双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以毛蚶(Arco subcrenat)、紫贻贝(Mytilus edulis)、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软体部分为原料,经水煮法粗提牛磺酸和酶解法粗提糖胺聚糖,并比较了4种贝类中牛磺酸和糖胺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四角蛤蜊、... 以毛蚶(Arco subcrenat)、紫贻贝(Mytilus edulis)、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软体部分为原料,经水煮法粗提牛磺酸和酶解法粗提糖胺聚糖,并比较了4种贝类中牛磺酸和糖胺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四角蛤蜊、毛蚶、脉红螺中的牛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708、3.532、3.662g/kg,以脉红螺中牛磺酸含量最为丰富;四角蛤蜊、紫贻贝、毛蚶中糖胺聚糖平均含量为8.27%、4.53%、3.87%,以四角蛤蜊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近海 四角蛤蜊 毛蚶 脉红螺 紫贻贝 牛磺酸 糖胺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一株铁还原细菌分离及Fe(Ⅲ)还原性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洪艳 王红玉 +1 位作者 谢丽霞 王广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0,共6页
以渤海(塘沽海域)沉积物为材料,富集异化铁还原混合菌群。采用三层平板方法,从混合菌群中纯化出一株异化铁还原细菌KB52。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命名为Klebsiella sp.KB52(Gene Bank号KM233642)。在葡萄糖为电子供体... 以渤海(塘沽海域)沉积物为材料,富集异化铁还原混合菌群。采用三层平板方法,从混合菌群中纯化出一株异化铁还原细菌KB52。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命名为Klebsiella sp.KB52(Gene Bank号KM233642)。在葡萄糖为电子供体,Fe(OH)_3为电子受体条件下厌氧培养菌株KB52,其细胞生长和Fe(Ⅲ)还原具有明显耦合关系。碳源分别设置为葡萄糖、乳酸钠、丙酮酸钠、乙酸钠、甲酸钠和丙酸钠,在海水培养条件下菌株KB52以丙酮酸钠为碳源时,菌株培养液累积Fe(Ⅱ)浓度最高,为4.41 mmol/L±0.59 mmol/L。菌株KB52在设定NaCl浓度范围内,都能够生长并具有铁还原性质,菌株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NaCl质量浓度为4 g/L时,菌株KB52还原Fe(Ⅲ)效率最高,Fe(Ⅱ)达到4.95 mmol/L±0.72 mmol/L。铁还原细菌KB52在淡水和海水条件下能够生长并具有铁还原性质,可用于近海沉积物中微生物介导异化Fe(Ⅲ)还原过程,进一步应用于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铁还原细菌 KLEBSIELLA sp.KB52 Fe(Ⅲ)还原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下脚料糖胺聚糖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广靖 崔青曼 袁春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34-136,139,共4页
从虾夷扇贝软体部下脚料中提取纯化糖胺聚糖,进行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糖胺聚糖的硫酸根含量为5.75%±0.42%,糖醛酸含量为25.86%±1.35%,氨基糖含量为1.03%±0.26%;糖胺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一定... 从虾夷扇贝软体部下脚料中提取纯化糖胺聚糖,进行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糖胺聚糖的硫酸根含量为5.75%±0.42%,糖醛酸含量为25.86%±1.35%,氨基糖含量为1.03%±0.26%;糖胺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但作用弱于维生素C;糖胺聚糖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实糖胺聚糖可延长TT、PT、APTT,但与肝素相比,活性明显低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下脚料 糖胺聚糖 化学组成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亚胺化法聚酰亚胺超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娜 李彦 +4 位作者 项军 华欣欣 程鹏高 张建平 王学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9,共9页
采用湿法相转化和化学亚胺化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超滤膜,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制备PI膜的最优化条件.首先合成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酸(PAA)粉体,以此为原料控制铸膜液配比制备PAA薄膜,在低温下通过化学亚胺化法制得PI超滤膜.研究了PA... 采用湿法相转化和化学亚胺化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超滤膜,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制备PI膜的最优化条件.首先合成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酸(PAA)粉体,以此为原料控制铸膜液配比制备PAA薄膜,在低温下通过化学亚胺化法制得PI超滤膜.研究了PAA质量分数对铸膜液黏度、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AA质量分数的增加会导致铸膜液黏度的升高,PI膜通量的下降,截留率的上升.同时,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PAA质量分数、PEG质量分数以及PEG相对分子质量这3个因子对膜性能的影响,经过分析最终得出对PI膜的最佳组合为PAA质量分数为15%,PEG质量分数为8%、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超滤膜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潮间带泥螺(Bullacta exarata)对重金属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楠 刘宪斌 +3 位作者 田胜艳 刘占广 孙莲娜 李国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87-1692,共6页
