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津南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对策探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石全英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4期106-108,110,共4页
-
文摘
以津南区六项主要污染因子为基础,采用对比法、质量指数法、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系数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污染物年均值、月浓度及变化规律。找出了主要污染物,并针对污染状况提出了今后污染防治的对策。
-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污染物
对策
津南区
-
分类号
X5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津南区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对策分析
- 2
-
-
作者
刘德惠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2期68-70,共3页
-
文摘
以津南区海河杨惠庄断面23项主要污染因子为基础,采用对比法、单项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指标、超标倍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污染物年均值、月浓度及变化规律,找出了主要污染物,针对污染状况提出了今后污染防治的对策。
-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污染物
水质类别
津南区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海河天津津南段水质、污染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培君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213-215,共3页
-
文摘
指出了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提升水环境是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海河水质变化情况,对于海河治污具有重要意义。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以海河天津津南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惠庄国控监测断面2009~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了11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Pi)、污染分担率(Ki)及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通过分析得出了氨氮、COD和高锰酸盐指数标依然是影响海河水质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2012年后海河水质污染指数明显下降,这说明清淤工程及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的河道治理工程是改善海河水质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水质
水污染指数
海河
津南区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石全英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6期92-93,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数据精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的生命线;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基本途径,是监测管理的灵魂;采样误差是最严重的误差,提出了需要加强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
关键词
现场采样
质量控制
管理
-
分类号
X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环境检测中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 5
-
-
作者
刘德惠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0期84-85,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数据准确是环境检测工作的生命线,阐述了提高数据质量的基本途径。分析了实验室内样品运输和贮存、实验室用水和试剂、样品分析和原始记录填写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如何提高实验室内的管理的方式。
-
关键词
实验室
质量控制
管理
-
分类号
X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纳米SiO_2抑制PVC中增塑剂DOP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石全英
杜林雪
李喜宏
刘霞
罗金山
刘海娇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6-68,73,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2012AA101703)
-
文摘
实验通过添加纳米粒子SiO2,研究抑制软质聚氯乙烯(PVC)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迁移规律,评价PVC样品溶剂抽出率,对挥发损失率、拉伸性能和邵氏硬度的测定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纳米粒子SiO2可以抑制软质PVC中DOP的迁移。用正己烷浸泡PVC样品,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剂抽出率增大;随着添加的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溶剂抽出率降低。在浸泡24h后,添加5份纳米SiO2样品PVC的溶剂抽出率为18.9%,比对照(25.6%)降低了26.2%。添加少量的纳米SiO2并没有使样品的挥发损失率明显降低,添加1—5份不同量的纳米SiO2的样品的挥发损失率均比不添加纳米SiO2的对照样品低。随着无机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反而降低,硬度有所增加。
-
关键词
纳米粒子SiO2
PVC
DOP
迁移
-
Keywords
Nano- particles SiO2
PVC
DOP
migration
-
分类号
TS206.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大豆油中苯并(a)芘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石全英
刘香军
杜雅荣
刘霞
李喜宏
张文涛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266-270,共5页
-
文摘
以大豆油为样品,经液-液萃取提取净化后,采用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苯并(a)芘含量,优化了大豆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0.10~50μg/mL(R2=0.9999),检测限3.90μg/kg,定量限6.09μg/kg,加标回收率87.90%~98.00%,相对标准偏差1.05%~2.15%。该方法准确、简便、经济,适应于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定性定量测定。
-
关键词
苯并(A)芘
大豆油
优化
液相色谱
-
分类号
TS22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刘志军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2年第6期189-190,共2页
-
文摘
分析了总量控制的含义,指出了环保的数据统计中,环境统计、排污申报登记、污染源普查这些汇总的数据都涉及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探讨了总量控制要素,为做好总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总量控制
环境统计
排污申报登记
污染源普查
城考
-
分类号
X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再生纤维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及回用
- 9
-
-
作者
刘德惠
-
机构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6期136-138,共3页
-
文摘
指出了制浆造纸原料的短缺和造纸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是制约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废纸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资源。设计针对天津广聚源纸业有限公司再生纤维造纸废水,设计了日处理量10000m3的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确定了处理流程、计算了各部分构筑物的规格大小。并且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实验,选择了最佳絮凝剂(PAC)以及确定其最佳用量为500×10-6,对处理过程中pH值、搅动时间、搅动速度、PAM加入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探讨。结果得出:当pH值=6、搅动时间为0.5min、搅动速度为180r/min、PAM加入量为20×10-6时取得最佳效果,在此条件下处理的废水色度降低到45.6c.u.,浊度降低为2.17NTU,基本上满足部分生产需求可以回用。另外,为了得到一部分清水,设计了UASB+SBR方法对絮凝后1200m3/d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处理后废水的COD去除率达60%以上,满足生产用水水质要求,可以回用。
-
关键词
再生纤维造纸废水
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Keywords
wastewater of recycled fiber papermaking
flocculant
polyacrylamide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