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图像结合放射组学和语义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结核的研究
1
作者 仲玲珊 王莉 +6 位作者 张硕 李楠 杨晴媛 丁文龙 陈星枝 黄陈翠 邢志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探索基于胸部CT图像的结合放射组学特征和语义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准确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结核。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市海河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120例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图像,分... 目的:探索基于胸部CT图像的结合放射组学特征和语义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准确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结核。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市海河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120例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图像,分层随机抽取168例(70%)作为训练集,72例(30%)作为测试集。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确诊的2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25例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图像,作为外部验证集。从全部胸部CT图像中提取12种语义特征和2107个放射组学特征,其中放射组学特征通过特征降维保留40个。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建立了三个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分别是语义模型、放射组学模型、结合放射组学和语义特征的放射组学-语义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对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估,用DeLong检验比较三种模型之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测试集上,放射组学-语义模型、放射组学模型和语义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53、0.9282、0.7901。语义模型和放射组学-语义模型,语义模型和放射组学模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59,P=0.006;Z=2.230,P=0.026);放射组学-语义模型和放射组学模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1,P=0.502)。在外部验证集上,放射组学-语义模型、放射组学模型和语义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6、0.9024和0.7624。放射组学-语义模型和语义模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6,P=0.034);放射组学-语义模型和放射组学模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8,P=0.713)。结论:与语义模型相比,结合放射组学和语义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区分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率和临床应用价值,尽管与放射组学模型相比,其性能改进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活瓣支架介入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勇 吴琦 +10 位作者 梁春宝 吴先杰 田静 杜钟珍 李萍 武俊平 史丽霞 赵崇法 李玉萍 于蕾 贺能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应用国产单向活瓣支架进行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肺减容术(BILVR)临床研究,初步探索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对7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经胸部CT扫描确定靶位,在全身麻醉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及X线引导支架置入。观察患者的... 目的应用国产单向活瓣支架进行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肺减容术(BILVR)临床研究,初步探索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对7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经胸部CT扫描确定靶位,在全身麻醉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及X线引导支架置入。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超声、6min步行距离(6MWD)及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患者在单侧上叶支气管段或亚段放置4~6枚支架,手术时间为(136±72.3)min。术后2h可自行活动,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架远端支气管聚拢,但未见肺不张。术后2周6MWD、Brog呼吸困难评分和肺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血气分析及靶区肺体积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在术后2d出现非靶区下叶肺炎、1例患者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均治疗后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BILVR可能会改善极重度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单向活瓣支架 介入放射学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改变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洁 于铁链 +4 位作者 吴琦 叶宁 曹杨 张静 周宁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1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应用MS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尺寸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方法:50例COPD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其中肺功能0级14例,1级8例,2级11例,3级9例,4级8例。采用多平面和曲面重组技术,通过获得肺内不同... 目的:应用MS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尺寸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方法:50例COPD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其中肺功能0级14例,1级8例,2级11例,3级9例,4级8例。采用多平面和曲面重组技术,通过获得肺内不同走行方向气道的长轴位图像,分别测量、计算右肺B1和B10的3~5级支气管(内直径≥2mm)在短轴位图像上的气道径线,评估管壁厚度(T)、支气管管腔面积(AI)、支气管壁面积占支气管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比(WA%)及管壁厚度与外直径的比例(TDR)与患者的肺功能检查(PFT)结果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COPD0~4级组间WA%、TDR的差异。结果:3~5级支气管WA%、TDR与肺功能结果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3、4级支气管的AI与肺功能结果有相关关系,而5级支气管中AI与肺功能结果无相关关系。T与肺功能结果的相关关系在5级支气管中略强,在3、4级支气管中相关性相对较弱。4级支气管的WA%、TDR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PFT指标的变化及COPD0~4级的组间差异。支气管扩张和变异会对COPD气道定量CT研究产生影响。结论:COPD气道定量CT研究可以较准确、直观地评估气道直径与气流受限的关系,WA%、TDR可作为评估气流受限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查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MSCTA技术辅助肺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淼 吴万鹏 +2 位作者 崔超 邢志珩 王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技术作为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拟行肺叶切除术,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术前行胸部CT血管成像检查,... 