生物对重金属的累积与释放实验对研究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津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进行室内镉累积与释放实验,研究了泥螺体和肝脏对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累积和释放两个阶... 生物对重金属的累积与释放实验对研究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津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进行室内镉累积与释放实验,研究了泥螺体和肝脏对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累积和释放两个阶段,实验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混匀和称量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泥螺对镉的累积周期为14 d,其身体和肝脏中镉的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7 d达到最大值,其中肝脏的累积能力要大于身体;泥螺对镉的释放周期为12 d,在第9 d趋于稳定。泥螺对镉的累积与释放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有关,还与其栖息环境密切相关。在自然环境中,应当严格控制镉的人为输入,尤其是含镉工业废水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螺 重金属 累积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型卤水连续结垢实验及清洗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娜 郝建 +2 位作者 仲成 杜威 程鹏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1-714,共4页
对肥城硫酸钙型卤水进行连续50 d结垢实验及清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结垢主要集中在高温区(103~119.4℃),所结垢为质地坚硬的无水CaSO_4。用浓度2%的HCl常温下,酸洗10 h,可彻底清除硫酸钙垢,传热系数恢复至结垢前的水平,且清洗过程对设... 对肥城硫酸钙型卤水进行连续50 d结垢实验及清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结垢主要集中在高温区(103~119.4℃),所结垢为质地坚硬的无水CaSO_4。用浓度2%的HCl常温下,酸洗10 h,可彻底清除硫酸钙垢,传热系数恢复至结垢前的水平,且清洗过程对设备没有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结垢 硫酸钙 酸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域底栖线虫群落结构的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青田 王新华 胡桂坤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39,共3页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研究了天津近岸海域的底栖线虫群落结构情况。结果表明,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15个取样站位的线虫群落存在差异,根据线虫种类组成和丰度不同,...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研究了天津近岸海域的底栖线虫群落结构情况。结果表明,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15个取样站位的线虫群落存在差异,根据线虫种类组成和丰度不同,调查站位可以分为4组。中南部近岸海域多数站位的线虫种类组成相似,深水区域的底栖线虫种类变化最大,而北部湾顶海域的线虫组成近似,但与其他站位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线虫 群落结构 多元统计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型岩盐溶解实验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娜 肖意明 +5 位作者 王丽君 杜威 程鹏高 张蕾 项军 王学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1,共4页
岩盐的溶解速率是影响岩盐开采效率与采卤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苏淮安地区的硫酸钠型岩盐在不同温度、不同氨碱废液浓度、不同流速下的溶解速率研究发现,硫酸钠型岩盐的初始溶解速率与温度和流速成正相关,与溶液中的氨碱废液浓度成... 岩盐的溶解速率是影响岩盐开采效率与采卤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苏淮安地区的硫酸钠型岩盐在不同温度、不同氨碱废液浓度、不同流速下的溶解速率研究发现,硫酸钠型岩盐的初始溶解速率与温度和流速成正相关,与溶液中的氨碱废液浓度成负相关,溶解速率随时间呈指数衰减。实验结果表明:55℃下的岩盐的静态上溶初始溶解速率为25℃的2倍,溶液中岩盐氨碱废液与淡水体积比为1∶16的岩盐的静态上溶初始溶解速率是配比为1∶8的1.6倍,循环流量为20 L/h的溶解速率为12 L/h条件下的3.78倍。本研究为岩盐开采与氨碱废液注井水溶开采硫酸钠型岩盐工艺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型岩盐 氨碱废液 水溶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群落和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桂坤 张青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以2007年春季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组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和生物-环境分析(BIO-ENV)等多元统计方法为主,采用PRIMER 5.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以2007年春季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组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和生物-环境分析(BIO-ENV)等多元统计方法为主,采用PRIMER 5.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测定的约30个环境因素中,有10个因素对底栖线虫群落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水体的pH、硝酸盐、悬浮物、活性硅酸盐、温度、盐度、溶解氧和沉积物的脱镁色素、叶绿素a、平均粒径等因素。一些沉积物因素和水环境因素组合后较好地解释了底栖线虫群落结构情况,这反映了水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关联性,今后的底栖生物研究中应注意水体和沉积物环境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活线虫 群落结构 环境因素 BIO-ENV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小慎 盛莉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55,共4页
