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42例临床特征及菌株药物敏感性
1
作者
朱真骙
刘晔华
+3 位作者
王策
于洪志
周春雷
穆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数据。结果10年内共分离出罗尔斯顿菌属80株,其中非重复皮氏罗尔斯顿菌42株(52.5%)。42株皮氏罗尔斯顿菌中,64.3%分离自男性患者;分离自痰、导管、血、咽拭子、引流液标本的菌株分别占38.1%、28.6%、19.0%、4.8%、2.4%;临床来源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病房(ICU)占比最高(52.4%);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先升后降,之后呈小幅波动,各科室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氏罗尔斯顿菌对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米诺环素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率,敏感率为78.3%~90.9%;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唑林则完全(100%)耐药,对氨曲南、黏菌素、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同样具有较高的耐药率(80.0%~97.4%)。对21种抗菌药物在不同年份间的耐药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氏罗尔斯顿菌主要来自ICU,感染人群以成年男性居多,从痰和导管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最多;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应注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加强细菌耐药动态监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实施早期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罗尔斯顿菌
临床特征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支气管内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76例的疗效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东
孙昕
+1 位作者
秦中华
秦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病理确诊76例初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支气管内镜联合治疗组(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病理确诊76例初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支气管内镜联合治疗组(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痰菌阴转时间、阴转率及总体疗效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观察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治疗有关严重不良反应。相关分析发现治疗次数与病变侵犯面积(r=0.296,P=0.025<0.05)以及病理类型(r=0.323,P=0.014<0.05)呈正相关。结论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手段,应提倡早期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支气管内膜结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表现初步分析
3
作者
丁仁厚
邢志珩
+1 位作者
赵新骞
杜钟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47-3549,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首次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3岁,平均46岁。22例患者CT表现共有268个肺段病变,包括磨玻璃密度影218段、斑片...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首次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3岁,平均46岁。22例患者CT表现共有268个肺段病变,包括磨玻璃密度影218段、斑片状实变影30段、结节影20段。肺部病变分布在中外带17例,弥漫分布3例,内带2例。胸膜增厚15例,其中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首次胸部CT表现特点为以双侧、多段、外带肺部磨玻璃密度影改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42例临床特征及菌株药物敏感性
1
作者
朱真骙
刘晔华
王策
于洪志
周春雷
穆红
机构
天津
医
科
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
天津市
眼
科
医院
天津市
第一中心
医院
检验
科
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科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基金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15A、TJYXZDXK-016A)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人才培育项目(KJ20009)。
文摘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数据。结果10年内共分离出罗尔斯顿菌属80株,其中非重复皮氏罗尔斯顿菌42株(52.5%)。42株皮氏罗尔斯顿菌中,64.3%分离自男性患者;分离自痰、导管、血、咽拭子、引流液标本的菌株分别占38.1%、28.6%、19.0%、4.8%、2.4%;临床来源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病房(ICU)占比最高(52.4%);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先升后降,之后呈小幅波动,各科室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氏罗尔斯顿菌对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米诺环素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率,敏感率为78.3%~90.9%;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唑林则完全(100%)耐药,对氨曲南、黏菌素、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同样具有较高的耐药率(80.0%~97.4%)。对21种抗菌药物在不同年份间的耐药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氏罗尔斯顿菌主要来自ICU,感染人群以成年男性居多,从痰和导管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最多;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应注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加强细菌耐药动态监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实施早期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皮氏罗尔斯顿菌
临床特征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Keywords
Ralstonia pickettii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timicrobial agen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支气管内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76例的疗效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东
孙昕
秦中华
秦超
机构
天津市
海河
医院
结核
科
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科
天津市
海河
医院
检验
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基金
天津市中医药局课题(编号:11094)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病理确诊76例初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支气管内镜联合治疗组(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痰菌阴转时间、阴转率及总体疗效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观察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治疗有关严重不良反应。相关分析发现治疗次数与病变侵犯面积(r=0.296,P=0.025<0.05)以及病理类型(r=0.323,P=0.014<0.05)呈正相关。结论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手段,应提倡早期积极干预。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支气管内膜结核
疗效
Keywords
bronchoscopy
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
efficacy
分类号
R768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表现初步分析
3
作者
丁仁厚
邢志珩
赵新骞
杜钟珍
机构
天津市
海河
医院
放射
科
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47-354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首次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3岁,平均46岁。22例患者CT表现共有268个肺段病变,包括磨玻璃密度影218段、斑片状实变影30段、结节影20段。肺部病变分布在中外带17例,弥漫分布3例,内带2例。胸膜增厚15例,其中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首次胸部CT表现特点为以双侧、多段、外带肺部磨玻璃密度影改变为主。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
Keywords
Influenza A virus
H1N1 subtype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Lung
分类号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42例临床特征及菌株药物敏感性
朱真骙
刘晔华
王策
于洪志
周春雷
穆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支气管内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76例的疗效
张东
孙昕
秦中华
秦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表现初步分析
丁仁厚
邢志珩
赵新骞
杜钟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