目的:探讨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技术作为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拟行肺叶切除术,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术前行胸部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容积再现(VR)技术获得肿瘤与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及肺静脉的融合图像,了解上述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对照组:30例行常规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199±55.7)minvs.(231.5±51.2)min(P=0.02),手术出血量(318.33±99.6)mLvs.(431.7±89.5)mL(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胸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作为肺叶切除术术前检查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组 肺癌 失血 时间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卿 于铁链 +2 位作者 叶宁 范勇 邢志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750,共4页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验室确诊47例,临床诊断4例)初始胸片及CT检查的病变表现形式、分布特点及病变程度。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片及CT检查最主要表现是双侧或单侧多发磨...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验室确诊47例,临床诊断4例)初始胸片及CT检查的病变表现形式、分布特点及病变程度。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片及CT检查最主要表现是双侧或单侧多发磨玻璃密度影,伴或不伴单发或多发实变区。CT显示病变主要沿支气管血管周围中心肺区和(或)胸膜下区分布。结论影像学诊断甲型H1N1流感时,结合病史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H1N1亚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表现初步分析
6
作者 丁仁厚 邢志珩 +1 位作者 赵新骞 杜钟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47-3549,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首次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3岁,平均46岁。22例患者CT表现共有268个肺段病变,包括磨玻璃密度影218段、斑片...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首次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3岁,平均46岁。22例患者CT表现共有268个肺段病变,包括磨玻璃密度影218段、斑片状实变影30段、结节影20段。肺部病变分布在中外带17例,弥漫分布3例,内带2例。胸膜增厚15例,其中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首次胸部CT表现特点为以双侧、多段、外带肺部磨玻璃密度影改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型主动脉弓分支开口位置的MSCT测量
7
作者 张鹏 范勇 +4 位作者 丁仁厚 何岸苇 张继扬 赵新骞 万业达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测量标准型主动脉弓分支的最佳显示角度,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搜集211例标准型主动脉弓患者的颈部MSCT血管成像资料,将显示两血管最小间距的层面确定为各个分支的最佳观测平面,测量其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 目的:测量标准型主动脉弓分支的最佳显示角度,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搜集211例标准型主动脉弓患者的颈部MSCT血管成像资料,将显示两血管最小间距的层面确定为各个分支的最佳观测平面,测量其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头臂干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最佳观测平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最大值为120.7°,最小值为14.6°,平均71.47°±2.16°,无年龄及性别差异;显示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间距的平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最大值为96.6°,最小值为3.6°,平均30.82°±1.62°,无年龄及性别差异。结论:MSCT对主动脉弓的解剖观察可为显示主动脉分支开口提供最佳观测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解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分枝杆菌肺病CT特征:与堪萨斯、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晴媛 邢志珩 +2 位作者 秦中华 谢祎 孙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征,并与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5例胞内分枝杆菌肺病、18例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和22例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其CT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征,并与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5例胞内分枝杆菌肺病、18例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和22例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其CT特征。结果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病灶多分布于双肺(33/35,94.29%)、累及多个肺叶(18/35,51.43%)或全部肺叶(16/35,45.71%),主要表现为索条影(34/35,97.14%)、实变(33/35,94.29%)、小叶中心结节和树芽征(32/35,91.43%)、胸膜增厚(32/35,91.43%)、磨玻璃密度影(31/35,88.57%)、牵拉性支气管扩张(30/35,85.71%)、非牵拉性支气管扩张(25/35,71.43%)、结节(24/35,68.57%)、肺内钙化(24/35,68.57%)和空洞(23/35,65.71%)。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磨玻璃密度影多于堪萨斯分枝杆菌(P=0.001)、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P<0.001)。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空洞壁厚于堪萨斯分枝杆菌(P=0.019)、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P=0.024)。胞内分枝杆菌肺病肺内钙化多于堪萨斯分枝杆菌(P=0.014)、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P=0.007)。结论相比堪萨斯、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胞内分枝杆菌肺病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分枝杆菌感染 细胞内 分枝杆菌 堪萨斯 分枝杆菌 龟亚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脊膜结核及髓内结核瘤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结核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为结核性脊髓脊膜炎的MRI表现和特点。结果:11例MRI平扫表现为蛛网膜下腔不规整、狭窄和消失,3例脊髓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髓内近似等信号结节。MRI增强扫描11例...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结核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为结核性脊髓脊膜炎的MRI表现和特点。结果:11例MRI平扫表现为蛛网膜下腔不规整、狭窄和消失,3例脊髓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髓内近似等信号结节。MRI增强扫描11例脊膜增厚,呈线状、条形、结节状明显强化,3例蛛网膜下腔填充强化信号,1例髓内结节明显环形强化,2例脊神经根增粗强化。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受累的脊髓、脊膜在影像学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学改变。MRI增强检查能够更清晰的显示病变范围及特点。MRI对于脊髓脊膜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瘤 脊髓 脊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