通过对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结构功能、运作环境和操作流程的分析,选择IIS7、ASP、access2007、Dreamweaver8等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进行了基于Web的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由管理员和用户两个功能模块组成。管理员模块主... 通过对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结构功能、运作环境和操作流程的分析,选择IIS7、ASP、access2007、Dreamweaver8等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进行了基于Web的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由管理员和用户两个功能模块组成。管理员模块主要进行后台操作,实现对管理员信息、用户信息、海洋观测仪器信息、类别信息、仪器的借用计划以及仪器维护记录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等功能;用户模块主要是进行前台操作,实现添加借用计划、对仪器信息以及维护记录的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仪器 数据库 WEB 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硅质化超微型浮游植物迅游藻(Bolidophyceae)的分类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凤 魏玉秋 +1 位作者 孙军 张桂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8,共8页
超微型浮游植物(大小为0.2~2μm)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寡营养海区初级生产力方面起着主导地位,对硅、碳颗粒物在大洋深层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超微型浮游植... 超微型浮游植物(大小为0.2~2μm)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寡营养海区初级生产力方面起着主导地位,对硅、碳颗粒物在大洋深层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是因为该类群难以分离培养、鉴定和定量测定。迅游藻(Bolidophyceae)是超微型浮游植物中的一类真核生物,它包括迅游单胞藻目(Bolidomonadales)和帕玛藻目(Parmales)。尽管迅游藻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细胞丰度贡献相对较小(<0.1%),但是其分布广泛,是沿海和上升流区域中最丰富的浮游植物类群之一,普遍存在于热带到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中。迅游藻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硅藻的原生藻群,不同的是迅游藻细胞壁没有全部的硅质化。本文阐述了迅游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迅游藻的发现,以及近年来通过对迅游藻系统发育(基于SSU rDNA和rbc L基因的序列分析)、生态学和生理学研究获得的最新信息,详细说明了迅游藻作为硅藻姊妹群的分类学地位,对于厘清这些硅化藻类之间的进化联系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强调了迅游藻在海洋硅碳循环中的作用,对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地位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迅游藻 硅质化 超微型浮游植物 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物浓度对海洋暗发酵菌群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才金玲 王广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0,共5页
为研究底物浓度对海洋发酵菌群产氢过程的影响,海水养虾虾池底泥经热处理后作为产氢菌种,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研究不同蔗糖浓度(5、10、15、20、25和30 g/L)对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氢。当蔗糖浓度为20 ... 为研究底物浓度对海洋发酵菌群产氢过程的影响,海水养虾虾池底泥经热处理后作为产氢菌种,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研究不同蔗糖浓度(5、10、15、20、25和30 g/L)对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氢。当蔗糖浓度为20 g/L时,累积产氢量、产氢速率和底物转化效率最高,分别为(1 250±51)mL H2/L、(35.0±1.4)mL H2(/L·h)和(1.21±0.06)mol H2/mol蔗糖。发酵液终末pH值和底物消耗率与底物浓度呈反相关。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产氢菌群,发现梭菌是所有底物浓度条件的优势菌种。因此,为保证产氢体系持续产氢,应控制底物浓度达到高效产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海洋 热处理 蔗糖浓度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化膜蒸馏用聚丙烯平板疏水微孔膜的制备条件
20
作者 唐娜 李津津 +2 位作者 沙作良 王学魁 杨立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了膜孔径分布为0.02~0.1μm的聚丙烯平板疏水微孔膜.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聚丙烯平板膜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在正交实验设计条件下,以纯水和浓度为0.5mol/L的NaCl水溶液真空膜蒸馏实验特性,确定了聚... 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了膜孔径分布为0.02~0.1μm的聚丙烯平板疏水微孔膜.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聚丙烯平板膜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在正交实验设计条件下,以纯水和浓度为0.5mol/L的NaCl水溶液真空膜蒸馏实验特性,确定了聚丙烯平板疏水微孔膜优化制备条件.在研究范围内,此优化制备条件为:稀释剂为豆油、iPP(质量分数)为27%、等规聚丙烯(iPP)熔融指数(MI)为16.08g/10min、淬冷温度为20℃、成核剂己二酸含量(质量分数)为0.5%、萃取剂为正己烷、铸膜液温度为190℃、刮板温度为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膜蒸馏 正交实验设计 热致相分离 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